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研究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 JK-2菌株产生的抑菌物质特性,对其抑菌物质粗提液的稳定性进行测定,同时对其活性成分进行初步分离.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JK-2产生的抑菌物质粗提物对蛋白酶不敏感,耐强酸强碱,紫外线和反复冻融对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从JK-2发酵液中初步分离出分子量约为4.1 kDa的活性肽和具有抑制枯萎菌活性的胞外多糖.  相似文献   

2.
枯草芽孢杆菌B26抑菌活性成分稳定性研究(摘要)(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26抑菌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方法]枯草芽孢杆菌B26发酵液离心过微孔滤膜后,用70%的(NH4)2SO2沉淀,透析后获得仍具有拮抗多隔镰孢霉的无菌粗提物,用平板涂布打孔法检测粗提物对温度、酸碱度、紫外线照射、有机溶剂和蛋白酶处理的稳定性。[结果]经100℃处理后,枯草芽孢杆菌B26粗提物抑菌直径是常温下的78.2%,但经121℃处理后,B26粗提物完全失去活性;在pH值为3~10范围内,枯草芽孢杆菌B26粗提物均具有抑菌活性,在pH值为7时其抑菌活性最大;枯草芽孢杆菌B26粗提物经距离为40cm、功率为20W的紫外灯照射80min后,其抑菌活性为对照的78.1%。经乙醚、甲醇、氯仿和丙酮处理30min后,枯草芽孢杆菌B26粗提物抑菌活性分别是对照的96.4%、85.7%、82.1%、81.5%。枯草芽孢杆菌B26粗提物经蛋白酶K、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处理后,其拮抗直径分别为15.2、16.2和16.3mm,抑制率分别是对照的76.7%、81.8%和83.3%。[结论]枯草芽孢杆菌B26粗提物抑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地衣芽孢杆菌1801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泡菜样品中筛选到一株对多种食品腐败指示茵都有抑菌活性的菌株,经初步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1801.用TYG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其抑菌活性在发酵18 h达到高峰,该茵发酵培养物的抑茵活性对蛋白酶K、热、酸碱较稳定.采用pH3沉淀法可将该茵的活性物质进行初步提取.  相似文献   

