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筋包括神经、肌肉、筋膜及肌腱、韧带等附属组织,具有坚韧柔和之性;脏腑、经脉、经筋与脑髓神机相连接。经筋系统与运动系统相关,运动障碍疾病表现为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属于经筋病范畴。通过帕金森病、不宁腿综合征、肌张力障碍综合征、破伤风4个医案,阐释了运动障碍疾病有脑髓神机统摄无权,经筋拮抗失衡;筋路受阻痹闭,筋障筋结并存;经筋刚柔异性,筋缓筋急无度;经筋维稳功能失常的病机特点。基于经筋理论辨治运动障碍疾病,必须持神机、调刚柔、通筋路、熄肝风、重外治,才能涵养阴阳冲和之气,滋养全身脏腑筋脉,恢复经筋主司运动协调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铵态氮源和碳源对土壤N2O、CO2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持水量WFPS为70%、温度为20℃的条件下,通过室内静态培养方法研究铵态氮源与不同碳源结合,对华北平原典型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N2O、CO2释放的影响。其中,碳源种类分别为葡萄糖、果胶、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和秸秆。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和果胶有效促进了土壤N2O的释放,并在第1 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039.85 μg N2O-N·kg-1·d-1和2533.44 μg N2O-N·kg-1·d-1;添加纤维素和只施秸秆处理降低了N2O释放。施入碳源增加了CO2释放,顺序为纤维素> 淀粉> 葡萄糖> 果胶> 秸秆> 木质素。培养结束后土壤中铵态氮几乎消耗完全,除添加葡萄糖处理外,其他施碳土壤的硝态氮含量均有所增加。在培养前3 d,土壤NH4+和NO3-总含量与N2O释放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应用毒邪理论指导神经感染性疾病及代谢性脑病的辨治。认为其病机关键是内外之毒,毒损脑络、脑膜、玄府,伤及脑髓;毒邪壅滞,损伤津、血、精、髓等,脑髓失养;由脑府神机受损致全身脏腑功能失调,神机失用。通过列举病毒性脑膜炎、尿毒症性脑病、肺性脑病、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4个医案,阐明针对六淫特征及兼夹内邪特征辨证用药的中药解毒方法,祛邪即解毒,排毒即解毒,扶正即解毒。同时,针对毒邪特征必须注重选择配伍芳香或者苦寒入脑药物解毒。  相似文献   

4.
以三种不同程度Cd污染土壤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NH4Cl和(NH42SO4两种氮肥对土壤Cd有效性及油菜吸收、转运Cd的影响,评价油菜对Cd的生物累积量,以期为油菜修复Cd污染土壤的优化施肥措施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施加NH4Cl和(NH42SO4均显著降低了土壤的pH,(NH42SO4处理土壤pH低于施加NH4Cl处理的土壤,施肥处理下生长期非根际土pH低于根际土,成熟期非根际土pH高于根际土。施加(NH42SO4和NH4Cl均使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增加。(NH42SO4处理有效态Cd的浓度高于NH4Cl处理。油菜成熟期土壤中有效态Cd的浓度低于生长期,生长期和成熟期整体表现出根际土中Cd的总量高于非根际土。施加(NH42SO4和NH4Cl均增加油菜各部位Cd的含量,提高油菜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油菜从根到叶对Cd的转运系数最高。研究表明油菜作为Cd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有一定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H2O2 作为植物体内的一种活性氧,广泛参与植物多种生命活动过程。以敖汉(AH)、甘农三号(GN3号)、劳勃(LB)三个品种苜蓿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浓度H2O2 处理种子模拟盐胁迫环境,研究了不同浓度的H2O2 浸种预处理对100mmol·L-2 NaCl模拟盐胁迫下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2NaCl胁迫下,苜蓿种子的发芽受到抑制;在H2O2 浓度处于0.05%~0.5%之间时,三个品种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随着H2O2 浓度升高而升高,在H2O2 浓度处于0.1%时,各品种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高,AH、GN三号、LB三个品种苜蓿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大,发芽率分别为90%、98%、95%,发芽势分别为72%、94%、86%,当H2O2 浓度超过0.5%时对盐胁迫下的苜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起到了抑制作;在H2O2 浓度处于0.1%~0.5%范围内,会有效缓解盐胁迫带来的伤害从而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6.
