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不同部位成熟烟叶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孔光辉  宗会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108-108
针对烟叶腺毛及其分泌物含量受烟株发育阶段的影响,采用广视野显微镜和GC/MS,分析研究了烤烟K326品种不同部位成熟叶片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部位成熟烟叶腺毛密度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中部烟叶分泌物中的α-西柏三烯-4-醇、β-西柏三烯-4-醇、α-西柏三烯-4,6-二醇、β-西柏三烯-4,6-二醇的含量分别比下部烟叶增加了282%、240%、48%、80%,上部烟叶的上述四种分泌物的含量分别比下部烟叶增加了991%、687%、74%和129%。这说明对于同一烤烟品种,随部位的升高,烟叶腺毛密度增大,腺毛分泌物主要成分的含量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2.
烤烟烟叶腺毛及其分泌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叶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对烟叶香气有重要作用,因此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在烟草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烟叶腺毛类型、腺毛分泌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烟叶腺毛密度和分泌物的影响因素,以及腺毛分泌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烟叶香气的关系。展望了烟叶腺毛及其分泌物的研究方向和途径,提出烟叶腺毛及其分泌物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以期为烤烟烟叶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烤烟腺毛的形态学观察和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开展烤烟品种间的腺毛形态和腺毛密度的规律性研究,以7个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下对烤烟腺毛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并对腺毛的数量和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烤烟腺毛根据柄细胞的数量分为长柄腺毛和短柄腺毛,长柄腺毛是烤烟叶片表面的优势腺毛,短柄腺毛的发生较晚、数量稳定,其头部分泌细胞体积小、数量较多。7个烤烟品种中除‘龙江911’以外均表现为下表面的腺毛密度大于上表面的腺毛密度,烤烟叶片下表面的腺毛密度更能反映出品种的腺毛密度特征。长柄腺毛在烤烟叶片腺毛总体中所占的比例远大于短柄腺毛,对叶片腺毛总体密度的影响最大;短柄腺毛虽然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但是其对烟叶香气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腺毛密度在不同的烤烟品种间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按照叶片上、下表面的腺毛密度平均值排列顺序是:‘吉烟7号’>‘龙江915’>‘龙江851’>‘K346’ >‘NC89 ’>‘龙江911’>‘CF978’。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态条件下烟草品种烟叶腺毛密度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7个烤烟品种在4个生态区烟叶腺毛密度的电镜扫描测定,结果表明:品种间、生态间烟叶的腺毛密度差异较大,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生态因素和品种因素对烟叶腺毛密度均有较大的影响,但生态因素是影响烟叶腺毛密度的主要因素。烟叶腺毛密度与烟叶的品质有关,为此,根据品种间、生态间烟叶特有的腺毛密度特性,可以估测烟叶品质和烟草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适宜种植程度,为烟草品种的合理布局和区域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芝麻苗期叶片表面腺毛的显微结构,以二氯甲烷作为溶剂提取腺毛分泌物,并用GC/MS鉴定正常和干旱条件下不同芝麻品种叶片腺毛次生代谢物的差异。结果显示,苗期芝麻叶片表面存在非腺体腺毛、长柄腺毛、短柄腺毛及无柄黏液毛等多种腺毛类型,叶表面气孔属于毛茛型;芝麻叶腺毛分泌物包含多种组分,其中峰面积>2%的组分是主要代谢物,主要由酯类及直链饱和烷烃物质组成,品种间具有显著差异;干旱条件下,分泌物的组分显著改变,抗旱性较强的冀9014有10个组分的相对含量高于其他品种,这些组分包含三十六烷与三十四烷类物质。上述结果表明,用GC/MS鉴定芝麻叶表面腺毛分泌物是可行的,分泌物组分可以反映品种间的差异,并能揭示干旱条件对芝麻代谢的影响。可以认为,芝麻腺毛与腺毛分泌物组分在芝麻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旱种质选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烟叶腺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叶腺毛作为烟草香气物合成的主要场所,对烟叶的香气品质有重要贡献。