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湘西黄牛采取人工杂交改良的过程中,通过对湘西黄牛、湘西黄牛的杂交组合西本F1母牛进行了生长发育与繁殖性能的调查研究,并统计湘西黄牛与西本F1代初生重、12月龄、18月龄、24月龄及初配体重、初配月龄、发情季节、妊娠期、受胎率、成活率、所生犊牛的体重体尺及断奶后体重体尺(6月龄)。统计结果表明:西本F1代各年龄阶段的体重体尺数据明显高于湘西黄牛;西本F1与湘西黄牛的受胎率、成活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发情季节大多集中春秋及夏秋两季,初配月龄在22~23月龄之间,初配体重比湘西黄牛重67.76kg,两者差异显著(P<0.05);西本F1代所生犊牛初生体重体尺与其断奶后体重体尺数据明显高于湘西黄牛,其泌乳性能也优于湘西黄牛。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影响荷斯坦母犊断奶平均日增重的因素,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江苏某奶牛场2017-2019年7 101条犊牛断奶重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母牛不同初产月龄、产犊季节、胎次以及初乳浓度对断奶犊牛平均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牛不同初产月龄、产犊季节、胎次、初乳浓度对断奶母犊平均日增重、初生重以及断奶重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母牛初产月龄为22月龄及以下时犊牛日增重最高,初产月龄为22~24月龄时断奶体重最高;母牛夏季产犊时犊牛日增重和断奶体重极显著高于其他产犊季节(P<0.01);4胎及以上母牛所产犊牛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母牛初乳浓度Brix值大于等于30%时日增重极显著低于其它初乳浓度的犊牛(P<0.01);犊牛初生重为32~34 kg时日增重最高。该结果为牧场预测犊牛生长发育状态及饲养管理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母牛带犊和犊牛早期补饲相结合养殖方式下,日粮营养水平对哺乳期母牛繁殖性能及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设计方法,按照产犊顺序选择体重350 kg产后带犊的安秦杂母牛(安格斯×秦川)2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8头。按照肉牛饲养标准设定试验Ⅰ组(综合净能35.14 MJ/d、粗蛋白650.94 g/d),试验Ⅱ组(综合净能41.62 MJ/d、粗蛋白766.17 g/d),试验Ⅲ组(综合净能46.58 MJ/d、粗蛋白873.16 g/d)。试验期140 d。结果表明:分娩后3个月,试验Ⅲ组母牛体重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犊牛初生重和1,3,4月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母牛产后100 d受胎率高于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安秦杂带犊母牛哺乳期饲喂试验Ⅰ组日粮产后体增重适宜,繁殖性能好,且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广西杂交水牛初配月龄、产犊间隔、犊牛出生重与第一泌乳期泌乳天数、泌乳量的关系,研究主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水牛种畜场繁殖生产原始记录作为依据,分析76头杂交水牛初配月龄及各胎次产犊间隔、犊牛出生重以及第一泌乳期泌乳天数及泌乳量的规律。结果表明:杂交母水牛的平均初配月龄为32.75月龄,平均产犊间隔为18.29个月,平均出生重为37.74 kg,第2~5胎的杂交水牛犊牛出生重显著高于第6~7胎(P0.05),杂交水牛不同初配月龄对其泌乳天数无显著影响(P=0.504),但初配月龄为31~36月龄的杂交水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初配月龄小于24月龄或25~30月龄的杂交水牛(P=0.015)。因此,适当推迟初配月龄有助于提高产奶量。  相似文献   

5.
人们期望母牛的受胎率高,泌乳性能高,哺育犊牛的能力强,产犊后返情早;又期望出生的犊牛质量好,初生重、断奶重大,断奶成活率高.那么如何饲养好、管理好母牛呢? 1 母牛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1.1 母牛的妊娠诊断 1.1.1 妊娠诊断的意义 在母牛的繁殖管理中,妊娠诊断尤其是早期妊娠诊断,是保胎、减少空怀、增加产奶量和提高繁殖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择河北某奶牛场荷斯坦奶牛成母牛389头和月龄、体重适中的青年牛345头,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有青年牛173头、成母牛208头,对照组有青年牛172头、成母牛181头;分别采用性控冻精和常规冻精配种,配种后60d内检查其受胎率,产后统计其母犊率;同时收集奶牛场1~12月使用性控冻精配种的所有青年牛每月的受胎率,产母犊率,流产率等数据。结果表明,青年牛和成母牛的性控冻精受胎率分别较常规冻精低11.34%(P <0.05)、10.03%(P <0.05),同时青年牛的性控冻精受胎率较成母牛性控冻精受胎率高10.10%(P <0.05),青年牛和成母牛的性控母犊率分别较常规冻精高43.65%(P <0.01)、39.91%(P <0.01);通过对整个牛场青年牛4605头全年性控冻精受胎率观察,季节性对奶牛受胎率有一定影响,夏季7、8、9月份受胎率较低一些,但全年差异不显著,季节性对流产率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性控冻精用于奶牛繁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青年牛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受胎率和产母犊率。  相似文献   

