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鹤 《蜜蜂杂志》2002,(5):28-28
苜蓿,俗称紫花苜蓿,豆科,多年生栽培草本植物,是一种蛋白质含量相当丰富,饲用价值极高的优良牧草,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是一种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同时也是该地区夏季优良的蜜源植物之一。花期长,泌蜜稳定,单产高。每年6~7月,正值苜蓿花期,各地养蜂者不辞辛劳地携蜂而至,竞相采集。苜蓿开花泌蜜,给养蜂者以丰厚的回报,蜜蜂采蜜授粉,极大地提高了苜蓿的结实率及品质,使得……  相似文献   

2.
苜蓿是世界各国公认的“牧草之王”,在世界农业生产中是举足轻重的一种作物。世界上可供饲用的植物有两万余种,其中苜蓿最重要。它在世界范围内是栽培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的一种牧草。苜蓿在世界受到如此重视并经久不衰地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用途广泛,不仅是主要的饲用作物,而且也是很好的绿肥作物。并且具有许多优点:第一,产量高,每公顷年产15000千克以上。第二,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每公顷产粗蛋白质可达3000千克,很少有其它作物能超过它。第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容易栽培。第四,利用期长,为…  相似文献   

3.
苜蓿(Medicago Sativa)作为一种优质豆科牧草,适应性强、品种多、分布范围广、栽培历史长,具有生产力稳定、利用年限长、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饲喂家畜效果好。本文就其营养价值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作此综述,为苜蓿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几种苜蓿良种张雪艳,刘淑琳苜蓿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广泛,并享有“牧草之王”的美称,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当家草种。苜蓿品种繁多,品种间有明显差异。通过苜蓿引种试验,确认以下几种主要良种适宜我国北方半干旱区栽培。1工农一号苜蓿是吉林省农科院畜牧所由美国引...  相似文献   

5.
中国苜蓿栽培史初探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10  
苜蓿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豆科饲料作物,其自西汉从西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我国人民总结了丰富的苜蓿种植经验和利用方法,使其对今天的新型草地农业系统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苜蓿是一种豆科苜蓿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因其花色不同分为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和杂花苜蓿,一般所说的苜蓿都是指紫花苜蓿。苜蓿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牧草中面积广、范围大、历史悠久、经济价值较高的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据统计,全世界苜蓿种植面积约为3300万hm^2,其中美国种植  相似文献   

7.
苜蓿属植物的地理起源中心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区,经过上千年的传播与进化,成为目前广布世界各地的苜蓿品种。早在有文字记载之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栽培苜蓿,但直到19世纪初期,苜蓿被带到大洋溯国家才标志着苜蓿真正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牧草。本文系统总结了苜蓿的地理起源及向五大洲的传播过程,分析了目前世界各地栽培品种的历史起源,对苜蓿的育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苜蓿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牧草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种植养殖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牧草中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它具有适应性强、产草量高、草质优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易于家畜消化等特点,被誉为“牧草之王”。1苜蓿的利用价值1.1苜蓿是优良的饲料原料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苜蓿干草具有如下营养特点:粗蛋白含量高,在12.%~26.1%,一般为17.5%左右,正常初花期的苜蓿为20.0%。粗纤维含量属优质饲料纤维。所含蛋白质品质优良,氨基酸组成与乳清粉接近,富含赖氨酸,含量高达1.…  相似文献   

9.
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的牧草,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及耐放牧等特点,是一种最有经济价值的多年生豆科饲料作物。目前,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苜蓿草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使各地在种植苜蓿草的过程中,能够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下面结合实践谈谈苜蓿的栽培与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孙启忠  柳茜  李峰  陶雅  徐丽君 《草业学报》2019,28(6):204-212
苜蓿的起源与传播,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不仅是草学界和草史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农学界乃至农史界的重要研究课题。苜蓿作为一种古老的栽培作物,其起源与传播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伊朗(波斯)为苜蓿的起源中心得到广泛认可。苜蓿有两个不同的起源中心,一是外高加索山区,现代欧洲型苜蓿就来源于此,另一个为中亚细亚,是有史以来的灌溉农业区,夏季酷热干燥,这点和外高加索一样,但不同的是冬季温暖。在伊朗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炭化苜蓿种子足以证明苜蓿是一种古老的作物,大约在8000年之前人类就开始利用苜蓿了,在公元前1300年的土耳其和公元前700年的巴比伦人的教科书中就出现了有关苜蓿的记载。像其他作物的传播一样,苜蓿的传播也是通过航海贸易和军队入侵,苜蓿是战马的主要饲料,约在公元前490年,波斯人入侵希腊时,苜蓿种子也随之被带入希腊,苜蓿传入意大利的时间还不确定,可能是公元前200年。在苜蓿传入意大利的同时,公元前126年由汉武帝派往西域的使者张骞将苜蓿种子带入中国。到1550年,苜蓿从西班牙扩展到法国,1565年到比利时和荷兰,1650年到英国,大约在1750年到德国和奥地利,1770年到瑞典,18世纪传到俄罗斯,之后,大约1800年又由欧洲传入新西兰,1806年引入澳大利亚。苜蓿于1535年被传入秘鲁,直到18世纪,苜蓿才被引入阿根廷,从秘鲁又传入智利。苜蓿于1736年,从墨西哥传入美国。  相似文献   

11.
苜蓿也叫紫苜蓿或紫花苜蓿,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豆科牧草,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紫花苜蓿是多年生优质高产豆科牧草,一年可收割2-3茬,一般亩(667平方米)产干草300-800千克,一次种植可连续利用5-7年。  相似文献   

