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果品综合生产(IFP)是指在生产优质高效水果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动物和环境安全的生产方式。强调通过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接近自然的管理办法来减少杀虫剂等的用量,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和协作,使IFP技术在苹果生产环节的各个水平上畅通实施,对出现的新问题寻求新的解决办法,不断发展和改进生产系统,保证IFP制度可持续使用和发展的能力,提高经济和环境可持续能力,  相似文献   

2.
环渤海湾地区不同种植年限设施土壤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环渤海湾地区13个不同地点不同种植年限的日光温室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0~30cm与30~60cm土层的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一种植年限设施土壤蔗糖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在0~30cm土层普遍高于30~60cm土层,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0~30cm土层低于30~60cm土层。土壤中蔗糖酶活性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无显著性变化;多酚氧化酶活性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在0~30cm土层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在30~60cm土层无显著差异。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京津冀、苏鲁和辽三大地区间差异显著。因此,为了维持日光温室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壤肥力,应适当控制连续种植的年限,本试验结果表明连续蔬菜种植年限以15a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3.
核桃树体生物量构成及矿质营养元素累积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梁智  周勃  邹耀湘 《果树学报》2012,(1):139-142
为了给核桃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5 a生温185早实核桃树为试材,采用彻底刨根、分解取样的方法,研究了生物量的构成特点、各器官矿质元素含量和累积分配特性。结果表明,核桃树总干质量为32 814 g.plant-1,其中当年新生营养器官占16.36%,果实占13.59%,老营养器官占70.05%。N含量以种仁最高,叶片次之;P含量以叶柄最高,青皮次之;K含量以青皮最高,叶片、叶柄次之。核桃树N、P、K、Ca、Mg总累积量为366.67、48.92、247.37、440.19和62.32 g.plant-1,其中,N主要分配到种仁、叶片、多年生枝和主根,P主要分配到主根、种仁、多年生枝、叶片和青皮,K主要分配到青皮和叶片。每生产1 000 kg干商品核桃需吸收N 77.05 kg、P 9.70 kg、K 62.24 kg、Ca 75.41 kg、Mg13.35 kg。核桃树对N、K、Ca的需求较多,对P、Mg的需求较少;营养器官累积N、Ca较多,累积P、K、Mg较少;生殖器官累积N、K较多,累积P、Ca、Mg较少。  相似文献   

4.
5.
黄启兴  罗锡元  邱流彬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2):171-171,176
自从‘大果水晶梨’引入渤海湾地区以后,梨黑星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经过近10年的调查,总结分析该地区‘大果水晶梨’黑星病的为害症状、传播途径、发病关键期和防治要点,推动该地区‘大果水晶梨’黑星病的综合防治研究和抗病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鸭梨不同生育期叶片、未套袋果实、套袋果实10种营养元素含量,揭示鸭梨叶片和果实中养分含量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氮、磷、钾、铜元素含量呈前期高、后期低的趋势,锌、硼元素含量先降低后增高,并维持一定含量水平,钙、镁、铁、锰元素含量在年生育周期内逐渐增高;果实中10种营养元素含量随果实的膨大而逐渐减少,未套袋果实和套袋果实中氮、磷、钾、钙、镁、锰、铜、锌、硼元素变化规律一致,未套袋果实和套袋果实中氮、磷、钾、钙、镁、锰、铜元素含量基本相同,套袋果实中铁、锌元素总含量低于未套袋梨果实,硼元素总含量略高于未套袋果实;鸭梨叶片和果实的一些营养元素含量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氮、磷、钾、铜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锌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钙、镁元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锰元素呈显著负相关,铁、硼元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辽西地区主要果树硝酸盐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辽宁省西部地区的兴城市和绥中县随机抽取葡萄、梨和苹果 33个果实样品 ,用紫外法测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 ,这些水果的硝酸盐含量 (72 .6 4~ 75 0 .2 7mg/ kg)与蔬菜相比 ,普遍较低 ,平均为 2 75 .8mg/ kg。以国家标准 (2 92 mg/ kg)和根据 FAO/ WHO硝酸盐 ADI值推算的标准 (432 mg/kg)判定 ,硝酸盐超标率分别为 2 4 .2 4 %和 12 .12 %。 3种水果中 ,葡萄的硝酸盐含量普遍高于苹果和梨。同一树种不同品种间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 ,尤以葡萄之间差异最大。作物硝酸盐含量与施肥关系密切 ,果树应注意施肥管理和肥后灌水。水果硝酸盐污染研究报道甚少 ,今后应开展更加全面而综合的研究。硝酸盐的消解产物亚硝酸盐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 ,有必要平行开展水果亚硝酸盐的污染状态研究。  相似文献   

8.
