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接骨师之女》,以中国和美国为背景,围绕一个家族中三个女人的爱恨情仇展开,让读者穿行于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真实之间。并从她们的故事和她们的困扰中,感受到由异文化引起的冲突和张力。本篇试通过冲突探讨从母女关系体现的多元文化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2.
美国华裔文学发展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其诞生和成长同美国社会息息相关。自上世 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妇女解放运动深入的推动作用下,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女性文学异军突起并 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多元文化共同发展趋势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们开始关注美 国华裔文学的研究,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女勇士》以及《喜福会》两部文学作品为例,对美国华 裔女性文学进行简要探讨,解读其中的女性形象,希望能够为女性文学的进步、东西方文化冲突 的消弭以及多重文化视角写作的发展等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3.
《喜福会》让谭恩美这个名字活跃于现当代美国文学,成为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喜福会》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细腻地描写了四对母女自身和母女之间的感情故事,反映了女性的生活状况和地位,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女权主义作品。本文作者试图从女性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地位的变化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等视角,分析《喜福会》中的女性身份议题。  相似文献   

4.
从女性主义关于母女关系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灶王之妻>中一个美国华裔家庭的母女关系如何从疏离走向亲密,指出主流的"为母之道"话语对华裔母亲的母性体验的边缘化及病态化,从而切断了母女之间亲密联系的纽带,而母女纽带的重建有赖于互相的倾听与诉说.在倾听中了解母亲的历史就是一段重新发现母亲的自主性及主体性的旅程,也是女儿找回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自我意识的旅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单身汉"淘金梦,"单身汉"的思念和抗争三方面探讨了《金山歌集》中的"单身汉"悲歌。《金山歌集》歌谣兼具文学和历史价值,成为欣赏、评价华裔美国文学的一面镜子,是珍贵的早期美国华人作品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历史文化的跌宕起伏中,具有地域特色的台湾女性小说创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台湾女权运动迅速发展,台湾女性小说创作关于性别身份认同的自我书写呈现出生存空间的“女权文学”的反抗书写和性别空间的“欲望文学”的多维书写。性别身份认同的自我书凸显出台湾女性小说创作对社会生活的自觉感应,勾勒出台湾女性知识分子在探讨现代女性前途和命运时对女性性别身份认同的拓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奠定了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就时空流转过程中三代女性形象的蜕变来看新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她们看似更加独立和自由,却仍然受到夫权和社会的压迫,还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1957年,美籍华裔作家黎锦扬的英文小说《花鼓歌》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这在华人移民文学中堪称一座里程碑。这本书以浓厚中国风格的笔锋,深刻的文化内涵,征服了英语世界的读者。它不仅给黎锦扬创造了名扬西方文坛的诸多机会,同时也给其后用英语写作的华裔作家带来意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国华裔作家任碧莲的长篇处女作《典型美国人》本着各个族裔的移民经历就是美国国家经历的创作立场,从华裔移民视角反思了“美国性”的本质。作品在身份问题上另辟蹊径,用移民经历隐喻美国国家经历,经由被排斥者的立场出发,先是排斥、继而拥抱到最后质疑“美国人”的身份标签,以对美国人身份的解构完成对这一身份的重构。通过对成为先前自身所排斥的“他者”这一典型同化过程的艺术再现,揭示出“美国性”作为一种话语建构,同种族、性别和阶级之间存在着隐秘关联。在解构“美国性”神话的同时重构非本质性的美国人身份。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大公报·文学副刊》,对德国文学的研究在看似散乱中却隐含着一条主线:通过对歌德、莱辛、施莱格尔兄弟等代表性作家的研究,重点展示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文学发展的几个亮点,勾勒了该时期德国文学发展的主线;《大公报·文学副刊》传播与研究德国文学的主要原因是18——19世纪的德国文坛与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坛有很大的相似性,其探讨的某些问题也是20世纪初期中国文坛所关注的话题;《大公报·文学副刊》的德国文学研究,特别是其歌德研究对当今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有两方面的启示:一是对研究对象要整体把握和全方位阐释,二是重视以往的研究成果,在构建知识谱系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灶神之妻》是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小说以母亲的成长为蓝本,讲述了主人公的母亲们来自战乱频繁的中国,深受父权制文化的迫害,通常有段不堪回首的过去,来到美国后也终身没有摆脱父权制文化的阴影,从而对母女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伤害。女性同男性一样,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但《灶神之妻》中所体现的父权制意识形态却将女性紧紧地禁锢于家庭生活中。来自不同阶层、身份迥异的女性,在父权制社会的压制下却不得不走向共同的宿命。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解读这部名作,分析了文中的"母亲"文妮在父权制文化中的挣扎、反抗及其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类出现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的神性失落现象。在康拉德小说《间谍》的伦敦城市文学书写中表现了神性失落问题,它集中呈现在维尔洛克先生的店铺、海德公园的一角、大使馆驻地三个城市空间之中。伦敦城建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与反城市现象、康拉德特殊的伦敦体验是促成《间谍》小说表现神性失落的深刻原由。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大众文化表达了美国大众包括精英阶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的文化生活方式,它的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一种自上而下的霸权意识和种族主义倾向。华裔作家赵健秀在他的两部长篇小说《唐老亚》和《甘加丁之路》中,通过互文、戏仿、反讽等手段消解、颠覆了大众文化中的种族刻板印象,不仅如此,他还挪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以重塑属于华裔男性的文化偶像,希望华裔能主动积极地介入大众文化,操演自己的华裔美国人特色。  相似文献   