水稻品种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稻田被认为是温室气体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重要排放源,推广种植较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水稻品种是控制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选取在太湖流域推广种植较多的16个品种为对象,通过研究其CH4和N2O排放情况,筛选出该区域内最适宜种植的较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品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的产量与CH4排放量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在常规灌溉条件下,不管是常规品种还是杂交品种,粳稻的CH4、N2O累积排放量和产量都要高于籼稻。与常规品种(粳稻或籼稻)相比,杂交品种的CH4累积排放量和产量相对较高,但N2O累积排放量相对较低。常规粳稻中的早玉香粳和秀水134、杂交粳稻中的花优14、秋优金丰和甬优9号以及杂交籼稻中的旱优113、天优华占均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有较大的推广种植价值。早玉香粳、旱优8号和旱优113为节水抗旱稻,它们在水分缺少的环境下可能会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超声/K2S2O8体系对水中抗生素左旋氧氟沙星的降解效果。【方法】利用超声波粉碎装置,采用HPLC分析法,考察了反应条件、K2S2O8添加质量浓度、溶液初始pH值、左旋氧氟沙星初始质量浓度对水中左旋氧氟沙星降解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左旋氧氟沙星降解过程中总有机碳(TOC)去除率及HPLC图谱的变化。【结果】与单独超声和K2S2O8氧化相比,超声/K2S2O8对水中左旋氧氟沙星具有明显的降解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体系中硫酸根自由基(SO4-·)的氧化作用所致。K2S2O8添加质量浓度在1.0~4.0 g/L时,左旋氧氟沙星的降解率随其添加质量浓度的增大而提高;超声/K2S2O8降解水中左旋氧氟沙星时,体系pH在未调节(pH=7.14)条件下效果最佳;左旋氧氟沙星初始质量浓度在10~30 mg/L时,左旋氧氟沙星的降解率随其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超声/K2S2O8对左旋氧氟沙星的矿化效果也非常明显,在超声功率为195 W、pH=7.14、左旋氧氟沙星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K2S2O8添加质量浓度为4.0 g/L条件下反应240 min时,左旋氧氟沙星TOC的去除率达到56.78%。HPLC分析发现,超声/K2S2O8体系降解左旋氧氟沙星的过程中有3种中间产物生成。【结论】超声/K2S2O8体系可有效降解水中的左旋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Fe2(SO43、石灰及水泥复配处理下锡矿山锑(Sb)污染土壤的Sb形态分布和生态风险,本研究通过室内土壤培养实验,分析了不同复配处理下土壤Sb不同形态含量和pH变化以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单独添加Fe2(SO43使土壤水溶态+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Sb分别降低53%~70%和31%~70%;Fe2(SO43+石灰处理仅使个别样点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或残渣态Sb含量显著降低。Fe2(SO43复配水泥处理使水溶态+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Sb含量增加了52%~1 264%。单独添加Fe2(SO43使土壤Sb生物活性降低22%~59%,Fe2(SO43+石灰处理使Sb生物活性降低15%~51%,降低了多数样点的生态风险,而Fe2(SO43复配水泥处理使Sb生物活性增加56%~828%,其生态风险等级上升至高或极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变化显著影响了可利用态Sb(水溶态+交换态)及潜在可利用态Sb(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研究表明,本研究单独添加Fe2(SO43具有较好的Sb固化-稳定化效果,Fe2(SO43复配石灰通过提高土壤pH,弱化了对Sb的固化-稳定化,Fe2(SO43复配水泥会显著提高土壤pH,增加可利用态Sb含量,使Sb迁移性、生物有效性及生态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9.
