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本文主要简单地介绍了花生麸的相关概念及其施用方法,通过分析施用花生麸对水稻生长发育的作用,来探讨施用花生麸对水稻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了解花生麸这类有机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合理施肥,保障水稻生长品质,获得更多的水稻产量,从而为水稻的种植质量提供重要保障。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和肥料种类,对于提高水稻种植产量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基于我国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测度各地区健康能源强度水平与其异质性结构,通过构建非线性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从环境规制视角探析各地区绿色转型对于健康能源强度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健康能源强度亟待优化,且各地区间差异显著。绿色转型对于健康能源强度的作用存在显著环境规制异质门槛效应:适当的环境规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发了绿色转型的驱动效应,进而能降低健康能源强度,而环境规制水平超过“临界值”时,强环境规制不利于激发省域绿色转型促进健康能源强度水平的降低,为双碳目标下探索绿色转型、发展生态文明与建设健康中国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赋予林业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将为未来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途径。在此背景下,从林业产业、技术、政策和服务四个维度设计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生态圈架构,同时基于创新策略、融合策略、共享策略和共生策略以保证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生态圈的有序运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碳中和目标下,构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生态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林业产业生态圈的构建既能有效缓解黑龙江省林业产业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又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水稻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在小尺度区域中,碳密度空间分布上也会存在不小的差异,故本研究旨在区域尺度上分析水稻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分布差异并探究造成差异的原因。通过实测临安区水稻地上部分、根系以及土壤的碳密度,同时结合临安区地理数据,使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各乡镇碳密度空间分布差异,并对差异性作具体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临安区水稻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上呈现一定的自相关性及聚集性,临安中部地区水稻生态系统碳密度值较低,西部地区水稻土壤碳密度值较高且呈聚集性,东部地区水稻作物碳密度值较高且呈聚集性。究其原因,在区域尺度上地形因素对水稻生态系统的碳密度有一定影响;同时,由于中部地区的过度施氮肥导致土壤性质破坏,故土壤氮密度也是影响碳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对指导当地水稻农业生产以及促进水稻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旱作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实现,对于传统水稻种植模式的打破改进以及对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与粮食增产增收实现等都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进行旱作水稻膜下滴灌与栽培技术的分析研究,有利于该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和推广,有利于我国节水农业与高效农业等的发展进步。本文将结合新疆地区旱作水稻膜下滴灌栽培实验以及具体做法,对于该地区的旱作水稻膜下滴灌技术与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就水稻的栽培技术而言,技术水平的高低与稻米质量之间的深刻关系毋庸置疑。经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精米率等关键性指标的高低、育苗的早晚以及插秧方式等实际操作有着紧密的关联。科学的种植不仅能够提高水稻的实际产量,对于水稻的口感以及营养成分等关键因素也会起到很理想的提高作用。放眼当下,我国的水稻种植事业仍旧存在很多的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我国水稻种植的当下效益,对于其未来的长远发展也会造成很多的不利影响。本文以此为基础,就水稻种植过程始末涉及相关技术予以点明,并就其与稻米品质之间的必要联系展开探析。  相似文献   

7.
旱作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实现,对于传统水稻种植模式的打破改进以及对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与粮食增产增收实现等都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进行旱作水稻膜下滴灌与栽培技术的分析研究,有利于该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和推广,有利于我国节水农业与高效农业等的发展进步。本文将结合新疆地区旱作水稻膜下滴灌栽培实验以及具体做法,对于该地区的旱作水稻膜下滴灌技术与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峰 《油气储运》2022,(3):256-263+301
随着天然气利用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燃气行业发展迅猛,输配系统日益完善、燃气普及率稳步提升,但也出现了行业格局碎片化、经营管理水平良莠不齐、配气成本管控难以全面落地等难题。在碳中和背景下,燃气行业面临着可再生能源替代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梳理中国燃气行业发展概况,并结合碳中和背景下天然气产业整体发展趋势,分析了燃气行业发展环境及前景,提出了碳中和背景下燃气行业“十四·五”时期在管理提升、产业拓展、低碳转型等方面的对策及建议:(1)全面推行完整性管理,切实提升安全管控水平;(2)顺应能源结构转型趋势,加快综合能源转型步伐;(3)充分发挥数据效力,加速构建智慧燃气企业;(4)因地制宜引导行业规模化整合,奠定均衡化服务与成本管控的基础;(5)借鉴油气管网独立运营的成功经验,逐步推进燃气行业配售分离;(6)积极把握天然气产业链的投资机遇,实现协同发展。该研究成果可为燃气行业“十四·五”时期的大力发展及低碳转型提供参考。(图3,表1,参22)  相似文献   

9.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以典型贫困山区剑阁县57个乡镇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农作物种植结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精准地量化了5种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番薯、大豆)和3种经济作物(油菜、花生、烤烟)对于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经济作物总体上要比粮食作物更能给农民收入带来正向影响,其中剑阁县应该种植水稻、大豆、油菜和烤烟4种农作物以促进农民增收.该研究对于农村因地制宜调整农作物类型、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精准农业,从而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可为精准扶贫提供精准数据,提出一个精准化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以水稻保险为例,利用湖北省4个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县市545个水稻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保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每公顷保障额度增加额、年龄、对完全成本保险的了解程度、对保险公司服务的满意程度、种植面积对农户参保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总保费增加额、从事农业生产时间、受教育程度、受灾比例和每公顷赔付金额对农户参保意愿影响不显著。基于研究结论,从调整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农业保险政策的相容性,加快建立多保障水平下农业保险产品体系;鼓励农业保险产品设计的精细化,提高财政补贴资金的精准性3个方面提出了增强农户参保意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油气企业既是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实施主体,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碳减排双赢的主要阵地,油气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有序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双碳”目标新形势及油气企业发展新方向,结合相关理论及文献研究分析,讨论油气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深入剖析当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双碳”目标驱动下油气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结果】“双碳”背景下油气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义为“油气企业主体以自身拥有的资源总量为基础,为破解能源环境要素的瓶颈约束,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结构来增强发展动力,重塑涵盖经济、社会、环境的高质量发展价值体系,实现更低碳、合理、创新、可持续的发展”。油气企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挑战包括减排压力大、无法保障能源供应及技术创新不足等。油气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聚力节能减排、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数字经济应用、加快绿色技术进步、强化资本支撑、加速绿色人才培养、创建长效管理体系、提高绿色合作水平等。【结论】“双碳”背景下油气企业必须主动适应发展需求,实现保障能源供应与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重塑高质量发展价值体系。(参22)  相似文献   

