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摸清本溪-凤城-丹东黑土地表层地表基质类型与分布范围、数量、质量、利用状况,解决外业调查工作基础数据不足问题,形成适合黑土地地表基质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标体系,开展黑土地地表基质利用状况和支撑孕育能力潜力适应性评价,建立黑土地表基质数据库,基于地表基质调查成果,提出支撑黑土地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空间规划、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的意见建议。完善地表基质调查技术体系,统一地表基质调查的术语定义、分类命名、调查内容、要素指标、技术手段和规范标准,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表基质调查奠定理论基础。同时进一步验证野外调查结果,本文以宽甸满族自治县为例采用更新定标与统一规范、三调数据融合、野外验证与填表等方法对工作区进行地表基质解译,综合研判形成区域地表基质二、三级分类空间分布图。通过解译实践,遥感影像能短时间内一次性获取大范围的地表覆盖物特征,为地表基质调查选区、外业调查提供技术支撑。设置遥感影像系统解译标志,有助于增强我国遥感影像系统进行地表基质研究数据收集时的精度、准确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遥感解译方法主要包括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2种,但两者均具有一定局限性。为了更精确地获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在分别采用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叠加分类的遥感解译方法。此方法的关键在于,叠加分类时对叠加图像进行部分重新编码,即只对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中的典型地物进行重新编码,这样会使监督分类图与非监督分类图进行较为充分的叠加,叠加后再进行重新编码,以保证良好的分类效果。以河北省太行山区为对象进行了案例研究,对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叠加分类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叠加分类效果最好,具有操作简单,人为影响较小,精度较高等优点。图3表3参17  相似文献   

3.
遥感影像的解译是土地调查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解译的精度直接影响着调查的结果,探索适合的影像处理、解译方法对于调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解译难度大的山区为研究对象,简述了山区影像识别的具体程序,提出了山区耕地解译过程中边界解译、面积精准核算、撂荒耕地解译3类有代表性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调查的影响,探索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表明,对不规则耕地和阴影区耕地2种有边界识别困难的耕地类型采用对比度增强、阴影补偿等方法处理影像,能增强边界的可解译性,并以调查正射影像为例展示了这些方法对于耕地边界解译的作用;对于小地物与坡地对耕地面积精准核算的影响,列举了几种影响广泛的小地物的解译标志与解译方法,指出利用坡地的坡度坡向对坡地面积进行校正的方法;对于撂荒耕地的解译,提出应用不同季节影像解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地了解毛乌素沙漠的土地利用类型,掌握沙化土地的发展动态,以榆林市榆阳区为例,在ERDAS IMAGINE软件支持下对TM影像进行处理,建立榆阳区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依据此系统对处理后的图像建立解译标志,并应用人机目视解译的方法进行区划,经现地验证,其结果判正率大于95,可以满足解译精度的要求,说明此方法建立的解译标志是可行的,可对毛鸟素沙漠土地利用类型作准确的解译,并为在微机平台上全数字化解译整个沙漠土地利用类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酉阳县为例,利用TM卫星遥感影像及相关资料提取土地覆盖信息。针对山区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且常年多云雾、分类难度大的特点,着重加强对影像的地形校正、阴影去除、去云处理。以此来提高图像分类精度。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的提取TM卫星遥感土地覆盖信息。  相似文献   

6.
以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第二次土地调查为例,介绍了利用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室内解译、外业调查验证、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并对解译结果精度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
以酉阳县为例,利用TM卫星遥感影像及相关资料提取土地覆盖信息.针对山区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且常年多云雾、分类难度大的特点,着重加强对影像的地形校正、阴影去除、去云处理,以此来提高图像分类精度.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的提取TM卫星遥感土地覆盖信息.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和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图像解译方法也不断发展,但目视判读仍然是遥感图像解译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如何从ETM+多光谱影像中选择出3个最佳波段并彩色合成成为遥感图像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首先分析了ETM+多光谱影像的波段特征及常见的波段组合;然后综合运用单波段的亮度差、均值、标准差、信息熵等统计特征方法,波段间相关系数矩阵方法,最佳指数法,联合熵法,典型地物光谱特征曲线法相结合分析顺德区ETM+多光谱影像,并从中选择出最佳波段组合;最后反复测试了6种赋色方案,最终的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顺德区这种典型的珠江三角洲河口平原地区的土地,利用遥感制图,ETM+遥感影像的543(RGB)波段组合为最佳目视解译波段组合.  相似文献   