该文综述了烟草腺毛的分泌活动、分泌物提取分析方法及组分、腺毛类型、结构和密度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烟草腺毛与烟叶品质的关系,展望了烟叶腺毛当今的研究方向和途径,提出了烟叶腺毛及其与烟叶香气质量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以期为烟叶腺毛与烟叶品质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烟株根部营养和叶面营养试验,研究了不同营养配比对烤烟腺毛密度和石油醚提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配比对腺毛密度和石油醚提物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在根部营养试验中,中、上部烟叶腺毛密度的差异均达到0.05显著水平,通过根部营养可以提高烟叶的腺毛密度,其中以配施饼肥处理的效果最好。中部叶石油醚提物含量的差异未达到0.05显著水平,说明烟叶腺毛密度与石油醚提物含量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石油醚提物含量的高低可能还与烟株腺毛的分泌能力和生长环境有关。叶面营养的喷施同样可以提高烟株石油醚提物含量,其中以喷施醋酸 饼肥水 ZnSO4的效果最好。K326中下二棚烟叶腺毛密度变化幅度较大,其它叶位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南雄烟区不同烤烟品种成熟过程中活体、离体烟叶丙二醛含量及其变化规律分析,揭示不同烤烟品种烟叶的成熟度与丙二醛含量及其变化的规律相关性差异。结果表明:(1)大田状态下,上部烟叶,‘K326’丙二醛含量随时间呈"S"型变化,‘粤烟97’、‘粤烟98’丙二醛含量随时间呈类指数型变化,采收时MDA含量分别为21.35、18.75、20.59μmol/g;中部叶,3个烤烟品种均呈类指数型变化,采收时烟叶MDA含量为19.74、12.55、12.98μmol/g。(2)离体状态下,上部烟叶,‘K326’丙二醛含量随时间呈类指数型变化,‘粤烟97’和‘粤烟98’呈"S"型变化;中部烟叶,3个烤烟品种均呈"S"型变化。(3)离体烟叶MDA含量在短时间内达到大田状态下成熟采收时的含量水平,而离体后上、中部烟叶MDA含量均呈现"S"型变化趋势,当达到采收值时正好处于离体烟叶"S"型变化趋势的拐点,即离体烟叶MDA含量变化到达拐点之前与大田状态下MDA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研究表明不同烤烟品种在烤烟成熟过程中丙二醛含量及其变化规律可以指示其成熟度。  相似文献   

9.
烟草叶片表面腺毛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烟叶腺毛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提供部分依据,采用扫描电镜的方法对烟草栽培品种K346叶片表面的腺毛形态和细微结构进行观察。烟草叶片表面长柄腺毛柄部一般有几个比较明显的长柱型节;短柄腺毛的柄部由一个较短的柱形柄构成,短柄腺毛一般较为粗短;烟草腺毛头部的形态比较复杂,是腺毛分泌功能的主要部位,长柄腺毛和短柄腺毛的头部相对于其紧邻的柄部显得膨大,特别是短柄腺毛头部膨大明显,四周呈皱褶状,有明显的凹陷和凸起。烟草叶片表面腺毛形态与其分泌功能有关,腺毛的细微结构可以为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烤烟鲜叶表面提取物主要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贵州主栽烟草品种的品质特征,开发生产特色优质烟服务。2009年选取4个贵州省主栽烟草品种为对象,研究其叶表面提取物特征。所用品种包括‘云烟85’、‘K326’、‘贵烟201’和‘南江3号’,每个品种均分下中上3个部位采取成熟鲜叶,用二氯甲烷提取叶表面物质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烤烟(Nicotiana Tabacum)叶表面提取物主要包括烟碱、新植二烯、腺毛分泌物和烷烃类。不同品种叶表面提取物主要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四个品种叶表面提取物总量、新植二烯含量和腺毛分泌物含量的排序为‘南江3号’<‘K326’<‘贵烟201’<‘云烟85’,烷烃物质平均含量排序为‘南江3号’<‘云烟85’<‘贵烟201’<‘K326’。各品种烟叶腺毛分泌物中松香油平均含量与其它萜烯类物质总量相当,西柏三烯二醇含量大于西柏三烯一醇含量,α-西柏三烯二醇平均含量是β-西柏三烯二醇含量的2倍以上。各品种烷烃物质含量均以中部叶含量最低,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新选育的烤烟胞质雄性不育系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及杂种优势利用潜力,以3个烤烟胞质雄性不育系和4个推广烤烟品种为材料,配成12个杂种,利用简单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烤烟株高、有效叶数、叶长、叶宽、叶长宽比、茎围、节距和单叶重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8个农艺性状受环境的影响大,遗传率较低;农艺性状主要受显性或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控制,株高、叶长、叶宽和叶长宽比的显性效应显著高于加性效应,而有效叶、茎围、节距和单叶重的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几乎相当;MsYZ203-6、MsYZ216-1和MsYZ206-9烤烟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重要农艺性状存在较大的显性效应,在配制的组合中有较强的杂种优势表现。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致香物质含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6  
