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家蚕雄性品种引进试验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引进的 4个雄蚕品种进行了饲养试验 ,结果表明 :参试雄蚕品种的幼虫历期与现行普通种差异不明显 ,雄蚕品种的雄蚕率均达 98%以上 ,雄蚕品种的上茧率比现行品种高 1 .1~ 4.0个百分点 ,收茧量、担桑产值和张种产值分别比现行品种高 8.42 %~ 1 9.81 %、6 .0 1 %~ 40 .5 5 %和 2 5 .73%~ 40 .5 4% ,雄蚕茧的茧层量、茧层率和干壳重均明显高于现行品种。根据雄蚕产业的独特性 ,分析了江西实施雄蚕产业化的基本条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雄蚕具有健康好养、叶丝转化率高、丝质优良等优点,专养雄蚕比雌雄蚕混养可提高经济效益15%左右.雄蚕一代杂交种的制种方法同普通蚕种制作方法有所不同,详细介绍了雄蚕杂交种的繁育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创新南亚热带桑蚕品种资源,实现专养雄蚕,进一步提高广西蚕茧质量。【方法】2005年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引进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材料进行培育改良。【结果】初步培育的雄蚕基础材料平桂12L1L2·平28、平桂10L1L2·平32在生命率方面均有所提高,其中品种平桂12L1L2·平28最明显,虫蛹生命率达87.26%,比其亲本平28提高了22.15%(绝对值,下同);两个培育材料的茧层率分别为23.32%和21.64%,较充血亲本7532提高了2.44%和0.76%;其雄性个体与常规品种雌性个体杂交,所得F1代雄蚕率达100.00%、茧层率在23.50%以上、结茧率在97.00%以上,茧丝质各项指标较其雄蚕亲本均有所提高。【结论】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性别控制基因导入广西常规基础品种7532中培育改良获得的平桂12L1L2·平28和平桂10L1L2·平32,生命力较强,饲养成绩良好,经后续转育改良,可成为热带、亚热带型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在广西区内可实现专养雄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创新南亚热带桑蚕品种资源,实现专养雄蚕,进一步提高广西蚕茧质量。【方法】2005年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引进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材料进行培育改良。【结果】初步培育的雄蚕基础材料平桂12L1L2·平28、平桂10L1L2·平32在生命率方面均有所提高,其中品种平桂12L1L2·平28最明显,虫蛹生命率达87.26%,比其亲本平28提高了22.15%(绝对值,下同);两个培育材料的茧层率分别为23.32%和21.64%,较充血亲本7532提高了2.44%和0.76%;其雄性个体与常规品种雌性个体杂交,所得F1代雄蚕率达100.00%、茧层率在23.50%以上、结茧率在97.00%以上,茧丝质各项指标较其雄蚕亲本均有所提高。【结论】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性别控制基因导入广西常规基础品种7532中培育改良获得的平桂12L1L2·平28和平桂10L1L2·平32,生命力较强,饲养成绩良好,经后续转育改良,可成为热带、亚热带型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在广西区内可实现专养雄蚕。  相似文献   

5.
对广东现行家蚕品种的性别与茧质关系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全茧量雌蚕较雄蚕重,茧层量雌雄蚕大致相仿,茧层率雄蚕显著高于雌蚕,一茧丝长雄蚕较雌蚕长,茧丝纤度雄蚕较雌蚕细,解舒缫折雄蚕显著小于雌蚕,净度分数雄蚕明显高于雌蚕,解舒率两者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差异,此外蚕幼虫期(五龄期)经过,雄蚕较雌蚕短且生命力强。  相似文献   

6.
特殊用途桑蚕品种渝黔绿茧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加快特殊种质资源的利用,按桑蚕普通种品种区试设计要求,对绿茧品种进行室内品比与生产区域试验.品比结果表明,蚕种孵化整齐,蚕儿发育整齐度高,健康性好,壮蚕食桑快,食桑活泼,踏桑少,老熟整齐,营茧快,茧型整齐匀正,茧色内外层一致,淡绿色,茧丝长1 100 m左右,解舒率80%左右,出丝率16.5%,解舒丝长900 m左右;蚕丝淡绿色,整根丝深浅一致.生产区试结果表明,蚕种孵化整齐,蚁蚕体色黑色,小蚕共育蚕儿发育整齐,健康性好,抗逆性强,张种产茧量较高,适应贵州中海拔以下蚕区的养蚕环境.  相似文献   

