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1995—2004年西辽河流域气候的变化特征,采用曲线对比分析法,研究各气候因子变化(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对该地区的农业总产值及农、林、牧、渔业各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使该地区各产业产值升高,提出提高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对策,以促进区域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河源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对增温的响应,2017年9月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静态箱法对生长季末期的河源湿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各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河源湿地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增温处理降低了生态系统净交换(NEE)的碳吸收能力。增温处理促进了河源湿地生态系统呼吸(ER),且对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EP)的日变化速率具有重要影响。NEE主要受控于土壤温度且与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ER主要受控于土壤体积含水量且与不同深度土壤体积含水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土壤体积含水量可能是生长季末期河源湿地生态系统碳源汇转换的关键因子。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可能会导致河源湿地生态系统碳吸收和碳排放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王鸽  韩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274-4276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馈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启动区,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研究领域。系统总结了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的相关研究,最后根据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而该区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多方面的。气温升高和降水变化将影响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的树种组成,群落结构,将出现阔叶林北移;而多年冻土退化会使沟谷的森林倾倒,影响森林发育;并且气候变化也会加剧林火的发生频率。这些变化也将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从而对气候变化产生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中国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近50年来中国主要草原区以温度和降水变化为主的气候变化特征,阐述了气温和降水的改变对中国主要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相关研究结果,总结了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草原区植被时空格局的影响。近50年来,中国草原区气温普遍升高,降水变化时空差异较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对植物物候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的影响也具有区域性差异,增温加速土壤碳分解,降低植物物种多样性。降水增多使植物物候期提前,生长季延长,草原NPP提高,物种丰富度增加,但植被生长对降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同的水热组合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不同。温度升高和降水增多均会使草原植被覆盖度增加。总的来说,气候变化对中国草原区植被生长起促进作用,但在局部区域,抑制其生长。建议在未来的气候变化条件下,结合宏观和微观方面,系统分析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加强对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从而降低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西南大西洋是世界重要的渔区之一,捕捞国家包括阿根廷等西南大西洋沿海国以及中国、日本等众多非沿海国家,其中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阿根廷无须鳕(Merluccius hubbsi)、巴西小沙丁鱼(Sardinella brasiliensis)与弗氏绒须石首鱼(Micropogonias furnieri)是西南大西洋年均产量最高的4种主要经济渔获物。探究气候变化对西南大西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利于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格局。本文从渔业资源与生态系统两个角度出发,分别归纳了生态系统的生物因子(主要经济渔获物)、非生物因子(环境因素)与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分析认为,在今后探究西南大西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的研究中,选取代表物种表征生态系统的变化并结合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以丰富生态系统的相关结论,为西南大西洋海域提供基于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对全球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多方面越来越显著的影响,而森林生态系统也不例外。该文系统梳理了由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非生物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一方面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森林生产力增加,另一方面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且分布不均加剧,及由此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和森林火灾、病虫害、极端天气事件的愈发频繁和严重,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的风险增大。因此,为了有效降低威胁、规避风险,特提出了使森林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若干针对性措施,以维持森林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孔维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13-15315
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起因和现状,以及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形势,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车尔臣河流域多年气候变化对其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方法]运用时间序列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且末县水文资料 (1956~2006年)和气候数据(1956~2006年)进行了分析.[结果]近50年来,车尔臣河流域降水量增加了14.6 mm、气温增加了1℃、径流量增加了1.6 m3/s;对车尔臣河径流量影响的气候因子中降水量和气温的相对影响力达到59;,而其他气候因子的影响力仅为41;.[结论]近50a来,车尔臣河流域年均降水量、气温和河流径流量均呈现出上升趋势.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变化存在显著的耦合关系,各气候因子中,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对作物生育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羊河流域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51—2009年气象资料和武威市作物(春小麦、玉米)生育期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对比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突变检验分析、Arcgis空间统计分析、Morlet小波分析、SPSS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作物(春小麦、玉米)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60年来石羊河流域不同地区的气温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月、季、年平均降水增量不同程度地增(减),并且气候变化显著周期分别为:平均气温3~5 a,降雨量1~3 a。从气象因素对作物生育期的影响可以看出,降水是影响春小麦乳熟期长短的主要气象因素,而气温和降水与玉米关键生育期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黑龙港流域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百年来,大气中CO2增多,温室效应进导致了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大气温度升高、降水分布改变、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为此,黑龙港流域的农业生产受到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面对这种弊大于利的影响局面,政府从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的层面,宜采用还原法、限制减少CO2排放等对策,农业自身宜采取主动出击法、适应法等措施,保障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研究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全球气候变化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政府的极大关注。本文从CO2浓度和气温升高、UV-B辐射增强等方面综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作物、土壤、畜牧业、病虫害以及气候灾害的影响,提出了全球气候变化下未来应加强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相关资料,分析了近年来气候变化对江苏省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4.
