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白杨叶甲是杨树的重要叶部害虫,自2001~2003年该虫对牙克石地区的苗圃及行道树危害严重,有虫株率达100%,杨苗虫口密度平均每株30~40头。通过野外观察结合室内饲养,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白杨叶甲在河北省平泉县1a发生2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下和表土内越冬,4月中旬杨树发芽时开始上树取食危害,4月下旬开始产卵,5月上旬卵孵化为幼虫,6月初开始化蛹,6月10日左右出现第1代成虫。6月下旬出现第2代卵,7月上旬出现第2代幼虫,7月下旬出现第2代蛹,8月上旬出现第2代成虫,9月下旬成虫下树越冬。  相似文献   

3.
白杨叶甲(Chrysomela populi Linnaeus)是凌源地区苗圃和幼林常见的害虫,经常猖獗成灾,影响树木的健康生长。文章介绍了白杨叶甲在凌源地区的发生规律、生物学特性及为害特点,提出了该虫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5.
柽柳条叶甲属鞘翅目的叶甲科,分布在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旗。近几年来,在柽柳条叶甲的严重危害下,每年干枯柽柳都在30万亩以上,最严重的1987年达70万亩。因此,极需开展对柽柳条叶甲的彻底防治。  相似文献   

6.
枣叶甲生物学及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叶甲是枣树上的一种主要食叶害虫,该虫在浙江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下越冬,防治主要用80%敌敌畏乳剂,50%甲胺乳油等农药喷杀成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白杨叶甲在吉林省延吉市1 a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内越冬。翌年5月中旬上树危害杨树树叶,6月中旬后新孵化的幼虫开始危害杨树树叶。利用48%乐斯本乳剂1 000倍液常量喷雾防治成虫和利用1 500倍液常量喷雾防治幼虫,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0.6%和94.9%。  相似文献   

8.
枣叶甲Fleutiauxiaarmata(Baly)是枣树上的一种主要食叶害虫,该虫在浙江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下越冬。防治主要用80%敌敌畏乳剂,50%甲胺磷乳油等农药喷杀成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了橄榄锄须丛螟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简单介绍了其防治方法。该虫在广东潮阳1年4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4月上旬第1代幼虫出现为害,6月上旬第2代幼虫出现为害,7月下旬第3代幼虫出现为害,9月中旬第4代幼虫出现为害。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老熟幼虫在树冠下表土层1~3cm处或枯枝落叶层结茧越冬。  相似文献   

10.
花椒跳甲 Podagricomela shirahatai(Chujo)属鞘翅目、叶甲科 ,也称花椒潜叶甲、花椒桔啮跳甲、俗称串椒牛。该虫是专食花椒叶的害虫 ,尚未发现其它寄主。花椒跳甲在长治市的黎城、平顺等县 1年发生 2代 ,以成虫在树下 3~ 6 cm土中及周围的草丛、石缝中越冬。防治上采用地面施药 ,可杀死大量的出土成虫和 1~ 2代入土化蛹的老熟幼虫。用2 5 %对硫磷微胶囊剂或 2 5 %辛硫磷粉剂等喷洒地面后浅锄或耙匀 ,防效可达 85 %以上。成虫期树上防治 ,喷施 40 %氧化乐果 1 0 0 0倍液、5 0 %对硫磷乳油 1 0 0 0~ 1 5 0 0倍液 ,防效均可达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1.
桂花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桂花叶枯病病原菌进行形态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桂花叶枯病的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Fr.)Wiltshire],该菌在PDB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量最大,在OLA上产孢量最大.碳源以糊精最适于菌丝生长,肌醇最适于产孢.氮源以蛋白胨最适于菌丝生长与产孢,而铵盐会抑制病原菌生长及产孢.缺Mg不利于菌丝生长,缺K不利于产孢,添加一定量Zn、Ve可促进菌丝生长,添加Cu、Vb2可促进产孢.pH 5-10适于菌丝生长而pH 6-11适于产孢,最适pH值分别为pH6和pH7,该菌生长适温为20℃-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27℃,15℃和30℃适合产孢,30℃时产孢量最大,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及产孢.桂花叶汁、蔗糖、葡萄糖、牛肉浸膏促进孢子萌发效果最好,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3℃-30℃,最适为27℃,适宜湿度为98%和100%,最适为98%,适宜pH值为pH3-7,最适为pH6,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 10 min.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榆树叶甲及杨潜叶跳象发生情况的简便易行、科学有效的具体调查方法,亦可为同类害虫的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会泽新松叶蜂是华山松的主要食叶害虫。该虫在会泽县者海林场 1年发生 2代 ,以老熟幼虫在树冠周围的枯枝落叶层中结茧越冬。第 1代 3月下旬为产卵盛期 ,6月中旬~ 8月中旬为蛹期 ,7月中旬~ 8月中旬为成虫期 ;第 2代 7月下旬~ 9月上旬为卵期 ,11月上旬~次年 3月中旬为蛹期 ,3月中旬~ 4月下旬为成虫期。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及生活习性 ,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化学防治以 4 0 %氧化乐果 1∶80 0倍液最好。室内和田间对幼虫喷药的防治效果在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4.
栗瘿蜂在商洛市板栗园1年发生1代,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和灭幼脲3号1500-2000倍防治效果分别达87~95%和80~92%.  相似文献   

