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发现石榴枯萎病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石榴枯萎病是云南省石榴生产中近年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对云南石榴种植业威胁极大。  相似文献   

2.
 2006~2007年在云南文山州的西畴县和保山市的昌宁县发现1种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烟草新病害。主要发生在苗期(漂浮育苗)和移栽期,症状开始为白色至暗绿色小斑点、湿腐和茎上出现褐色斑点,在KB培养基上产生荧光。根据致病性、菌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Biolog测试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病原菌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尽管该病害曾在菲律宾发生,但在中国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国内一种果树新病害--石榴枯萎病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1年在云南省蒙自县相继发生石榴枯萎病,经作者分离鉴定以及致病性测定,证明病害是由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and Halsted引起的,为国内果树新病害。对病害的症状、鉴定方法、病原菌形态及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
爪哇白豆蔻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爪哇白豆寇叶斑病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发生严重。1986和1987年,在北京和云南对该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菌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经与有关相近种比较,将病原首鉴定为姜叶点霉(Phyllosticta zingiberi Hori)。该属真菌在爪哇白豆蔻上寄生,国内外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石榴枯萎病发生危害与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4-2005年对蒙自县石榴枯萎病的症状、病原和影响病害发生的因素进行了田间调查。研究了病害的分级标准,设计和实施了以多种药剂树体茎干输液和刮皮涂抹包茎两种施药方式的防治试验,同时结合该病害系统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后续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陕西石榴干腐病发生及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石榴干腐病是我国石榴树上重要病害.陕西省临潼石榴产区病害调查发现,干腐病已成为该地区石榴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病率高达40%以上,造成果实腐烂,并且在储藏期继续危害.目前国内外关于该病病原菌的鉴定结果存在较大分歧,周又生等认为是石榴鲜壳孢Zythia versoniana Sacc引起,而刘会香等认为,山东石榴果实病害是由Dothiorella属真菌引起;据国外报道,希腊、韩国石榴果实腐烂均由Coniella granati引起.为此,作者在陕西省临潼石榴产区对该病害进行发病规律的研究,并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7.
陕西石榴枝条干腐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石榴干腐病是我国石榴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花器、果实和枝干,造成落花落果、枝干枯死,严重制约石榴产业发展~([1])。陕西临潼是我国石榴五大主产区之一,石榴干腐病非常严重。本实验室自2007年开始研究陕西石榴干腐病的病原菌及其防控,曾于2011年报道陕西临潼石榴果实干腐病(脓包果)是由石榴垫壳孢菌(Coniella granati)引起~([2]),这与希腊~([3])、韩国~([4])等关于该病病原菌的报道一致。近年来发现石榴枝条干腐病在该地区的发生也非常严  相似文献   

8.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枯萎病又称西贡蕉枯萎病、黄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该病最早是在1874年澳大利亚发现,在1910年造成巴拿马香蕉极大的损失,故该病又称巴拿马病。我国香蕉主产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和台湾均有发生。香蕉被枯萎病感染后,严重影响香蕉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抑病土壤和生物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抑病土壤的发现和定义: 早年植病学家发现某些植物病害在不同田里发生轻重不同,报道最多的有小麦全蚀病和多种作物的镰刀枯萎病。1899年Atkinson发现美国Alabama州棉枯萎病在沙质土壤中重,粘质土壤中轻;1917年澳大利亚Perkins报道小麦全蚀病在新垦地上连作25年后病害消失。  相似文献   

10.
厚皮甜瓜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或蔓割病,是一种世界性瓜类土传病害.自1894年Smith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首次发现以来,目前已几乎发生于世界各个甜瓜产区,严重威胁着甜瓜的安全生产.海南的西瓜生产,除了海滩新植地使用直生苗外,重茬地85%以上已经使用嫁接苗栽培,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已得到有效控制.嫁接苗在海南厚皮甜瓜生产上使用较少,枯萎病和病毒病是厚皮甜瓜的主要病害,危害极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香蕉枯萎病 Fusarium oxyspori f.Cuben se(Smith)是蕉类重要病害,是广西地区的植物检疫对象。多年来在南宁市、邕宁,博白等地区的西贡蕉上发现的病害症状与香蕉枯萎病症状相似。目前在南宁郊区、邕宁等县西贡蕉上的发病与危害也很严重,几乎所有的西贡蕉品种均受害。据调查罗文园艺场三队25亩蕉园1984年零星发病,1986年全园毁灭,区植保站院内百余株西贡  相似文献   

