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关系到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通过对人兽共患病、化学污染、动物食物链污染、动物性食品加工过程污染等影响动物性食品卫生与安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同时对防范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采取的措施和公共卫生安全方面进行论述,从而为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防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人畜共患病疫情回升、重大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动物生产污染突出、生物安全和生物恐怖面临新挑战等兽医公共卫生的现状和面临问题进行阐述,进一步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完善兽医公共卫生监管体系、建立人畜共患病和动物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实施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可追溯管理、采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系、加大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兽医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开展合作交流与宣传教育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动物性食品安全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掌握动物性食品污染的相关知识和其安全性评价技能是现代畜牧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1动物性食品污染概述动物性食品污染,是指肉、蛋、乳、水产食品及其制品受到有害的生物性或化学性物质的污染,致使食品的卫生质量下降或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畜牧兽医卫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防控人畜共患病和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近年来,因动物染疫、动物性食品污染而造成人畜共患病、食源性疾病不断发生和流行,规模化养殖污染严重等问题不断出现,使畜牧兽医公共卫生面临着威胁和挑战。本文通过探讨兽医公共卫生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就如何加强畜牧兽医卫生检验工作,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确保人民健康生活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万遂如 《养猪》2019,(4):1-5
目前,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农兽药物残留不符合标准、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滥用禁用的各种药物添加剂、重金属污染以及产品质量指标不达标等多个方面。生产食品的原料绝大多数来自农畜产品及水产品,因此,环境污染给食品安全带来重大隐患。其中农畜水产品产地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及农业污染三个方面。由此可见,食品污染来自种植业与养殖业等农业面源的污染与环境污染造成的化学性污染,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动物性食品安全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动物性食品安全有关的问题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动物性食品安全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论文从养殖、运输和屠宰环节分析了我国农场动物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农场动物福利,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兽医卫生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兽医卫生的核心是通过预防人畜共患病,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近几年,在多个国家人畜共患病都有过规模性暴发,人畜共患病、动物性食品安全、动物生产污染、生物安全等,都是兽医卫生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对兽医卫生进行简要阐述,对突出性兽医卫生问题的发生作进一步分析,探究兽医卫生可持续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畜牧杂志》2006,42(22):17
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教授就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做了精彩发言.沈教授首先讲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他说,众所周知,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挑战和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如兽药、化学污染物、农药、禽流感、口蹄疫等,其中兽药和霉菌毒素等外源化合物残留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食品安全的另一个问题是大量抗生素使用后动物产生的耐药性.食品安全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尤其成为国际贸易中敏感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意大利和波多黎各牛奶玉米霉烯酮残留造成数以千计的儿童性早熟事件,比利时的"二恶英"事件,我国2000年到现在每年发生的"瘦肉精"中毒事件,出口水产品氯霉素残留事件等,这些事件越来越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因此,开展动物性食品有害残留的检测和控制研究,对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各有关单位:为保证动物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落实全国遏制动物源性细菌耐药行动计划,有步骤推动促生长用抗菌药物"退出行动",按照农业部兽医局统一部署,中国兽药典委员会风险评估与用药指导专业委员会对部分兽用抗菌药的使用风险进行了评估。综合考虑靶动物安全、动物性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以及国外同品种药物的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中,兽医公共卫生是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人兽共患病,提高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就目前兽医公共卫生发展现状而言,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较为严重,在影响食物贸易的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对兽医公共安全予以高度重视,并就相关问题予以深入研究,探讨解决策略,从根本上避免兽医卫生安全问题对社会、对国家以及人类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11.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然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显露无疑,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及人体健康,已造成严重后果,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系统分析认为,饲料的污染、养殖场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养殖生产中滥用抗生素、使用违禁添加剂、动物源性食品加工和储藏过程中违规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检出手段落后、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管理部门多、政务分割是产生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故的根源。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控制对策是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畜产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发展生态畜牧业模式,完善疫病防控体系,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加强监管,确保动物源性食品源头的质量安全、强化监管职责,确保畜产品的屠宰加工质量、加强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奶业标准体系,各职能部门应切实承担起这项工作,加强此方面的监管力度,以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产生了由量到质的转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显露,对公共卫生安全和人类的健康已造成严重的威胁,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文章针对目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危害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保证动物产品的健康使用,促进畜牧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畜产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畜禽公共卫生安全防御体系薄弱以及动物福利差等一系列问题极为突出,结合世界畜牧业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大趋势,必须对原有的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本文结合我国畜牧业发展实际,将畜产品安全事件、畜禽公共卫生安全防御体系以及家畜福利等内容引入本科生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以期培养具有现代先进养殖理念的新型畜牧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持续曝光的畜牧饲料安全和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威胁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不利于畜牧业有序发展。该文主要论述饲料安全和动物性食品安全定义,并对其不安全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最后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执法监管、检测评价和加工工艺等方面提出加强饲料安全与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对策。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畜牧饲料和动物性食品安全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5.