14.
华盛顿·欧文的《睡谷的传说》是历史和虚构、文学文本与历史和自然文本互文渗透的典范。它涉及美国早期殖民历史、清教主义、美国独立战争以及欧洲文化,既隐现了美国早期的历史背景和意识形态,也折射出作者对于清教主义的态度和历史意识。文中自然环境的描写、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大量的含动植物名词比喻的运用,体现出强烈的荒野意识。《睡谷的传说》在历史和自然书写、时空架构、意识形态和主题意蕴等方面体现出多重文本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中美教育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3月 2日《环球时报》报道 ,华裔教师在美国挺受欢迎 ,甚至有一位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在讲《美国历史》。在美国 ,有 2 0 0 0多名华裔文科教授在大学执教 ,在中美相互了解和沟通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并且发挥了取长补短的重要作用。这使我们顿悟了许多。但是 ,不是所有中式教学方式都受欢迎 ,也有一些受到质疑。因此 ,华裔教授便改变策略 ,特别注意语言 ,认真改进教学方式和内容 ,还有意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甚至常常模仿有关节目来一两段笑话 ,以赢得学生和校方的好评。看来 ,光中式也是不行的。1 问题我们曾经特别崇尚美国的自…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中叶后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沃克?爱丽斯《紫颜色》与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灶神之妻》进述了在美国白人主流社会的大背影下, 作为少数民族女性的黑人女性与华裔女性分别走向自由历程的故事。这两部作品在在表现其主题上有着诸多的相似性, 如相似的受压迫背景, 相似的麻木状态, 相似的反抗精神源泉及最后走上相似的自由之路等等。但是, 这两部作品在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的同时, 仍不可避免地打上只属于本民族的鲜明烙印。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先后开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验。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随着世界各国对农业保险地位的不断认识,越来越重视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美国的农业保险美国的农业保险是历史较长且实施最好的国家之一。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试办阶段(20世纪30年代~70年代):此阶段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  相似文献   

18.
当代著名的语言教育家和寓言诗人刘征从小就喜欢文学.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创作诗体寓言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经历了近半个世纪,三次创作高潮时期分别是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对于刘征寓言诗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都是非常广泛而又深刻的,刘征寓言诗对语文教学教育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华裔文学是华裔作家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下,对于现实生活开展的文学反思。汤亭亭《中国佬》在创作过程中,有着特定的社会现实背景,在小说的情节构造中,通过鲁滨逊、游魂、契约儿子等众多男性形象,刻画了垦荒者、被歧视者、被阉割的不同类型的男性形象。特定类型的男性形象塑造手法,对于理解当时美国社会的华人生活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不仅如此,对于现代文学创作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0.
历史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 ,应在体现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地想象、艺术加工和创造 ,不违背历史常理和历史常识。从吸烟习尚在中国的形成看 ,烟草自 17世纪的万历年间才陆续传入我国 ,而长篇历史小说《红瘦》和历史话剧《关汉卿》等有关历史文学作品 ,却将其写进了所着力表现的某历史社会生活中 ,这似乎有悖于历史文学的特质和创作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