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比较研究了不同耕种时间下新疆奇台县沙漠-绿洲交错带用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及相关指数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耕种时间用地的土壤养分呈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速效养分为中等变异性,其余均为弱变异性;土壤pH值和全盐含量均随着耕作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由高到低表现为盐碱地>荒地>灌木林地>3年耕种地>5年耕种地> 10年耕种地;土壤养分指数(SNI)和养分等级均以未耕地为最高,耕种地为最低,且耕种地的SNI值随耕种年限的增加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各土壤养分含量(全钾磷除外)均随着耕种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降幅表现为速效养分>有机质>全量养分,而速效养分的降幅由小到大为速效磷(-4.49mg/kg·a)<碱解氮(-14.88 mg/kg·a)<速效钾(-38.18 mg/kg·a);未耕地的年均土壤养分退化指数(SNDI,-10.56%)明显慢于耕种地(-21.16%),而耕种地的SNDI均值在最初3年为-4.32%,随后2年(5年)是-6.49%,而后5年(10年)仅为-0.79%,即早期退化速度快,之后(>5年)退化速度减缓.速效氮磷钾退化指数远大于全氮磷钾.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17-2019年苍南县450个耕地土壤样品养分含量分析结果与10年前(2006-2008年)耕地土壤养分数据对比,探讨苍南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经过10多年连续耕种,土壤pH值平均由5.63降为5.35,降低了5.23%,其中酸性土壤和微酸性土壤(4.51~6.50),占91.1%;有机质含量平均由31.0 g/kg提高到33.6 g/kg,提高了8.2%;全氮含量平均由1.83 g/kg提高到1.92 g/kg,提高了4.9%;有效磷含量平均从15.8 mg/kg提高到62.3 mg/kg,提高了295%;速效钾平均含量从95.5 mg/kg提高到123.4mg/kg,提高了29.2%。总之,经过10多年连续耕种,苍南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略有增加,速效钾含量增幅较大,有效磷含量增加了近3倍,但土壤pH值却呈酸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黄土高原6个苹果生产基地县21个果园0-300 cm土层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县区果园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差异及其土壤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6个试点21个果园0-300 cm土层土壤氮磷钾全量分别为0.54、0.53和6.79 g/kg,土壤氮磷钾速效量分别为102.66、7.95和102.75 mg/kg,不同苹果产区果园土壤氮磷钾全量和速效量差异明显,除全氮含量外均以中部高塬黑垆土苹果产区氮磷钾全量和速效量最高,而以北部丘陵黄绵土苹果产区最低.(2)不同苹果产区果园0-300 cm土层土壤氮磷钾全量和速效量剖面分布特征类似,除全钾和速效氮外其余养分全量和速效量剖面分布具有明显“表层积聚效应”.(3)6个试点果园土壤全氮含量呈现缺或较缺,土壤速效氮含量丰富或中等或缺,土壤速效磷含量中等或缺,土壤速效钾含量丰富或较丰富,应该增施有机肥,氮磷肥配合,适当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当前生产条件下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肥力现状,尤其是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含量,以期为冬油菜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4—5月在我国长江流域14个省(市)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采集油菜收获后耕层土壤样品430个,测定土壤基础理化性质(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以及中微量元素(有效钙、镁、硫、铁、锰、铜、锌和硼)含量,参考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以及油菜种植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硼的分级指标,明确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现状,并分析了不同区域(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种植制度(水旱轮作油菜和旱地油菜)和产量水平(2 000 kg·hm~(-2)、2 000—3 000 kg·hm~(-2)和3 000 kg·hm~(-2))下油菜种植土壤的养分分布特征。