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实验以冰箱,泡沫箱保鲜公式分0-2℃,3-5℃,6-8℃三个温度组保鲜的牡蛎肉为对象,着重研究保鲜过程中挥发性盐基搂,三甲近,细菌总数的变化及其与鲜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几年来的太平洋毛蛎育苗技术总结,论述了太平洋牡蛎人工控温育苗技术以及在品种选择,水质,饵料,生产技术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就太平洋牲蛎育苗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os)是广盐性、广温性贝类,其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养殖周期短、味道鲜美。福建省自80年代引进试养成功以来,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养殖效益显著,现已成为浅海养殖的重要种类之一。1 养殖区的选择 太平洋牡蛎养殖区应具备以下自然条件:(1)风浪小、潮流畅通;(2)底质为泥或泥沙质且倾斜度小;(3)浅海水深在5~10米之  相似文献   

4.
5.
近几年来,水产养殖上新增加太平洋牡蛎的养殖,发展形势看好,方兴未艾,因此,提供健壮,抗病害,生长快的苗种支持养殖业的发展也成当务之急,本文就如何进行太平洋牡蛎的人工育苗,提高人工育苗的苗种质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太平洋牡蛎育苗,现将太平洋牡蛎育苗技术介绍如下:一、全人工育苗(一)亲贝的挑选挑选1~2龄个体肥大的健康成贝,以贝壳完整,双壳合抱自然,闭合有力,壳缘锐利,肥满度好的作为亲贝。(二)人工解剖授精目前多采用人工解剖授精来获得受精卵,雌雄亲贝数量按(50~10  相似文献   

7.
8.
9.
1太平洋牡蛎的养殖方式福建省大体有3种养殖方式。一是筏式:适宜于潮时水深5米以上的海区.每筏为80平方米.用3层共30根毛竹构成。底层6很长10米的简竹纵排.中层20根长8米的毛竹等距横排,上层每边各2根10米长毛竹捆压在筏架两边。毛竹重叠处皆捆好.四角分别用4根木桩和聚乙烯绳顺流固定.木桩间距40米,大潮平潮时绳与水面成45度角。每台用6~8个各150公斤浮力的浮球使筏架上浮.每台佳400申。二是延绳式:亦适宜于干潮水深5米以上的浅海。用2条100多米绳平行且间隔5米顺流设置,4根桩间距为5米和100米。用数根5米的缩成毛竹为根档固定…  相似文献   

10.
郇双云 《水产科学》1990,9(1):44-46
1.引言日本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养殖自从采用广岛地区的养殖方法以来,二百多年时间没有任何重大改变。最初的方法主要是在浅海海湾潮间带的海底插入竹杆和树枝养殖牡蛎。但海底如果是淤泥底和沙底以及海藻生  相似文献   

11.
太平洋牡蛎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担轮幼体为材料,研究太平洋牡蛎的核型,得出2n=20,NF=40,10对染色体全部为中央着丝点染色体。其染色体数目和国外报道的20多种牡蛎的染色体数目一致,但核型稍有区别。  相似文献   