梨园土壤pH值与其有效养分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土壤pH值与有效态养分含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威海市文登梨园土壤pH值为4.06~6.59,极强酸性和强酸性土壤占所调查总样品数的40%.土壤pH值与有效钾、有效铜、交换性钙有极显著正相关性,与有效铁呈极显著负相关性,而与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锌、有效锰、交换性镁相关性不显著.梨园叶片Cu、Zn、Fe、Mn平均含量均高于适宜值范围,钙在适宜值范围内,镁低于适宜值范围.因此,施用石灰及碱性肥料是提高土壤的pH值,不断培肥土壤和改善梨果实营养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梨花粉、花柱与子房中激素和矿质元素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兵  张绍铃 《园艺学报》2012,39(2):225-233
 以‘砀山酥梨’与‘丰水’梨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花粉、花柱、子房中内源激素与矿质元素的含量,探讨了花柱中内源激素及矿质元素的水平与花粉原位萌发的关系。结果表明,花柱中激素与矿质元素含量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呈梯度分布,其中内源激素ABA、IAA、ZR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GA3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矿质元素K、Ca、Fe、Zn、B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用2.5 mg · L-1 IAA和5 mg · L-1 6-BA处理花柱对花粉管伸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梨花柱中ABA、IAA含量高于花粉。说明花粉萌发过程中所需的主要激素可能源自花柱,当花柱中激素含量增加时,可促进花粉管的伸长。花粉中矿质元素K、Ca、Fe、Zn、B高于花柱与子房,说明花粉萌发过程中所需的矿质元素可能来自花粉自身,当花柱中矿质元素含量增加时,对花粉管的伸长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SSR结合表型性状构建寒地梨资源核心种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遵照核心种质构建的原则,采用SSR分子标记手段,对201份砂梨、白梨、秋子梨和西洋梨资源进行分子标记核心种质构建研究,最终确定核心种质36份。其中包括秋子梨26份,占秋子梨原种质的16.9%;白梨5份,占白梨原种质的50%;砂梨4份,占砂梨原种质的21.1%;西洋梨1份,占西洋梨原种质的11.1%。  相似文献   

11.
赣南脐橙园土壤基本养分含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赣南脐橙产区8个县的31个脐橙园0~30 cm表层土壤样品。结果表明,该产区74.19%的桔园土壤pH值属适宜范围;54.84%的桔园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中的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与适量值相比分别缺乏87.09%、41.94%和38.71%,而磷、钾处于高量范围内的分别为25.81%、22.58%。因此,氮肥施用不足,而不同桔园间磷、钾肥施用差异较大,施用不足与过量施肥并存,是赣南脐橙园施肥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黄金梨”和“鸭梨”为试材,分析了叶片和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年变化及其二者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叶片内氮、磷、钾含量随叶龄增长而降低,钙含量随叶龄增长而升高,镁则前期增加,后期减少;果实中氮、磷、钾、钙、镁含量随果实膨大而呈递减趋势.“黄金梨”叶片和果实中氮磷钾含量高于“鸭梨”.“黄金梨”叶片中氮磷含量和果实中氮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镁则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纽荷尔脐橙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闽西北中亚热带红壤地区,采集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Newhall’],50个果园(范围N25°3′27″ ~ N27°8′、海拔160 ~ 660 m),100个单株的叶片、土壤和果实样品,研究果实品质及株产等级与26个矿质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果实品质受叶片矿质元素的影响依次为:可溶性固形物(36.5%,贡献率,下同)> 粗纤维(27.1%)> 可滴定酸(20.0%)> 单果质量(16.1%);叶片矿质元素对品质影响的贡献率依次为:K(15.8%)> Cu(11.3%)> Ca(11.2 %)> N(10.5%)> Ni、B(8.7%)> Cd(7.8%)> P(7.4%)> Mg(7.3%),累计贡献88.7%。②叶片矿质元素对株产等级影响的标准回归系数排序为:La(–0.553)> Ni(–0.405)> Zn(+ 0.395)> Cu(–0.377)。