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找到鬼针草叶蛋白提取最佳生长期和有效提取方法,研究了鬼针草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方法对叶蛋白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鬼针草4个不同生育期中采用直接加热法提取,叶蛋白提取率和沉淀物中粗蛋白含量依次降低,营养生长期(20.2 mg/g,61.36%)现蕾期(15.9 mg/g,61.25%)盛花期(14.7mg/g,60.97%)结果期(12.1mg/g,54.22%),均以营养生长期为最高。在鬼针草的营养生长期,采用多种方法提取叶蛋白,叶蛋白提取率:酸化加热+聚乙二醇沉淀法(29.4mg/g)酸化加热+乙醇沉淀法(27.9mg/g)酸化加热+氯化钠法(24.7mg/g)酸化加热法(23.1mg/g)直接加热法(20.2mg/g);沉淀物中粗蛋白含量:酸化加热+乙醇沉淀法(65.35%)酸化加热+氯化钠法(60.72%)酸化加热+聚乙二醇沉淀法(57.13%)。  相似文献   

2.
以苜蓿为原料进行的叶蛋白不同提取方法的研完表明,酸化加热处理的效果最好,且具有较广的适应性。每100克鲜样叶蛋白产量为11.99克,粗蛋白含量为54.03%,粗蛋白提取率为19.13%。用90%乙醇洗涤叶蛋白,可提高粗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用加热法、酸碱法、酸化加热法和发酵酸法从营养酸模中提取叶蛋白的工艺。结果表明酸化加热法是一种提取效果好,且简单易行的方法。用该方法(pH=4.0,72℃)进行营养酸模叶蛋白的提取,叶蛋白质量分数达到63.23%,提取率达到36.09%,得率达到1.82%。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浴加热、酸化和盐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中叶蛋白质进行提取。单因子和多因子正交试验分析了料液比、氯化钠加入量、pH、水浴温度4个因素对叶蛋白的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叶蛋白的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料液比氯化钠加入量水浴温度pH,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 L),氯化钠加入量4%,pH 4,水浴温度70℃。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出适合南美蟛蜞菊叶蛋白的提取方法和条件,为其蛋白饲料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分别优化酸加热法、碱加热法、盐析法和有机溶剂法提取南美蟛蜞菊叶蛋白的工艺条件,并对比4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4种方法提取的南美蟛蜞菊叶片粗蛋白含量排序为:盐析法(15.18 mg/g)>酸加热法(9.97 mg/g)>碱加热法(9.79 mg/g)>有机溶剂法(7.21 mg/g).其中,盐析法的最适提取条件为氯化钠质量浓度30%、絮凝时间10 min;酸加热法的最适提取条件为絮凝温度60℃、pH 3、絮凝时间2 min;碱加热法的最适提取条件为絮凝温度25℃、pH 7、絮凝时间2 min;有机溶剂法的最适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20%、絮凝时间10 min.絮凝温度对酸加热法和碱加热法提取效率有显著影响(P<0.05),溶液浓度对盐析法和有机溶剂法提取效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结论]综合比较4种方法提取南美蟛蜞菊叶蛋白的效果,确定盐析法是提取南美蟛蜞菊叶蛋白的最适方法,其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蛋白质活性保持较好,适用于实验室提取和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苜蓿叶蛋白饲料的研究:I,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苜蓿为原料进行的叶蛋白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表明,酸化加热处理的效果最好,且具有较广的适应性,每100克鲜样叶蛋白产量为11.99克,粗蛋白含量为54.03%,粗蛋白提取率为19.13%,用90%乙醇洗涤叶蛋白,可提高粗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从三叶鬼针草根、茎、叶及全草提取活性物质,并对得到的三叶鬼针草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菌及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三叶鬼针草的根、茎、叶及全草乙醇提取物的提取率分别为5.90%、8.10%、11.40%、6.90%.三叶鬼针草不同部位的乙醇提取物均未呈现良好的抗菌活性,其中,仅叶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有轻微的抑制效果,抑菌圈为7.92mm.三叶鬼针草根、茎、叶等部位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浓度为0.2mg/mL的乙醇提取物清除过氧化氢能力较好,根为701.76U/mL,茎为607.41U/mL,叶为271.30U/mL,全草为257.97U/mL,说明根部是贮存抗菌抗氧化活性物质的主要器官.由此可见,三叶鬼针草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北方寒冷地区紫花苜蓿鲜草为原料,用碱化加热法提取叶蛋白.研究絮凝温度、提取液pH值、絮凝时间3因素对苜蓿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碱热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pH值10、絮凝时间12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粗蛋白提取率为49.52%.本研究对紫花苜蓿副产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提高苜蓿潜在的营养价值和经济附加值.  相似文献   

9.
以苜蓿和洋槐为原料提取叶蛋白的研究表明,对蛋白的产量、品质、提取率均以Hcl-处理效果最好,NaOH-处理次之,两者均高于无处理。用乙醇浸提可以明显提高叶蛋白中粗蛋白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以90%的乙醇浸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胡萝卜(Daucus carota)叶的利用率,对胡萝卜叶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以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液料比和超声温度为因素,利用响应面法对实验进行设计及优化。结果表明,胡萝卜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41min、乙醇浓度71%、液料比37mL/g和超声温度66℃。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率理论值为31.79mg/g,实际测得多酚提取率为32.13mg/g,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1.07%。  相似文献   

