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5 毫秒
1.
指出了植物脂肪酸的重要功能、种类及代谢的基本途径,以及与其代谢所涉及到的关键酶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植物脂肪酸其生物复杂的合成途径.涉及乙酰辅酶A、脂肪酸合成酶、脂肪酸去饱和酶和脂肪酸延长酶等多种酶.  相似文献   

2.
桉树细胞膜脂肪酸含量与抗寒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桉树叶片细胞膜脂肪酸,其组成是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同桉树种类之间,在秋季叶片膜脂脂肪酸含量,配比和IUFA值有较大的差异,但到冬季种类间的差异缩小.用低温(2℃)胁迫试验,在秋季可使膜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增加.这说明桉树叶片膜脂肪酸不饱和度既与种类间的遗传特性有关,又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发育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积累过多,会对植物产生毒害.本文综述了重金属胁迫对植物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以及植物品质的影响,影响程度因重金属种类、浓度和植物种类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4.
桉树在低温胁迫下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和膜伤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用不同桉树种类进行不同季节及人工低温胁迫下叶片细胞透性和MDA含量的研究,结果是由秋季到冬季,叶片细胞透性和MDA含量都有显著增加.用人工低温处理,叶片的细胞透性和MDA含量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加.说明在低温胁迫下发生了膜脂过氧化作用,使膜结构破坏,植物遭受伤害.但不同桉树种类之间有显著差异,所试桉树的抗寒性是:多枝桉和赤桉15025的抗寒性最强,其次是小果灰桉、兰桉和邓恩桉,以尾叶桉的抗寒性最差.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湘西州众多的油脂植物中筛选出有开发前景的生物质能源树种,我们对湘西州油脂植物进行研究和分类调查,通过大量资料调查统计,进行部分油脂成分分析研究,发现了湘西州油脂植物的特点:即分布广泛,种类丰富,含油率差异大,占全国油脂植物种类的47.64%。主要食用油如菜油及木本油料如茶油、桐油产量居全国前列。湘西州油脂植物所含脂肪酸成分共36种,具较好的理化特性,利用价值高,开发价值大。  相似文献   

6.
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中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催化脂肪酸合成的第一步,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ACCase有两种类型:异质型的ACCase位于质体中,是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同质型的ACCase位于胞质溶胶中,催化形成的产物主要用于长链脂肪酸及类黄酮等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综述了植物中ACCase的生理功能、分子生物学特征,并对其基因工程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对华东植物区木兰科植物的地理分布状况进行了整理,分析了不同属种在本区的分布范围及分布规律,并探 讨了华东植物区的木兰科植物的来源、特有和分化以及和其它植物区的联系.华东植物区木兰科植物分布不均衡,南部分布的种类较多,且以常绿种类为主,向北的种类逐步减少,并以落叶树种居多,和本区植被地带分布相一致.本区还存在一个特有现象中心和一个次级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8.
<正> 蛋白质、脂肪、醣类是人体三大营养物质。脂肪按其生产来源又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植物脂肪含有大量油酸、亚油酸,达50—80%,俗称油脂。产油脂的植物称为油料植物。动物油被人食用后往往产生肥胖症、高血压、心脏病等弊病,人们大都喜欢食用植物油。此外油脂的工业用途取决于它所含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而种类繁多的植物油料恰恰能满足这种多种多样的要求,因而倍受  相似文献   

9.
油茶是指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油脂含量较高且具有栽培经济价值的一类植物的总称。通过对江西省已筛选出的26个油茶无性系,采用仪器测试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油茶无性系脂肪酸成分和构成比例差异。茶油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用油,在所测试的26个品系中,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90.35%,其中平均油酸含量为81.73%;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9.43%。由色谱结果可以明显看出:不同品系间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品系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该实验数据可以为油茶的品质选育提供丰富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0.
植物的油类与脂肪,一般是以甘油三酸酯(即甘油与各种脂肪酸的酯)为主要组成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参与代谢过程而贮藏于细胞内部的物质.油脂虽存在于植物的各个部分,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但一般植物的营养部分含量是很少的,大部分油脂存在于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中.除大量的甘油三酸酯,植物种子的脂肪部分也含有少量,却在生理上是十分重要的拟脂、如磷脂及植物甾醇.  相似文献   

11.
We previously showed that ethanolic extracts of spores of Ganoderma lucidum inhibit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 apoptosis of HL-60 cells. The active constituents appeared to be long-chain fatty acids, particularly carbon-19 (C-19) fatty acids which have not been reported in spores of Ganoderma lucidum. In the present study, two of these C-19 fatty acids which are key compounds in the activities, were identified as their 2-naphthyl ester derivatives after esterification of a mixture of fatty acids obtained from the spores. The active compounds were determines as nonadecanoic acid and cis-9-nonadecenoic acid. The location of the double bond of cis-9-nonadecenoic acid was demonstrated by GC-MS analysis, based on the fragmentation pattern of the adduct prepared from the fatty acid and dimethyl disulfide.  相似文献   