4.
为获取对棉花立枯病具有生防作用的细菌,从棉田土壤中筛选出1株高效抑制立枯丝核菌的拮抗细菌W1,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分类地位,并采用平板对峙法分析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拮抗细菌W1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对立枯丝核菌具有稳定的抑菌作用,发酵原液的抑菌率为82.12%,稀释5倍的无菌发酵液和菌体破碎液抑菌率分别为42.54%和46.15%。抑菌活性受培养基成分影响,BPA培养基的发酵液抑菌率最高,达98.34%,NA培养基抑菌率仅为17.12%。抑菌活性物质在80℃、中性和偏碱性条件下具有稳定性,对蛋白酶K处理不敏感。显微观察发现,菌株W1的主要拮抗机理是通过产生拮抗物质造成病原菌的菌丝消融、菌丝体断裂、扭曲和畸形。结果表明拮抗细菌W1是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防治棉花立枯病及其他植物真菌病害的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5.
研究人参内生细菌B69菌株对人参根腐病病原菌的作用机制,通过硫酸铵沉淀、低温乙醇沉淀等方法获得菌株发酵液中活性成分,对其抑菌物质粗提液进行稳定性测定,并对其抑菌成分进行分离,采用平板扩散法测定提取成分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B69菌株发酵液得到的提取液具有抑菌活性;对抑菌物质粗提物进行高温、酸碱度、紫外线、反复冻融和蛋白酶K处理,抑菌活性均未见明显变化。从B69发酵液中初步分离出具有抑制根腐菌活性的活性肽和胞外多糖。表明B69菌株能产生多种抑菌活性成分,抑菌成分对胁迫条件不敏感,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土壤和动物肠道分泌物中筛选具有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且具有抑菌作用的肠道益生微生物,为开发可供人类或动物直接使用和喂食的活菌制剂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通过酪素培养基、淀粉培养基和纤维素培养基分别筛选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菌株,通过琼脂扩散法测定活性菌株的抑菌活性,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后进行紫外诱变,测定比较正变菌株的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活性及抑菌效果,通过10次传代培养分析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诱变复筛得到1株高酶活,高抑菌的芽孢杆菌菌株,其摇瓶发酵液中蛋白酶活、纤维素酶活和淀粉酶活分别为39.100、0.093和1.353 U/ml,比原有菌株分别提高4.08%、7.90%和67.00%,以滤纸片法测得抑菌效果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03 c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0.85 cm,抑菌效果也明显增强。[结论]分离得到的菌株酶活性、抑菌活性均较高,遗传稳定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内蒙古大唐国际托总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储煤区土壤样品中筛选到1株拮抗菌株NDY-10及被其抑制的菌株NDD-1。通过菌落形态和显微镜观察,结合16S rRNA、gyrB基因比对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牛津杯法对菌株NDY-10进行抑菌谱试验;通过紫外线照射、不同温度、不同pH值等处理对菌株NDY-10发酵上清液对菌株NDD-1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鉴定,菌株NDY-10、NDD-1分别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土壤芽孢杆菌(Solibacillus sp.)。短小芽孢杆菌NDY-10对土壤芽孢杆菌NDD-1、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依次减弱,而对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青霉菌没有抑制作用;短小芽孢杆菌NDY-10发酵上清液抑菌活性受热处理影响较大,受紫外线照射处理影响较小,在pH值为5~9范围内保持较高的稳定性。首次报道了短小芽孢杆菌对土壤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解淀粉芽孢杆菌ck-05菌株发酵液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抑菌作用及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ck-05发酵液对11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ck-05菌株发酵液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香蕉枯萎病的抑制性最强,抑菌率达82.22%.另外,以香蕉枯萎病为指示菌,测定不同条件下ck-05菌株发酵液的抑菌稳定性.结果表明,发酵液热稳定性较好;对酸碱性条件比较敏感,pH值为6~8时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紫外线和自然光照射下稳定性较好,对蛋白酶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GSBM05菌株液体发酵条件,提高菌体及次级代谢物质产量,以菌体生物量和发酵液对葡萄白腐病病菌的抑菌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对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抗菌活性物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菌株GSBM05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2. 0%可溶性淀粉,2. 0%豆粕,3. 0%酵母粉,0. 3%NaCl,0. 3%CaCO_3;最佳发酵条件:初始pH值为7. 0,装液量为9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为6%,摇床转速为150 r/min,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72 h。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菌株GSBM05的抑菌能力提高66. 9%; GSBM05菌株发酵液在pH值为3. 0~11. 0之间抑菌活性较稳定,经40~100℃处理后仍具有较高的活性,当温度为120℃时抑菌活性丧失。经不同时间的紫外线照射后,发酵液抑菌活性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丛生盔形珊瑚共附生放线菌NLG-3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对其分类地位进行鉴定,为丛生盔形珊瑚共附生放线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NLG-3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滤纸片法测定NLG-3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对5种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通过改变pH、温度及光照条件,测定该菌株发酵液的稳定性;采用几丁质平板培养法测定该菌株产几丁质酶的能力;通过基因扩增检测该菌株是否含有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RPS)和聚酮合成酶(PKS)基因;结合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菌株NLG-3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对供试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和胶孢炭疽病菌(C.gloeosporioides)的抑菌率均在85%以上。NLG-3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可以明显抑制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生长,1 mg/mL NLG-3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达(2.20±0.11) cm。NLG-3发酵液在中性(pH=7)条件下抑菌活性突出,经40℃及以上高温处理其活性丧失,光照对其抑菌活性无影响。NLG-3能产生几丁质酶,分解培养基中的几丁质。该菌株具有合成酶基因PKS-Ⅱ和NRPS,经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结论】NLG-3抑菌活性较好,具有潜在防治热带植物病害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杨树溃疡病菌拮抗菌ZJNU8990发酵液抗菌谱和稳定性进行研究,为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分离纯化提供一定理论依据。采用平板对峙法或杯碟法测定拮抗菌株ZJNU8990发酵液对7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表明该拮抗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对苹果腐烂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白叶枯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无任何抑制作用。以杨树溃疡病菌为指示菌,采用杯碟法测定发酵液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光稳定性。结果表明: 拮抗菌发酵液在温度低于90℃时,抑菌效果稳定,121℃下则抑菌活性完全丧失;在酸性条件下,随pH值降低而小幅下降,而在碱性环境中,随着pH值增加而明显降低;经紫外光或自然光照射后抑菌活性略有降低。因此认为,杨树溃疡病菌拮抗菌ZJNU8990发酵液具有一定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从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旱柳枯萎病疫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获得对该病原菌(成团泛氏菌Pantoea agglomerans)生长有抑制作用的菌株YQT13(米根霉Rhizopus oryzae)。通过平板打孔对峙方法对该菌株进行最佳培养基筛选、最适培养条件优化及发酵液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葡萄糖40 g·L-1、蛋白胨10 g·L-1、初始p H值6.2、摇培速度160 r·min-1、培养温度35℃,其发酵原液抑菌直径(14.2±0.3)mm。浓缩作用能有效提高发酵液抑菌效果,发酵液于121℃灭菌30 min或-80~0℃保存20 d抑菌活性几乎不变,但光稳定性较差;p H值3.0保存24 h抑菌活性不变,随着p H值增大抑菌直径减小,p H≥10.0保存24 h会完全失活。  相似文献   

