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甘蓝夜蛾高毒力Bt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农业大学昆虫教研室从黑龙江地区病死鳞翅目昆虫体内分离出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菌株74株,随后以甘蓝夜蛾为供试昆虫对这些菌株的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很多菌株对甘蓝夜蛾的初孵幼虫均具有一定的毒力,经过初筛、复筛,试验选出了毒力相对较高的5个菌株,当菌液浓度在8×10~7个芽孢·mL(-1)时,甘蓝夜饿死亡率分别达到80%~95%,Lc50分别为43,63,68,710,1778倍液。  相似文献   

2.
高毒力Bt菌株HB-3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在摇瓶中对B t菌株HB-3进行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的筛选,采用国产15 L全自动智能发酵仪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在培养基各组分中,酵母粉对产孢数影响最大,得到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玉米淀粉4.0%、黄豆饼粉2.0%、酵母粉2.0%、鱼粉2.0%、蛋白胨0.5%。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pH值7.4、接种量7%、培养温度32℃。  相似文献   

3.
对美国白蛾高毒力苏云金杆菌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对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高毒力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菌株,本研究以43株Bt自然分离株为材料,经初步筛选和LC50测定得到了对美国白蛾幼虫高毒力菌株Bt S-19,在此基础上对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株间对美国白蛾活性差异明显,LC50测定结果经DPS软件分析,菌株Bt S-19活性最好,处理72 h后对初孵幼虫LC50值为1.8×105cells/mL,浓度对数回归方程为Y=1.082 9+0.744 4X,相关系数为0.988 8,明显好于标准菌株HD-1;对二龄、三龄、四龄和五龄幼虫72 h的LC50值分别为2.3×105、8.1×105、1.3×106和3.1×106cells/mL。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该菌株晶体为小菱形,生长对数期为2~5 h。推断该菌株是一株对美国白蛾有应用潜力的Bt野生株。  相似文献   

4.
苏云金杆菌菌株的毒力比较及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苏云金杆菌生产菌株对小菜蛾毒力差异显著,采用分离筛选,接种复壮等方法筛选的粉3-20、虫1-61、虫1-63、虫2-23等4个菌种较生产菌种Yz-3毒力提高了3%-35%。  相似文献   

5.
防治水稻纵卷叶螟高毒力Bt新菌株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离筛选、接种复壮等方法,选育出Bt038和Bt053两个对水稻纵卷叶螟高毒力的Bt新菌株;并进行了室内和田间防治试验,对水稻纵卷叶螟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对从东北地区土壤中分离出的4株编号分别为HB-4、HB-11、HB-37和HB-69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发酵特性、生化反应、鞭毛血清型鉴定及毒力测定的研究。结果表明,4株菌株的血清型分别为:H3abc、H14、H5ab和H3abc。4株菌株对小菜蛾均有较高毒力,HB-37对玉米螟有较高毒力,HB-4对玉米螟有低毒,HB-11对尖音库蚊有低毒。  相似文献   

7.
美国白蛾高毒Bt菌株复配增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杀虫剂,有着低毒、无公害、环境友好等优点,在防治美国白蛾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单一使用时也存在着对美国白蛾幼虫致死效率不高及致死速率较慢的问题。首先利用前期筛选的美国白蛾高毒苏云金芽孢杆菌CF1262菌株与常用生物制剂(灭幼脲III号、阿维菌素、苦参碱)进行相容性测定试验,筛选出与苏云金芽孢杆菌相容性好的生物杀虫剂灭幼脲III号和阿维菌素;再用筛选出的生物杀虫剂进行不同浓度的复配增效试验,测试室内联合毒力,并通过共毒系数的计算优选出表现增效作用的组合。综合复配剂对美国白蛾4龄幼虫的联合毒力及共毒系数的整体情况来看,1.8%阿维菌素乳油、25%灭幼脲III号悬浮剂与苏云金芽孢杆菌CF1262复配剂均对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显示出了很好的增效作用。其中,苏云金芽孢杆菌CF1262与1.8%阿维菌素乳油体积比1∶1混合后增效作用尤为明显,共毒系数达到179.88。试验结果为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提供更多值得参考的方法和选择。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7个优质主产烟区收集的450份烤后烟样,运用4%NaCl培养基选择分离法,分离出苏云金芽孢杆菌475株。其中对含毒蛋白基因cryⅠ及cryⅤ的18个Bt菌株用2龄烟草甲虫进行生物毒力测定,试验9 d后,9个Bt菌株生物毒力测定校正死亡率均超过80%;试验12 d后,5个Bt菌株生物毒力测定校正死亡率均超过95%。同时对分离出的Bt菌进行PCR毒素蛋白基因鉴定,含cryⅠ毒素蛋白基因的Bt菌有7株,出菌率为1.47%;含cryⅤ毒素蛋白基因的Bt菌11株,出菌率为2.32%;没有含cryⅢ毒素蛋白基因的Bt菌。因此,为进一步用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烟叶仓贮害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求高抗紫外线的Bt菌株。[方法]采用不同照射时间的紫外线(UV)对1株野生型Bt菌株及3株Bt菌株Bt001、Bt200、Bt087进行照射处理后再置于32℃培养箱中培养16h。[结果]Bt野生菌株在UV处理3min后已基本全部失活,而Bt001、Bt200、Bt087在UV处理8min后仍有活性。菌株Bt001、Bt200、Bt087对UV的抗性均强于野生Bt菌株,其中,Bt200相对弱些,UV处理9min后已无菌落;Bt087最弱,UV处理8min后已无菌落;而菌株Bt001对UV的抗性最强,UV处理13min后仍有菌落出现,说明不同的Bt菌株,其遗传背景是不同的。另外,Bt001经紫外线照射9min培养16h后发现有9个菌落发生明显的变异,菌落呈棕黄色,菌落明显比原始菌落小,油镜下观察涂片,其菌体比原始菌体小,说明Bt001为明显发生突变的菌株。[结论]菌株Bt001对UV的抗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
用棉铃虫和粘虫制备不同组织匀浆液,分别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和氨肽酶N活性测定,不同组织样品与毒蛋白点杂交测试,中肠可溶性蛋白与Bt毒蛋白的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棉铃虫和粘虫肠部组织酶活性都非常高,并且肠部组织样品和Bt毒蛋白都有点杂交结合;但只有棉铃虫中肠刷状缘膜小泡(BBMV)和Bt毒蛋白有Western印迹,而粘虫中肠BBMV和Bt毒蛋白没有Western印迹。  相似文献   

