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钛黄法测定乳中镁与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是乳中重要的无机元素,乳中镁含量测定是营养学评价的指标之一,钛黄法是广泛采用测定镁含量的常规方法(以下简称原法),原理是样品用2mol/L摩尔/升HCL水解,使镁全部变为离子态,加入稳定剂聚乙烯醇、显色剂钛黄,再用3mol/LNaOH使其显色后比色测定〔1〕。我们根据乳是特殊体液,试用0.2mol/L乙酸沉淀乳中蛋白,再参照血清中镁的钛黄测定方法〔2〕直接测定乳中镁的含量,改进的方法和测定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乳样:采自西宁奶牛场二分场20头临床健康成年荷斯坦奶牛的乳样。1.2仪器及试剂:721分光…  相似文献   

2.
西宁市场市售鲜牛奶的掺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采取西宁市场零售鲜牛奶样40份,测定其掺假情况。结果表明:掺豆浆乳为38份,占总样的95%;掺淀粉和米汁乳为5份,占总样的12.5%。40份乳样中均未检出碱。  相似文献   

3.
1.急性:感染后数天,体温39.44℃~4083℃.轻微拒食.出现一个或多个乳区发热、肿胀、触诊捏粉样到硬实,泌出的乳汁早期为水样并有“沙粒样“絮状物.渐而为黄色浆液样物质、凝块,絮片状物或脓样。乳产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4.
牛奶保存方法和采样时间对乳尿素氮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4头中国荷斯坦奶牛,在早晨和晚上挤奶时分别采集开始挤奶和即将结束时的乳样,分别用冷冻保存和加防腐剂保存,并与鲜乳样进行乳尿素氮含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鲜样比较,冷冻保存和防腐剂保存的乳样乳尿素氮含量明显升高(P〈0.01);同时,乳蛋白含量下降。采样时间对乳尿素氮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本试验表明:在冷冻保存和加防腐剂保存的乳样中乳尿素氮含量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5.
在正常乳中掺杂掺假,常用的掺假作伪手段有掺水、掺豆浆、掺米计淀粉等。笔者就以上数种掺假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五掺水乳的检测亚.三试剂10%重铬酸钾溶液;0.5%硝酸银溶液1.2原理正常乳中氧化物很低,由于各种天然水中都含有氯化物,故掺水乳中氯化物随掺水量而增高。利用硝酸银与氯化物反应检测之。反应试为:AgNO3~CLAgCINO检测时,先在被检乳样中加两滴重铬酸钾,硝酸银试剂与乳中氯化物反应完后剩余的硝酸银便与重铬酸钾产生反应。反应式为:AgNO。+KZCr,();、Ag,Cr,()v(黄色)。由于氯化物的含量不同,则…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9头奶牛1个泌乳月、171头次、657个乳区次牛奶样中体细胞数(SCC)进行了检测,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显示:正常生理条件下各乳区SCC差异显著(P〈0.05),表明乳区间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对独立;乳区间SCC呈极显著相关(P〈0.01),尤其当SCC〉50万个/mL时,相关性有增强趋势。这表明:生产中及早发现和治疗患病乳区对于遏制整体SCC升高极为重要;进行SCC检测时最好能分乳区检测,这样不仅有利于提早发现乳腺炎乳区,而且不会影响正常SCC乳区乳汁的出售价格。  相似文献   

7.
1.查清病因.引起母猪产后无乳或缺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通辽市牧区传统乳制品中乳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和扎鲁特旗牧区自产的乳样中分离到29株乳杆前,并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优势菌株植物乳杆菌21株,玉米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肠孔杆菌、短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各1株,另有3株没有鉴定到种。  相似文献   