人类健康、畜牧业和动物卫生是紧密相联的,兽医公共卫生不仅聚焦于食品卫生和环境的污染,保证食品安全,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并且在再发和新发人兽共患病的控制中已经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中简述了兽医在公共卫生方面的作用、兽医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和特种经济动物的兽医公共卫生。  相似文献   

16.
The last century of food animal agriculture is a remarkable triumph of scientific research. Knowledge derived through research has result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that have increased the efficiency of food production and created a huge animal production and foo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apable of feeding the US population while also providing significant quantities of high-quality food for export to other countries. Although the US food supply is among the safest in the world, the US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stimates that 76 million people get sick, more than 300,000 are hospitalized, and 5,000 die each year from foodborne illness. Consequently, preventing foodborne illness and death remains a major public health concern. Challenges to providing a safe, abundant, and nutritious food supply are complex because all aspects of food production, from farm to fork, must be considered. Given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demand and expectations for food safety as well as the formidable challenges of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a safe food supply, food safety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programs have taken on a new urgency. Remark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during the last century. Wisdom from a century of animal agriculture research now includes the realization that on-farm pathogens are intricately associated with animal health and well-being, 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food, and profitability. In this review, some of the developments that have occurred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are summarized, including types, sourc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disease-causing pathogens encountered in food-producing animal environment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food safety; current and future methods to control or reduce foodborne pathogens on the farm; and present and future preharvest food safety research directions. Future scientific breakthroughs will no doubt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animal agriculture and 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food, but we will also be faced with moral, ethical, and societal dilemmas that must be reconciled. A strong, science-based approach that addresses all the complex issues involved in continuing to improve food safety and public health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foodborne illnesses. Not only must research be conducted to solve complex food safety issues, but results of that research must also be communicated effectively to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高,食品消费也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和安全转变。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食品安全问题也超越了国界,变成了全球性的问题。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尤其是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强兽药残留监控,对于提高养殖业产品质量、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健康、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养鸡场的用药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山东省规模化养鸡场的卫生管理、防疫与用药的现状,分析了由于不规范用药带来的病原微生物扩散、水土面源污染等问题,并对控制环境污染,加强生态与食品安全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对食物安全性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对肉食品的选择上。市场上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危害国民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动物健康状况尤为重要,相关工作人员要十分重视动物防控检测工作,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对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实施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餐厨废弃物(food waste,FW)的资源利用受到广泛关注。FW焚化、填埋、堆肥、厌氧消化等技术因其面临的环境可持续性问题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饲料化技术可以将FW转化为高价值的饲料,从而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养殖成本和环境污染,但该技术应符合减少、再利用和回收有机废物的处理原则。作者综述了FW的饲料化技术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FW饲料化技术主要包括热处理、酶处理、藻类培养、昆虫过腹、发酵技术。其中热处理可以确保微生物安全性,是其他技术的预处理技术。藻类培养和昆虫过腹技术可以将FW转化为植物和昆虫蛋白,避免同源污染,但尚不清楚藻类和昆虫在FW利用过程中是否会造成污染物积累。酶处理和发酵技术可以将FW中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酶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需要考虑特殊的酶制剂。发酵技术的机械化程度和资源利用率高,其核心是微生物,需要筛选有效的、能充分利用FW的微生物。目前FW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较少,在其生产和应用中要特别注意用量和使用时间。为了使FW饲料真正作为动物饲料进入食物链,研究人员必须对不同动物(含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性能和产品特性进行研究,以确保动物健康及动物产品对人类健康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