奶牛养殖废水中因存在难生化降解有机物而难以处理。本研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种三元催化剂(Mn-Co-Ce/γ-Al2O3),以经三级好氧处理后的奶牛养殖废水为对象,探究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催化反应时间、pH、臭氧投加量和催化剂用量等对臭氧催化氧化的效果及其影响。结果表明,Mn-Co-Ce/γ-Al2O3用量为15 g·L-1、pH=9、臭氧投加量为12.5 mg·L-1·min-1、反应时间30 min时,CODCr去除率达到50%左右。XRD、SEM、BET和XPS对催化剂的表征表明,金属氧化物可成功负载在球状γ-Al2O3上且高度分散。循环试验表明,催化剂在5次循环后仍保持了较高的活性,催化剂稳定性较好。活性氧淬灭试验表明,体系中可以生成O2-·、HO·、1O2,且1O2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稻草(RS)的转化率和产物收率,采用了超声、蒸汽爆破和 Na2SO3 处理 3 种方法对稻草进行预处理(处理后的稻草分别记为 CS-RS、ZQ-RS 和 Na2SO3-RS),通过 XRD、SEM、元素分析及化学组分含量分析,筛选出 Na2SO3 处理是最好的预处理方法。Na2SO3-RS 在 200 ℃下经 10%Fe-resin 在 3.3%的 NaCl 溶液中水解后,转化率达到 97.3%,还原糖(TRS)和平台化合物乙酰丙酸(LA)的产率分别达到为 29.6%和 13.5%。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土柱模拟试验和田间试验,把由果树废枝干制备的生物炭以0,20,40,60 t·hm-2和80 t·hm-2的用量施入土壤,以探明不同用量的生物炭对土壤硝铵态氮素淋失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可降低土壤NH4+-N和NO3--N累积淋溶量,其中用量为80 t·hm-2处理较对照分别降低了41%和18.6%(P<0.05);NO3--N淋溶主要集中在前三次,其淋溶量占总量的97.3%~98.8%,生物炭能增加NO3--N在土壤中的滞留时间,延缓淋失;在整个淋洗过程中,氮素主要以NO3--N的形式淋失,其累积淋溶量占NO3--N、NH4+-N淋溶总量的97.3%~98.14%;施用生物炭种植春玉米后,土壤含水率和总孔隙度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添加生物黑炭对茶园土壤CO2、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黑炭施用量对两种茶园土壤(红壤和黄壤)CO2、N2O排放特征的影响。生物黑炭用量设5个水平:H0(0 g·kg-1)、H1(3.56 g·kg-1)、H2(7.11 g·kg-1)、H3(14.22 g·kg-1)、H4(28.44 g·kg-1).结果表明:红壤茶园土壤CO2排放量显着高于黄壤,N2O排放总量则低于黄壤;与H0处理相比,施用低量的生物黑炭(H1)对两种茶园土壤CO2排放无显着影响;高量的生物黑炭处理(H3、H4)则显着增加土壤CO2排放量,增幅为20%~47%(P<0.05).生物黑炭施用后(H2、H3、H4)明显降低两种茶园土壤N2O释放速率及反硝化损失率,土壤N2O排放总量降幅为37%~63%(P<0.05),反硝化损失量降幅22%~54%(P<0.05),且均随着生物黑炭施用量增加而增大。此外,从土壤pH值、无机氮含量和硝化率角度,探讨了生物黑炭影响茶园土壤CO2和N2O排放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a(NO3)2胁迫下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效应,为科学合理地应用GABA、提高其综合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盐敏感的甜瓜品种“一品天下208”为试验材料,采用1/2山崎甜瓜营养液水培法,设营养液内含80 mmol/L Ca(NO3)2胁迫条件下每天叶面喷施0,10,25,50和75 mmol/L GABA及胁迫前48 h预先叶面喷施25和50 mmol/L GABA 7个处理,以营养液栽培为对照(CK),比较各处理对甜瓜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Ca(NO3)2胁迫下,甜瓜叶片光合色素、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幼苗叶面积、干鲜质量、根体积、根表面积、总根长、根尖数和可溶性蛋白(Pr)含量显著降低,甜瓜幼苗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Ca(NO3)2胁迫下,甜瓜叶片光合色素、Pro和MDA含量随着外源GABA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并且在50 mmol/L 时达到最小值;Pr含量随外源喷施GABA浓度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在50 mmol/L时达到最大值;外源喷施50 mmol/L GABA处理与单纯Ca(NO3)2处理相比,可明显增加幼苗叶面积、干鲜质量、根体积、根表面积、总根长和根尖数,缓解Ca(NO3)2胁迫对甜瓜幼苗生长的抑制。