13.
为找到防治刺梨白粉病的拮抗菌培养液,经过刺梨叶片离体防治试验表明拮抗菌浓度与白粉病防治效果成正相关,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优化拮抗菌JK-6的生长条件。同时探究温度、pH、紫外光、蛋白酶以及不同贮藏时间对JK-6发酵液抑制白粉病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JK-6的最佳培养条件组合为葡萄糖2 g/mL、蛋白胨1 g/mL、NaCl浓度0.8%、温度33.6℃、pH 7.6、装液量40 mL、摇床转速160 r/min,在该条件下拮抗菌JK-6的发酵液OD600为1.418;发酵液温度高于40℃、pH为酸性和碱性时,JK-6发酵液对白粉病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均降低,发酵液对紫外光和蛋白酶的耐受能力较高,在常温下保藏1个月仍然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JK-6对刺梨白粉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放线菌WZ162菌株发酵液抗香蕉枯萎病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线菌WZ162菌株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对其发酵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WZ162菌株的发酵液在温度低于80℃的条件下热稳定性良好;在自然光照及紫外照射条件下稳定,发酵液不发生分解或化学结构上的改变;在酸性条件下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菌率在24.92%-34.73%之间,在碱性条件下抑菌率在11.21%-25.39%之间,发酵液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比在碱性条件下的好;pH为1-12的发酵液经不同时间的100℃水浴处理后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未经水浴加热处理的,其中pH为1时的发酵液稳定性比在其他pH条件下的好。  相似文献   

15.
以自然发酵的传统酸面团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优势乳酸菌进行分离及鉴定,并评价其产酸性能。结果表明:共筛选到7株乳酸菌,经形态学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面包乳杆菌1株、短乳杆菌1株、植物乳杆菌3株、白面粉乳杆菌2株;供试乳酸菌的产酸能力具有菌种及菌株特异性,其中植物乳杆菌L2-2产酸能力最强,37℃发酵24 h发酵液pH值可达3.81。  相似文献   

16.
分析克里本类芽孢杆菌TRCC 82001的抑菌活性和防病效果,优化其发酵条件以提升发酵液抑菌效果。通过平板对峙试验测定拮抗菌的抑菌活性,利用不同检测平板分析其产真菌细胞壁裂解酶特性,以单因素试验筛选其最优发酵培养基和最优发酵条件,最后通过离体枝条防治试验研究其防病能力。结果表明,克里本类芽孢杆菌TRCC 82001对金黄壳囊孢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抑菌带宽度范围在10.00~13.33 mm;能产生蛋白酶、β-1,3-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最优发酵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肉汤培养基;最佳发酵条件组合为时间3 d、温度30 ℃、pH 6.0、转速180 r/min、装液量20%和接种量1%;拮抗菌在离体枝条上对杨树腐烂病的抑制效果达到100%。该研究结果为该菌株及其抑菌物质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褚忠志  于新  毕阳  杨林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717-5719
[目的]为产碱性蛋白酶菌株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河南省兰考县盐碱地土壤中分离1株产碱性蛋白酶的菌株ZK202,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经紫外照射和DES处理后,测定诱变菌株的酶活力。[结果]菌株ZK202的形态符合芽孢杆菌属的特征,其16SrDNA序列与短小芽孢杆菌的同源性在99%以上。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一个新亚种,命名为Bacillus pumilus ZK202,属中等嗜盐菌。ZK202在氯化钠浓度0~12.5%条件下均能生长,以浓度5.0%时最佳。ZK202在碱性环境中生长良好,当培养基pH值在11.0以上时仍能生长,也属嗜碱性菌。经复合诱变后,菌株Zkud202-4发酵液的酶活力达321U/ml,比出发菌株高3.9倍。[结论]Zkud202-4具有稳定的产酶性能,可作为产碱性蛋白酶的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18.
橡胶树枯草芽孢杆菌Czk1抑菌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杯碟法和生长速率法,对橡胶树枯草芽孢杆菌菌株Czk1发酵液中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定位。结果表明:活性物质属于胞外分泌型代谢产物,存在于发酵上清液中。理化性质的研究表明,其抗菌物质表现出耐高温,不耐强酸碱,对紫外线和蛋白酶K不敏感,以及对5种常见的金属离子溶液、有机溶剂具有不敏感的特性;采用酸沉淀后甲醇抽提的方法可提取该活性物质。Czk1培养条件的单因子实验结果表明,YPD培养基作为该菌株的发酵液培养基,初始pH值为7.0,以7%接种量接种,摇床培养(28℃,180r·min-1)3d,Czk1表现出对病原菌最佳的拮抗活性。  相似文献   

19.
陈晖  杨晓聪  张玲玲  陈龙  朱静 《现代农业科技》2023,(16):192-195+199
本文以10株小米发糕源乳酸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层平板划线法和96孔板法筛选出对黑曲霉具有较好抑制效果的乳酸菌株,并以乳酸菌对黑曲霉菌落的抑菌率为指标,研究不同pH值、温度、酶处理下乳酸菌对黑曲霉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菌株1-6-2X抗黑曲霉效果最好,抑菌率达到87.78%,在pH值3.0~5.0时仍保持抑菌性,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处理后抑菌率显著下降,可作为开发抗黑曲霉乳酸菌的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20.
链霉菌S417菌株发酵液的抗真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拮抗链霉菌S417发酵液的抑菌谱;以采后香蕉炭疽病菌为指示菌,管碟法测定发酵液经不同理化园子处理后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链霉菌S417发酵液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香蕉炭疽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等5种真菌的抑制率在82.53%~69.63%之间,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菌株.120℃处理20 min,发酵液仍有较强抑菌活性;紫外线照射25 min,对发酵液抑菌活性无显著影响;阳光照射4h,抑菌活性丧失;发酵液对酸碱稳定,在pH值6.0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