9.
参照GenBank发表的序列,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16SrRNA与23SrRNA之间的区域设计了3对引物,参照念珠菌和隐球菌的18SrRNA的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酵母真菌4种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多重PCR方法。参照Skladny的方法制备模拟了细菌感染l临床标本。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多重PCR方法检测乳样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菌最小浓度为10^4CFU/mL,检测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酵母真菌的细菌最小浓度分别为10^4CFU/mL、10^3CFU/mL和10^3CFU/mL。通过对采自临床型乳腺炎(46个)和隐性乳腺炎(167个)动物共计213个乳样分别用传统细菌学培养法和多重PCR方法进行检测,多重PCR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真菌的检测具有更高的检出率(P〈0.01),但该方法对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检出率与培养法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对某公司2012年8-10月收购的1160份驴乳样本(混合乳)进行酸度测定,结果显示:酸度范围为0.65~6.80°T,其中1—4。T者占87.67%,1~5°T者占98.79%。对8、9、10月收购驴乳各30个样本进行典型统计分析表明,其平均酸度分别为4。20、2.48、2135。T,提示随着气温的降低,收购驴乳的酸度呈下降的趋势。文章认为,改善挤乳卫生和驴乳贮运条件,可以有效控制收购驴乳的酸度,并建议将生驴乳地方标准中的酸度指标设定为≤6°T。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生产条件下,在不改变分群、转群和干奶等日常工作的情况下,每隔15天对全部挤奶牛进行一次早、中、晚乳样采集,测定乳成分并计算出全天乳成分。通过分析全天乳成分与单个时间点乳样乳成分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研究了单个时间点乳样乳成分测定值能否代表全天乳成分,能否根据单个时间点乳成分来计算出全天乳成分。结果表明,除了乳糖外,不同时间点乳样乳成分之间或全天乳成分与单个时间点乳样乳成分测定值之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全天乳成分与单个时间点乳样乳成分含量之间存在中等强的相关关系(R2值在0.55~0.82),但是不同成分最大R2值时间点不同。因此得出以下结论:单个时间点乳样如成分测定值不能代表全天乳成分;根据全天乳成分与单个时间点乳样乳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制作的回归方程的实用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以2213头成年乳肉兼用牛产奶量纪录和558个乳样的乳脂测定结果为基础材料,对四川乳肉兼用牛的泌乳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四川乳肉兼用牛的各胎次泌乳量为3889.4±1580.6 kg,泌乳期为283.5±35.2 d,乳脂率为4.509%±0.58%。其中第1胎至第5胎305 d平均泌乳量分别为3395.4±740.81 kg,4123.4±1038.8 kg,5260.7±1728.9 kg, 5149.6±1988.4 kg和4896.3±1979.5 kg;第1胎至第5胎平均乳脂率分别为4.403±0.32%,4.561±0.63%,4.561±0.72%,4.470±0.35%和4.497±0.73%,第5胎及5胎以上个体305 d平均产奶量为4602.3±1478.4 kg,表明四川乳肉兼用牛具有较好的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13.
于文会 《兽医导刊》2014,(12):47-53
一.奶牛乳房炎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1/3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报道,美国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资料报道:某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8.47%和3.32%;隐性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78.94%和50.34%;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阳性乳区奶样和健康奶牛的奶样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6.67%、87.83%和73.00%;检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相似文献   