另外,相同GABA浓度相比,Ca(NO3)2胁迫后喷施较胁迫前预喷施效果好。【结论】叶面喷施50 mmol/L GABA有利于提高幼苗对Ca(NO3)2盐胁迫逆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净化后废气作为CO2气肥对温室黄瓜植株、果实的生长性状及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工业废气的农业资源化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自2011-03-28开始,用自制气肥发生器净化小型民用锅炉产生废气,将废气转化为不同浓度(400(CK),900,1 200,1 500 μmol/mol)CO2气肥并通施于温室黄瓜,气肥通施持续2个月,测定不同浓度CO2气肥处理黄瓜的株高、茎粗、瓜条长度、瓜粗、产量及果实品质。【结果】 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各CO2气肥处理和CK黄瓜的株高、茎粗、瓜条长度、瓜粗均呈显著增大趋势,其中1 500 μmol/mol CO2气肥处理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与CK相比,900,1 200,1 500 μmol/mol CO2气肥处理黄瓜的总产量分别提高了12.1%,15.0%,19.7%。随着CO2气肥浓度的增加,黄瓜果实中的Vc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大,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其中1 500 μmol/mol CO2气肥处理的Vc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结论】 通施CO2气肥可促进温室黄瓜植株和果实的生长,提高黄瓜果实的产量和品质。CO2气肥的最佳施用浓度为1 500 μmol/mol。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新鲜鸡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在60 L密闭式发酵罐内进行联合好氧堆肥,研究了Fe2O3作为添加剂对鸡粪堆肥含硫臭气排放和堆肥产品腐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为期35 d的堆肥过程中,两处理的高温期(≥ 50℃)均持续10 d以上,满足堆肥产品无害化要求;种子发芽率指数(GI)均超过70%,达到完全腐熟,添加Fe2O3不会影响堆肥温度和堆肥产品腐熟度。鸡粪堆肥添加Fe2O3可有效降低含硫臭气排放,可使鸡粪堆肥过程中硫化氢(H2S)、二甲基二硫醚(Me2SS)和甲硫醚(Me2S)分别减少38.81%、73.59%和42.59%,累计减少总硫损失63.17%。总体而言,外源添加Fe2O3不会影响堆肥进程和腐熟度,可显著降低含硫臭气排放,增加产品中硫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为认识河流生态系统中的碳动态分布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基于2018—2019年的现场监测与水样分析数据,揭示山东半岛大沽河河流溶解性碳[包括溶解性无机碳(DIC)和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的季节和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河流CO2分压(pCO2)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大沽河DIC浓度分布在2.55~34.08 mg·L-1之间,均值为(12.97±7.25)mg·L-1;受流域地质环境、气候水文条件、梯级筑坝等因素的影响,DIC呈明显的时空差异特征(P<0.05),其在冬季最高,自上游至下游呈显著增加趋势。DOC浓度范围为4.22~62.62 mg·L-1,均值为(15.34±10.24)mg·L-1,高于DIC含量,因此大沽河溶解性碳总体以DOC为主;受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方式、污水排放、河流筑坝等)的强烈影响,DOC未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大沽河有35%的河流样点表现为大气CO2的源;pCO2上游明显高于中下游,夏秋季高于春冬季(P<0.05)。研究表明,大沽河光合作用总体比较强烈,导致水体中DOC浓度较高、pCO2较低,因此大沽河总体表现为大气CO2的汇。  相似文献   

17.