15.
油茶叶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油茶叶枯病已从油茶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为给此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对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分离纯化了油茶叶枯病原菌,并对影响其生长的温度、酸碱度、光照和培养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在5~31℃之间均能生长,其中27℃的温度为菌丝生长的最适宜温度;病原菌在pH值为4~9之间均可以生长,当pH值为6时菌丝生长最快;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最适合该病菌的生长,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其生长最慢.  相似文献   

16.
描述了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状况,发生原因以及不同的防治方法,为今后光肩星天牛的研究与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橡胶树新发现病害病原菌Colletotrichum laticiphilum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并开展室内筛选防治药剂,旨在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单因子变量试验,研究病原菌最适生长条件。菌丝最适生长培养基为土豆琼脂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为26℃,最适合生长pH值为6,菌丝致死温度为50℃、10 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1℃、10 min。该病原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可溶性淀粉的利用率最高,牛肉浸膏为最适氮源,在24 h光照条件下更有利于菌丝生长。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室内毒力,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咪鲜胺和丙环唑的毒力最强,EC_(50)分别为0.1286 mg/L、0.5208 mg/L。  相似文献   

18.
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是棕榈植物重要食叶害虫,在湛江一年发生 4~5 代、以 4 代为 主,世代重叠,以高龄幼虫越冬。每年 7—8 月份林间种群数量最大,8—9 月份危害严重,幼虫主要在 植物中层和下层老叶叶片背面皱褶处危害,形成不规则蛀道。蛀道长 60~150 mm,蛀道内粪便与其吐的 丝交织,幼虫隐藏于蛀道内取食叶肉,严重时叶肉大部分被吃光,后期造成叶片卷曲、干枯,形似火烧。 害虫完成 1 世代历期 50~65 d,其中幼虫历期 30~35 d,蛹历期 10~14 d,成虫历期 5~10 d, 卵历期 4~6 d。 车载电动喷雾器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 好年冬乳油 1 200 倍液、44% 多虫清乳油 1 200 倍液和 50% 甲 刻水分散粒剂 800 倍液,喷药后第 5 天,3 种药剂对椰子织蛾幼虫防治效果达到 90.26%~93.38%;喷药后 第 10 天,防治效果达到 93.16%~95.24%;3 种药剂的防治效果不存在差异。推荐交替使用上述 3 种药剂, 相隔 10~15 d,连续防治 2~3 次,可以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9.
栗雪片象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雪片象是板栗的重要害虫,通过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表明,采用林业防治、人工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技术取得了较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柳厚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厚壁叶蜂是一种严重危害柳树的害虫,在北方地区普遍发生,直接影响柳树的正常生长发育。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抓住羽化高峰期和虫瘿刚刚形成时期进行药剂防治,从而达到一定防治效果,以保护多年来的绿化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