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番茄质量和产量的世界性细菌性病害。目前对番茄与病原菌互作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番茄的Pto基因是指在基因对基因学说中,对引起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带有AvrPto基因的致病菌Pseudomonassyingaepv.tomato(PST)起抗性作用的基因。番茄中的抗病基因Pto与病原物中的无毒基因AvrPto互作是寄主对病原物互作的典型模式系统。这一模式识别的分子机制是Pto激酶与PST的两个效应子AvrPto和AvrPtoB中的任一个发生物理互作,然后与Prf一起激活下游多重信号传导途径,进而产生抗病性反应。已基本弄清Pto抗性传导途径,但对这个途径中的许多元件的作用及环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严重影响加工番茄的品质和产量,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的经济有效措施之一.近年来加工番茄品种更新换代很快,搞清目前加工番茄品种对细菌性斑点病的抗性情况,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当前收集的32个加工番茄品种进行温室育苗,7~8片真叶期进行喷雾接种,利用分级调查法进行病情调查,根据病情指数划分反应型,确定供试品种的抗感类型.[结果]在供试的32个加工番茄品种中没有发现免疫和抗病品种,其中H5503、石番19、H8504、T737、石番28、石番33、石番29和石红401为耐病品种;屯河26、石番15、H9205、石番18和石番36为感病品种,其余为高感品种.[结论]在供试的32个加工番茄品种中没有发现免疫和抗病品种,只有8个耐病品种,其它均为感病或高感品种.  相似文献   

3.
The resistance in tomato plants to bacterial speck caused by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 is triggered b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lant resistance protein Pto and the pathogen avirulence proteins AvrPto or AvrPtoB. Fen is a gene encoding closely related functional protein kinases as the Pto gen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resistance to the pathogen and natural variation of Pto and Fen genes in tomato, 67 lines including 29 growing in China were subject to disease resistance evaluation and fenthion-sensitivity test. Alleles of Pto and Fen were amplified from genomic DNA of 25 tomato lines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sequences were determined by sequencing the PCR produc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one of the 29 cultivars/hybrids growing in China were resistant to bacterial speck race 0 strain DC3000. Seven of eight tomato lines resistant to DC3000 were also fenthion-sensitive. Analysis of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identified three novel residue substitutions between Pto and pto, and one new substitution identified between Fen and fen. A PCR-based marker was developed and successfully used to select plants with resistance to DC3000.  相似文献   

4.
2000-2001年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发现一种白芷病害,从其病叶上分离得到了10个菌株.接种白芷成苗上,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并从接种病株上重新分离得到此病原菌.各菌株致病力无明显的差异.经革兰氏染色反应、菌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G+Cmol%等鉴定,该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在白芷上的新的致病变种.该病菌引起白芷细菌性叶斑病(又称斑点病).  相似文献   

5.
