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生素对根癌农杆菌抑制作用及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周豆12大豆子叶节为材料,研究了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和头孢唑林钠4种抑菌抗生素对农杆菌的抑制作用和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以及卡那霉素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卡那霉素浓度的增加,子叶节分化率逐渐降低,当浓度达到45 mg/L时,分化芽的生长几乎完全受到抑制,植株出现白化现象;4种抑菌抗生素中,头孢曲松钠对农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好,头孢呋辛钠和噻肟钠抑菌效果次之,结合抑菌抗生素对子叶节再生的影响作用,确定在大豆子叶节的遗传转化中,使用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噻肟钠作为抑菌抗生素,临界浓度分别为200 mg/L和300 mg/L。而卡那霉素使用的临界浓度为45 mg/L。 相似文献
2.
以菊花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无菌体系的建立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菊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筛选抗生素G418和抑菌抗生素美罗培南对菊花叶片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Na Cl O为主要灭菌剂,处理20 min,同时加入2滴Tween-20,灭菌效果最佳。最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培养基为MS+0.1 mg/L NAA+1.0 mg/L 6-BA,平均每外植体上可诱导出5.3个芽。G418浓度为15 mg/L能完全抑制外植体的分化;低浓度的美罗培南对菊花叶片再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是高浓度反而促进叶片的分化。 相似文献
3.
以细枝木麻黄3个无性系水培苗作为材料,研究了硫酸卡那霉素(kanamycin sulfate,Km)对细枝木麻黄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芽分化的影响,以及头孢霉素(cefotaxime,Cef)、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Cab)和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对农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Km对细枝木麻黄愈伤组织诱导适宜的选择压力是20mg/L,Km选择性筛选愈伤组织增殖的适宜质量浓度为40mg/L,愈伤组织芽分化的选择压力是40~50mg/L。在抗生素抑菌效果方面,Cef质量浓度为200mg/L、Cab300mg/L和Amp500mg/L能完全抑制农杆菌的生长。综合比较,对细枝木麻黄遗传转化研究最理想的抑菌剂是Cef,使用质量浓度低且能有效抑制根癌农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5.
抗生素诱导下的农杆菌耐药性及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和关罗培南等抗生素对农杆菌EHA101、LBA4404和GV3101进行诱导,检测其对诱导后3种农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耐药性变化.结果表明,3种农杆菌在含一定浓度抗生素的培养基上培养12~18 d后.表现出MIC和MBC值的增加.经耐药性标准鉴定,达到中度敏感或耐药.对筛选到的耐药菌株基因组进行RAPD-PCR随机扩增,探讨其基因组DNA多态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RAPD-PCR扩增产生的条带多态性发生变化,出现特异性条带的增加和缺失.所筛选到的特异性片段的产生和缺失可能与农杆菌耐药性产生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昌红和姬神2个苹果品种无菌苗的离体幼叶为试材,分别接种在附加不同浓度卡那霉素(Kan,0、5、10、15、20、30、40和50mg/L)、头孢霉素(Cef,100、200、400和600mg/L)和羧苄青霉素(Carb,100、200、400和600mg/L)的MS+TDZ1.0mg/L+NAA0.5mg/L培养基上,暗培养14d后转移到光下培养,30d后进行再生指标统计,分析不同浓度Kan、Cef和carb对苹果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Cef浓度为600mg/L、Carb浓度为400mg/L时完全抑制供试品种叶片的再生,Carb对昌红和姬神离体叶片抑制再生的作用比Cef强烈;昌红苹果对Kan非常敏感,Kan浓度为10mg/L时即能极显著抑制不定芽的再生,浓度为20mg/L时不定芽白化而不能正常生长。以苹果离体叶片的高频再生系统作为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Kan适宜选择浓度为20mg/L。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对2个越橘品种叶片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unrise和Geo组培苗幼叶为试材,研究了卡那霉素、头孢霉素和羧苄青霉素对越橘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影响.用继代约20 d的新梢顶部新展开叶片制备外植体,Sunrise接种在WPM+ZT 4.0 mg/L+TDZ1.0 mg/L+IBA 0.3 mg/L+蔗糖20.0 g/L+琼脂6.0 g/L的再生培养基上,Geo接种在WPM+ZT4.0 ms/L+IBA 0.3 mg/L+蔗糖20.0 S/L+琼脂6.0 g/L的再生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抗生素.结果表明:10 mg/L卡那霉素能极显著地抑制越橘叶片再生,600 mg/L头孢霉素能完全抑制叶片再生,500 mg/L羧苄青霉素能完全抑制叶片再生. 相似文献
8.
