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主要以"3S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概念上进行简单的叙述,同时还对该技术在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此能够为有关单位在发挥3S技术上提供重要的依据,进而提升我国资源利用率,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7,(15):77-79
本文概述了3S技术在古树名木保护中主要可应用于资源数据库的建立、病虫害防治,以及环境监测等三个方面的现状。并结合3S技术在森林、农业中的应用现在,构建了3S技术在古树名木保护中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
汪蜜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36+147
"3S"技术是RS、GIS、GPS的统称,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可以全方位、立体、快速、精准的对地上、地下进行资源勘测、环境检测、能源调查,并且可以通过相应的数据变化和图形图像进行空间分析和动态处理、数字制图等,是我国较为先进的、操作性较强的空间探测技术。该文通过对"3S"技术以及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介绍,说明"3S"技术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技术手段在土地勘测、调查、管理、规划、建设、使用、监督、检查等过程中以及农业耕地保护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丁莉东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0):188-190
在介绍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及3S集成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3S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规划与整理、土地勘测定界、土地动态监测和土地执法检查等现代土地科学中的基本应用过程和方法。"3S"测绘技术使土地管理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林地的概念,阐述了"3S"技术的定义及其在林业中的应用,利用"3S"技术建立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基础数据库对数据预处理,以期为该技术在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土地资源管理中,传统的资源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3S"技术属于新兴的技术,具有各自的优势,在土地资源管理中,通过"3S"技术的集成作用,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管理效率。本文主要对"3S"技术进行阐述,且分析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为我国国土资源的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小燕  任国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116-14118,14127
首先分析了基本农田保护的现状,然后进一步分析基本农田保护的意义,以及运用"3S"技术在基本农田动态监测中的意义和作用,最后深入分析并举例说明遥感和GIS在基本农田动态监测中的作用,认为"3S"技术对基本农田进行动态监测,不但可为复核土地变更调查提供准确的基本农田变化图斑数据,还可为监测基本农田规模发展的状况提供资料以及决策部门提供现势性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8.
就地质遗迹定义形成,青海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利用情况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保护开发利用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罗森伯格-菲什拜因数学模型,对黑龙江伊春小兴安岭国家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黑龙江伊春小兴安岭国家地质公园的多数地质遗迹资源,评价得分在80分以上。依据《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1995)和评价结果,将黑龙江伊春小兴安岭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不同等级的保护区,提出了实施保护措施的原则:1除了必要的地质遗迹保护巡视道和相关设施外,禁止建设其它无关的建筑;2在景点外围设置人工围栏和警示标牌,禁止游人攀爬;3控制游客数量,严禁区内行驶机动交通工具;4对景区进行生态建设,适当区域可进行绿化培育。依据实施保护措施的原则,针对级别不同的保护区,提出了具体保护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3S"技术在烟草行业的应用背景,结合遵义市的地理环境介绍了"3S"技术在遵义烟叶生产中的价值和意义,针对遵义市近年来烟叶生产中的实际需求,重点分析了"3S"技术在遵义烟草中可能应用的领域。"3S"技术在遵义烟草可能应用的领域有:烟叶种植面积的检测和核查、产量估计、山区地形地貌三维立体展示、烟田轮作、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烟叶基础配套工程分布合理性分析及监管。"3S"技术在遵义烟草中的研究和应用,对保障遵义烟草商业"十二五规划"中烟叶科技目标的实现,推动传统烟叶生产转向现代烟草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咸宁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咸宁市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三角)中的中心城市。本文分析了咸宁自然遗产资源保护现状,探讨了该市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发展对策,并提出了7点建议:(1)加强自然遗产资源的生态保护;(2)实现岳九咸"小三角"生态环境对接融合;(3)申报各种世界自然遗产;(4)申报各种国家级自然遗产;(5)开发与自然遗产相关的地理标志特产;(6)保护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和谐;(7)开发自然遗产的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2.
“3S”技术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曦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07-4709
在简要介绍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称"3S"技术)在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对"3S"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利用"3S"技术,对贵州省喀斯特地区近50年的坡耕地覆盖与变化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在具有鲜明区域特征下的喀斯特坡耕地资源利用历史与耕作方式在不同时期的特征与变化规律,以及产生这种特征的驱动因素,为喀斯特山区坡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贵州省生态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3S"及抽样技术在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3S”及抽样技术应用的国内外现状,并对其在森林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特点、方法进行了简要概括;基于“3S”技术的动态监测理论和方法不仅能满足森林资源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要求,且具有多目的的监测功能,可作为建立更高层次专家决策系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提出"捆绑式申遗"概念,并结合新增"捆绑式"世界文化遗产现状,对新疆坎儿井与交河故城世界遗产资源和文化价值及其"捆绑"情况进行了详实地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当前非遗数字资源开发工作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开发主体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开发方式难以兼顾用户需求和活态化发展,投入成本与产出难以平衡,影响后续开发成果。将NFT技术应用于非遗数字资源的开发中,能够更好实现非遗的传播与传承。[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查和文献调研,归纳、分析了非遗数字资源开发的深层问题,介绍了NFT关键技术,对其应用于非遗数字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依据非遗数字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基于NFT的开发架构,并对应用流程和实施策略进行阐述。[结果/结论]将NFT技术迁移到非遗数字资源开发中,构建基于NFT的非遗数字资源开发模式,在保证知识产权的同时实现了可溯源开发,为非遗数字资源的传播传承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7.
对咸宁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调研,分析了咸宁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探讨了其发展对策,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8点建议:(1)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世界文化遗产;(2)加强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3)重点建设通城县麦市镇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4)建立通城药姑山瑶族汉族生态博物馆;(5)加强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6)发展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产业;(7)开发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旅游资源;(8)联合岳阳、九江,"小三角"携手保护与开发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百里峡省级地质公园地质背景及其地质构造特征的分析,得到该地质公园形成各种特色景观的原因,并从自然、人文的角度分别对该地质遗迹进行了资源特色的评价,系统地阐述了该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特征。总结出百里峡省级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特色:极高的美学价值;丰富的科学研究价值;具整体开发性;高品位的生态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19.
王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698-4700
四川世界遗产地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域条件孕育出内涵丰富且个性鲜明的饮食文化。为取得四川世界遗产地饮食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并强化其作为旅游吸引物的特征,文章提出旅游开发构想:对饮食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对饮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规划;培育遗产地饮食文化品牌;积极申报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饮食文化发展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0.
刘孝蓉  胡明扬  劳燕玲  姚益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03-19005,19024
对贵州三叠纪地质遗迹进行了分类,分为2个大类、5个亚类、17个类型。在此基础上对贵州三叠纪地质遗迹进行了定性评价,并提出了关于贵州三叠纪地质遗迹资源旅游开发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