心与胆相通即脑心与胆相通理论,属于脏腑别通之一,是癫痫病脑与胆同治、共治和互治的理论基础。癫痫乃内外合邪为病,病机关键是神机受累、元神失控,多虚实夹杂之证。本文例举重症肺炎并癫痫持续状态、脑外伤后遗症并继发性癫痫、继发性癫痫并早期认识障碍、原发性癫痫等4个医案,说明基于脑心与胆相通理论指导癫痫病辨治,确立癫痫病的治则为疏达元神、枢转神机、和法论治。坚持病证结合,分清标本缓急,以元气亏虚、脑神失养为本,相火与逆气、内风、痰热、瘀血、浊毒等结合为标;癫痫发作期气火、风痰为主;癫痫缓解期痰瘀、浊毒、正虚为主;癫痫持续状态气逆无制、风火煽动、痰浊上涌、脑窍壅闭。从胆治脑,主方用升降温胆汤加减,和解少阳,斡旋气机,枢转神机。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水旱轮作稻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轮作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挖掘关键影响因素,并将温室效应和成本-收益计量相结合,通过综合评价筛选环境友好、经济效益高的轮作模式。基于大田小区试验,设置休闲-水稻、紫云英-水稻、小麦-水稻、油菜-水稻、青饲小麦-水稻、蚕豆-水稻6种水旱轮作处理,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于2020年6月—2021年5月进行CH4和N2O排放原位监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挖掘影响CH4和N2O排放的关键因素,采用全球增温潜势和成本-收益计算方法,评价不同轮作制度的环境和经济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水旱轮作模式CH4累积排放量为95.6~173.3 kg·hm-2,排放量与冬茬秸秆还田量和水稻产量有关;N2O累积排放量为1.5~2.5 kg·hm-2,受施氮量、冬茬秸秆还田量、水稻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增加氮肥施用量不仅可增加N2O排放量,而且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冬茬秸秆还田量、水稻产量的变化会导致CH4和N2O排放的此消彼长,即秸秆还田量和水稻产量与CH4排放量呈正相关,而与N2O排放量呈负相关。青饲小麦-水稻轮作模式的经济效益为10 139元·hm-2,高于其他轮作模式。对比单位经济效益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发现,尽管青饲小麦-水稻轮作模式周年N2O排放量最高、土壤固碳量低,但其单位经济收益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仍最低(0.41 kg CO2e·元-1);紫云英-水稻轮作分别比油菜、小麦、休闲、蚕豆与水稻的轮作方式低51%、33%、20%和4%。不同水旱轮作方式下的稻田周年温室效应有显著差异,紫云英-水稻轮作的综合温室效应(3.1 t CO2e·hm-2)显著低于小麦-水稻轮作(5.4 t CO2e·hm-2)。研究表明,与其他轮作模式相比,紫云英-水稻和蚕豆-水稻轮作在保证较高经济收益的同时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较低,冬茬秸秆还田量、绿肥还田生物量是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协同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平行同步采样法,于2012年雨季,对广州市大夫山森林公园林内外空气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和细颗粒物(PM2.5)样品进行了24 h收集,测定了TSP和PM2.5的质量浓度并分析了样品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成分。结果表明:林内外PM2.5的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0.18±10.47)和(55.79±13.01) g/cm3;林内外TS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1.32 ± 33.19)和(116.61±35.36) g/cm3。林内与林外比,PM2.5和TSP平均质量浓度都显著减少(P < 0.05),表明森林能显著改善空气环境质量。TSP和PM2.5中SO42-、Na+、NH4+和NO3-为水溶性无机离子主要成分,占总离子质量的80%以上,林外这些离子的浓度高于林内(NH4+除外)。这4种离子雨季在空气中的主要存在方式为NaCl、Na2SO4、NH4HSO4和NH4NO3。计算表明,采样期间海盐对大夫山空气TSP和PM2.5的水溶性组分中Na+和Cl-贡献最大,其它元素主要源自陆地源。林内外TSP和PM2.5c(NO3-)/c(SO42-)比值在0.3以下,表明固定源是大夫山森林公园空气主要污染贡献者,TSP中c(NO3-)/c(SO42-)的比值大于PM2.5的比值,说明移动源对TSP的贡献大于PM2.5。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纳米Fe3O4负载联合硝酸改性椰壳炭对Pb2+、Cd2+单一及复合溶液的吸附特性,通过静态吸附实验,针对吸附剂的表面特性、投加量、溶液初始pH、吸附时间、重金属初始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应用等温吸附模型及吸附动力学模型对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Fe3O4负载酸改性炭比表面积较未改性椰壳炭增加了221.03 m2·g-1,表面含氧官能团如O-H、C=O、C-O-C增加,芳香性增强,等电点提高至5.68。从经济效率角度考虑5 g·L-1为合理吸附剂用量,pH为5.0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在4 h达到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的拟合度更高,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吸附由快速外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作用,Pb2+、Cd2+的吸附分别更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纳米Fe3O4负载酸改性椰壳炭对Pb2+、Cd2+的最大吸附量(Qm)分别达42.54 mg·g-1和25.79 mg·g-1,为未改性椰壳炭的1.87倍和2.23倍,复合溶液中Pb2+、Cd2+Qm分别为单一溶液的65.16%和54.21%,这揭示了离子共存条件下的吸附竞争现象。研究表明,纳米Fe3O4负载联合硝酸改性提高了椰壳炭对Pb2+、Cd2+的吸附能力,且Pb2+的吸附性能及吸附竞争性优于Cd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