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贵蚕10号原蚕青·山(中系原种)、绿·水(日系原种)的性状,为其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开发提供参考,对贵蚕10号原蚕的有关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蚕10号原蚕饲养容易、品种性状稳定、适应性较强,茧型较大、产茧量较高、茧质较优;发蛾早、出蛾较集中;10蛾产卵成绩较优,产附平整、不受精卵和不良卵少,产卵量(春秋蚕期,青·山分别达486粒/蛾和470粒/蛾,绿·水达445粒/蛾和442粒/蛾)接近或超过对照品种菁松(中系)、皓月(日系)、洞·庭(中系)、碧·波(日系),克蚁制种量(春秋蚕期分别为15.73张和15.76张)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贵蚕10号原种是一对好饲养、健康性好、老熟整齐、发蛾快且整齐、交配性能好、产卵量较多、产附好的限性原种。  相似文献   

2.
桑蚕特殊用途品种渝黔黄茧的原蚕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掌握特殊用途品种渝黔黄茧2个对交原种G101和Y101的性状,为品种产业开发贮备繁种技术,以全国指定白茧对照种的对交原种菁松(中系)、皓月(日系)和871(中系)、872(日系)为对照,以常规养蚕方法饲养原蚕,以10蛾产卵调查方法调查原种产卵性状,对交原种G101和Y101的原蚕饲养与产卵性状研究.结果:G101和Y101原蚕饲养容易、品种性状较稳定、抗性较强,产茧接近常规品种、茧质较优;10蛾产卵成绩较优,产附平整、不受精卵和不良卵较少,产卵量接近常规品种,1 g蚁制种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G101和Y101是1对产量性状接近常规品种、又具有金黄色蚕茧的特殊性状对交原种,中系G101和日系Y101原蚕各项性状与常规种相同或接近,正反交成绩差异小,达到了实用化水平.其组合渝黔黄茧已于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贵蚕1号原蚕5龄期的用桑量,按克蚁用叶量100kg为100%的用叶量(对照区),进行了贵蚕1号原蚕5龄期不同给桑量(按对照区的60%、70%、80%和90%)对其生长发育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给桑量的减少,5龄蚕的发育经过延长,蚕个体重减轻,全茧量、茧层量、种茧量、单蛾产卵量减少;在给桑量相当于对照的80%以上时,随着给桑量的减少,蚕幼虫生命率、虫蛹率、发蛾率提高,单蛾产良卵量降低。综合蚕体重量、种茧产质量、产卵数、良卵数等几项指标,克蚁用桑为对照区的80%~90%时5龄原蚕的成绩较优。  相似文献   

4.
贵蚕一号组合的原蚕827×薪杭和826×科明间互交时间在2~6h,对原蚕产下卵量和卵质影响不大;不论中系原蚕还是日系原蚕的雄蛾进行3交利用,其生产种的产卵量和卵质也不因雄蛾交配次数的增加而被影响;贵蚕一号组合中、日二系原蚕交配后的母蛾,其产下卵量和产卵速度均受产卵室光线调节保护影响较大,产卵期人工黑暗保护,有加快产卵速度的作用;昼明夜暗的自然光保护,有促进产下卵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天津农业科学》2015,(8):24-30
为了筛选出桑蚕雌蛾在10℃温度条件下的适宜冷藏时间,以贵蚕1号、两广二号、洞庭×碧波等原蚕雌雄蛾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时间冷藏后的交配产卵试验,调查桑蚕雌蛾的耐冷藏性和冷藏后的交配产卵效果。结果表明,在温度10℃和相对湿度75%条件下冷藏,桑蚕雌蛾的耐冷藏性因品种不同有差异,从交配能力看,参试的6个原蚕品种的交配能力排序为:826827洞庭湘·7芙·9碧波。产卵效果因品种和时间不同也有差异,在10℃温度、相对湿度75%条件下,中系原蚕雌蛾827、芙·9、洞庭的适宜冷藏时间为24 h;日系原蚕雌蛾826、湘·7的适宜冷藏时间为24~96 h,碧波原蚕雌蛾的适宜冷藏时间为24~48 h。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贵州农村养蚕对品种有较高抗逆性及较好产量的要求,以一对优良的华系原种为测试种,通过配合力测验,从45个组合中选育出新品种贵蚕3号(57A*渝1×92A*24),系四元杂交种.经多年多次鉴定,西南蚕业科教协作区共鉴,农村试养、种场试繁及各项性状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制种量高、抗性强、发育整齐好养、产茧高、茧大匀正、茧丝质较优,综合性状好的特点.春季四龄万蚕产茧量23.68 kg,万蚕茧层量5.908 kg,茧层量0.5713 g,茧层率24.95%;秋季万蚕产茧量20.059 kg,万蚕茧层量5.005 kg,茧层量0.479 g,茧层率24.95%.茧丝长1 398 m,解舒丝长1 216 m,解舒率86.98%,鲜毛茧出丝率19.98%,茧丝纤度2.876 d,净度95.15分,克蚁制种19.06张.适宜贵州春秋用种.  相似文献   