7.
<正>1.病因该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由于缺乏青绿饲料,长期饲喂干草,营养供给不足,加之冬季寒冷,能量消耗较大,而怀孕母牛的营养需求相对较高,产后泌乳造成血钙的降低,都是造成母牛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2.症状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肉牛产业的发展,饲养母牛的养殖场(户)增多,人们更多地希望饲养的母牛能提高受胎率,繁殖力强,产犊后返情早;希望产下的犊牛好,初生重大,成活率高。因此,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就显得越来越重要。1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母牛在前91 d的怀孕期中,由于胎儿生长发育比较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比较少,没有必要特别为母牛增加营养物质,为此,饲喂优质的青草、干草和秸秆等粗饲料,基本上能满足胎儿的营养需  相似文献   

9.
中国荷斯坦牛初配年龄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扬州大学农牧场979头第1胎中国荷斯坦牛初配年龄及其繁殖性能数据,分析不同初配年龄对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产犊间隔、妊娠期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初配年龄显著影响受胎情期数和妊娠期长短(P0.05),18月龄配种母牛受胎情期数和妊娠期均最低,初配年龄对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和产犊间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初配月龄的不断增加,奶牛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和产犊间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家畜正常繁殖的基本条件,在任何繁殖计划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任何先进的繁殖技术只有在此基础上才会表现出应有的作用,最先进的繁殖技术也不能代替优良的饲养管理条件.自从60年代人们将孕酮用于牛的同期发情处理以来,同期发情已成为商品化生产技术,随着人工授精的普及推广,同期发情技术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但是,只有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同期发情技术才能发挥其优势. 饲料供应情况,营养水平高低,对母牛的繁殖影响是很大的。怀孕后期能量限制导致母牛产犊时体况下降,从而延长产后乏情期。在配种季节,体重增加的母牛比体重下降的母牛受胎率高(见表1).为了估计配种季节不同营养水平母牛的预期繁殖性能,在美国已采用Spizer和Herd提出的产犊时母牛体况指数(BCS)划分标准,其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体况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年龄、胎次相近,泌乳量7 000 kg以下的泌乳初期母牛144头、泌乳量8 500 kg以上的泌乳初期母牛148头,对奶牛体况评分进行测定,同时分析体况评分对产奶量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牛产犊后产奶量≤7 000 kg,体况评分为3~4分时情期受胎率为57.14%,分别比体况评分≥4分和≤2.5分时提高10.2%和8.3%,差异不显著(P0.05);母牛产犊后产奶量≥8 500 kg,体况评分为3~4时,情期受胎率为49.01%,分别比体况评分≥4和≤2.5时提高68.07%和71.04%,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4矿物质NRC-2001中,因子分析法用来确定对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维持、泌乳、妊娠、生长)。动物对矿物质的需求总量指能被吸收的矿物质的质量。表3提供了泌乳牛矿物质推荐使用量。5维生素泌乳奶牛对脂溶性维生素需求量如下:维生素A(国际单位/天)=110×体重(千克),维生素D(国际单位/天)=30×体重(千克),维生素E(国际单位/天)=0.08×体重(千克)。6生长后备母牛(90 ̄590千克)的营养需要青年母牛的营养需求在NRC-2001版本中进行了更新和完善。生长后备牛的目标重量是:第一次交配,占成熟体重55%;第一次产犊,占成熟体重82%;第二次产犊,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肉牛细管冻精人工授精和自然配种的受胎率。方法:将100头未产犊母牛设为观察组,100头未产犊母牛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母牛采用细管冻精人工授精,对照组母牛采用公牛自然配种受精,比较两组受胎率。结果:在实验期间,观察组平均受胎率为62.7%,对照组受胎率为70.0%,对照组受胎率高于观察组,但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配种的受胎率略高于细管冻精人工授精,但受限于公牛配种能力,因此具有良好受胎率的细管冻精人工授精技术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收集整理西黄F_1和黑黄F_1母牛的产奶记录,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年度、胎次效应,对实际产奶量进行校正。用r函数y=e~(a-c~x)x~b及季节效应修正r函数y=e~(a-c~x)x~b(1+Usint+Vcost)拟合杂种牛的泌乳曲线,分析产犊季节对拟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r函数拟合杂种牛泌乳曲线效果较好,季节效应修正r函数效果更佳。产犊季节影响a、b、c的值,制约泌乳期产奶水平、上升速度及泌乳持续性。黑黄F_1的泌乳曲线b值存在显著的产犊季节间差异,夏秋季产犊者最小。黑黄F_1的a、b、c值与季节系数v呈显著的正相关,反映了黑黄F_1的泌乳明显地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比西黄F_1敏感。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试验选用30日龄,体重(26±2.6)kg犊牛3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犊牛,每组公母各半,Ⅰ、Ⅱ组分别饲喂高蛋白含量代乳粉、高脂肪代乳粉,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母乳喂养。结果表明:饲喂代乳粉能显著提高早期断奶犊牦牛的体增重和日增重(P0.05);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牦牛的体高、体斜长和胸围没有显著影响(P0.05);犊牦牛早期断奶能显著提高母牦牛的发情率、受胎率(P0.05),缩短牦牛生产周期,显著提升代乳粉饲喂阶段的经济效益(P0.05)。综合分析,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牦牛无论在犊牛生产性能方面还是经济效益方面都有显著效果,应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美系短角牛选育及推广利用工作顺利进行,对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扩繁选育的全日制放牧条件下近三年的短角牛配种、产犊、受胎率和断奶后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得出:增加母牛分群群组,同时使用系谱分析软件避免近亲,公母牛配比1∶20~30是提高受胎率及产犊数量的有效手段;犊牛6~8月龄已逐渐性成熟,应提早断奶,早期断奶后舍饲过渡再放牧,能有效保持犊牛的增重并充分利用草场,提高犊牛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产犊间隔长效益受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正常情况下.奶牛的泌乳周期和怀孕周期均为一年。奶牛产犊后马上就进入泌乳周期中的泌乳期(305天)。随之还有60天的干乳期;产犊的同时怀孕周期的空怀期也已开始(85天).当配上种后进入280天的怀孕期。为了保证奶牛正常的生产性能和生理机能.就必须在产犊后85天左右(72-93天)让母牛准时怀孕,以保证12个月后产犊.进入新的泌乳周期。  相似文献   