③推荐16项叶片矿质元素诊断标准“元素(< 缺乏;适宜下限 ~ 适宜上限;> 过量)”:N(2.7% ~ 3.2%)、P(0.13% ~ 0.20%)、K(1.2% ~ 1.9%;> 2.2%)、Ca(2.5% ~ 4.0%)、Mg(< 0.20%;0.22% ~ 0.45%)、Cu(5.0 ~ 25 mg · kg-1;> 60 mg · kg-1)、Zn(20 ~ 50 mg · kg-1)、Fe(50 ~ 200 mg · kg-1)、Mn(20 ~ 150 mg · kg-1)、B(< 20 mg · kg-1;35 ~ 150 mg · kg-1)、Mo(0.05 ~ 1.0 mg · kg-1)、S(0.28% ~ 0.40%)、Cl(< 0.2%;> 0.5%);限量元素Ni(≤ 3.0 mg · kg-1)、Cd(≤ 0.3 mg · kg-1)、La(≤ 12 mg · kg-1)。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缺硼影响矿质元素吸收的机理,以四季萝卜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营养液缺硼(不含硼元素)、正常供硼(含硼46.3 μmol ? L-1)两个处理,测定缺硼处理21 d时肉质根、新叶和老叶等部位硼含量及Fe、Cu等矿质元素的含量;并利用甲苯胺蓝–O(TBO)染色叶片切片,观察叶片酸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缺硼使四季萝卜肉质根和叶片细胞壁的结合硼含量显著下降,而Fe、Mn、Zn、Cu含量显著增加。缺硼还造成叶片pH值下降,嗜碱性颗粒减少。因此,缺硼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壁稳定性,导致叶片的结构和成分发生改变,使叶片pH值下降,从而促进了对其它矿质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锥栗种仁发育期叶片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芒仔’锥栗为试材,对其种仁发育期营养枝叶片、结果枝叶片及果实(种仁、刺苞、果皮 + 种皮)中N、P、K、Ca、Mg、Mn、Fe、Zn、Cu 矿质元素含量及果实不同组织质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坚果从幼胚发生期至成熟期为种仁发育的关键时期,坚果、种仁和淀粉干质量较前期都有显著增长,分别增加了6.14 g(92.4%)、4.97 g(99.43%)及3.82 g(99.92%)。在种仁发育期,营养枝及结果枝叶片中Cu 含量呈显著下降变化,P、Zn 含量波动上升;果实刺苞中Ca、Fe、Cu 含量显著下降,Zn 含量上升后下降,其余元素变化甚微;果皮 + 种皮中N、P、K、Mg、Cu 含量前期变化甚微,后期显著下降,Ca、Zn 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种仁中N、P、K、Ca、Mg、Mn、Fe、Zn、Cu 含量均呈降低变化,种仁中各元素总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采收前1 周Ca、Mg、Mn、Fe、Cu 总量呈明显降低。种仁内淀粉总量与结果枝叶片及营养枝叶片中Cu 含量,刺苞中Cu 含量,果皮 + 种皮中K、Mn 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刺苞中Fe 含量,果皮 + 种皮中P、Mg、Cu 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种仁中的N、P、K、Mg、Mn、Fe、Zn、Cu 总量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复合覆盖对旱地苹果叶片矿质元素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5年生"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覆盖地布、地布覆盖+保水剂和地布覆盖+埋枝条的方式,研究了旱地条件下复合覆盖措施对苹果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方式能不同程度提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增加果实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果皮穿刺强度和果肉平均坚实度。地布覆盖+保水剂处理叶片N和B含量最高,地布覆盖+埋枝条处理叶片K、Mg、Cu、Fe和Zn等元素含量最高。地布覆盖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穿刺强度和果肉平均坚实度均低于地布覆盖+保水剂和地布覆盖+埋枝条处理。说明干旱条件下,地布覆盖+保水剂/埋枝条可以增加叶片的矿质元素含量,提高苹果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梁静  贾丽  陈清 《中国蔬菜》2020,1(6):81-86
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产区是全国蔬菜发展的六大优势产区之一。通过收集2011~2019年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菜田重金属研究的文献数据,对该区域重金属污染和环境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产区土壤重金属Cu、Zn、Cr、Ni、Pb、Cd、As和Hg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限量值。与各个省市土壤背景值相比,土壤出现了明显的Cu、Zn、Cd和Hg累积,Cr和As均没有出现累积。8种重金属元素单项污染指数范围在0.30~0.80,排序依次为:Cd>Pb>Hg=Ni>Zn>Cu>As>Cr,仅Cd处于警戒等级,其余重金属元素均处于清洁等级。8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75,表明该区域重金属污染处于警戒水平,需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