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不同年限退耕地土壤物理性质与群落特征.[方法]通过对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la、2a、3a、4a、5a、8a、15a、24a和31a退耕地的生境和植被群落特征的分析,研究了不同年限退耕地植被群落、土壤水份、容重、孔隙度和机械组成的变化.[结果](①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退耕地在31a自然恢复过程中共出现植物32种,14科,其中灌木6种,草本26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81.25%、18.75%;藜科(6种)、菊科(4种),禾本科(4种)、蒺藜科(3种),4科植物占总物种数的53.13%;②不同年限退耕地0~40 cm范围内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经历了先增后减的一个变化过程,土壤容重及孔隙度变化不太明显;③在退耕地0~40 cm土层范围内,各样地细砂粒的比例最大,粉粒和粘粒次之,粗砂粒的比例最小,但各粒径所占比例随退耕年限的变化不大.[结论]该研究可为石羊河下游退耕地区植被重建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黔东南不同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黔东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3种林地类型不同土层(A:0~15 cm,B:15~35 cm)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增加,3种林地类型土壤物理性黏粒(<0.01 mm)含量逐渐增加,总体表现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相近,均较大,常绿阔叶林较小;土壤容重逐渐增加,总体表现为针阔混交林最大,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相近,均较小;土壤总孔隙度逐渐减小,总体表现为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土壤毛管持水量逐渐减小,总体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随着土层深度增加,3种林地类型土壤pH值逐渐增加,但均处于较强酸性水平,总体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总体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3种林地类型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及针叶林土壤全钾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土壤全钾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总体上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逐渐降低,总体上分别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认识沙区农田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演变规律,在相近种植制度与施肥灌溉管理措施条件下,选择科尔沁沙地免耕翻、耕作3 a、耕作10 a和耕作20 a 4种类型农田为研究样地,采集了不同类型农田生境中土壤节肢动物,研究了沙区农田长期耕作对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20 a农田土壤含水量、pH、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高,免耕农田与耕作3 a和10 a农田土壤性质相近,沙区农田耕作时间对土壤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4种农田共采集216只土壤节肢动物,隶属3纲10目,其中蜱螨目和弹尾目为优势类群,啮虫目、蜘蛛目、鞘翅目和膜翅目为常见类群。免耕农田土壤节肢动物密度最高,其次是耕作10 a和20 a农田,耕作3 a农田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最少。耕作20 a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和多样性较高,其次是耕作10 a和免耕农田,耕作3 a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和多样性最低。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耕作年限土壤pH可能是影响不同耕作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因素。初步研究表明,沙区农田免耕有利于土壤节肢动物个体存活,短期耕作活动(<10 a)不利于土壤节肢动物定居,但长期耕作(>20 a)有利于提高和维持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从而有利于沙区农田土壤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农田生态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4.
不同年限退耕地植被与风沙流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垫面性质决定了近地面风沙流输沙量,而植被状况是下垫面中影响风沙流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同年限退耕地上安装0~100 cm的积沙仪,测定植被不同生长阶段的风沙流输沙率及植被特征,分析不同生长阶段植被对输沙率的影响以及输沙率随高度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1)退耕地物种丰富度、植被盖度、年输沙率随退耕时间呈规律性变化,物种数量、物种丰富度与退耕年限呈显著负相关,年输沙量与退耕时间呈显著正相关,与植被总盖度呈负相关;2)在不同退耕年代退耕地上,输沙率随高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0~30 cm,越到上层,输沙率变化幅度越小;3)在同一风速条件下植被不同生长阶段,输沙率在植被生长高峰期明显低于生长初期,同时与植被盖度、草本植物数量显著相关;4)输沙率在不同高度范围内因植被增加而呈减少趋势,随着高度的增加输沙率增加百分比逐渐降低;5)干旱荒漠区退耕地灌木种类稀少,草本植物对群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雨季,进而影响了退耕地风沙流输沙率。研究结果为退耕地采取植物治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紫茎泽兰入侵对弃耕荒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四川省德昌县弃耕荒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植物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调查,并与紫茎泽兰种群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紫茎泽兰轻度发生区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年际变化不大,介于0.550 1~0.683 3之间;中度发生区多样性指数年际变化最大,介于0.333 5~0.639 3之间;重度发生区已经形成紫茎泽兰单优群落;轻度发生区紫茎泽兰的生长扩散速度较慢,种群多为零星丛状分布,1 a后密度从3株/m2增至8株/m2,盖度从5%扩大到10%;中度发生区紫茎泽兰密度从32株/m2增至次年的103株/m2,盖度从35%扩散至90%以上;重度发生区域的紫茎泽兰的盖度、密度以及株高等均已达到最大,同期伴生植物极少.  相似文献   

6.