12.
蒋瑶  谭晓风 《经济林研究》2009,27(2):111-117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催化乙酰辅酶A生成的丙二酸单酰辅酶A,是脂肪酸合成和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中问代谢物.植物中的ACCase有两种类型:同质型ACCase和异质型ACCase,其中由四个亚基组成的异质型ACCase与长链脂肪酸的合成有关,是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本文对ACCase的类型、结构、功能进行了综述,并对ACCase基因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栝楼籽油的理化性质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索式提取器萃取栝楼籽油,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栝楼籽仁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和鉴定,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栝楼籽仁油中捡出19种脂肪酸:10种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硬脂酸为主,占脂肪酸总量8.019%;9种不饱扣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和栝楼酸为主,占总量的91.603%。理化测定结果表明:栝楼籽的出仁率为55.8%,种仁含油率为51.4%,折光指数为1.4831,皂化价为190.2mg KOH/g,碘价为120.9gI2/100g,酸价为1.62mgKOH/g,过氧化值为0.85meq/kg,可见栝楼籽油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营养保健油源。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桐油中的脂肪酸进行酯交换反应甲酯化,采用GC‐M S联用技术对脂肪酸甲酯进行了分析鉴定,鉴定了桐油中α‐桐酸、β‐桐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等13种桐油脂肪酸组分。通过比较各产地桐油中的脂肪酸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油中桐酸含量具有较大的差异,桐酸含量介于70.03%~82.00%之间;不同产地桐油中α‐桐酸、β‐桐酸、油酸、亚油酸等单个组分的脂肪酸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不同桐油中脂肪酸含量具有一定的产地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对7个沙棘品种从返青到落叶的4个时期叶片的主要脂肪酸含量和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的含量最高,肉豆蔻酸次之,月桂酸的含量最低。在不饱和脂肪酸中,亚麻酸的含量最高,亚油酸的含量次之,油酸含量略低于亚油酸。亚油酸含量表现为随生长期延长而降低;亚麻酸含量在7月达到最大累积,随后急剧降低。沙棘的高适应性和高油脂特性,说明其可作为饲料组分、油脂原料、营养保健材料和木本生物质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给南方地区油用牡丹高效栽培种植技术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以四川湿润气候区的油用牡丹‘凤丹’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基肥的施用对牡丹结实情况和籽脂肪酸组分及含量的影响。【方法】共设置了油枯(0.1、0.5 kg/株)、牛粪(0.1、0.5 kg/株)、牛粪(0.1、0.5 kg/株)+复合肥(0.1 kg/株)6个基肥处理,观测不同基肥处理下油用牡丹结籽性,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油用牡丹籽粗脂肪含量,采用气相质谱法(CG-MS)对油用牡丹籽单体脂肪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在单株施牛粪0.1 kg+复合肥处理下,油用牡丹的单籽质量(0.470±0.029) g,籽长(10.452±0.266) mm,籽宽(8.660±0.056) mm,均好于其他施肥处理。油用牡丹籽粗脂肪含量在不同基肥处理下差异不明显,但单体脂肪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经GC-MS分析,在油用牡丹籽油中检测出13种单体脂肪酸,其中有8种饱和脂肪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榆树酸和木蜡酸),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棕榈烯酸、油酸和顺-11-二十碳烯酸),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其中亚麻酸的含量最高(40.27%),其次为亚油酸和油酸,分别为29.02%、22.03%。【结论】单株施牛粪0.5 kg+复合肥处理对促进油用牡丹籽亚麻酸含量提高的效果最佳,在该处理下亚麻酸含量可达(45.97±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对芍药种子含油率、脂肪酸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讨,为芍药开发成油料植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芍药36个栽培品种和1个野生居群为样本,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种子油脂并测定含油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提取的籽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芍药36个栽培品种和1个野生居群种子平均含油率为20.20%。芍药籽油主要含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一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酸8种脂肪酸,其中,亚麻酸含量最高,平均达34.14%,其次为油酸和亚油酸,这3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全部脂肪酸的93.37%。芍药籽油脂肪酸含量变化相对稳定,各脂肪酸成分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亚油酸(13.90%)油酸(13.51%)亚麻酸(10.71%)棕榈酸(0.18%)硬脂酸(0.09%)花生酸(0.002%)、棕榈一烯酸(0.002%)豆蔻酸(0.00%)。[结论]芍药种子含油率高,富含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且含量相对稳定,变异很小,具有开发为高含量亚麻酸食用油潜力。  相似文献   

18.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式脂肪酸是一种具有反式构型的不饱和脂肪酸,很多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过多摄入导致心血管疾病、记忆力衰退,诱发妇女Ⅱ型糖尿病等。根据国内外研究动态对反式脂肪酸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阐释了反式脂肪酸的结构、性质、食物来源及对人体的危害,并详细介绍了反式脂肪酸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茶籽油中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的油茶籽油主要由4种脂肪酸组成,分别为棕榈酸平均含量为8.44%、硬脂酸平均含量为1.46%、油酸平均含量为80.92%、亚油酸平均含量为8.26%.  相似文献   

20.
以不同板栗产区的3个主要中国板栗品种群的25个品种为试材,研究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比例并分析在不同品种群之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其中前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50%和60%~70%2个区域,后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40%和50%~70%2个区域,并与品种密切相关;南方品种群板栗普遍具有较低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但品种群之间差异不显著。2)板栗淀粉结合脂中的脂肪酸主要以C16和C182种脂肪酸为主,前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15%~30%之间,并以饱和态的C16:0为主,后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70%之间,并以不饱和态的C18:1,C18:2脂肪酸为主。3)南方品种群板栗淀粉结合脂中具有较高的C16:0,C18:0,C18:1脂肪酸和较低的C16:1,C18:2,C18:3脂肪酸,但品种群间差异不显著;南方品种群普遍具有较高的C16脂肪酸水平和较低的C18脂肪酸水平。4)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及比例与品种密切相关,在品种群之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