12.
苜蓿的加工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苜蓿的加工与利用李固江刘仁刚许景芝常会宁刘国忠李景林(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双城·150111)(泰来县江桥畜牧综合站)苜蓿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大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它以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而享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苜蓿干草和脱水苜蓿...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是世界最大的苜蓿丸出口商,并且作为苜蓿块的出口商仅次于美国(Can-adianDehydratorsAsociation1996)。加拿大的农民们在轮作制中,重视苜蓿。认为苜蓿可为土壤增加氮,。其苜蓿工业生产两种主要的产品:脱水苜蓿丸和日晒苜蓿...  相似文献   

14.
苜蓿的营养与饲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Henry1898年在他出版第一部《饲料和饲养》教科书中指出,“对于家畜来说,没有任何粗饲料能比得上优良的苜蓿干草更适合它们的口味”。苜蓿(Medicagosativa)干草长时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标准的牛饲料,目前还在广泛使用。这不仅因为其具有良好的适口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营养价值高。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矿物元素及维生素,有“牧草之王”之美誉。国、内外大量的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苜蓿是牛、羊、鹿、马、猪、兔、禽等动物的优质饲料。我国民间苜蓿栽培的历史很早,亦形成了很多优良的地方品…  相似文献   

15.
苜蓿产业化前景广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苜蓿素有“牧草之王”美称 ,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种优质豆科牧草。苜蓿不仅具有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等特性 ,而且能抗旱耐盐碱、固氮改土、保持水土 ,并具有开发成保健品的潜力。据介绍 ,中国苜蓿栽培历史长达2 0 0 0多年 ,但直到近几年才开始产业化尝试。农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的发展和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使苜蓿种植全面启动 ,已形成了政府支持、企业介入和农民踊跃参加的局面。1 苜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种了两千多年的苜蓿近年在我国许多地方备受关注是因为和当前两件大事密切相关 :一是农业结构的战略性…  相似文献   

16.
苜蓿是世界栽培历史最长,栽培面积最广的优良牧草,不但产量高,营养价值也高,近年来苜蓿的价值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在种植和利用过程中由于不了解苜蓿的一些特性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作了介绍,希望对种植户及养殖户有所帮助,以提高苜蓿的产量、营养价植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谢鹤 《养蜂科技》2002,(2):38-40
苜蓿 (俗称紫花苜蓿 ) ,豆科多年生栽培草木植物 ,是一种蛋白质含量相当丰富 (占干重4.6— 1 8% )、饲用价值极高的优良牧草。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是一种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种 ,同时也是该地区夏季优良蜜源植物之一 ,其花期长 ,泌蜜稳定 ,单产高。无论在畜牧业生产、生态建设、饲草料产业开发等方面 ,还是在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都具有非常显著的位置和开发利用前景 ,尤其在西北养蜂业生产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利用价值。每逢 6、7月间 ,正值苜蓿花期 ,引得各地养蜂者不辞辛劳地携蜂而至 ,竞相采集 ,给养蜂者以丰厚的回报。也正因如此 ,…  相似文献   

18.
苜蓿是世界上栽培种植利用最为广泛的人工牧草,在我国主要适宜种植在气候干燥、中性或微碱性土壤地区。不适宜在高温湿潮地带。经美国苜蓿育种专家制定的苜蓿的秋眠系统。以对不同气候地区苜蓿的生存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孙启忠  柳茜  陶雅  李峰  徐丽君 《草业学报》2019,28(4):168-191
记载我国清代苜蓿的史料资源丰富。本研究采用植物考据学原理与方法,以记载清代苜蓿的相关典籍为基础,结合近现代研究成果,考查清代苜蓿的栽培利用状况。结果表明,苜蓿是清代重要的作物或饲草,在华东、华北、东北和西北乃至陕川鄂毗邻地区均有苜蓿种植,据不完全考证,清代有21个省的176个县(州、府、地区等)种植苜蓿。苜蓿的考证亦受到清代学者的重视,雍正《畿辅通志》曰:"藤蔓菀,叶丛生,紫花,荚实。"徐松曰:苜蓿"今中国有之,惟西域紫花为异"。在清代亦有学者对苜蓿的名称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清代苜蓿的植物学与生长特性研究也比较突出,程瑶田和吴其濬开展了苜蓿植物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同时程瑶田还对苜蓿生长特性、物候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苜蓿的治碱改土和固氮肥田等生态特性在清代被广泛利用,并将苜蓿纳入了轮作制中,苜蓿的饲蔬两用性和本草性得到广泛利用,特别是在灾荒年里,苜蓿的食用性得到很好的体现;罗振玉提倡在僻远地区种苜蓿等绿肥作物以肥田,并建议引进国外苜蓿良种;为了保护苜蓿,陕西有些县村都制定了苜蓿保护条例;在苜蓿种植管理技术方面有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苜蓿适宜土壤的选择,利用苜蓿耐瘠薄、耐盐碱、抗风沙等特性,将苜蓿种植在了碱地、沙地、石地、淤地、虫地、草地和阴地等上;认识到了苜蓿种子的硬实性,并在播种前进行处理,掌握了苜蓿的适宜播种时间,并制定了苜蓿刈割制度,规范了苜蓿干草调制方法,强调苜蓿地的冬春季管理,在清代有了比较清晰系统的苜蓿农事月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栽培苜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苜蓿的种植利用和产业化发展较快。苜蓿被认为是建设优质高产人工饲料基地、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首选牧草之一。目前仅内蒙古地区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30多万hm^2。据预测,我国国内苜蓿需求量每年约为210~420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