9.
土地覆盖(Land Cover)数据是人们进行气候变化探究、生态系统评估与地理国情监测等研究的重要数据源。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外产生了众多不同时空尺度、不同分类体系的土地覆被分类产品集,但这些产品在局部尺度应用时的一致性与精度还有待分析。本研究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5种土地覆被分类产品(CLCD、ESACCI-LC、GLC_FCS30、GlobeLand30、MCD12Q1),将各土地覆被类型重分类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大类,从面积和空间两方面进行了一致性分析与精度评价。结果表明:5种产品对于淮河流域土地覆被的类型特征具有较强的一致性,面积估算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9; 在3种30m分辨率土地覆被分类产品中,CLCD的识别精度最高,以此作为参考数据;其他四种产品总体精度在92.37%至95.53%之间,Kappa系数在0.523至0.695之间,GlobeLand30产品与GLC_FCS30产品精度较高、且各有优势,ESACCI-LC产品和MCD12Q1产品精度较低。研究成果为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土地覆被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森林资源调查的数据精度和工作效率,Spot5遥感影像已经大量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工作。文章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就如何基于Spot5遥感影像建立目视判读解译标志和目视判读解译等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物分辨率不断提高,遥感地质调查的精度也随之提高。通过引用介绍了World View-2数据波段基本特征和波段的相关性,选取适合本地区解译目标的World View-2数据最佳波段组合、通过正射校正和大气校正的图像预处理方法 ,制作了1:5万遥感影像图;进行了研究区地层岩性、岩浆岩、构造解译和特征分析;制作了1:5万岩性-构造遥感解译图;认为解译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将为推动高分辨率高光谱数据的发展和在地质矿产领域的应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结合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通过综合分析法、空间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分析重庆市渝北区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变化特点,研究农村居民点数量与位置的变化,并针对渝北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完善土地制度,发挥土地整理资料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遥感系列课程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遥感课程一般学时短,实践机会少,不能满足毕业后工作的需要.面向用人单位需求,合理设置遥感课程体系,抓住课程教学重点,突出培养学生软件操作能力和项目运筹能力,以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遥感类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4.
曹蕾  梁启学  莫燕  李陶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0):120-122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学习、记忆、计算和仿真等功能的网络结构。以重庆市渝北区为研究区域,以各乡镇为评价样本,选取10个反映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采用Matlab建立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SOM模型。结果表明:SOM模型预测精度很高,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利用SOM模型来评判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区是开展"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土地开发整理分区实际上是土地开发整理类型的聚类划界,兼有分类和分区两方面的特征.以开县作为三峡库区县的研究样本,提出了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原则与依据,并在借鉴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应结合运用叠置法和主导标志法来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区,并介绍了该方法在开县的土地开发整理分区方案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法提取2000-2007年闻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对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从水环境、大气环境和人居环境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①商住工业用地向新城区扩展,面积急剧膨胀,新增加的商住工业用地主要由来利用地和林地转化而来,林地通过新营造林和退耕还林得到恢复.②道路广场用地稳步增加.③农业用地急剧减少,林地和水域用地基本稳定.④未利用地可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法提取2000—2007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对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从水环境、大气环境和人居环境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①商住工业用地向新城区扩展,面积急剧膨胀,新增加的商住工业用地主要由未利用地和林地转化而来,林地通过新营造林和退耕还林得到恢复.②道路广场用地稳步增加.③农业用地急剧减少,林地和水域用地基本稳定.④未利用地可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增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以土地变化最为显著,而土地利用的变化在经济发展、生态改变及土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经济发展影响更加直接和显著。本文分析了增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遥感检测技术(post-classification)获取了增城市1998-2003年两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分析。结合社会统计数据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与其经济发展的关系,同时深层次地分析了产生这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原因。  相似文献   

19.
基本农田保护事关国计民生,本文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杨家泊镇为例,简述了遥感与GIS技术结合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在现有遥感数据、地面实测数据及基础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杨家泊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二调现状地类数据,通过建立杨家泊镇基本农田数据库详细分析了镇域内基本农田现状,结果表明:杨家泊镇域内基本农田所占比重较大,总面积为1 168 hm~2;被划定为基本农田的图斑现状地类为水浇地、水田和果园,以水浇地为主;13个行政村基本农田面积大小不一,杨家泊村基本农田面积最大,其次为高庄村,辛庄村基本农田面积最小;各村基本农田所占比重中,杨家泊村基本农田比重最大,且集中连片分布在村域滨唐路北侧,李自沽村基本农田比重最小,零星分布在村北养牛场附近。多措并举实现了对基本农田实时、科学、高效的管理,为基层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人们对城市的最直接的感受来自于街道,因此道路的景观设计对于城市意象的确立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相对侧重于功能性、安全性、美观性以及生态型,而对历史文化内涵在道路景观中的体现则缺乏应有的重视。作者从街道空间轮廓完善、街道色彩组合定位、形态学演绎三个方面,结合重庆市渝北区兰馨大道景观设计实例,来研究如何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凸现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特色,促进更加和谐、完善的城市意象的形成,强化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