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濉科928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以巨丰×豫豆21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 490.0 kg/hm2,比中豆20(CK)增产6.51%;2005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51.2 kg/hm2,比中豆20(CK)增产12.36%.产量具有一致的平均稳定性.籽粒蛋白质含量44.93%,蛋脂合计62.39%.蛋白质产量1 001.9~1 253.9 kg/hm2,比对照中豆20增产15.41%~23.39%.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出增产潜力大、品质优、生育期适中、综合抗好,适于黄淮南部地区作中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2.
濉科928是濉溪县农技推广中心和科技开发中心以巨丰×豫豆21(♀)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400kg/hm2,比中豆20(CK)增产6.51%;2005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51.2kg/hm2,比中豆20(CK)增产12.36%。产量具有一致的平均稳定性。籽粒蛋白质含量44.93%,蛋脂合计62.39%。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出增产潜力大、品质优、生育期适中、综合抗性好,适于黄淮南部地区作中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3.
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濉科9号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濉科9号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以徐9125为母本、荷95-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1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4.
5.
濉科998是以巨丰×豫豆21的优势单株为母本,开豆4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稳产夏大豆新品种.2006-2007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732.2 kg/hm2,比中豆20(CK)增产7.30%;2007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20.0 kg/hm2,比中豆20(CK)增产8.99%.籽粒蛋白质含量41.52%,脂肪20.07%.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01.8 d,中抗花叶病毒病流行株系SC3、SC7,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出适应性强.综合抗性好,适于安徽沿淮淮北作中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6.
7.
濉科998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以巨丰×豫豆21高代材料为母本,FK9507-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2008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11年通过国审,适宜在山东南部、河南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8.
栽培措施对高蛋白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密度、施肥水平、品种、播期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中,高蛋白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随着密度和施肥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随着播期的延迟而升高;叶绿素含量则随着密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和播期的延迟而升高;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播期和肥料,适当晚播能提高大豆产量;影响高蛋白大豆品质的主要因素是品种自身的遗传因素,其次是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农大35307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和光合势最高,四个品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农大3191和农大35307的蛋白质含量是较高的。农大35318在密度为29.85万株/hm2、肥料为74.63 kg/hm2、5月11日播种的情况下产量最高,达5572.14 kg/hm2;农大3191在密度为29.85万株/hm2、不施肥,5月6日播种的情况下蛋白质含量最高。说明高蛋白大豆品质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同时环境因素也很重要,产量受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播期对高蛋白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提高栽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寻找最佳的播种时期,满足黑龙江垦区生产高蛋白大豆的需要,利用3个黑龙江省东部主栽的高蛋白大豆品种黑农48、黑农43和东农42,进行8个播期栽培试验,探讨播期对高蛋白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高蛋白大豆的成熟期无影响,而对生育期有影响,大豆生育期因播期推迟而缩短;播期对高蛋白大豆的农艺性状有影响但差异不显著,提早或延迟播期使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减少,百粒重减小;播期对高蛋白大豆的产量有影响且差异显著;播期对高蛋白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有影响,播期越晚蛋白质含量越低,但各播期间差异不明显。在黑龙江东部地区高蛋白大豆的适宜播期是5月8日至5月14日。 相似文献
10.
11.
为探讨新引入的鲜食大豆品种属性和播期适宜性,以大豆品种‘宏秋绿霸’为对照,通过对11个鲜食大豆新品种生育期、株型特征、产量及播期的比较,力求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推广的优质、高产新品种。结果表明:(1)‘青酥2号’属早熟品种,生育期为60 d;‘开育九号’、‘北丰3号’、荚满园、景峰珍品、引豆9701和青丰早属早中熟品种,生育期63~70 d;‘浙鲜8号’和‘宏秋绿霸’属于中晚熟品种,生育期分别为78和73 d。(2)参试品种最适播期在5月15日左右(相对于4月25日),适宜晚播可增加产量。(3) 随着播期延迟(适宜的延迟),参试鲜食大豆品种花期缩短,植株高度明显下降,百粒重增加,标准荚率增加,病害降低,虫害增加。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超高产水稻中早2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以超高产水稻中早22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纯N 0、105、150、195 kg/hm2)和栽插密度(24万、30万、36万穴/hm2)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栽插密度对结实率、千粒重、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影响较小,各栽插密度下,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2)氮肥用量对每穗粒数影响较小,对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大,纯N用量为195 kg/hm2时,增穗作用不明显,反而显著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减产;3)不同栽插密度对中早22稻米品质影响不明显,蛋白质含量随栽插密度提高略有增加;4)氮肥用量的增加利于提高稻米的碾磨和外观品质,蛋白质含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6.
