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效节水型农业技术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地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长年降水少,地上和地下水贮量不足,干旱严重地制约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尽快摆脱干旱威胁,加快旱区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走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道路。生物节水、耕作节水、化学节水、工程节水、灌溉节水等五个方面,是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综合节水系统工程的主要组成,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
<正>甘肃地域狭长,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干旱少雨且时空分布不均,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农业欠发达省份。为了缓解甘肃省干旱缺水局面,加快灌区农田节水步伐,推动灌区高效节水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全省各地依托项目、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示范推广,积极探索出了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技术和措施,先后总结出了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垄作沟灌等农田节水主导技术和喷灌、管灌等主推工程节水措施。为提升技术,在推广过程中,提出了水肥一体化、全膜微垄、农业物联网等新型节水技术,形成了一套适合甘肃农业发展的高效农业节水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肃州区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属典型的干旱绿洲灌溉农业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肃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肃州的水情决定了肃州农业必须紧紧咬着"水"字做文章。1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现状1.1取得的成效近年来,肃州区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将节水、高效和特色产业有机结合,着力实施了农田高效节水技术推广和灌溉设施节水改造等农业节水项目,进一步深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灌区高效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现状、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是我国西部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农业大省。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生态类型多样,是全国水资源最为贫乏和土壤侵蚀严重的省份之一,水资源短缺是甘肃省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高效节水农业是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甘肃省水资源及灌区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区内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气温高,蒸发量大,水资源短缺,对于新疆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影响。为了进一步推动该区农业发展,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为助推新疆农业发展的关键措施。尤其近年来,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水资源利用逐年上升,推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成为新疆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下文结合实践,在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新疆农业节水灌溉现状,研究分析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新疆地区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模式,旨在通过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缓解当前新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对该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是肃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促进肃州农业持续发展,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已刻不容缓。本文结合肃州区水资源状况及农田灌溉实际阐述了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的重要性,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重点及推动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平凉市崆峒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干旱已对农业和粮食安全带来严重挑战,发展节水农业是推进崆峒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推广农田高效节水技术是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途径。本文通过回顾崆峒区节水技术的推广发展,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坚持政策制度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宣传示范引导是推广节水技术的重要举措,是发展节水农业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8.
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是肃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促进肃州农业持续发展,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已刻不容缓。本文结合肃州区水资源状况及农田灌溉实际阐述了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的重要性,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重点及推动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海峰 《甘肃农业》2014,(17):37-38
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合理利用水资源,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建设节水高效农业设施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就宁夏海原县干旱地区发展节水高效补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朝阳县处于辽宁西部,春季干旱多风,十年九旱。降雨量较少,水资源匮乏,因此,寻求高效的农业节水灌溉模式是朝阳县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农业生产上始终坚持探索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模式,破解水资源短缺造成的农业发展瓶颈。朝阳县耕地面积135万亩,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从2006年的  相似文献   

11.
张建平 《农业与技术》2006,26(6):151-154
根据山西省近10年来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阶段研究了山西省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指标与农业总产值的关联度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各指标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都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其中农机总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对山西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强,农村用电量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减弱,化肥用量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变化较大。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得出了今后山西应优先发展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水电事业,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率等结论。  相似文献   

12.
关于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山西省作为农业欠发达地区,其未来农业如何发展,如何在山西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实现农业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当前急需明确和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保证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分析了山西农业现状,借鉴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今后山西农业发展的方向:至2020年,在耕地保有量400万hm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33.5万hm2的基础上,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重点发展适宜半干旱地区的高产作物玉米和马铃薯,使粮食总产量达到140亿~150亿kg,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390~410 kg的安全目标;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实现畜牧强省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创意农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也是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在分析主要发达国家创意农业模式、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现状和山西省创意农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山西省创意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在现代化农业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和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对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在促进山西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综述。认为山西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中应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使其成为重要的技术支撑,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山西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严重影响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对于农业生产条件薄弱的山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山西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指出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而提出山西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山西农业产业的调整与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山西农产品需求结构变化,充分开发农业自然资源的潜力,全省选择十大农产品商品基地作为农业重点开发项目,农业内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为,增加棉麦生产,“南棉北麦”,林果业重点开发西山濒河黄土丘陵的干鲜果品;农业运行机制重视加强农业信息网与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开发名优土特农产品,建设新的农产品加工基地;重视农业科技和资金投入,搞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使高产,优质,高效并重。  相似文献   

18.
目前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很小,而且在不同的科研院所和单位也有较大的差距。通过2005年对山西省农科院、山西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县级农技推广站的推广人员和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主体对于实现农业科技经济一体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农业科研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农民和政府等不同主体的利益,如何能有效的协调实施主体的利益,消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人为障碍,最终构建一个有效、灵活、客观、公正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关系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运作效果。调查方法采用的是随机调查方法。根据调查结论,提出了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对山西农村和农业整体发展情况的详细分析,构建了山西省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5项主体指标和18项个体指标。运用该指标体系及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对山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与分析,测算结果显示,2011年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为53.09,比照农业现代化进程阶段的有关划分标准可以判断,目前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接近初步实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