12.
水稻作为居民主食的重要作物,其生产、种植、以及产量对于居民粮食安全以及粮食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无公害水稻的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一份有力的保障,因此,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我国居民生活有着现实的意义。文章结合实际的研究经验,对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做详细分析,以为无公害水稻的种植提供相关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黄华占水稻施肥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水稻生产中氮肥施用过量,肥料利用率和产量相对较低等问题日益突出。无人机遥感能够实现无损、及时、快速大面积地获取作物田间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精准农业管理中。以黄华占水稻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不同施氮梯度的小区试验,利用无人机搭载rededge-M多光谱相机获取水稻生育期冠层多光谱图像,提取NDVI植被指数,分析了不同氮素条件下水稻冠层NDVI值的变化规律,研究了NDVI和标准种植比值指数(RISP)与水稻植株氮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依据有效积温数据,建立了基于标准种植比值法的水稻关键施肥节点的施肥量决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施肥量增加,水稻冠层NDVI值也随之变大,整个生育期呈现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趋势;NDVI和RISP值均与水稻植株氮含量显著相关,且RISP的相关系数达0.9以上,可更好地用于诊断水稻生育期氮素养分状况;基于标准种植比值法的水稻施肥决策模型拟合决定系数为0.991。模型验证试验发现,模型种植区平均施氮用量为99.64kg·hm-2,而传统种植区平均用量为135.60kg·hm-2,施肥量减少26.52%。且模型种植和传统种植的产量差异不足1%,说明该施肥模型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提高了氮肥利用率,为实现作物养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型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有一定影响。而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在种植水稻时,只有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才能保障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本文,主要对水稻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了分析,并探讨相关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是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农业是“双碳”战略实施中不可忽视、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种植业是中国农业的主体,研究探索中国种植业碳中和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相关关键问题进行理论认识梳理,分析国内外种植业固碳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中国种植业实现碳中和的技术路径,并提出了提升中国种植业碳中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研究表明,目前关于种植业是“碳源”还是“碳汇”存在不同认识,急需建立标准化的农田碳核算方法体系。中国种植业实现碳中和需要基于系统观视角,从农用物质投入、农田生产过程管理、种植末端的废弃物处理等全过程统筹,从作物品种及种植模式、土壤水肥管理、农机耕作等全环节兼顾,通过农资合理减量、提升养分效率、物质循环利用、作物技术创新“四大”路径实现种植业减排增汇,形成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因此,中国种植业要实现碳中和,急需强化种植业碳中和科技创新能力,重点需要强化农田生态系统碳中和科技创新、加强全国农业双碳平台基地建设、成立全国农业“双碳”研究联盟、谋划牵头农业碳中和国际科学研究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6.
正现阶段要想切实提高水稻产量,并充分的对种植密度、茬口、肥力、栽培管理方式、水稻品种以及土壤等进行切实的分析,并充分的对其关系予以协调,尤其是要充分的考虑水稻种植密度的问题,结合其他因素的影响,确保水稻的种植科学性,逐渐的提高水稻的粮食产量,最终为水稻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也为满足人们对于水稻的需求提供保障。1密度对于水稻构成因素的影响1.1密度对水稻株高的影响分析不同的种植密度将会给水稻的株高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内蒙古东部草原区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但该区生态环境具有酷寒、半干旱、表土稀缺等特征,同时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能源可持续开发与生态安全,针对内蒙古东部草原区开展矿山生态修复研究十分必要。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矿山生态修复的研究历程,总结了内蒙古东部草原区矿山生态修复已有研究,归纳了内蒙古东部草原区矿山生态修复的先进技术,分析了碳中和背景下内蒙古东部草原区矿山生态修复的路径与模式,初步明确了现今内蒙古东部草原区矿山生态修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研究内蒙古东部草原区及国内外相似地区的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淮安稻米产业转型提升,以96份有效问卷为基础,对淮安地区水稻种植户实施种粮一体化种植模式进行调研,采用描述性统计对水稻种植户选择种粮一体化种植模式进行梳理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水稻种植户选择水稻种粮一体化模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种植面积、家庭属性、是否属于水稻种植示范户、未来一定时间内发展种粮一体化的意愿程度,以及种粮一体化对当地稻米产业发展的效果均是水稻种植户是否选择种粮一体化种植模式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强主体、推品种、树品牌、组联盟、优政策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淮安稻米产业转型提升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科技兴农的背景下,水稻栽培技术的科学运用,对于改善稻米品质,提升水稻产量,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影响水稻品质的主要因素出发,分析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对改进水稻种植,提升水稻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有了较大的调整和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传统农作物水稻种植方式与配套栽培模式的变化,尤其是双季水稻,其种植方式与搭配模式趋于多样化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双季水稻不同的种植方式及其配套栽培措施,对提升我国双季水稻产区水稻产量与质量,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