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酸性磷酸酶在萌发大豆种子中子叶细胞壁上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光镜,电镜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定位法,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酸性磷酸酶在子叶细胞壁上的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分析。大豆种子吸水膨胀1天时,子叶细胞的胞间层首先表现出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播种1-2天后,除胞间层外,胞间隙也表现了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播种4-6天期间,酸性磷酸酶不仅在胞间层,胞间隙处表现出活性,而且在细胞壁及质膜上也表现出较强的活性。根据本文的观察结果我们推测,萌发的大豆子叶细胞壁上 相似文献
2.
3.
大豆子叶细胞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大豆属Skja亚属的栽培大豆(Glycine max)和野生大豆(G.Soja)以及中间型(G. gracilis)为材料,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子叶细胞伸展发育时期的超微结构特征,发现了蛋白体形成方式的差异。栽培大豆(品种Harosoy)子叶细胞蛋白体以中心单点式聚集贮藏蛋白质,而且其合成蛋白质的运输以内质网囊泡为主。野生大豆(Jw93—1,Jw98—2)子叶细胞蛋白体以边缘多点式聚集贮藏蛋白质,其合成蛋白质以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运输至蛋白体内。 相似文献
4.
大豆开花后18~43天,子叶细胞含叶绿素。细胞内原质林可逐渐积累淀粉粒;基质内有基粒和基质片层。原质体发育为造粉质体。这种造粉质体属“绿色造粉质体”。开花后53~63天,造粉质体内淀粉粒数目减少,体积缩小;片层结构肿胀,并逐渐解体。造粉质体脱分化为原质体。造粉质体的分化和脱分化过程与蛋白质和脂类的积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萌发大豆种子中子叶细胞内质体发育与解体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分别报道了大豆(GlycinemaxL.)种子在光下和在暗处萌发过程中子对细胞内质体的发育及解体过程。电镜观察的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在吸水膨胀期间,子叶细胞内只有较少的、近球形的(数量为1一3个、直径为3一4微米)原质体,其内有2—6个淀粉粒。随着吸水膨胀时间的加长,子叶细胞内质体数量、体积、淀粉粒都有所增加(数量为5—10个、直径为5—6微来、淀粉粒为8-12个)。播种后在光下发育4—8天期间,子叶细胞原质体内出现5—10个散在于基质中的片层结构;播种12天时,10—20个片层结构垛叠在一起构成基粒,其数量为2—8个。此时原质体发育成为叶绿体。13-19天后,子叶日起黄化枯萎,叶绿体内片层结构多处膨胀,被膜解体,基质中出现5—10个脂质球。大豆种子在暗处发育时,子叶细胞的原质体内首先形成伸展的、数量为15—20个片层结构。随着发育,片尽结构增多,这些片层结构并合形成原片层体,以后逐渐收缩成紧密的晶格。随着子叶的衰败,原片层体解体。 相似文献
6.
以渍水造成大豆萌动种子的缺氧环境条件下,观察种子活力对渍水的反应与其子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的关系,种子外渗液的电导率与其细胞“膜相”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在渍水环境中所能维持的活力状态,与子叶亚细胞结构受损程度趋势相一致,其细胞质膜受损与种子外渗液电导率的增加为同步。随着渍水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下降,子叶细胞质壁分离越加严重,细胞器及质膜受损加剧,外渗液的电导率加高;萌动种子耐清水能力品种间存在差异。耐性大豆,在清水条件下保持活力的时间长而强。渍水敏感品种进入萌动期早,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比耐性强的品种出现的早,但在继续清水条件下快速失去活力,质壁分离,细胞质及细胞器膜的受损出现的也早,显现了对缺氧环境的敏感性。表明大豆萌动种子的耐渍水性有其细胞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的组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棕榈酸的(16:0),硬脂酸(18:0)及亚麻酸(18:3)的相对含量下降,亚油酸(18:2)的则上升,油酸(18:1)的变化不显著。棕榈有亚上对含量的减少与籽粒发育的天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而亚油酸相对含量与发育天数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饱和脂肪酸的降低与不饱和脂肪酸增加均极显著。亚麻酸与同酸及亚油酸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亚油酸与棕酸及硬脂酸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积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夏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的累积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大豆种子发育早期有6种脂肪酸,成熟期减少为5种.成熟期的种子亚油酸和油酸占全部脂肪酸的80%以上,棕榈油酸发育中途消失.大豆种子脂肪酸总量呈升-降-升的Z字型变化模式.此外,本文通过对脂肪酸组分的相关性及主成份分析,对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的积累模式进行了探讨,发现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油酸与亚油酸呈同步积累,高度正相关,在脂肪酸组成中具支配地位,推测SAD和FAD2两种酶在决定大豆含油量方面可能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茶籽子叶细胞中脂体、淀粉粒和蛋白体的形态结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熟的茶籽子叶含有丰富的脂肪、淀粉、蛋白质。