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夏本三元杂交牛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分析了西夏本三元杂交牛(公41头、母35头)、西黄F1(公34头、母34头)和豫北黄牛(公34头,母38头)初生-24月龄体尺、体重生长发育,结果表明,西夏本杂种牛生长发育快,各月龄体尺、体重显著大于豫北黄牛,比西黄F1也有明显提高,利用三元杂交进行肉牛生产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测定分析了夏海黄三元杂交后代(公牛34头,母牛37头)与豫北黄牛及海黄F1初生-24月龄体尺与体重均较豫北黄牛有较大幅度提高,较海黄F1提高明显,利用夏海黄三元杂交发展肉牛生产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辽本杂种山羊的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是我省重要家畜之一,现有400多万只,其中辽本杂种山羊40余万只。各绒山羊改良基地县在重视提高绒毛产量的同时,也重视开发利用其产肉产皮的优势,以提高山羊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为了解辽本杂种羊产肉性能和利用价值,我们于1996年在榆社进行了辽本一代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胚移牛不同营养水平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性能的测定,探讨了营养水平对胚移牛生长发育的影响。测定表明,在较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胚移牛12月龄公牛的体重达到295.51kg,母牛的体重达到255.00kg,其生长发育速度显著高于本地牛和其它杂交牛;在较低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胚移牛12月龄公牛的体重达到211.91kg,母牛的体重达到193.29kg,其生长发育速度高于本地牛和利本F1,但不及利本F2牛。  相似文献   

5.
试验对德国黄牛与当地土种黄牛杂交改良效果进行了测定。在粗放式饲养管理条件下。德本F1在体型外貌、生长速度、适应性、经济效益等方面,比当地黄牛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南黄杂种牛与本地黄牛生长发育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甘南本地黄牛体格小、生产性能低的现状,用南德温牛细管冻精授配甘南本地黄牛,结果表明,南杂F1代个体具有早熟、生长快、耐粗饲、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强、难产率低等一系列优良特性,很适合当地黄牛养殖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杂种牛与本地黄牛生长发育的模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定陇县丘陵区荷斯坦×黄牛F1、西门塔尔×黄牛F1和本地黄牛体尺的基础上 ,采用Logistic和Brody生长模型分析生长发育情况 ;计算综合生态生长发育指数。结果表明 ,在此生态条件下 ,与本地黄牛相比 ,荷黄F1和西黄F1牛在前期生长发育快 ,后期的生长速度减缓 ;早熟性明显提高 ,成年体尺显著增加。两种杂种牛的生长发育表现相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为了掌握杂种荷斯坦后备牛生长发育规律。[方法]测定101头青海门源地区杂种荷斯坦奶牛育成牛体斜长、体高、胸围分析后备牛生长发育状况。将测量所得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与根据中国荷斯坦后备母牛各阶段体尺标准进行对照,加以分析、研究。[结果]在总体生长水平上,后备牛生长发育出现严重不足,尤其以胸围受阻情况最为严重,其中初生至六月龄阶段生长强度不足更为明显,导致育成母牛因生长发育不良而推迟发情,不能及时投产,造成育成牛比例过大,牛群结构不合理。[结论]需要严格执行后备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制定合理的营养水平,建立和强化后备牛的选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豫北黄牛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力旺盛。但是,由于长期饲养管理粗放,牛群未进行系统的选育和合理利用,致使体格较小,生产性能不高,养牛经济效益低。为了充分开发豫北丰富的黄牛资源,提高黄牛利用价值,发展肉牛生产,我们利用肉牛冷冻颗粒精液与豫北黄牛进行了杂交改良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选取1985年出生的犊牛344头,其中西黄F_168头(公、母各34头),夏黄F_182头(公42头、母40头),利黄F_168头(公32头,母36头),海黄F_166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分析了西本F1代二元杂交牛、利西本F2,代杂交牛和湘西黄牛在放牧 舍饲(补料或不补料)条件下的初生~18月龄体尺、体重指标.结果表明:利西本F2代三元杂交牛生长发育快,各月龄体尺、体重显著大于湘西黄牛,比西本F1代二元杂交牛也有显著提高;补饲生长更快,18月龄达440kg.  相似文献   

12.
岑溪市从2001年开始进行牛品种改良,每年配种几千头,逐年有发展,2004年人工授精配种母牛13741头(其中黄牛5854头、水牛7887头),产下杂种牛5520头(其中黄牛3031头、水牛2489头)。2005年上半年人工授精配种母牛6718头(其中黄牛2905头,水牛3813头),产下杂种牛仔4521头(其中安格斯杂种牛仔l852头、尼里拉非杂种牛仔2669头)。  相似文献   