11.
灭幼脲对粘虫幼虫体内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皮8h内的粘虫6龄幼虫,用灭幼脲每头0.04μg胃毒处理后1d~4d,体内血糖和整体糖原含量高于对照约10%~20%左右,而血液和脂肪体内蛋白质含量则略低于对照,与此相反,处理5d后至初蛹期,粘虫体内血糖和整体糖原含量低于对照3%~20%,而血液和脂肪体内蛋白质含量却高于对照,7日龄时处理组幼虫脂肪体内蛋白质含量比对照高达31%。上述现象难以用灭幼脉抑制粘虫几丁质生物合成来解释,可能是其干扰了粘虫激素平衡的结果。同时,灭幼脲时稻瘟病菌孢子萌发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抑制强度远低于异稻瘟净,说明灭幼麻可能对真菌几丁质合成有较弱的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饲料对粘虫繁殖力的影响,以选择适宜的粘虫饲料。[方法]采用不同饲料饲养粘虫幼虫,对粘虫繁殖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饲料对粘虫个体重量、繁殖力、死亡率影响较大,以玉米苗饲养粘虫效果最优,粘虫化蛹率为91.71%,产卵量为611.49粒/只,卵孵化率为66.38%,其次是墨西哥玉米草,粘虫幼虫重量为0.329g/头,羽化率为93.83%。人工饲料生产成本最高,墨西哥玉米草生产成本最低,比人工饲料降低成本52.76%。[结论]墨西哥玉米草最适合用作规模化饲养粘虫。  相似文献   

13.
粘虫胚胎细胞继代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粘虫胚胎细胞的继代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C-100(SIGMA)培养基最适合细胞生长。不同血清浓度和pH的培养基对细胞生长影响很大,以10%小牛血清浓度和pH6.2的培养基对细胞传代培养最为适宜。细胞生长依赖于细胞接种密度,以 5×10~5细胞/mL细胞接种密度对细胞生长最为适宜。适于细胞培养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6-29℃。  相似文献   

14.
秦岭山区204种植物对粘虫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粘虫为试虫,对采自秦岭山区的204种植物样品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供试样品中,有87种对试虫有50%以上拒食或毒杀效果,其中菊科21种、蔷薇科7种、毛茛科5种;大花金挖耳、蓼子朴、天明精、南蛇藤、遏兰菜、巴东醉鱼草等植物对试虫的拒食和毒杀效果均大于80%,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The dissolution of polyhedra of Mythimna separata nuclear polyhedrosis.virus by digestive fluid(pH 11.03) collected from the 5th instar M.separata larvae was studied.in vitro.Observations were made at timed intervals using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Under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the polyhedra lost their refrigence by 5minute exposure to the digestive fluid.After exposure to the fluid for 30 minutes,all of the PIBs were dissolved.Chages of the PIBs were also observed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after 5 minute exposure to the fluid,damaged PIBs and PIB-derived debris were seen,After 30 minute exposure,only remains of PIBs were found .The effect of M.separata digestive fluid on the infectivity of Ms NPV was examined by neonates bioassa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virions from Ms NPV-PIBs were rapidly inactivated after 15 minute exposure to digestive fluid and all of virons were non-infectious.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二代粘虫预测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东部粘虫 (MythimnaseparataWalker)年发生第二代成虫公主岭地面诱蛾量和同期降雨量的数据为预测因素 ,该世代成虫繁殖的危害种群在吉林省的发生面积为预测目标 ,应用回归相关法研究发生预测的数学模型 ,用Basic语言计算机程序计算并进行分析与拟合 ,提出了吉林省二代粘虫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1982~2007年勐海县气候因子及粘虫数量变化,探讨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粘虫的发生与该县的气候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其中温度与粘虫数量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温度影响着粘虫发生的数量,回归关系为y=2.691x-57.123(R2=0.110);相对湿度与粘虫数量间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降雨量与粘虫数量大发生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