14.
该试验建立了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测定原料乳和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方法。用三氯乙酸溶液和乙酸铅提取.提取液经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UPLC-MS-MS进行检测。色谱条件:CAPCELLPAKCRl:4柱(2.0mm×100mmi.d.,5μm),流动相:乙腈-0.01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采用正离子模式的电喷雾质谱检测.以一级质谱得到的准分子离子m/z 126.8作为母离子,进行碰撞诱导解离(CID)二级质谱(MS2)分析,选择母离子和MS2的碎片离子m/z84.9、67.8定性确证,提取m/z84.9离子质量色谱峰面积定量。基质标准线性范围为0.01~1.00μg/ml,检出限10μg/kg(S/N=10),原料乳回收率为82.4%~97.8%.奶粉回收率为80.7%~95.7%。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不同组合粗饲料对泌乳期奶牛产奶量、乳中主要成分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体重在410kg-420kg之间泌乳期奶牛,日产4.0%乳脂率标准乳试验3组饲喂5:1的玉米秸青贮和稻草粗饲料好于饲喂3:1的玉米秸秆和稻草粗饲料试验2组,试验3、2组明显的好于饲喂1:1的玉米秸和稻草试验1组。乳脂率、乳蛋白质、乳钙,饲喂3:1的玉米秸和稻草粗饲料与5:1的玉米秸青贮和稻草粗饲料高于饲喂1:1的玉米秸和稻草粗饲料。三种组合粗饲料,试验期日产奶分别达到20.21kg、24.76kg、25.54kg,日产奶分别收入35.37元、43.33元、44.68元,比试验前预试期平均日产奶量19.37kg,产奶收入34.87元比试验1、2、3组每天分别增收0.43元、8.84元、9.93元.相应提高1.56%、31.99%、35.94%。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荷斯坦牛初乳、常乳及乳房炎乳乳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差异。对扬州大学试验农牧场36头中国荷斯坦牛乳常规成分、乳密度和导电率进行了测定(其中初乳牛6头,产奶时间为产犊后1h到第8d。正常乳16头(无隐性乳房炎),患不同程度隐性乳房炎奶牛14头)。结果表明: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初乳的乳蛋白率、SNF含量、密度和滴定酸度逐渐下降.乳脂率在波动中下降.导电率无明显变化规律:正常乳与隐性乳房炎乳乳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导电率差异显著(P〈0.05),蛋白率、SNF、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7.
半乳甘露寡糖和金霉素在育肥猪日粮中的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试验组用半乳甘露寡糖产品由北京中科艾迪动物营养保健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以预混料形式),其中半乳甘露寡糖(GMOS)的含量在全价料中相当于0.1%添加,它是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利用新的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特异降解田菁胶的甘露聚糖主糖链和甘蔗渣的木聚糖链在不同温度、pH、反应时间、底物量等条件下经过转化试验而获得:对照组用金霉素产品由郑州七配合公司提供(也以预混料形式),在全价料中相当于50mg/kg添加。  相似文献   

18.
水牛乳能值与乳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获得水牛乳能值(E,MJ/kg)与乳蛋白质(P)、乳脂肪(F)、乳中总固形物(TSC)及乳糖(L)含量的回归关系,本文对原有测定乳中热晕的方法进行改良,采用经冷冻干燥仪冻干后获得乳粉的方法替代通过烘干获得乳粉的方法,再测定乳中热量,采集泌乳第2周至第11周的原乳样,共采集240份原乳样,资料完整的乳样个数实际为233.测定结果显示,水牛原乳的乳蛋白质、乳脂肪、乳总固形物和乳糖含量及乳能值分别为(4.7±0.2)%、(6.8±0.5)%、(17.0±0.5)%、(5.5±0.2)%和(4.4±0.2)MJ/kg.应用Excel 2003内部函数LINEST求得水牛原乳中乳成分(%)与乳中热量(E,MJ/kg)之间的回归关系如下:E=0.318 1F+0.333 5P+0.085 5L+0.421 6(n=233,R2=0.828 142,P<0.000 1)、E=0.325 7F+0.326 7P+0.870 9(n=233,R2=0.820 045 86,P<0.000 1)、E=0.346 781 TSC+0.011 291F-1.446 069(n=233,R2=0.826 169,P<0.000 1)、E=0.352 496 TSC-1.488 11(n=233,R2=0.825 623,P<0.000 1).由此可见,水牛乳能值与水牛乳蛋白质、乳脂肪及乳糖含量呈较强的线性回归关系,可通过水牛乳蛋白质、乳脂肪、乳糖及乳总固形物含量预测水牛乳能值.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国内外测定乳尿素氮浓度的情况,评价了国内外测定乳尿素氮的优缺点以及乳成分和:样保存条件对乳尿素氮浓度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机收集了8头处于泌乳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24h内乳样,对乳中尿素氮浓度的昼夜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同一奶牛个体在不同的时间点乳尿素氮浓度差异较大。因此,单个时间点的乳液尿素氮浓度代表性较差,有必要收集全天乳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