【结果】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pH、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硼平均含量分别为25.9 g·kg~(-1)、1.47 g·kg~(-1)、27.5 mg·kg~(-1)、131.1 mg·kg~(-1)、6.04、2 436.1 mg·kg~(-1)、225.7 mg·kg~(-1)、22.6 mg·kg~(-1)、212.3 mg·kg~(-1)、89.7 mg·kg~(-1)、3.84 mg·kg~(-1)、4.03 mg·kg~(-1)和0.45 mg·kg~(-1)。超过2/3田块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上;土壤速效磷处于丰富、适宜和缺乏的比例各占1/3;而有63.8%田块土壤速效钾处于缺乏状态。对于土壤中微量元素,土壤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铜含量均处于中等及以上,有效钙和有效锌有8.4%和12.2%处于缺乏状态,而土壤有效镁、有效硫和有效硼处于缺乏的比例则分别为24.2%、36.0%和83.5%。长江流域上、中和下游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养分状况不同,但各区域各养分的分布趋势相同。水旱轮作和旱地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水旱轮作油菜种植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明显高于旱地油菜。不同产量水平下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特征略有不同,高产(3 000 kg·hm~(-2))油菜种植田的土壤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和有效硼含量明显高于低产(2 000 kg·hm~(-2))油菜田。【结论】整体而言,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养分含量呈上升的趋势,但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硼缺乏的比例仍较大,有效镁和有效硫成为潜在的限制因子,因此在当前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生产中,应重视化肥的合理施用,做到稳施氮肥,增施钾肥和硼肥,局部区域如云南西部、广西北部和湖南南部应适当减少磷肥的投入,而在广西北部、湖南南部和江西北部同时应关注硫肥和镁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5.
榆林主要山地苹果园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503-1506
主要对陕西省榆林市3个苹果主产县(绥德、子洲、米脂)15个果园0~60 cm土层土壤养分的含量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比较不同县区果园之间的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绥德县5个果园0~60 cm土层土壤速效氮磷钾平均含量分别为28.5,33.9,144.2 mg/kg,土壤pH值为7.18,有机质含量为0.5%;子洲县5个果园0~60 cm土层土壤速效氮磷钾平均含量分别为21.47,39.46,87.84 mg/kg,土壤pH值为7.32,有机质含量为0.37%;米脂县5个果园0~60 cm土层土壤速效氮磷钾平均含量分别为35.22,15.10,61.07 mg/kg,土壤pH值为8.68,有机质含量为0.42%。3个县区除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土壤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速效磷含量均比较丰富,速效钾含量也在适宜水平以上,而速效氮和有机质含量处于正常水平以下,属于缺乏状态。土壤pH值除米脂外其余县区果园较适合果树的生长。在以后的施肥过程中应该增施有机肥,提高氮肥利用率,适当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湖南省某些旱耕地土壤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动在20.8-164-3 mg/kg,平均为95.9 mg/kg;速效钾含量为55.4~340.5 mg/kg,平均为174.1 mg/kg;有效磷含量为2.0~154.4 mg/kg,平均为30.5 mg/kg.因成土母质不同土壤养分状况明显不同:土壤碱解氮含量顺序为耕型湖潮土>耕型河潮土>耕型花岗岩红壤>耕型板岩红壤>耕型砂岩红壤>耕型棕色石灰土>耕型石灰性紫色土;土壤速效钾含量顺序为耕型花岗岩红壤>耕型板岩红壤>耕型湖潮土>耕型河潮土>耕型石灰性紫色土>耕型砂岩红壤>耕型棕色石灰土;土壤有效磷含量顺序为耕型花岗岩红壤>耕型河潮土>耕型湖潮土>耕型板岩红壤>耕型砂岩红壤>耕型石灰性紫色土>耕型棕色石灰土.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玉米种植与土壤氮磷钾平衡间的关系,对2017~2020年吉林省松原市玉米种植土壤氮磷钾变化及平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2019年,不同土层的全氮含量均值变化不明显;2020年不同土层的全氮含量均值急剧下降;2017年的土壤有效磷、土壤速效钾均值含量均值最高,分别为48·64,198·89 mg/kg;2018年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值最低,为164·86 mg/kg;2020年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值与2019年差异不大,为177·12 mg/kg。  相似文献   

8.