苏云金芽胞杆菌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可产生2种不同类型的专一性极强的杀虫蛋白,一种是在其产孢过程中形成的杀虫晶体蛋白(ICPs),包括晶体毒素(Cry)和细胞裂解毒素(Cyt),前者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和双翅目或鳞翅目和鞘翅目以及线虫具有专一的杀虫活性,后者在体外具广泛的溶细胞活性,但其杀虫谱较窄,杀虫活性较低;另一种是在营养生长期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非晶体杀虫蛋白即营养期杀虫蛋白(VIPs),具有与杀虫晶体蛋白相似的毒性活性和专一性.然而,这3种蛋白的分子结构和毒性机理各不相同.本文综述了ICP蛋白和VIP蛋白的杀虫机理和害虫抗性产生的分子基础,以及营养期杀虫蛋白的发现和应用对延缓或防止害虫针对ICP蛋白产生抗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番茄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抗病育种是番茄病害防治及提高产量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现代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番茄抗病育种工作者提供了有利的辅助工具,它可以从DNA水平上鉴定抗病位点,准确、快速,显著提高育种效率。为了对番茄抗病育种提供参考,对分子标记技术在番茄质量抗病性状的基因定位(主要包括番茄叶霉病、番茄根结线虫病、番茄烟草花叶病毒病、番茄枯萎病)和数量抗病性状的基因定位(主要包括番茄灰霉病,番茄晚疫病和番茄青枯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生物肥"宁盾"在番茄青枯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为番茄青枯病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微生物肥"宁盾"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番茄的促生增产作用。[结果]微生物肥"宁盾"对"特丽娜"番茄青枯病的生防效果高达98.27%;移栽后40 d处理组番茄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分别达到98.62 cm、10.70 mm和14.60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微生物肥"宁盾"为农户挽救损失近30万元/hm2。[结论]微生物肥"宁盾"在促进番茄生长的同时可有效防控番茄青枯病,有望成为集微生物肥料和微生物农药于一体的多功能微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分子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建军  孙茜  艾鹏飞  韩璀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016-18017
[目的]对河北省发生的一种番茄病毒病进行症状识别和分子诊断。[方法]2008年11月及2009年7~10月对河北省番茄病毒病田间发生情况和典型症状进行详细调查,然后根据已发表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该病毒病的发病症状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相一致,从症状上初步诊断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石家庄和衡水采集的病株样本的DNA均扩增出307 bp大小的特异条带,表明该片段为TYLCV的一个分离物,证明采集的番茄病株是由TYLCV侵染所致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结论]该研究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河北省大面积发生及从分子水平上确诊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从分离自新疆巴里坤盐湖的放线菌中筛选到两株抗菌活性放线菌GWB1-7和ZW2-11,该菌株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致病菌(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采用平板对峙法对上述菌株进行菌株拮抗分析,并对其进行菌株形态观察、系统进化树分析及抗生素合成相关功能基因筛查。结果表明:放线菌GWB1-7和ZW2-11不仅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具有显著抗菌活性,而且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拮抗作用明显;放线菌GWB1-7在进化关系上与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放线菌最相近,而放线菌ZW2-11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放线菌聚类在相同的分支;这两株菌均携带有Nrps和Aph基因,另外GWB1-7菌株中还含有I型Pks基因,而ZW2-11菌株还含有II型Pks基因。放线菌GWB1-7和ZW2-11的鉴定及抗生素合成相关功能基因的筛查,为后期分离这些菌株中的活性代谢产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8种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防治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8种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对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更加适合番茄制品出口食品安全要求的高效农药.[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8种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对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防效差异.[结果]第3次施药后7 d各药剂的防效分别为:77;氢氧化铜干悬浮剂73.11;、37.5;氢氧化铜悬浮剂67.43;、波尔多液64.78;、2.0;氨基寡糖素水剂51.14;、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38;、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45.46;、0.5;小檗碱水剂43.45;,植物激活蛋白防效最低仅为29.17;.[结论]77;氢氧化铜干悬浮剂、37.5;氢氧化铜悬浮剂和波尔多液3种矿物源农药防效较高,且更适合加工番茄产品出口的食品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1.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又叫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叶斑疹病,近年来呈加重发生趋势,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番茄黄化卷叶病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番茄黄化卷叶病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这些抗病基因分子标记在番茄抗病育种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番茄病害严重威胁保护地番茄生产,主要包括番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叶霉病、番茄灰霉病、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番茄溃疡病等。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病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抗病育种过程中对候选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番茄抗病性鉴定方法及主要成果,为番茄抗病育种和品种合理布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2种方法预防和防治番茄溃疡病。[方法]一种方法是对已检测携带番茄溃疡病菌的番茄种子进行浸种,分别调查种子内部和种子表面的孢子负荷量;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单剂初筛和药剂混配试验研究生物农药对番茄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种子处理试验表明,种子内部及表面的孢子负荷量最低的是通过55℃恒温水浴处理过的种子,其次是0.01%醋酸溶液处理的番茄种子。药剂筛选试验表明,中生菌素混配氢氧化铜防治番茄溃疡病的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番茄溃疡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疆加工番茄上番茄花叶病毒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表现花叶、畸形的加工番茄病株上获得分离物xj124,用1 对ToMV CP 基因引物进行 RT-PCR ,扩增得到了689 bp 的特异性核苷酸片段.将PCR产物插入到克隆载体pMD1 8-T中再转化到大肠杆菌TOP10.经限制酶酶切鉴定,重组克隆中含有与PCR 产物大小相同的689 bp 的插入片段.cDNA全序列分析表明,所扩增出的689 bp ToMV CP基因,含1个480 bp开放阅读框架( ORF),编码160氨基酸组成的蛋白,所克隆的基因包含完整的ToMV CP基因.所测得的xj124分离物与国内外已报道的部分ToMV CP基因序列比较,核苷酸同源性高达84.4;~99.8;,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8.7;~100;.因此将该分离物鉴定为番茄病毒病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16.