12.
由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 & Gerdemann)侵染大豆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 Root Rot of Soybean)是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该病害于1948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首次发现,1955年公开报道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前苏联、匈牙利、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埃及、尼日利亚等国家相继有了报道。  相似文献   

13.
玉米孢囊线虫发生危害和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孢囊线虫Heterodera zeae Koshy,SwarupSethi,1971年在印度的拉贾斯坦邦第一次被发现并报道。虽然该病在我国未见相关报道,但我国是世界上玉米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已达到世界第二位,分布范围广。因此,对该病害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国外有关玉米孢囊线虫的研究进展,包括玉米孢囊线虫病的症状、病原形态特征、危害情况、寄主范围及其生物学特性等方面。为防止玉米孢囊线虫在我国发生危害和扩散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4.
广西发现芒果新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果畸形病(Mango Malformation Disease)最早于1891年在印度报道发现,至今世界各主要芒果生产地区均已发生.在印度及巴基斯坦芒果畸形病已成为严重影响芒果生产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15.
枯萎病是红花龙胆栽培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明确引起红花龙胆枯萎病的病原种类及其侵染特性, 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2个菌株, 结合形态学特征以及ITS和Mcm7序列鉴定, 2个菌株被鉴定为Clarireedia jacksonii, 这是该菌在龙胆科植物上引起枯萎病的首次报道。致病性测定表明, 该菌在15~35℃可侵染红花龙胆健康叶片, 最佳侵染温度为25℃。生长特性研究表明, 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 最适pH为5, 菌丝致死温度为50℃处理10 min。  相似文献   

16.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8~1999年在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等地的大棚番茄上发现一种番茄病害,并从其病叶、病茎杆上分离得到了23个细菌菌株。接种番茄幼苗上,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并从接种病株上重新分离到此病原细菌。各菌株致病力无明显的差异。经革兰氏染色反应、菌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G+C mol%等鉴定,确认该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Okabe)Young,Dye&Wilkie)。该病菌引起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又称叶斑病)。病菌除侵染番茄外,尚能侵染茄子、辣椒、龙葵、白花曼陀罗和毛曼陀罗。该病害尚属我国大陆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菲律宾的椰树枯萎病菲律宾的Socoro地区是大量种植椰子的地方。1976年以来在椰树上发生了一种新病害,此病首先表现于叶片的叶尖干枯,随后整个叶片枯死,从发病开始至整株树死亡,只需4~6个月时间,此种枯萎病不同于在印度南部发生的由病毒引起的Keral...  相似文献   

18.
报道2014年在四川阆中发现小麦全蚀病,此为该病害在四川省首次发生.对其防控提出农业防治、药剂防治及加强引种监管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花生芽枯病     
张建成 《植物医生》1996,9(5):11-11
花生芽枯病张建成(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266601)花生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花生病毒病是花生上的重要病害,而花生芽枯病是亚洲花生上最重要的病毒病害,每年都造成极大的产量损失。花生芽枯病于1949年在印度首次报道。近年来,印度及国际半干...  相似文献   

20.
莲作为食用或观赏植物在日本、中国、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均有栽培,对于莲的病害以前只知有菌类病害,而无病毒病的报道。日本冈山市藤田地区1975年前后在莲的地下茎(藕)上常发生褐色条斑病害。一般将藕掘出后经脱色处理后才运出,而该处理后条斑部却更加明显,其商品价值显著降低。对该病经用电镜观察后,发现了未记载的弹状病毒(rhabdovirus),对该病毒称为莲条斑病毒(lotus streakvirus,LSV)、对病名称为莲条斑病(streak)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