11.
新疆甜杏仁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溶酸沉原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杏仁分离蛋白一次碱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30,pH值8.5、温度50℃、时间70min,对一次提取残渣进行二次提取后,最终蛋白质提取率可达84.3%,蛋白质含量为63.2%。  相似文献   

12.
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条件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了加热法提取工艺条件对苜蓿叶蛋白质的含量的影响。通过不同pH值和苜蓿的不同生长期的单因素,以及不同加水比例,加盐比例,提取液pH值和絮凝温度对蛋白质含量影响的多因素试验,得出了制取高蛋白质含量叶蛋白的提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叶蛋白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对叶蛋白主要提取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改进叶蛋白提取工艺的建议:选择适当的原料,确定了适宜的收获期,改进萃以和白蛋质絮凝技术及叶蛋白的纯化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一套适合于棉花纤维蛋白的双向电泳技术,为研究棉花纤维发育的蛋白质组学奠定基础.[方法]以陆地棉徐州142为材料,比较了三种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以及不同裂解液组成对双向电泳的影响,并在蛋白上样量和染色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优化.[结果]利用饱和酚-甲醇醋酸铵法提取的棉花纤维蛋白,其蛋白含量较高,且SDS-PAGE电泳条带清晰;样品溶解于含有硫脲和CHAPS的裂解液中,其蛋白溶解度增加;不同的蛋白上样量比较结果表明,第一向等电聚焦固相pH梯度胶条(7 cm)的最适上样量为300 μg;同时,经改良后的考马斯亮蓝染-脱色后,2-D图谱的背景清晰,分辨蛋白斑点数增加.[结论]研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棉花纤维蛋白总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玉米胚芽蛋白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简要介绍了玉米胚芽蛋白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效,并对玉米胚芽蛋白功能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玉米胚芽蛋白的几种提取工艺及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回顾了玉米胚芽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指出醇法提取玉米胚芽蛋白是未来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重点研究方向,具有不同保健功能的胚芽蛋白肽将是最有潜力的研究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提取大豆蛋白质工艺中pH值对蛋白质提取率及得率的简单效应,结果表明:①在料水比1∶10、酸沉pH值4.3、离心速度4 000 r/min、碱溶pH值9.5、碱溶时间为45 min的条件下,蛋白质平均提取率最高为66.49%。在pH值7.5~9.0之间,碱溶pH值对蛋白质提取率的简单效应为2.88%;在pH值9.0~10.0之间,简单效应下降直至为负值。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蛋白质提取率差异极显著;新复极差测验表明,pH值7.5~9.0之间时,各处理的蛋白质提取率差异极显著,pH值9.0~10.0之间时,差异不显著。②同样条件下,蛋白质平均得率最高为37.23%。在pH值7.5~9.0之间,碱溶pH值对蛋白质得率的简单效应为2.33%;在pH值9.0~10.0之间,简单效应下降直至为负值。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蛋白质得率达显著水平;新复极差测验表明,pH值7.5~8.5之间时,各处理间的蛋白质得率差异显著,pH值8.5~10.0之间时,差异不显著。③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时,为了取得碱溶pH值的最大简单效应,宜选择9.0作为碱溶pH值参数。  相似文献   

17.
利用TCA/丙酮沉淀法、直接提取法和两种改良的Tris-HCl提取法对苹果实生树的韧皮部提取蛋白质,并用SDS-PAGE和银染显色的方法对提取的蛋白质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用经过浓缩的的Tris-HCl改良法提取的蛋白质条带清晰,数量多,方法简单且杂质干扰少。因此浓缩的Tris-HCl改良法是适用于苹果韧皮部蛋白质提取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稀碱法对东亚飞蝗蛋白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主要讨论了碱浓度、料液比、粒度、浸提时间、沉淀pH、沉淀时间等条件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稀碱浓度1.5%(W/V),浸提时间2 h,虫粉粒度80目,料液比1:20,沉淀pH值4.5,沉淀时间1 h.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蜂蜜中蛋白质提取的有效方法,优化蜂蜜蛋白电泳条件。[方法]该试验使用丙酮、钨酸钠、硫酸铵、尿素-硫脲4种方法提取蜂蜜中的蛋白并进行比较,然后进行双向电泳分析,对影响双向蛋白电泳的IPG胶条的选择、蛋白质上样量、等电聚焦时间等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试验表明,采用硫脲法提取蜂蜜蛋白获得的蛋白含量最高,硫脲法和丙酮沉淀法获得的蛋白纯度最好,而硫脲法因干扰物质较少、易于裂解适于双向电泳技术,采用硫脲法提取的蜂蜜蛋白选择IPG胶条p H 5~8,蛋白上样量为150μg,等电聚焦时间达到32 000 V·h的情况下能充分地聚焦,获得的双向电泳图谱最佳,优化后的洋槐蜜双向电泳图谱上可检测到326个蛋白点,重复性和分辨率均较好。[结论]蜂蜜类含糖样品中使用硫脲法提取蛋白能减少糖类物质干扰。  相似文献   

20.
籽粒苋鲜茎叶蛋白质含量及叶蛋白提取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K112、R104等8个籽粒苋品种分不同时期进行了鲜茎叶蛋白含量分析和叶蛋白提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籽粒苋属于高蛋白质含量作物,全生育期叶蛋白含量平均达28.76%,采穗后茎叶平均蛋白质含量仍可达11.15%,其最佳利用时期为现蕾期至开花期,其中R104、R1011、K574蛋白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