随着猕猴桃栽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虫害问题日益严峻。为了探究猕猴桃品种差异化的害虫生态调节理论,选择陕西关中地区主栽红阳、海沃德、翠香3个品种猕猴桃园,采用五点取样法、网扫法、陷阱法及灯诱法,系统调查各个品种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分析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等群落多样性特征和主要类群的时空二维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园的优势类群为隐翅甲科(Carabidae)和薪甲科(Latridiidae),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309 4和0.224 5;而海沃德、翠香猕猴桃园的优势类群均为薪甲科,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471 0和0.550 9;3个品种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无显著差异。在害虫-天敌体系中,红阳猕猴桃园中草蛉科(Chrysopidae)与蚜科(Aphididae)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值较高,达0.90;海沃德猕猴桃园中姬小蜂科(Eulophidae)与介壳虫科(Coccidae)及蚜科生态位重叠值较高,达0.84和0.79;而翠香猕猴桃园中草蛉科与蚜科生态位重叠值较高,达0.91,瓢甲科(Coccinellidae)与蚜科和介壳虫科生态位重叠值也较高,达0.82和0.75。结果明确了不同品种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害虫-天敌体系的差异性,因此可差异化地利用天敌来防治害虫,并为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保护果园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梨园芳香植物间作区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间作芳香植物对沙地梨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以沙地黄金梨园设置间作薄荷(Tr1)、孔雀草(Tr2)、罗勒(Tr3)和自然生草(Tr4)为处理,清耕区(Tr5,CK)为对照,对梨树年生长周期中各间作区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结果】梨园不同芳香植物间作区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不同:各间作区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科数无明显差别;而个体数以Tr2、Tr1Tr3Tr4Tr5(CK)(P0.01)顺序依次增加。不同芳香植物间作区节肢动物各功能群的结构特征存在不同差异:梨园间作芳香植物条件下,节肢动物群落中各功能群的科数总和、个体数总和以及益害比(天敌/害虫)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类群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科数在各间作区无显著差异,而个体数、优势度集中性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在各间作区间呈现多样性差异。梨园间作芳香植物条件下,各间作区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在梨树各生长阶段表现不同;梨园间作芳香植物能有效降低梨树花期以后的节肢动物数量,尤其以梨果实膨大期效果最为明显。【结论】梨园间作芳香植物对控制梨园害虫数量的发生,增加天敌数量,调控梨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塞罕坝不同林型中土壤节肢动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林型土壤节肢动物共721个,隶属4个纲15类(目);不同林型具有不同分布特点,且对土壤节肢动物产生影响的土壤理化性质不同。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城市不同绿地类型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调查了上海市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和落叶针叶林等4种不同绿地类型的16个样地中节肢动物的群落,共采集到节肢动物3纲11目40科,其中摇蚊科数量最多。不同绿地类型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排序为:常绿阔叶林(2.09)落叶阔叶林(1.83)混交林(1.78)落叶针叶林(1.76)。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普遍低于天敌亚群落,说明节肢动物群落中害虫所占的比例较低。因此,建议在城市绿地有害生物防控的过程中,注意对天敌和中性昆虫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调查苜蓿种子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组成.[方法]从苜蓿种子田播种后第1年开始,连续2年对种子田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并运用多项群落多样性指标研究节肢动物群落的时序动态.[结果]在苜蓿种子田中发现节肢动物12目58科256种,其中天敌昆虫8目21科,害虫7目27科.种子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苜蓿的物候期及田间管理等情况有关,并受环境条件和气候的影响较大.[结论]2010年群落各多样性指标均高于2011年,说明2011年在田间施用化学农药对群落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