新疆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2005年从北疆加工番茄主要种植区采集细菌性病害的病样,从其病叶、病秆和病果上分离纯化得到了15个细菌菌株,经致病性测定,所有供试菌株的发病症状均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一致,并从接种发病株上又分离到此菌;选取代表性菌株pst8和pst12进行培养性状、菌体形态、鞭毛的着生部位和数量以及生理生化反应的观察,鉴定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pv.tomato)。  相似文献   

17.
番茄溃疡病病原菌生物学特征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番茄溃疡病菌自1909年在美国首次报道以来,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番茄种植区。目前,据报道除美国外,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曾发生。该病是番茄生产上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所以,研究此病是极为重要的.虽然番茄溃疡病病原菌已鉴定出来.但对于此病原菌的生物学特征未曾系统地研究报道过。我们研究其生物学特征在于为以后番茄溃疡病的研究提供最基本的理论根据。最终使病害控制在发生区,降低其为害程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细菌、真菌、放线茵等生防因子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研究进展,并对生防茵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番茄病叶上分离到7株病原细菌菌株,采用柯赫氏法则确定为该病的病原.经培养性状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Biolog系统)和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病原菌的寄主范围测定,确定该病原菌为疱斑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 (Dye) .依据室内平板抑菌试验初筛选结果,选取7株生防细菌进行温室复筛试验.温室试验中病原菌采用喷雾法接种,生防菌采用喷雾法和浸种法接种.研究测定7株生防细菌对番茄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同时比较两种接种方式对生防菌防治病害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生防菌菌株C3(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R2-2(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HY(抗生素溶杆菌Lysobacter antibioticus) 对番茄疮痂病的防效较高,两种接种方法处理下对该病的防效始终高于65%;生防菌采用浸种法处理时,生防菌C3对番茄苍痂病的防效最好,为83.36%;生防菌采用喷雾法处理时,生防菌HY对番茄苍痂病的防效最好,为76.18%;两种不同的接种方法对菌株1-7影响最大,对M3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0.
四川番茄黄化曲叶病病原分子鉴定及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引起四川番茄黄化曲叶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disease,TYLCD)的病原。【方法】对采自四川攀枝花市田间表现矮化、黄化和曲叶症状的番茄植株SC64-67,通过PCR、克隆及测序等技术获得病毒及卫星DNA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对序列进行变异分析。【结果】利用双生病毒简并引物PA/PB从4个样品中均扩增得到约500 bp的片段,随机选择SC65进行DNA-A全基因组扩增和序列测定,该DNA分子全长为2 732 nts,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其与已报道的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 TYLCCNV)来自云南元谋的菜豆分离物(TYLCCNV-Bean-YM)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6.0%。检测发现,所有分离物均伴随有卫星DNAβ分子。全序列测定表明SC65 DNAβ全长1 338 nts,与分离自云南楚雄番茄上的TYLCCNV-Y25伴随的卫星DNAβ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77.5%。【结论】研究表明四川番茄黄化曲叶病样品均受到TYLCCNV/DNAβ病害复合体的侵染,但其病毒DNA-A和卫星DNAβ分子来源于TYLCCNV的不同分离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