7.
对贵蚕1号原原种产卵数、全茧量及茧层量的稳产性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回归系数法及平均数与变异系数法分析,结果表明:综合3项指标,原原种新杭的稳定性最好,科明其次,827第三,826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8.
为蚕种保护及人工孵化提供准确的浸酸适期和入库冷藏时间,提高蚕卵卵质和孵化率,调查了云南现行家蚕品种芙蓉·932、湘晖·7532、菁松、皓月、云蚕7、云蚕8的12个原种母蛾拆对后产卵量和卵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同家蚕原种的产卵量及卵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皓月A×B综合表现较好,平均产卵量为441.31粒/蛾,不良卵比例为2.61%,芙蓉×932个体间产卵量差异大,平均产卵量为355.47粒/蛾,不良卵达总产卵量的43.2%,在所调查的12个家蚕原种中综合表现最差;不同家蚕原种的盛产卵时期与产卵速度略有差异,除云蚕8B×A外,盛产卵时期主要集中在投蛾后第1~6 h,超过80%的总产卵量集中在1~9 h。云蚕7A×B产卵速度最快,投蛾后1 h即达到产卵高峰,且5 h内产卵量达总产卵量的80%以上,云蚕8B×A产卵高峰期为投蛾后第8 h,在10 h总产卵量超过80%,产卵速度最慢。在蚕种繁育过程中宜根据不同品种的不同产卵规律对交配、袋蛾、浸酸适期和入库适期等技术采取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乐果乳油、毒死蜱乳油和克螨特乳油3种农药在桑树上混合喷施对云南省常用品系家蚕原原种的安全性,为蚕区桑园害虫防治及科学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和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按1:1:1混配后喷施防治桑树害虫,分别采摘药后10和14 d桑叶饲育云蚕7A、云蚕7B、云蚕8A、云蚕8B、菁松A、菁松B、皓月A和皓月B等8个品系家蚕原原种,并调查其龄期发育经过、生命力成绩(结茧率和健蛹率)、茧质成绩(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及卵质成绩(单蛾良卵数、不良卵数和总产卵数)。【结果】3种农药混施未对桑树产生药害;以药后10和14 d采桑叶饲育家蚕,发现8个品系家蚕原原种的发育经过均未受影响,且无急性中毒死亡现象。饲育药后10 d桑叶对云蚕7A、云蚕7B和云蚕8B等3个品系家蚕原原种的生命力、茧质及卵质成绩影响较大;对云蚕8A的卵质成绩无影响,但其生命力和茧质成绩均受影响;对皓月A的生命力和茧质成绩有影响;对菁松A、菁松B和皓月B等3个品系家蚕原原种的茧质成绩有影响。饲育药后14 d桑叶对云蚕7A、云蚕7B、云蚕8A、云蚕8B、菁松A、菁松B和皓月B等7个品系家蚕原原种的生命力影响不明显,但对皓月A的生命力有一定影响;对8个品系家蚕原原种的茧层率影响不明显;除云蚕8B的单蛾良卵数和单蛾总产卵数较清水对照显著降低外(P< 0.05),对其他7个品系家蚕原原种的单蛾良卵数和单蛾总产卵数影响也不明显。【结论】8个品系家蚕原原种在取食药后10 d桑叶后其生命力、茧质及卵质成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取食药后14 d桑叶后除云蚕8A、云蚕8B和皓月A外,其他品系家蚕原原种的生命力、茧质及卵质成绩受影响不明显,表明云蚕7A、云蚕7B、菁松A、菁松B和皓月B等5个品系家蚕原原种在药后14 d采桑叶饲育安全。综合家蚕的生命力、茧质及卵质成绩,不同品系家蚕原原种对乐果乳油、毒死蜱乳油和克螨特乳油3种药剂混施的敏感性排序为云蚕7B>云蚕8B>皓月A>云蚕7A>云蚕8A>菁松B>皓月B>菁松A。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两广二号在贵州的性状表现,以原蚕性状研究的常用方法研究了2个原种的相关性状。结果表明:两广二号在贵州产卵量较高,卵质较优,是适宜于贵州养殖的优良夏秋用品种。  相似文献   

11.
范杰 《农业考古》2021,(1):7-16
红山文化出土玉蚕反映出辽西地区至少在距今5500-5000年便已经开始认识和利用桑蚕和柞蚕资源了。这不仅使得辽西所在的燕辽地区成为除黄河中游和长江下游地区之外的又一史前蚕资源利用中心,也将中国最早开始利用柞蚕的时间和地区从汉代的山东半岛,追溯到红山时期的辽西地区。同时,玉柞蚕在数量上的优势,暗示着野蚕资源仍是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蚕丝的主要来源。红山文化“以玉为蚕”和“以蚕化龙”的认识和表现手法与商周时期不谋而合,是红山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直根系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利用家蚕×野桑蚕的杂种优势,选用家蚕与野桑蚕杂交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家蚕×野桑蚕杂交后代的亲缘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家蚕与野桑蚕杂交后代群体分为2大类,其中第1大类是以家蚕873为亲本的杂交后代,第2大类是以家蚕874为亲本的杂交后代,聚类划分结果符合品系的来源情况。  相似文献   