研究山东省设施农业生产体系养分的投入情况,常年施肥的设施菜田土壤肥力变化以及土壤氮、磷累积和迁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为未来设施菜田清洁生产,降低氮磷流失风险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山东省不同区域设施黄瓜和番茄化肥和有机肥施用情况的调研,以及对种植5、10、15年和20年的设施菜田土壤进行0~100 cm分层取样,以周围粮田土壤作为参照,分别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结果表明:设施蔬菜化肥养分投入量显著降低,有机肥的养分投入量和化肥投入相当,总养分投入量仍然过高,黄瓜氮、磷、钾的总投入量分别为1033、765 kg·hm~(-2)和1068 kg·hm~(-2),番茄为710、503 kg·hm~(-2)和755 kg·hm~(-2);设施蔬菜果实养分输出占总养分投入比例提高,分别为25%(N)、10%(P_2O_5)和29%(K_2O);长年施肥的设施菜田土壤中,硝态氮发生严重淋洗,速效磷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表层0~20 cm土壤中,速效磷含量达到了345 mg·kg~(-1),常年轮作模式种植,加剧了土壤酸化以及速效养分的累积和迁移;40~60 cm是硝态氮向深层土壤迁移和累积的关键土层,主要发生在种植10~15年间;速效磷的累积在前期5~10年,主要发生在浅层土壤0~40 cm,并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逐渐向深层发生迁移,在10~15年间主要表现在深层土壤40~100 cm。设施菜田养分投入量降低,但投入总量仍然过高;长期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会促进土壤速效养分的累积和迁移,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硝态氮和速效磷在设施菜田中由浅层向深层土壤迁移和累积存在时空差异,10年左右的种植年限是设施菜田0~100 cm土层中养分累积和迁移速率转变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水稻田土壤养分与施肥情况调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8年4月,在天津市主要水稻种植区域选择18个代表点,通过采集土样和理化指标检测、施肥情况调查,并与2008年土壤检测、农户施肥调查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水稻田土壤肥力处于中高水平,10年来,pH值降低0.2,有机质提高1.4 g·kg~(-1),水溶性盐提高0.97 g·kg~(-1),全氮降低0.1 g·kg~(-1),有效磷增加14.1 mg·kg~(-1),速效钾增加14 mg·kg~(-1);天津市水稻施肥水平提高明显,平均施氮磷钾纯养分总量减少18.9 kg·hm~(-2),纯氮增加2.7 kg·hm~(-2),五氧化二磷减少51 kg·hm~(-2),氧化钾增加29.4 kg·hm~(-2)。施肥成本平均减少600元·hm~(-2),有效降低了施肥量,施肥结构不断调整;最后,针对水稻田土壤养分状况和施肥现状,提出了水稻田施肥原则和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虾稻共作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中稻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白鹭湖农场土壤养分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以速效磷变异最大;土壤中氮磷钾养分都表现不同程度肥料残存效应。结果表明:潴育型水稻土水稻目标产量8 250~9 750 kg/hm~2,应根据虾稻共作年限分类推荐水稻施肥量。虾稻共作1年田块推荐氮磷钾(9.5-3.5-4.5)用量262.5 kg/hm~2,虾稻共作2年田推荐氮磷钾(9-3.5-4)用量247.5 kg/hm~2,虾稻共作3年田推荐氮磷钾(8.5-3.5-4)用量240 kg/hm~2,虾稻共作4年以上田块推荐氮磷钾(8-3.5-4)用量232.5 kg/hm~2。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与地统计的庄浪县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了解甘肃省庄浪县土壤表层pH值、全氮、速效钾、有效磷和有机质5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变异规律,利用GIS与地统计的方法,对庄浪县的832个土壤样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克里格插值分析。结果表明,庄浪县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5种养分的均值分别为8.58、14.13 g/kg、0.81 g/kg、24.20 mg/kg和180.55 mg/kg;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40%、17.60%、20.60%、49.34%和27.40%,其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为中等变异性,而土壤pH值为弱变异性。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可知,庄浪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相对缺乏的水平,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处于丰富水平,土壤pH值属于碱性。各土壤养分含量均存在较低水平的区域,在土壤管理与施肥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12.
