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高黎贡山赧亢白眉长臂猿春、秋两季食物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凯氏定氮法和油重法等方法,测定风干样本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钙和总磷等成分,比较不同取食部位食物间及春、秋季节间不同食物类型营养成分的差异,并对春、秋季的采食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春、秋两季野外各采集13种白眉长臂猿的食物,春季包括植物茎1种,果实4种,植物嫩叶8种;秋季包括花1种,种子2种,果实和嫩叶各5种;2个季节白眉长臂猿共同取食的植物仅有丝线吊芙蓉。结果表明,白眉长臂猿春、秋季食物种类组成差异较大,但除嫩叶粗蛋白含量(P=0.016)和果实的钙(P=0.003)及总磷(P=0.010)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测定组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东白眉长臂猿的栖息地选择,自2006年3月24日至5月6日1,0月19日至11月29日在中国滇西高黎贡山(25°49'44″N,98°46'07″E)跟踪观察了1个家庭(由1雄性成体、1雌性成体和1亚成体组成)和1只独猿。在春、秋季分别设置利用样地和对应的可利用样地各30个。在样地中测量了24个因子,分析东白眉长臂猿春、秋季栖息地选择的特征差异。东白眉长臂猿偏好在东坡活动,以避开寒冷的西风。春季偏爱栓皮栎和拟樱叶柃等乔木,秋季则较多地选择截果石栎和白穗石栎。竹密度和藤本密度对取食和安全均十分重要,也可提供快速到达乔木的通道。16个数量因子中,在春季有12个因子显著影响栖息地选择,而海拔、距空旷地距离、灌木平均高度和密度等4个因子则不影响栖息地选择。在秋季,距道路距离、距草果地距离、灌木密度、竹密度、竹平均高度和藤本密度显著影响栖息地选择。在秋季,草果采收迫使东白眉长臂猿绕开草果种植的空旷地,迁移到陡峭沟谷区,利用藤本植物上下移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东白眉长臂猿的栖息地选择,自2006年3月24日至5月6日,10月19日至11月29日在中国滇西高黎贡山 (25°49′44″N, 98°46′07″E) 跟踪观察了1个家庭 (由1雄性成体、1雌性成体和1亚成体组成) 和1只独猿。在春、秋季分别设置利用样地和对应的可利用样地各30个。在样地中测量了24个因子,分析东白眉长臂猿春、秋季栖息地选择的特征差异。东白眉长臂猿偏好在东坡活动,以避开寒冷的西风。春季偏爱栓皮栎和拟樱叶柃等乔木,秋季则较多地选择截果石栎和白穗石栎。竹密度和藤本密度对取食和安全均十分重要,也可提供快速到达乔木的通道。16个数量因子中,在春季有12个因子显著影响栖息地选择,而海拔、距空旷地距离、灌木平均高度和密度等4个因子则不影响栖息地选择。在秋季,距道路距离、距草果地距离、灌木密度、竹密度、竹平均高度和藤本密度显著影响栖息地选择。在秋季,草果采收迫使东白眉长臂猿绕开草果种植的空旷地,迁移到陡峭沟谷区,利用藤本植物上下移动。  相似文献   