13.
西镇牛生长发育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镇牛生长发育模型的研究宋九洲,耿社民,李军(西北农业大学畜牧系71200)张国亮,李应发(陕西省西乡县畜牧局)前言西镇牛属我国巴山黄牛结实型地方良种。主产于陕西境内大巴山北麓的西乡、镇巴两县。由于自然生态的长期影响,加上人工长期选育,形成了体质结实...  相似文献   

14.
1992年以来,广东省湛江市先后从澳大利亚、法国引进南德文、利木赞良种公牛,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已繁育出大量南德文、利木赞雷州杂种牛。杂种牛初生体重高达24k,比雷州黄牛增加近1倍,18月龄体重可达400kg以上,养一头杂种牛经济收益比当地黄牛增收1000多元,是广大农民发展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776头青海门源地区杂种荷斯坦牛和本地黄牛体尺、体重及生长发育规律.[方法]Mitscherlich、Bertalantty、Logistic和Gompertz 4种生长曲线拟合.[结果]杂种荷斯坦牛的体高、体长、胸围及体重4个性状生长曲线用Compertz模型描述拟合效果最好;本地黄牛的体高和胸围生长曲线采用Mitscherlich模型较理想,体长采用Bertalantty模型较理想.在目前农家放牧饲养条件下,杂种荷斯坦牛生长拐点在5月龄140.22 kg体重,成熟体重为381.2 kg.本地母黄牛生长拐点分别为10月龄,106.8 kg体重成熟体重为290.2 kg.[结论]利用荷斯坦牛冻精改良门源本地黄牛,荷黄杂一代的体尺体重都有较大提高,并且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是应用复合函数回归式y^=a b(x-x0)/[k kb(x-x0)]对延边黄牛24月龄体重、体尺的平均值和上下限共66项实测资料计算回归式和各月龄估测值,结果公、母牛体重实侧值与估测值之间的Σ(y-y^)2分别为286.56、176.24,拐点偏差为0.7、0.3个月龄,比应用y^=k/(1 aebx)计算的Σ(y-y^)2低5214.23、4007.05;计算公、母牛体尺资料平均值的估测值与实测值的Σ(y-y^)2,除母牛胸宽平均值外都比应用=a bx cxk计算结果低,与实测值的吻合度较高并能克服二次回归式和布劳迪回归式所存在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杂种优势能够大幅度提高畜禽的生产力,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技术手段。用生产性能高的种畜作父本与本地适应性好的母畜交配,不断提高其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是一项成功的经验。通过甘肃省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黄牛工程的实施,陇中黄牛的改良效果显著,同时也形成了部分较好的杂交模式。目前该地区依地理条件形成的杂交模式,主要包括南部二阴山区杂交、浅山区杂交以及川区杂交模式。  相似文献   

18.
2006年6月18日循化县白庄乡民主村马某某牵来2岁黄牛就诊。主诉:精神欠佳,水草减少,两腮肿大。1临床症状病初患牛肌肤发热,精神倦怠,水草减少,头腮肿胀,抚之微热,压之稍痛。初始一侧先发,后继发另侧。并导致,采食、咀嚼、吞咽皆发生困难。2病因本病的发生多因气候炎热,使役过度  相似文献   

19.
研究选用草原红牛、草原红牛与利木赞牛杂交后代共计40头作为试验牛,以体尺、体重作为衡量其生长发育指标,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8个微卫星位点基因标记与生长发育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IDVGA55等位基因C(203bp)对体高、十字部高和坐骨端高3个体尺性状有正效应;BM2113等位基因C(142bp)对腿围性状有正面影响;ETH225等位基因A(123bp)对腰角宽具有正面影响;BM1824等位基因A(171bp)对十字部高性状有正效应,等位基因C(179bp)对胸深性状有正效应;TGLA44等位基因E(221bp)对体重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温岭高峰牛是我国十大地方良种黄牛品种之一,具有遗传性稳定、繁殖率高、肉质较好等优良特性,属役肉兼用型品种。为了提高温岭高峰牛的肉用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开发肉牛生产,自1981年以来,先后引用西门塔尔、抗旱王、利木赞等牛冻精改良温岭高峰牛。从前期的改良效果看,西高一代杂种牛额部有白星,毛色杂乱,群众不欢迎;而抗高一代杂种牛遗传性不稳定,生长速度不如利高一代牛.在总结前期牛改经验、参考国内外肉牛生产技术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以利木赞牛为父本的利高一代杂交组合作为肉牛生产的改良品种,进而对利高一代牛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