7.
雄蚕新品种秋华×平30的育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育成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30,用该品种与皮斑限性杂交原种秋华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秋华×平30。【方法】利用从俄罗斯引进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原种S-14为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的供体亲本,以中国优秀常规蚕品种白云为受体亲本,采用笔者自行设计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导入方法,把S-14的有关性别控制基因导入到白云体内。【结果】经省级鉴定该杂交种雄蚕率达99.8%,生命力强健,茧丝质优良,鲜茧出丝率较对照种提高26.11%,综合经济效益较常规蚕品种提高26.63%。【结论】该品种已通过浙江省桑蚕新品种审定,是国内外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雄蚕品种。实践表明雄蚕品种深受蚕和农丝厂欢迎,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三眠蚕能造成蚕食桑量减少、茧形变小、产茧量降低等危害,若是种茧育还可严重影响制种系数,降低产值。三眠蚕的发生与品种有关,品种不同,发生的比例略有不同,但无论哪一品种催青处理不当、饲养条件恶劣都可能发生三眠蚕。据调查,饲育处理不当及环境不适宜,三眠蚕发生比例为5%~8%,多者达20%以上,并且发生的三眠蚕中雄蚕占70%,雌蚕占30%左右[1]。  相似文献   

9.
家蚕雄性培育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雄蚕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专养雄蚕成为蚕业科技的主攻目标之一。家蚕雄性培育技术主要有:家蚕性别限制技术、人工雄核发育技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技术、利用环境条件控制雄蚕孵化技术、化学诱导雄性培育技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技术已在生产上应用。家蚕雄性培育技术最有发展前途的是化学诱导技术,具有不受家蚕品种、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限制,均可实行调控。  相似文献   

10.
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进行雄蚕品种选育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雄蚕生命力较雌蚕强,食桑少,叶丝转化率和茧层率高,雄蚕丝的纤度细,丝质优,容易缫制高品位的生丝.专养雄蚕是蚕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控制蚕的性别以实现专养雄蚕是一项高新技术,已达到实用化水平.本文在总结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进行雄蚕品种选育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有助于科研工作者在该领域内积极地进行探索和交流.  相似文献   

11.
玉米中黄曲霉毒素提取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多种溶剂与玉米的不同比例对玉米中黄曲霉毒素 B1 的提取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用60 % 甲醇水溶液为提取剂,与样品比例为6 :1( ml/g) ;80 % 丙酮水溶液,与样品比例为5 :1 ,6 :1( ml/g) 及90 % 乙腈水溶液,与样品比例为4 :1( ml/g) 的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大豆根瘤菌元素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豆的共生体有3个类群。用新近发展起来的细胞成分N、C分析技术分类大豆根瘤菌发现,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的N含量为2.74 - 4.33%,C含量为50.82 - 52.73%,N/C比值<10;慢生型大豆根瘤菌N含量为5.41 - 9.71%,C含量为43.59 - 50.32%,N/C比值为11.43 - 20.94;超慢型大豆根瘤菌N含量为9.19 - 11.53%,C含量为42.56 - 46.10%,N/C比值为20.56 - 25.46%。3个类群有较大差异。细胞成分N、C含量分析可作为大豆根瘤菌分类上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本院近10年住院的老年期、老前期、青壮期糖尿病病例各130例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三多一少”症状就诊者老年期占44.6%、老前期占73.1%、青壮期占87.7%;入院时空腹血糖轻度升高者,老年期为47.7%、老前期43.1%、青壮期14.6%;并发症以脂代谢障碍疾病为主者,老年期为56.8%、老前期36.6%、青壮期29.0%。治疗后10天内症状缓解、血糖恢复正常者老年期为33.8%、老前期18.5%、青壮期9.2%,而>30天才能控制者老年期为26.9%、老前期43.8%、青壮期65.2%;各组Ⅱ型患者虽以控制饮食和口服降糖药为主,但需用胰岛素长期治疗者老年期为28.5%、老前期32.3%、青壮期58.8%。  相似文献   

