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在肝火犯肺型慢性咳嗽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肝火犯肺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应用中医护理模式,对照组用临床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咳嗽症状积分的改变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高于对照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也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均有改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中医护理肝火犯肺型慢性咳嗽优于常规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医耳穴压籽法联合穴位电生理在消化系统癌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消化系统癌痛患者11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穴位电生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耳穴压籽法治疗,两组治疗时间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日疼痛持续时间、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的变化,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pean quality of life 5-dimensions,EQ-5D)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持续时间、NR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自我照顾能力、焦虑/抑郁、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耳穴压籽法联合穴位电生理刺激治疗能缓解消化系统癌痛患者的疼痛感,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提高生存质量,且优于单用穴位电生理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穴位敷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建库至2016年12月间CNKI、VIP、CBM、SCI、PubMed、Embase、Cochrane 等中英文数据库中采用穴位敷贴治疗IBS-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辅以手工检索。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RevMan 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1)最终纳入11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合计803例患者,其中,穴位敷贴治疗组402例,西药对照组401例;(2)文献方法质量学方面,3分以上文献7篇,文献质量普遍较高;(3)有效性方面,与西医对照组相比,穴位敷贴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的总优势比OR[95%CI]为3.29 [2.25,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穴位使用频次前5位的依次是神阙、中脘、脾俞、足三里及肝俞穴;(4)安全性方面,除1项研究外,其余穴位敷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西药对照组。结论 穴位敷贴可以提高IBS-D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大鼠胃排空率及胃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胃复安组,每组10只。DGP模型制备采用单次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溶液和高糖高脂饮食喂养8周的方法。电针穴位组取大鼠“足三里”“梁门”“三阴交”穴,电针非穴组取穴位对照点,胃复安组予1.7%胃复安药液(1 mL/100 g)灌胃。用血糖仪测血糖;以酚红为标记物,检测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BL-420F生物机能系统记录大鼠胃电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和胃复安组大鼠症状积分、血糖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胃排空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和胃复安组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电针非穴组胃电图平均振幅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穴位组症状积分、血糖显著下降(P < 0.01,P < 0.05),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明显增加(P < 0.05,P < 0.01),胃电图平均振幅明显增高(P<0.05);与电针非穴组比较,电针穴位组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5);与胃复安组比较,电针穴位组症状积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 电针可改善DGP模型大鼠一般状况,控制血糖水平,促进胃排空,改善胃运动障碍,调节胃电图平均振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药硬膏穴位贴敷与中药喷雾联合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予以常规治疗(肢体锻炼+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安慰剂穴位贴敷,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利用中药硬膏穴位贴敷与中药喷雾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淋巴水肿改善效果,并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水肿、疼痛、肩部活动受限、乏力、食欲不振)、上肢周径、肩关节活动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各项淋巴水肿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上肢周径均小于治疗前,且同时段比较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5.0%,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可采用中药硬膏穴位贴敷与中药喷雾联合治疗,有利于减轻不适症状,提高肩部活动能力,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对初产妇负性情绪、乳房胀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初产妇17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分为对照组86例(给予常规分娩护理)与联合组8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对两组初产妇均进行为期2周的跟踪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初产妇负性情绪评分、乳房胀痛程度评级情况、分娩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护理后联合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乳房胀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初产妇剖宫产率、潜伏期VAS评分以及活跃期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略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初产妇胎儿窒息、产褥感染、产后出血以及早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中医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可明显改善负性情绪,减轻乳房胀痛程度,有利于产程进展及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可有效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足部反射疗法联合中药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9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琥龙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足部反射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尿频多、尿无力、尿线变细、会阴部坠胀痛)及治疗前后的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尿频、尿无力、尿线变细、会阴部坠胀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E2水平均显著下降、T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穴位按摩、足部反射疗法联合中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可调节机体阴阳及脏腑功能,加快缓解临床症状,增强疗效,且物理疗法安全、无副作用,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6年至2018年湖南省脑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情况、耐药情况以及耐药菌株Ⅰ类整合子基因。方法 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临床送检各类标本中分离出795株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分析对象,就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情况统计分析,2018年ICU分离的13株多重耐药菌株采用PCR扩增检测Ⅰ类整合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科室主要为神经外科(24.53%),其次为呼吸内科(22.26%)和重症医学科(13.21%);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的20种抗生素耐药率和敏感率0-100%不等,多重耐药呈上升趋势;13株多重耐药菌株6株Ⅰ类整合子阳性。结论 及时统计细菌分布情况、药物的耐药率、敏感率,并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加味痛泻要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综合治疗组予加味痛泻要方口服联合穴位贴敷,中药治疗组以加味痛泻要方口服,西药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剂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综合治疗组为93.3%,中药治疗组为80.0%,西药对照组为66.7%,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 (P<0.05)。