电镜观察表明:这三大贮藏物质形态各异、大小不一。脂体直径约为0.41μm─0.56μm;淀粉粒为2.56μm─3.44μm;蛋白体为2.77μm─4.44μm。同时还观察到液泡、胞间隙、胞间层、胞间连丝及ATP酶活性反应产物,其特征明显,较易识别。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大豆Williams 82为实验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到了GmAAP 基因,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440 bp,编码47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mAAP蛋白分子量为53.286 kD,理论等电点为8.93,不稳定指数为34.04,属于稳定的蛋白结构;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分别占据47.18%、15.66%、2.71%、34.45%;跨膜区与疏水性分析显示其含有10个跨膜区,且构成跨膜区的氨基酸多为疏水性氨基酸;GmAAP与野生大豆AAP6亲缘关系最为相近,且序列比对的一致性为100%,可能为大豆AAP6 基因。构建融合表达载体,利用PEG-Ca2+介导法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显示GmAAP定位在质膜上。AAP能提高豆科植物对外源氮的吸收与利用率,进而增加种子内贮藏蛋白含量,提升大豆品质。本研究的结果可为GmAAP 功能 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氮素的高效利用提供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1.
对萌发过程中不同进化类型大豆的蛋白质及其组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萌发过程中不同进化类型大豆幼苗的蛋白质相对含量均有所增加;天门冬氨酸含量有所增加,谷氨酸含量有所降低,其它多数组份的变化趋势三种类型大豆间表现基本一致,只有少数组份的变化趋势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大豆籽粒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稳定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AEberhart模式和方法对14个大豆品种(系)进行连续8年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不仅受遗传因素控制,还受不同年度的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同品种受其影响程度不同,其稳定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断根发根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豆断根处理后发根的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大豆根的初生木质部为4原型,侧根发生于对着木质束的中柱鞘细胞;根茎转位区侧生根发生部位和过程与侧根相似;茎的不定根由射线薄壁细胞分化而成。断根处理与对照发根规律基本一致,不同断根处理根系形成有明显差异,适宜的断根处理可改善根系生长状态与吸收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吉林21大豆不同节位种子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组成,脂肪及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植株中下部种子蛋白质含量较低,向上、向下均增高。脂肪含量相反,以中下部种子为高,而上部种子偏低。随着结荚部位的升高,种子油酸含量逐渐增加,亚油酸含量逐渐降低;天门冬氨酸含量逐渐增加,苏氨酸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大豆杂种不同世代(F2-F6)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与选择世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两个杂交组合后代,采用两种处理方法:(1)一粒传方法形成F2-F6各自世代混合群体,(2)混休群体F2-F5世代分别随机抽取单株形成F2.3(F2衍生的F3系统,以下类推)、F3.4、F4.5、F5.6统计分析了混合群体F2-F6各世代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变异及分离分布,对不同世代F2.3-F5.6系统内的变异情况与亲本一起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明确杂种后代蛋白质含量分离或相对稳定世代。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两组合一粒传处理形成的F2-F6代间,平均蛋白质含量基本一致,而其变异系数、方差及总变异幅度,在随世代提高逐渐缩小的趋势,这可能是 随世代推进,非加性效应减少所致;(2)两组合分别于F3或F4形成的F3.4、F4.5世代系统内蛋白质含量的变异均呈下降趋势,并且趋于稳定。即至F3.4或F4.5之后,蛋白质含量的标准差、变异系数、总变异幅度基本稳定,与其亲本相似,其变异基本属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非遗传变异。这表明蛋白质含量的分离变异幅度至F4或F5系统内已很小,因此,蛋白质含量分离不大的杂交组合后代的选择可于F3或F4代一次完成。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利用薄层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电泳分析技术,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中的酯酶、酸性磷酸酯酶及下胚轴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酸酶活性面积增大,下胚轴和种皮中的酯酶、酸性磷酸酯酶同工酶酶活性面积减小;子叶和下胚轴中的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同工酶酶带数目变少,带幅变窄,染色变浅;种皮中的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同工酶酶谱无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