14.
小麦——土壤系统氮平衡及小麦氮素利用和物质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工作把小麦和土壤综合为一个统一系统。在保障磷素营养充足的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探讨小麦——土壤系统N平衡及小麦对N素的吸收利用和物质生产,并试图把小麦、土壤、肥料和措施综合为一个完整的栽培体系,进行小麦合理施(N)肥运筹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重迎茬对大豆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盆载和田间试验表明,重迎茬大豆根际微生物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增多,故B/F和A/F比值明显下降,并随重茬年次的增加,其变化幅度增大,在重茬条件下连年施用氮磷化肥处理,耕层(15-20cm)土壤细菌数量减少60%,B/F比值下降40%;但连年施用有机肥或秸杆还田的处理,使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同时也使真菌数理明显减少,故B/F和A/F比值将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16)N标记尿素配施不同有机物(木质素,纤维素,淀粉,稻秆),沤田一个月后盆栽水稻,研究其对水稻生长和吸收氨素的影响。 结果表明:1.配施木质素,对水稻生长(穗数、谷、秆重)无不良影响,C/N不同,差异不大;配施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淀粉)和稻秆均对水稻生长有抑制作用,C/N相同,则淀粉抑制作用大于纤维素,纤维素中则C/N大的比C/N小的抑制作用大,稻秆的抑制作用与纤维系C/N相同的接近.2.单施尿素的氮利用率(水稻地上都)为49.9%,配施木质素处理的尿素氮利用率与之无差异,配施其他有机物均降低了尿素氮利用率,以稻秆C/N=25∶1影响最大,只有26.8%,顺序为稻秆C/N=25∶1>纤维索C/N=25∶1、淀粉C/N=10 ∶1>纤维素C/N=10∶1.3。单施尿素在土壤中氮残留率为26.2%,配施木质素的残留率与之无差异,配施其他有机物的都增加残留率,尤以稻秆最高,达58.8%;配施有机物有减少尿素氮损失的趋势。4.施肥处理均大大增加水稻对土壤氮吸收,单施尿素水稻(地上(?))吸收土壤氮437.3mg/盆,占全氨59.5%.与配施木质素差别不大,配施稻秆C/N=25∶1吸收量之相近,但占全氮比率却达72.3%,配施纤维素、淀粉均减少了对土壤氨的吸收,而占全氮比率则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农田生态系统氮磷钾盈亏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省农田生态系统除友谊农场外,氮、钾严重亏损,氮归还率为11%~80%,钾的归还率为25%~75%,磷除安达、庆安外普遍归还过高,高者达311.14%(甘南)、214.11%(友谊),呈严重浪费状态.  相似文献   

18.
采用少孢子根霉菌、乳酸菌等复合菌溶液,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菜籽粕发酵脱毒,试验结果表明:菜籽粕中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的降解率约在50%-60%。脱毒菜籽粕对肉鸡饲喂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在日粮中菜粕的添加量在10%-15%之间甲状腺无明显变化,肉鸡的增重亦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群众杨改良无性系材性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7个群众杨改良无性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纤维壁腔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木材我性间差异显著,28-77号无性的木材密度为0.4327g/cm^3,比对照品种群众杨提高了23.8%;(2)无性系间和树龄间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差异极显著。树龄间纤维宽度、纤维壁腔比差异极显著。纤维长度树龄的增长逐渐变长;树龄对纤维长度总变异的贡献率达64.3%,是变异的主要来源。(3)木材密  相似文献   

20.
轮作,连作及不同耕法对氮,磷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7-1992六年试验结果表明:轮作、连作氮、磷肥料利用率均以普耕最高,平均氮32.1%,磷12.4%,其次是深松为氮26.1%,磷9.1%;免耕最低为氮17.3%,磷6.2%,而连作高于轮作。供试作物氮甩利用率轮作:大豆〉玉米〉小麦;连作:小麦〉玉米〉大豆,磷肥利用率轮作、连作均为玉米〉小麦〉大豆。不同年份间氮、磷肥料利用率变化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氮、磷肥料利用率与7月份降水量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