12.
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豪  魏若飞 《水产科学》1991,10(1):9-12
1990年6月,利用对虾育苗室,在45立方米水体中培育出太平洋牡蛎苗种1400万个,平均单位水体出苗33万个。卵孵化和幼虫培育所用海水均经次氯酸钠处理后使用。亲贝和幼虫培育均以等鞭金藻,叉鞭金藻,扁藻为饵料。幼虫培养每天换水2次,每次换1/3。每隔3天倒池1次。水温在21~25℃条件下培育14天,当幼虫壳长达280~300微米时出现眼点并开始附着。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具有体型大、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是全球牡蛎养殖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种类。国外一些学者曾对其生物学及生态学进行过许多研究。国内也先后对其室内人工育苗及相关技术进行过研究与探讨。隋锡林等报道了影响太平洋牡蛎人工苗种培育的主要因子;刘洪军、吕豪等报道了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技术及亲贝促熟的研究。笔者总结了多年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生产实践的经验与体会,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山东沿海褶牡蛎与太平洋牡蛎等位基因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杨锐 《水产学报》2000,24(2):130-133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山东沿海莱州 (LZ)、俚岛 (LD)和青岛 (QD)三地褶牡蛎自然群体以及荣成的太平洋牡蛎 (TP)养殖群体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进行测试的 9种酶中共检测到 2 0个位点。LZ与QD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 6 0 .0 % ,其余两群体均为 5 5 .0 %。LZ、LD、TP和QD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 1.42 2± 0 .16 5、1.2 38± 0 .0 85、1.2 0 7± 0 .0 86和 1.32 6± 0 .119。平均杂合度观察值分别为 0 .2 16± 0 .0 5 0、0 .16 5± 0 .0 36、0 .139± 0 .0 34和 0 .195± 0 .0 42。结果表明 ,LZ和QD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高于LD和TP群体。同时 ,各群体中普遍存在杂合子缺失现象。太平洋牡蛎群体与其它三个褶牡蛎群体的遗传距离很小 ,甚至小于莱州和青岛的两个褶牡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0 .0 5 0 0 ,尤其是与俚岛褶牡蛎群体遗传相似度最大 ,遗传距离小于其它各群体之间的距离 ,仅为 0 .0 0 99。  相似文献   

15.
王在文 《科学养鱼》1996,(10):25-25
太平洋牡蛎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上)太平洋牡蛎是广盐性、广温性的内湾品种。具有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特点,现已被世界沿岸国家所普遍养殖,是目前世界上养殖牡蛎优良品种之一。为了改良牡蛎养殖品系,开发利用浅海资源,福建省于1982年和1983年...  相似文献   

16.
王在文 《科学养鱼》1996,(11):29-30
太平洋牡蛎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下)三、幼虫培育(一)孵化与选优1.受精卵孵化:开动循环机或加大冲气量。使多余的精卵形成泡沫,要经常用260目筛绢捞除泡沫,直至水质清澈为止。孵化密度控制在80~100个/ml.盐度18~25‰,水温23~25℃,从受精...  相似文献   

17.
1994年7月,进行了太平洋牡蛎常温育苗,8月18日将1亿粒蛎苗转入虾池保苗。越冬后,出售3cm左右的商品苗6850万粒,保苗率68.5%,每亩纯益2.2万元,投入产出比1:15.2。  相似文献   

18.
通过抑制有丝分裂I期和细胞融合尝试诱导四倍体太平洋牡蛎,利用热冲击抑制有丝分裂I期(35-40℃,持续2-23分钟)产生达45%的四倍体胚胎,使用聚乙二醇(PEG)处理,成功地得到受精卵-受精卵的融合,但没有产生有意义的四倍体,同样,进行了精子融合的试验,在该实验中,聚乙二醇无法导致精子细胞的融合,另一方面,PEG诱导的分裂球融合,产生了有实际意义的四倍体(达到30%)但无法证实该实验中产生的四倍  相似文献   

19.
太平洋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卵母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志南 《水产学报》1999,23(2):109-114
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比较研究了太平洋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和各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卵黄形成期,二倍体卵母细胞呈椭圆形,细胞器发达,细胞外布满微绒毛,卵黄粒多并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卵母细胞生物合成旺盛,代谢活动强;而三倍体卵母细胞呈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细胞器少,不发达,细胞外未观察到微绒毛,卵黄粒少,有些细胞的卵黄粒畸形,卵母细胞生物合成及代谢弱。  相似文献   

20.
在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繁殖潜力和遗传学研究工作,三倍体精子所含DNA经流式细胞光度术测定,在1.5℃存在一个单一峰值,尽管染色体联会程度在雌体内和雌体间存在很大不同,三倍体卵内联会染色体中,三价染色体占优势(为显性)一些卵经完全联合形成10个三价染色体,大部则由11-13个三价染色体,二价染色体及单价染色体组成,用双倍体(D)和三倍体(T)亲本牡蛎交配,形成四种杂交体:DD,DT,TD及TT(雌性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