3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腹痛VAS评分及单项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综合治疗组各积分低于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3组在治疗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痛泻要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等穴对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模型大鼠胰岛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调整血糖、改善DGP胃肠动力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DGP模型对照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胃复安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组按55 mg/kg单次右下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STZ)联合高脂高糖不规律饮食建立DGP模型,连续喂养8周,每周用强生稳豪倍易型血糖仪及试纸测量血糖,尿糖试纸测量尿糖。电针穴位取大鼠“足三里”、“梁门”、“三阴交”,电针非穴组取大鼠“足三里”、“梁门”、“三阴交”的穴位对照点,胃复安对照组予1.7%胃复安药液(1 ml/100 g)灌胃。治疗结束后,以酚红为标志物,观察各组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移行率,以ELISA法检测胃窦部胰岛素(INS)及胰岛素受体(IR)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糖水平、症状积分明显升高,胃排空率、小肠移行率、胃窦部INS、IR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穴位组血糖水平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胃排空率及小肠移行率、胃窦组织INS及IR表达升高(P<0.05,P<0.01),与电针穴位组比较,电针非穴组、胃复安对照组症状积分升高、胃窦部INS、IR含量明显减少(P<0.05,P<0.01)。结论 电针能降低DGP大鼠血糖,促进DGP大鼠胃肠动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胃窦部INS及IR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医院校教职工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可程度和需求,探索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途径。方法 对湖南省某中医药大学及附属医院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340份,在选择养老院时,被调查对象偏重于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设养老机构,了解医养结合的途径主要是网络与电视,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比较认可,但是存在认知度不高、对收费标准不满意等问题。结论 医养结合机构需要加强宣传力度;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增加医养结合供给;医养结合机构提高医疗和养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中医药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疗效。方法 将120名COPD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沙丁胺醇治疗,实验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情况、Borg评分变化情况、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s 用力呼气容积(FEVl)、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l/FVC)、]以及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对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Borg评分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l、FEVl/FVC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或P<0.01),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且实验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COPD相比单用沙丁胺醇治疗,能显著改善肺功能情况,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德尔菲法的中医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肺癌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给予基于德尔菲法的中医护理干预的肺癌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的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癌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统计学Meta分析,对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全面检索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随机试验文献,并按照文献选择标准进行筛选,对使用中药复方联合口服二甲双胍等西药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指标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但由于入选文献质量偏低,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故需大样本量的临床随机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肺癌化疗患者临床护理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1例肺癌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按气阴两虚证,脾胃虚弱证,肝胃阴虚证三证型予以辨证施护。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中医辨证施护可以提高肺癌化疗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聚类分析技术采集近20年来在国内医学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的处方,总结出目前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网络检索1997~2017年收录在"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上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中药组方,将符合要求的文献组方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药性统计及聚类分析。结果 统计有效处方146首,使用中药181味,使用频率最高中药主要为活血化瘀药、开窍药、祛风湿药,以温性药和辛味药最多,主要归经为肝、脾、心经,聚类分析可将中药分成六大类。结论 癌性疼痛中医外治法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聚类分析其用药规律为临床使用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明确其机制提供了中药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点穴疗法及中药足浴护理对脑卒中后失眠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病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点穴疗法、中药足浴进行干预,于出院前评价两组患者的睡眠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后失眠情况的比较,入睡时间、觉醒次数、总睡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点穴疗法及足浴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睡眠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清毒汤对保护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 RRF)、改善营养状况及中医证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以岭医院收治并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MHD和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清毒汤,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RRF、日均尿量、营养状况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RF及日均尿量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RRF及日均尿量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C、MAMC、TSF、BM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营养良好者明显较对照组多,重度营养不良者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 在MHD和基础治疗之上加用参芪清毒汤,可以保护患者的RRF,改善营养状况和中医证候,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肛瘘术后伤口愈合、便秘预防、疼痛程度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肛瘘切除术后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VAS评分、预防便秘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红肿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便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48 h及72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预防便秘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不仅能够促进肛瘘术后伤口愈合,还可预防便秘,缓解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