青海湖流域植物群落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湖流域昌生植物以芨芨草、沙生冰草为建种种;半植物以早熟禾、赖草等为优势种;湿生植物主要是天山报春、西伯利亚蓼、华扁穗草等;湿润植物以水麦冬、海韭菜为主。木本植物祁连园柏、青海云杉、小叶杨、青杨疏林群落、灌丛植物以肋果沙棘、具鳞水柏枝、箭叶锦鸡儿为建群种;沙生植物以中麻黄、沙地柏和形成天然屏障的天山花楸占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保护青海湖流域野生植物资源和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数据支撑,于2019年8月、2020年7-8月、2021年6月通过样线法和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湖流域种子植物进行了调查,并采用植物区系地理的方法,对该流域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本区种子植物共有754种,隶属于70科、265属,科的组成主要以大科(≥100种)和较大科(30~99种)为主,属的组成主要以单种属和小属(2~4种)为主。2)优势类群明显,青海湖流域种子植物区系的优势科有9科,这些科均为世界分布,优势属21个,以北温带分布、世界分布为主。3)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复杂,联系较广泛,科、属、种的分布区类型均以温带分布为主,温带性质显著。4)中国特有属贫乏,中国特有种较丰富。5)青海湖流域与其他6个地区R(热带成分)/T(湿带成分)值分析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各自所处生态地理位置的差异性,其中青海湖流域种子植物区系与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隆务河流域类似,与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国家公园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6.
以青海湖北岸刚察县哈尔盖镇冬春草场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传统放牧样地与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样地中植被群落的特征变化,为缓解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原生态退化提供新的措施。采用野外随机样方调查方法,在刚察县哈尔盖镇冬春草场选定常规放牧与牧草返青前至种子脱落后放牧试验样地进行草地群落特征数据调查。研究表明: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能显著提高高寒草原群落盖度与地上生物量;同 时,放牧时间改变对高寒草原植物群落伴生种组成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优良牧草重要值显著增加,常规放牧时间下耐牧性品种占优;此外,放牧时间改变对群落丰富度有显著影响,但对群落多样性及均匀度没有显著影响。可见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能缓解高寒草原生态退化。  相似文献   

17.
以青海湖北岸刚察县哈尔盖镇冬春草场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传统放牧样地与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样地中植被群落的特征变化,为缓解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原生态退化提供新的措施.采用野外随机样方调查方法,在刚察县哈尔盖镇冬春草场选定常规放牧与牧草返青前至种子脱落后放牧试验样地进行草地群落特征数据调查.研究表明: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能显著提高高寒草原群落盖度与地上生物量;同时,放牧时间改变对高寒草原植物群落伴生种组成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优良牧草重要值显著增加,常规放牧时间下耐牧性品种占优;此外,放牧时间改变对群落丰富度有显著影响,但对群落多样性及均匀度没有显著影响.可见,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能缓解高寒草原生态退化.  相似文献   

18.
19.
为使流域生态系统正向发展,恢复其应有的功能,学者们尝试从多方面对流域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分析,寻找适合的恢复、补偿及管理方式,对流域生态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健康评价、安全评价、生态系统管理及生态系统补偿等开展了相关研究,为促进流域生态系统的正向恢复及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郝学宁  李岳坦  李滨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05-19409
[目的]研究青海湖流域1961~2007年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青海湖流域1961~2007年20 cm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近47年来,青海湖流域的蒸发皿蒸发量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倾向率为-47.75 mm/10a。各季节的蒸发量除秋季没有变化外,其他各季以7.33~19.57 mm/10a的速率减小,其中春季减幅最大,冬季减幅最小;就变化趋势的空间特征而言,青海湖流域各站的年蒸发皿蒸发量除刚察站外,其他各站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减幅为32.36~75.63 mm/10a。蒸发皿蒸发量的减少幅度随着经度的增加而减少。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日照时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夏季降水量显著增加,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平均最低气温的升高速率比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速率大,导致气温日较差减小,对蒸发也会产生影响。[结论]该研究对更好地了解青海湖流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该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