9.
几种抗生素对酸樱桃离体培养产生不定芽与再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酸樱桃zy-1无菌苗为试材,分别研究了在离体培养中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头孢唑林钠(cefazolin)、卡那霉素(kanamycin)对zy-1生成不定芽、再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40mg/l的卡那霉素是酸樱桃ZY-1遗传转化选择压的最佳浓度,头孢唑林钠为适宜的抑菌性抗生素,且适宜的浓度范围为500mg/l~600mg/l。酸樱桃ZY-1的生根对卡那霉素极其敏感,头孢唑林钠次之,羧苄青霉素最轻。 相似文献
10.
几种抗生素对山新杨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新杨无菌苗幼叶为试材,分别研究了3种选择剂卡那霉素、新霉素、G418和4种押菌剂头孢噻肟钠、头孢唑林钠、头孢曲松钠及羧苄青霉素对山新杨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20 mg/L的卡那霉素和浓度为50mg/L的新霉素作为山新杨叶片转化的选择压是合适的,而G418不是山新杨叶片转化的最佳选择剂。在4种押菌抗生素中,头孢唑林钠对不定芽的再生没有影响,但褐化率高,羧苄青霉素抑制不定芽的再生,故二者均不适合作为山新杨遗传转化的抑菌剂;头孢噻肟钠和头孢曲松钠对不定芽的再生影响不大,是山新杨遗传转化的最佳抑菌剂。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泡盛曲霉遗传转化系统,探讨利用泡盛曲霉表达异源蛋白的可行性。[方法]从国内主要菌种库中购买泡盛曲霉菌株,根据分泌蛋白图谱分析确定合适的宿主菌,在此基础上通过药物敏感性分析确定遗传转化的选择标记,并利用构建的泡盛曲霉遗传转化体系对米黑根毛霉脂肪酶基因RML进行转化、表达研究,通过转化子鉴定及性质分析考察泡盛曲霉作为异源蛋白表达系统的可行性。[结果]通过分泌蛋白图谱分析确定泡盛曲霉CBS115.52和CICC2257作为异源蛋白表达的宿主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确定潮霉素抗性基因(HygBr)作为有效的遗传选择标记;在此基础上,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ATMT),将带有HygBr的质粒pHGW-amdS成功导入泡盛曲霉宿主菌CBS115.52,建立以HygBr为选择标记的泡盛曲霉遗传转化体系。利用该体系,介导米黑根毛霉脂肪酶(Rhizomucor miehei lipase,RML)的表达载体转化泡盛曲霉,通过底物水解试验、SDS-PAGE及Western blot确定RML基因已在泡盛曲霉中表达。[结论]该研究证明了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泡盛曲霉作为异源蛋白的表达体系具有潜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以临优145的幼胚为外植体诱导植株再生,并进行农杆菌转化研究.以冬小麦品种临优145的幼胚为外植体,消毒后用解剖刀挑取幼胚,盾片朝上接种于MS+2,4-D 2 mg/L+肌醇100 mg/L+MES 400 mg/L+CH 100 mg/L+40 g/L麦芽糖+8 g/L琼脂的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每2周继代一次,将诱导出的淡黄色、颗粒状Ⅱ型胚性愈伤组织接种于分化培养基(MS+ZT 1 mg/L+IAA 1mg/L+MES 400 mg/L+CH 100 mg/L+麦芽糖40 g/L+gelrite 2.6 g/L,pH 5.8)上培养2-3周,然后转接到再生培养基(1/10 MS+NAA 0.5mg/L+KT0.5 mg/L+蔗糖30 g/L+gelrite 2.6 g/L,pH 5.8)中进行再生成苗.接种1229块幼胚,得到987块愈伤组织,Hyg抗性愈伤组织123块,抗性再生植株34株.在建立了再生体系的基础上,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GUS基因导入幼胚愈伤组织,抗性植株的PCR检测呈阳性.X-gluc染色表明,少部分愈伤组织出现肉眼可见的蓝色晕斑,说明GUS基因已经在小麦幼胚愈伤组织中表达. 相似文献
14.