为摸清植烟区土壤养分供应能力,解决当前烤烟生产中的平衡施肥问题,采集安康市9个县(区)植烟地土壤样品360个,测定其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安康市植烟地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05.8 mg·kg~(-1)、46.5mg·kg~(-1)、155.8mg·kg~(-1)和17.17g·kg~(-1),超60%的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偏低,63.2%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偏高,总体表现为氮、钾和有机质含量偏低,磷丰富的特征,各县(区)间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区域特征差异性明显。有近80%土壤pH处于5.5~6.5最适宜优质烟草生长的土壤酸碱度范围,说明安康植烟区大部分区域土壤适宜种植优质烤烟。各县(区)间植烟地土壤养分状况有较大的差异,因地制宜确定平衡施肥技术方案,以改善植烟土壤的养分均衡供应能力,调节pH适宜性差区域土壤酸碱度,促进烟叶质量的改善和当地烤烟生产的稳定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冬季马铃薯氮磷钾肥料效应及其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通过田间试验和土壤养分分析,研究冬季马铃薯施用氮磷钾肥料的效应。结果表明,冬季马铃薯施用氮磷钾分别增产38.7%、10.7%和23.6%,增产效果是N>K>P;不同土壤肥力等级的氮磷钾肥增产幅度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氮磷钾肥的平均产投比分别为10.8、5.9和5.7,氮肥在低肥力土壤的产投比最高,磷钾肥则在中高肥力土壤的产投比较高。氮磷钾的平均推荐施用量为N241kg·hm-2、P2O596kg·hm-2和K2O290kg·hm-2,三要素最佳比例为1∶0.4∶1.2。  相似文献   

14.
宁夏引黄灌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及养分质量分数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比1985年和2005年两次土壤调查结果,发现宁夏引黄灌区20年来耕地土壤有机质及养分质量分数趋于增加,速效磷质量分数明显增加,速效钾质量分数趋于降低.2005年灌区耕地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平均为14.18g/kg,年增幅平均为0.4%.耕地土壤全氮质量分数趋于增加,2005年灌区耕地土壤全氮质量分数为0.945g/kg,增幅为0.9%.耕地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变化不大,平均为54.48~65.77 mg/kg.2005年灌区耕地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为34.86 mg/kg,增幅为8.6%.耕地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趋于降低.2005年灌区耕地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为150.1 mg/kg,平均年降幅为1.8%.灌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及养分质量分数空间变异以速效磷质量分数变异系数最大,反映出灌区耕地磷肥施用量不均衡.从影响耕地土壤有机质及养分质量分数变化的各种因素方面,阐明了其变异趋势的原因,提出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开展以增施有机肥为中心沃土工程等培肥地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山西吕梁黄土丘陵沟壑区坝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吕梁4县的6座骨干坝为研究对象,对坝地0~4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及速效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坝地土壤养分分布不均匀,整体土壤养分含量较低,特别是有机质和有效氮、磷,0~20 cm分别为5.13 g.kg-1、28.89 mg.kg-1和5.06 mg.kg-1,20~40 cm分别为4.05 g.kg-1、27.67 mg.kg-1和4.55.06 mg.kg-1;坝地土壤养分存在着一定的变异性,0~20 cm土壤全钾和速效磷为弱变异性,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属中等变异性,20~40 cm土壤全氮和速效磷为中等变异性,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为弱变异性,且不同流域坝地土壤养分的变异性大于坝地内不同水平方向上的变异性。因此,通过平衡施肥,科学管理,提高坝地生产潜力还很大。  相似文献   

16.