菜用大豆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是评价其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探究钾素影响菜用大豆源、库端可溶性糖转化关系,在正常氮、磷种肥施用基础上,以菜用中科毛豆1号和品系121为材料,进行不施钾(K0)、种肥施钾120kg·hm-2(K1)以及种肥施钾120 kg·hm-2+花期和结荚期两次喷施钾叶面肥(K2)处理,探讨植株不同部位可溶性糖积累规律。结果表明:种肥施钾显著增加菜用大豆生殖生长期(开花后4~8周)叶片、荚皮、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在此基础上于花期、荚期两次喷施叶面钾肥有利于可溶性糖在叶片、荚皮、籽粒中的进一步积累。开花后7周(最佳采食期)时,籽粒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此时中科毛豆1号K1、K2处理相比K0处理分别高29.2%和37.5%,而品系121分别高9.3%和24.8%。同时发现,钾肥施用显著提高了菜用大豆鲜荚采食期产量,中科毛豆1号K1、K2处理的单株鲜荚产量相比K0处理分别高8.2%和37.1%,而品系121分别高18.9%及31.6%。钾肥施用可能通过增强菜用大豆源端(叶片)可溶性糖的供应以及促进荚皮可溶性糖的运转量而对籽粒中可溶性糖的积累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晚播对菜用大豆根系、干物质积累及鲜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期是大豆高产栽培管理的重要手段.利用正常大豆播种期为对照,研究了三个相对晚播日期对菜用大豆物候期、根系、干物质及鲜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明显缩短生育期,播期越晚,播种到出苗的时间越短,整个生育日期越短,晚播能促进营养生长,增加苗期干物质的积累,但显著降低苗期根表面积和减少根长,根冠比下降.晚播也显著增加地上干物质的积累,6月14日播种R6期的干物重最高为:51.1g·株-1.适当的晚播可有利于菜用大豆的鲜荚产量形成.6月4日和6月14日播种R6期后10 d鲜荚产量最高,可作为哈尔滨地区的菜用大豆的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18.
19.
Two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t Teagasc, Moorepark, Irelan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sowing date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the dry‐matter (DM) yield and crude protein (CP) content of forage rape and stubble turnips. The first experiment consisted of three sowing dates (1 August, 15 August and 31 August) with four rates of fertilizer N (0, 40, 80 and 120 kg N ha?1) on forage rape DM yields. The second experiment consisted of three sowing dates (1 August, 15 August and 31 August) with four rates of fertilizer N (0, 40, 80 and 120 kg N ha?1) over two soil sites (fertile or nitrogen depleted) on forage rape and stubble turnip DM yields. A delay in sowing from 1 to 31 August characterized a 74·5% decrease in forage rape DM yield, while stubble turnip DM yield decreased by 55·5%. Forage rape DM yields increased positively up to 120 kg N ha?1 at the first two sowing dates over both sites. In contrast, stubble turnips showed less response beyond 40 kg N ha?1 on site 1 in the first two sowing dates, while DM yield increased positively up to 120 kg N ha?1 on the less fertile sit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ptimal sowing time for forage rape and a stubble turnip in Ireland was early August. 相似文献
20.
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前期采用生膜覆盖,中期利用多效唑和摘心处理,后期喷施叶面肥都可以起到增产效果。本试验将三种不同的栽培技术措施综合在一起,旨在探索出大豆高产、高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