再生水分根交替滴灌对马铃薯根-土系统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根交替(PRD)滴灌技术是很有节水潜力的灌水技术.利用再生水,采用分根交替滴灌技术对马铃薯根长密度、根重密度及土壤水盐的空间分布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根系主要分布在0~60 cm的土层内,以植株为中心,呈放射状沿不同方向减小.通过研究所建马铃薯根长密度的空间分布函数能较好地反映根系的三维分布趋势.PRD灌溉可以刺激马铃薯根系生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9%.进行PRD灌溉时应重点考虑滴头位置处及垄坡上的水盐变化,最好能起到节水控盐的双重作用.再生水PRD地下滴灌是对传统地表滴灌的优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16.
抗生素溶杆菌对魔芋软腐病和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施入抗生素溶杆菌菌剂对魔芋软腐病的控制作用,同时采用Biolog方法分析该生防细菌对魔芋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施入生防细菌后,抗生素溶杆菌能有效控制魔芋软腐病,还有增产作用,防效可达79.16%,增产14.30%,显著高于水合霉素和对照;还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魔芋根际微生物Shan-non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和每孔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并且魔芋根际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情况也发生了改变.与对照相比,施入生防菌剂的处理,对聚合物、胺类、酚类化合物的碳源利用率得以提高,而对糖类、羧酸类、氨基酸类的碳源利用率降低.综合分析认为,施入生防细菌菌剂对魔芋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无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N9-1侵染甘薯外植体后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用根癌农杆菌菌株N9-1侵染甘薯品种“新大紫”的茎段、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分别在共培养0、1、3、5 d后取样,测定根癌农杆菌感染甘薯外植体后的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结果】根癌农杆菌感染甘薯茎段、叶片和叶柄外植体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共培养天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在感染初期,由于逆境的出现,消耗了外植体内大量的POD和SOD,从而使其POD活性和SOD活性下降。感染后期由于植物抗病机制的作用使POD和SOD活性升高。感染后的甘薯外植体中的内源ABA和GA3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但内源iPAs的含量变化趋势却正相反。在甘薯茎段处于最佳感受态区段时(3 d左右),POD活性增高减缓,SOD活性、内源GA3和iPAs含量处于相对低值阶段,内源ABA含量处于高值区。【结论】与其它逆境条件下表现出的变化趋势一致,根癌农杆菌感染甘薯外植体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POD和SOD酶活性升高,内源GA3含量增加,这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甘薯外植体对根癌农杆菌侵染的感受状况。 相似文献
18.
以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了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llium)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菊花叶片用0.1%HgCl2消毒7min为佳;较低浓度的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较高浓度的α-奈乙酸(NAA)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以MS 1.0mg/L6-BA 0.3mg/LNAA诱导的效果较好;较高浓度的6-BA和较低浓度的NAA则有利于芽的诱导,其中以MS 4.0mg/L6-BA 0.2mg/LNAA诱导的效果较好;以1/2MS附加0.1mg/LIBA的培养基诱导的根量最大,且根粗长。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