4.
这是有关中国白眉长臂猿野外交配行为的首次报道。2008年4月16日,在高黎贡山1天之内观察到1对成年白眉长臂猿的4次交配。白眉长臂猿的交配程式可以分为4步,雌性抬高臂部邀配—雄性接近雌性接受邀配—爬跨—休息。野生个体与笼养个体在发出爬跨邀请中存在一些差异,野生白眉长臂猿交配是雌性占主导地位。动物的交配高峰期及人为干扰可能是导致白眉长臂猿1天多次交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2014年3—5月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段片马垭口共找到20个白眉雀鹛鸟巢,对其繁殖生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繁殖的各个阶段均有双亲共同参与,筑巢期、孵卵期和育雏期分别为10、17d和14d (n=1);窝卵数为 (264 ± 093) 枚 (1~4枚,n=14),卵的大小为 (167 ± 008)cm × (128 ± 005)cm (n=33),鲜卵质量为 (147 ± 013)g (n=14);在孵卵期,亲鸟每次孵卵时间为 (3207 ± 1472)min,每隔 (1413 ± 1380)min翻卵1次;每 (1611 ± 1414)min亲鸟喂食1次;至5月18日,20个巢中,仅1个巢幼鸟成功出飞,7个巢繁殖尚未结束,12个巢由于被蛇、小型兽类捕食等原因而导致繁殖失败,大风和降水对白眉雀鹛繁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一种新的编制食谱方法。这种方法科学、简便、易学 ,稍有一点营养学知识的人就能掌握。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某动物园西部白眉长臂猿死亡的可能原因,无菌采集病死白眉长臂猿肺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通过分离纯化、培养特性观察、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克隆测定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进一步研究分离株的致病性、耐药性,并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检测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1株革兰阴性小杆菌,命名为J181121,该分离菌的培养及生化特性符合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其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登录号:CP018761.1)的同源性为99%,对小鼠致病力强。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PCR检测到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bla-SHV。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高黎贡山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0~10,11~20,21~30 cm土层土壤线虫群落进行调查,共获得线虫2纲9目28科79属,其中基齿属Iotonchus和孔咽属Aporcelaimus为优势属,捕食/杂食类群为主要营养类群,占60.01%.相关性和显著性方差分析表明,土壤全N含量与线虫密度呈显著正相关(F=0.628, p=0.038).不同海拔高度线虫群落结构比较稳定,在海拔2 021 m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线虫类群和个体数最丰富,然后向高、低海拔逐渐递减.成熟指数值表明,高黎贡山土壤线虫群落结构较稳定;线虫通路比值(NCR ) 计算表明,土壤有机质主要依靠真菌分解途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D)和多群落间比较多样性指数(DIC )在低海拔的灌丛林与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中山湿性阔叶林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吴伟  刘德波  张培毅  张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51-19153
[目的]研究高黎贡山百花岭瓢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填补高黎贡山瓢虫研究的空白。[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调查了高黎贡山百花岭瓢虫的物种组成与类群结构。[结果]共采集到瓢虫5亚科20属56种,共3 218头,其中2个云南新分布种。瓢虫亚科的种类和数量最多,食植瓢虫亚科和隐胫瓢虫亚科次之,红瓢虫亚科和小毛瓢虫亚科最少。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奇斑瓢虫[Harmonia eucharis(Mulsant)]和八仙花崎齿瓢虫(Afissula hydrangeae Pang et Mao)为优势种。[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高黎贡山瓢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刘德波  张真  张培毅  吴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83-19185
[目的]研究高黎贡山百花岭瓢虫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海拔变化的关系。[方法]对高黎贡山百花岭垂直带上的瓢虫群落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瓢虫多样性以山体中海拔带(1 600~1 900 m)最高,低海拔和高海拔带逐渐降低。海拔跨度越大,瓢虫群落间相似性越低,反之则高;保护区、农耕区内样带瓢虫群落相似性较高,保护区与农耕区瓢虫群落相似性较低,瓢虫群落多样性最高的1 600~1 900 m海拔带与其他海拔带间瓢虫群落相似性较低。[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高黎贡山瓢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我国粮食生产与供给的水平,人口、耕地状况,国民饮食特点及国外食物结构调整的经验教训等,论述及时广泛开展食物结构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根据2017年6月—2019年2月在热带太平洋东部海域(14°03′N~30°22′S, 179°36′E~114°29′W)开展的6个航次金枪鱼延绳钓渔获采样资料及胃含物组成数据,运用12个食物网网络分析指数,研究热带东太平洋中上层食物网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本食物网物种(类群)数为83,连接数为542,食物网的平均营养级为2.4,顶级物种、中间物种、基础物种的比例分别为10.85%、83.13%、6.02%。食物网不同营养级物种的比例、杂食性指数(omnivorous,O=92.77%)、连接复杂性指数(connection complexity index,CSC=13.22)和特征路径长度(characteristic path length,P=1.85)的分析表明,该食物网结构处于较稳定状态;聚类系数(clustering coefficient,CC=0.242)表明食物网物种间可形成几个连接性较密切的子网络结构;由连接密度(linkage density,D=6.53)和连通度指标(connectance,Cl  相似文献   

15.
16.
2013年5月(春)、2013年10月(秋)在温州瓯江口海域利用底拖网进行了渔业资源调查,共设12个站位。根据各站位扫海面积和逃逸系数对调查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标(IRI)、等级聚类(CLUSTER)、非度量多维标序(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ABC曲线等方法,对瓯江口海域的虾蟹类群落结构、空间分布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旨在研究瓯江口春秋季群落结构的不同之处。结果显示:两次调查共鉴定虾蟹类25种,隶属于11科16属,春季18种,秋季23种;春秋季河口区物种数量较低,近岸区和岛礁区较高;春季优势种为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3种;秋季优势种为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 5种;生态类型显示虾蟹类以广温低盐和广温广盐种类为主,未见冷水种。聚类分析将春、秋季站位均分为3个群落,通过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NMDS)显示春秋季聚类结果可信(0. 05≤Stress 0. 1)。相似性分析(analysis of similarities,ANOSIM)结果表明春秋季各群落间差异显著且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 05,结果可被接受。SIMPER(similarity of percentage)分析显示,春秋季各群落间的差异主要由特征种的差异性所决定。ABC曲线分析结果与春秋季实际情况相符:春季W 0,群落组成以小型、低质种类为主;秋季W 0,群落组成以成体居多。  相似文献   

17.
对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食物结构类型,根据我国食物以植物性蛋白为主的特点,对30种山西省人民群众普通食用的和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动植物蛋白进行了营养评价。为合理调配食物,在不增加蛋白源的情况下,通过氨基酸互补提高蛋白质营养效价,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数量与质量安全问题严重。由于人们饮食结构改变,导致大量粮食转化成肉类。传统解决方法是,扩大种植面积、增加投入、提高产量,问题是污染了水源、土壤,农业灾害增加,还严重影响国民身体健康。新的思路是,运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生命科学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引领健康消费,改变食物结构,用生物技术造土壮根,恢复土壤自然生态,治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收集数据,分析了1961—2018年中国食物生产消费系统的变化情况,总结了生产消费系统的趋向规律,根据此变化特征探讨了当前中国食物供给安全情况和未来趋势。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年生产和消费食物量中植物性食物占比略微下降,但在2018年仍分别占食物生产量的88.33%、食物消费量的88.58%;动物性食物生产和消费量占比整体上升,生产量从1961年的3.19%上升到2018年的11.01%,消费量从1961年的3.19%上升到2018年的10.67%,饮食结构逐渐倾向于多样化。供给安全方面,粮食自给率超过95%,但食物种类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豆类及坚果、奶和水产品进口需求量较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膳食结构情境下,除了奶类,2018年中国居民人均食物生产量完全能满足所有的食物需求。最后,从生产技术、生产结构、农业政策和膳食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保障食物供给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按小康生活营养之必需,本文论述了湖北2000年的食物结构。此项研究可作为调整种、养业方案及农业资源开发的有效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