13.
贵州地方三眠蚕对普通四眠蚕的遗传显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三眠蚕品种“202”同时与四眠蚕品种781、丰1等杂交,通过对其后代各项性状的表现及眠性遗传显隐性研究,检测贵州地方三眠蚕与普通四眠蚕的遗传显隐性表现,分析贵州地方三眠蚕品种的遗传强势性。结果,贵州地方三眠蚕品种“202”对普通四眠蚕为显性遗传。研究为贵州实用三眠蚕品种的选育准备了基础材料,同时为贵州地方三眠蚕品种遗传改良,育成实用三眠蚕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三眠性家蚕具有茧丝纤度细、可缫制高品位生丝(5~6A级)的优点,细纤度生丝可全部用于出口,是我国家蚕品种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对贵州地方三眠家蚕与普通四眠蚕的遗传显隐性表现研究,鉴定了贵州三眠蚕品种"202"对普通四眠蚕品种781、丰1、渝1、782等的遗传强势性。同时从鉴定的杂交组合中选择具有生产性能优的组合进行定向培育,选育出适应贵州条件的三眠蚕品种材料,结果培育了4个性能优良的品种材料,为实用三眠蚕品种的育成完成了前期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小蚕共育关键技术是:对蚕室、蚕具彻底消毒,杜绝病原菌浸入蚕室和储桑室;催青适宜温度为25.5℃,干湿差1.5℃;控制好小蚕食叶期的温度,1~2龄期,饲养温度为27~28℃,干湿差0.5℃,湿度81~82 F,干湿差1 F;3龄期,饲养温度为25~26℃,干湿差1℃,湿度77~79 F,干湿差2 F;幼虫在睡眠中蚕室要保持微风流通,给桑时蚕室要通风良好,保持蚕室空气新鲜。  相似文献   

16.
家蚕和中国野桑蚕远缘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个远缘杂交后代的选育结果表明,野桑蚕可用于培育细丝品种和龄期短品种等。由于野桑蚕茧丝表现较差,对家蚕亲本的茧丝质应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可回交家蚕亲本以改良远缘杂交后代的茧丝质。远缘杂交后代宜尽早根据形质性状的分离建立品系,实行蛾区育,但对茧丝性状(除纤度外)的选择宜延迟到F4代以后进行;另外利用性状间相关和选择隐性性状可克服远交后代分离复杂、分离时间长的缺点,以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7.
养蚕环境与蚕病防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宜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萍  安慧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141-143
以宜州为例,分别选择科技力量较高、中等、较低的3个乡镇,进行了养蚕环境与蚕病防治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个乡镇在桑园管理、蚕沙处理、技术指导方面有显著差异;在养蚕规模、蚕病防治技术方面无显著差异;在消毒环节,部分项目有显著差异.整体来看,宜州市的养蚕环境及蚕病防治情况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用搭棚遮荫的方法人为造成日照不足的桑叶,以研究养蚕时在光照叶和遮荫叶上添食蔗糖的效果。结果表明光照叶或遮荫叶上添食蔗糖,对蚕茧和蚕种的产质量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特殊用途桑蚕品种渝黔绿茧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加快特殊种质资源的利用,按桑蚕普通种品种区试设计要求,对绿茧品种进行室内品比与生产区域试验.品比结果表明,蚕种孵化整齐,蚕儿发育整齐度高,健康性好,壮蚕食桑快,食桑活泼,踏桑少,老熟整齐,营茧快,茧型整齐匀正,茧色内外层一致,淡绿色,茧丝长1 100 m左右,解舒率80%左右,出丝率16.5%,解舒丝长900 m左右;蚕丝淡绿色,整根丝深浅一致.生产区试结果表明,蚕种孵化整齐,蚁蚕体色黑色,小蚕共育蚕儿发育整齐,健康性好,抗逆性强,张种产茧量较高,适应贵州中海拔以下蚕区的养蚕环境.  相似文献   

20.
用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家蚕血液中超氧物岐化酶活性的结果表明,家蚕血液中超氧物岐化酶活性不仅在品种间存在差异,而且在同一品种的雌雄体间亦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发育期其血液中超氧物岐化酶的活性和同功酶均有差异.幼虫期同一品种雄蚕血液中超氧物岐化酶活性高于同一生长期的雌蚕,五龄蚕超氧物岐化酶活性低于四龄蚕.幼虫期与蛹期超氧物岐化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出活性谱带亦不相同,幼虫期多为一条活性带,且活性带峰值是雄蚕高于雌蚕;而蛹期有的品种出现两条活性带,其峰值则显示出雌蚕高于雄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