棉花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证明,氮磷钾配方施肥增产显著;生产100 kg籽棉,氮(N)、磷(P2O5)、钾(K2O)吸收量为5.11、1.50、4.22 kg;化肥利用率为氮25.75%、磷14.03%、钾46.41%;土壤速效养分利用率为碱解氮77.64%、速效磷70.2%、速效钾32.32%。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玉米主产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玉米主产区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现状、区域空间变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各地玉米田土壤养分调控和合理施肥提供指导。【方法】以全国玉米主产区为研究区,于2017年玉米收获季开展大规模土壤采集和农户调研工作。结合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探究土壤养分的区域变异特征和分布格局;根据相关分级标准,评价玉米主产区当前土壤肥力现状;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引起土壤养分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质地、气候和肥料施用)进行探讨。【结果】中国玉米主产区耕层土壤pH中值为6.9,养分含量的中值分别为有机质21.0 g·kg~(-1)、全氮1.5 g·kg~(-1)、有效磷22.4 mg·kg~(-1)和速效钾164.5 mg·kg~(-1),上述指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7%、48.5%、50.0%、83.6%和52.0%,均表现为中等程度变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主要集中在中等至极高肥力水平,共占主产区总面积的93.5%。土壤养分存在明显的区域变异性,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在东北春玉米区最高,分别为32.0 g·kg~(-1)、2.2 g·kg~(-1)、32.3 mg·kg~(-1),在西北春玉米区最低,分别为17.2 g·kg~(-1)、1.2 g·kg~(-1)、16.2 mg·kg~(-1);速效钾含量在西南玉米区最低,其他3个区域无显著差异。在国家尺度上,土壤pH值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块基比25%),其变异主要受自然因素(土壤质地和降水)影响;有效磷具有较弱的空间自相关性(块基比75%),其变异主要受人为因素(肥料施用)影响;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块基比25%—75%),其变异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结论】东北区土壤肥力高,玉米生产应适量减少施肥量,以节约肥料成本;华北区土壤养分含量适中,应严格控制氮、磷化肥投入,以增加肥料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西北区土壤养分含量较低,可以适当增加肥料用量进一步实现玉米增产;西南区内土壤肥力变异较大,各亚区应采用适宜的施肥方式,以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资》2013,(36):23
<正>近日,为进一步了解河南小麦主产区新乡市的土壤状况,更好地指导农民用肥,提高土壤耕种质量。中农控股农化服务人员走访了辉县和延津县部分村庄,利用酸碱试纸和土壤速测仪对土壤酸碱度进行测试。现正值玉米生长后期,土壤中氮磷钾的速效养分基本耗完,下茬小麦主要靠施肥补充。土壤酸碱性结果基本显示为弱碱性(pH=7.5-8.5),而农民在选购肥料时基本不考虑耕地土壤酸碱性,只考虑化肥的养分含量和氮磷钾养分配比  相似文献   

19.
关中西部玉米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及经济最佳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玉米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确定经济最佳施肥量,为陕西关中西部玉米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方法】2006-2010年,在陕西宝鸡市陈仓区分不同肥力水平设置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27个,分析玉米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相关性,通过回归方程确定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经济最佳施肥量。【结果】关中西部玉米相对产量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存在对数函数关系,且所得对数方程达显著水平。按照玉米相对产量55%,75%,85%和95%为临界值标准,建立了关中西部玉米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土壤养分可分为极高、高、中、低、极低5个级别,这5个级别对应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为≥101、≥73~101、≥52~73、≥27~52、27mg/kg,速效磷含量分别为≥82、≥28~82、≥9~28、≥1~9、1mg/kg,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94、≥155~194、≥124~155、≥79~124、79 mg/kg。关中西部玉米平均经济最佳施肥量为:纯N 211.5kg/hm2,P2O5166.5kg/hm2,K2O 126.0kg/hm2。【结论】得到了陕西关中西部玉米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并确定了经济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20.
对冀西北半干旱区蔚县农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蔚县土壤pH值为8.39,有机质含量为17.39 g·kg-1,土壤全氮为0.80 g·kg-1,土壤碱解氮含量为38.44 mg·kg,土壤速效磷含量为7.73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为134.48 mg·kg。与20世纪80年代农田土壤养分含量相比,土壤全氮含量略有提高,土壤中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有较大幅度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略有下降。综合来看,蔚县土壤养分仍需进一步提高。因此,应建立长期的土壤养分综合管理系统,为科学、合理施肥提供长效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