对中国推广种植的5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烤后烟叶的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叶总的致香物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NC89、K326、RG17、云烟85、中烟98,中部叶依次为云烟85、中烟98、NC89、RG17、K326。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间致香物质的含量差异比较大。因此,培育优良的烤烟品种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对7个烤烟品种打顶后不同叶位烟叶表面蔗糖酯的分泌量与其他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表面蔗糖酯总量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各叶位烟叶表面蔗糖酯含量差异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以NC89含量最高,其次是云烟85,最低为G80。叶位之间比较发现各品种蔗糖酯总量均呈现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变化规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品种之间蔗糖酯含量差异显著。蔗糖酯含量与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烟碱之间呈正相关,与非还原糖和钾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氮水平对不同品种和级别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施氮量和品种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6 g/株、8 g/株和10 g/株)烤烟品种‘K326’、‘云烟202’和‘云烟97’不同级别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施氮水平对C3F和X2F烟叶各化学成分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B2F、C3F和X2F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品种和氮水平间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地影响了B2F级别烟叶的糖代谢,同时,对X2F烟叶各化学成分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研究表明,氮水平和品种均能显著影响烤烟不同级别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烤房中烟叶水分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掌握密集烘烤中烟叶水分变化规律,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研究了密集烘烤和普通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气流上升式烤房、气流下降式烤房、普通烤房中烘烤的烟叶失水规律都是呈反S型;不同烤房、不同部位烟叶脱水速度不同。气流下降式烤房失水最慢,气流上升式烤房次之,普通烤房失水最快。同一烤房不同部位叶片失水速度,腰叶<上二棚叶<顶叶。  相似文献   

16.
烤烟成熟期烟叶GS同工酶活性与氮素运转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氮效率烤烟品种成熟期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活性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深入理解烤烟叶片氮素代谢的生理生化机制。以氮效率不同的3个烤烟品种中烟100、K326和NC89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不同叶龄时期取第12片叶(自下向上数),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叶片的叶肉和主脉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蛋白亚基含量,同时对叶片NH_4~+浓度、总氮、质外体NH_4~+浓度以及氨气挥发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烤烟叶片叶肉中的GS主要以GS2同工酶为主,其蛋白亚基含量随着叶龄的增长逐渐下降,而叶脉中GS1同工酶占主导地位,其蛋白亚基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叶龄45~65 d,叶肉和主脉的GS同工酶活性均表现为NC89K326中烟100,且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叶肉和主脉中GS1同工酶活性与总氮和叶片铵浓度呈负相关,与质外体铵浓度和氨气挥发量呈正相关。而叶肉中GS2同工酶活性与总氮和叶片铵浓度呈正相关,与质外体铵浓度和氨气挥发量呈负相关。叶脉GS2活性仅与总氮和氨气挥发量有显著相关性。氮低效烤烟品种成熟期叶片中两种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活性均较低,氮素转移和再利用能力差,导致植株吸收的氮素以氨气形式挥发损失量大,叶片衰老速度较快。而氮高效品种氮素同化和再利用能力较强,氨气挥发量小,易发生贪青晚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