18.
过去,曾有许多关于母牛产犊时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配种使用GnRH提高受胎率的研究报告。本实验是研究母牛产犊后第四次配种时,使用GnRH对受胎率的影响。将产犊后第三次配种又发情的母牛随机分成两组。输精后,随即第一组母牛肌注2ml生理盐水,第二组母牛肌注2ml(111ug)GnRH。在母牛的荐尾部涂上白粉以鉴定发情,每天观察一次(上午8  相似文献   

19.
对178头牦母牛分别在8月26日(Ⅰ组)和10月6日(Ⅱ)进行犊牛断奶。Ⅰ组发情率为99%,繁殖率89%;Ⅱ组发情率28%,繁殖率33%。Ⅰ组比Ⅱ组的发情率和产犊率分别提高了66%和64%。群体受胎率提高了9.34%。对断奶后的母牛和犊牛进行人工补饲,母牛的膘情和犊牛的生长发育都良好。  相似文献   

20.
芬兰专家研究了在当地条件下,奶牛产前产后血液中葡萄糖、尿素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AT)水平与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以便预测以后的繁殖力。   研究采用来自芬兰南部 3~ 10岁 45头高产奶牛。奶牛按芬兰饲养标准舍饲喂给牧草青贮、精料和干草。产犊季节从 12月至 3月。产犊前 1个月和产犊后 2周采血样,当日分析尿素、 ASAT和葡萄糖。产后 2个月第一次正常发情时授情。用乳硝酸盐试验诊断酮病并根据是否需要治疗将牛分为酮病组和非酮病组。   在被测母牛中,产前葡萄糖值高,产犊后下降,以后逐渐增加。在泌乳早期 ASAT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