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苹果绵蚜是我国主要检疫对象之一 ,它随着苗木、接穗的调运以及人们的生产活动不断扩展蔓延 ,给苹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多年实践 ,总结出一套综合防治绵蚜的有效办法 ,现介绍如下 ,以供参考。1 苹果绵蚜的为害苹果绵蚜主要为害苹果类果树 ,以无翅胎生雌蚜的成虫和若虫在果树枝干上的伤疤处、剪锯口、新梢的芽腋间、短果枝、叶丛枝、果柄、萼洼、根蘖、根的裸露处成群落为害。虫体分泌绵丝状腊质物将虫体覆盖 ,呈绵絮状 ,拨开绵絮状物露出紫红色虫体。有的枝条被害后膨大成瘤。2 发生规律绵蚜每年发生 1 2~ 1 8代 ,以若虫在树干伤疤、…  相似文献   

2.
苹果绵蚜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绵蚜又名赤蚜、血色蚜虫 ,是国内外的检疫对象。在泊头地区的苹果树上 2 0 0 0年春首次发现该虫 ,随后对其进行了近 3a的观察和防治 ,比较有效地控制了其为害。现将其发生特点和防治对策介绍如下。1 为害特点绵蚜以无翅胎生成虫、若虫群集于苹果树的剪锯口、旧伤口、1~ 2a生枝的背阴面、新梢、叶腋、根颈及浅层根系等处寄生危害。被害部位皮层逐渐肿胀 ,形成瘤状突起 ,这在 1a生枝和根上表现最明显。瘤体多呈长椭圆形 ,日久破裂 ,造成众多的小伤口 ,更有利于绵蚜的继续为害和越冬。该虫为害 ,可使小枝大量枯死 ,严重削弱树势 ,影响果…  相似文献   

3.
以长势优的成年驱蚊草为研究材料,采用顶空套袋法收集挥发物,并在TDS条件下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收集挥发物进行分析检测,测出叶片挥发物有58种。包括烷烃、烯烃等10类化合物,烯烃中的萜烯类化合物有32种(相对含量为61.35%),其中香茅醛含量最多(相对含量为14.46%);同时结合保留指数分析驱蚊草叶片挥发物化学成分,比单独使用GC-MS其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有助于驱蚊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以白行改装的电热控温改性设备热处理臭椿木(Ailanthus altissima)锯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锯材在热改性过程中释放的有机挥发物冷凝液成分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热改性处理过程中臭椿木锯材释放的有机挥发物冷凝液主要成分种类为醛类,其次是酚类、醇类、有机酸、酮类、酯类。该研究旨在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控制处理技术和排放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苹果绵蚜的生物学特性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绵蚜又叫蚜虫、赤蚜、血蚜,是苹果树的危险性害虫,主要为害苹果属,还为害梨属、山楂属、花楸属、李属、桑属、榆属等植物。该虫繁殖快,为害重,难防治,是国内外重要的检疫对象。沧州市自1999年发现苹果绵蚜以来,发生范围逐渐扩大,呈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6.
竹柏叶片及其枝条中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竹柏叶片及其枝条中挥发油,通过GC-MS 对其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从竹柏叶片及其枝条挥发油中各检测出36和43个成分,共检测出52种物质,定性组分含量分别占二者挥发油总含量的90.05%和87.8%。竹柏叶片及其枝条挥发油中共有成分27种;特有成分,叶片有9种,枝条有16种。本实验结果可为竹柏提取药用原料部位的选择以及化学成分的精准利用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2007年5月发现危害青檀的一种蚜虫,经鉴定为斑蚜科(Drepanosiphidae)、绵叶蚜属(Shivaphis Das 1918)一新种,命名为青檀绵叶蚜(Shivaphis pteroceltis Qiao,Jiang and An,sp.nov).据笔者2007-2013年调查发现青檀绵叶蚜为单食性蚜虫,寄主仅为青檀,在山东、河南、山西、北京、安徽等地的青檀自然分布区均有分布,在山东省枣庄市已对青檀造成严重危害.该虫若蚜及成蚜吸食叶片、幼果及幼嫩枝条汁液导致叶片失绿,影响树木生长及结果;虫体分泌的蜜露容易引起枝叶发生煤污病,严重影响风景观瞻和生态景观.青檀绵叶蚜在树冠部位呈聚集分布,分布规律为树冠底层>中层>上层,内部>中部>外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对枣实蝇有引诱作用的挥发性物质,研发基于行为调节的防治技术。[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枣实蝇成虫对6种枣果挥发物的选择行为反应,并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田间引诱试验。[结果]室内试验结果显示,枣实蝇成虫对6种枣果挥发物具有显著正趋性。枣实蝇雌虫对棕榈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肉豆蔻酸的选择率较强,选择率均为30%以上;雄虫对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的选择率较强,选择率均为25%以上,从不同浓度梯度(原液、10%溶液、1%溶液)的选择率和选择系数来看,随浓度的递减,其选择率和选择系数也在递减,原液的选择率分别为10%溶液及1%溶液的2.5倍及5倍以上。田间试验发现:肉豆蔻酸对枣实蝇雌虫的诱集效果较强,2 d最多诱捕数量为15头·只-1,平均诱捕数量为11.4头·只-1,十四酸乙酯次之。在6种不同挥发物中油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对枣实蝇雄虫的引诱效果较强。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6种挥发性物质及混合物中,月桂酸乙酯及十四酸乙酯对枣实蝇雌雄虫的引诱效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挥发物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枣果挥发物中棕榈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肉豆蔻酸与枣实蝇偏爱选择密切相关。在田间试验中:枣实...  相似文献   

9.
松阿扁叶蜂对不同树种的选择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Y"形嗅觉仪、风洞等方法研究松阿扁叶蜂成虫对不同树种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该蜂对油松、赤松选择性最强,选择率达65%以上,其次为黑松、华山松,选择率达60%以上,与林间实际发生状况一致.对不同颜色的选择性差异较大,明显趋向于绿色,雌、雄选择率分别为50%、52%;而对黄、红、粉红色选择较少,均在20%以下.不同光照(红、黄白炽灯、荧光灯、自然光)对松阿扁叶蜂的寄主选择影响不大.雌成虫的存在与否对雄成虫的选择性有较大影响,雄成虫明显趋向于有雌成虫存在的树种.  相似文献   

10.
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松树癌症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媒介昆虫。利用松墨天牛性信息素可以引诱到未交配,未产卵的松墨天牛,提早诱杀带线虫的松墨天牛,能更有效地减少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蔓延和松墨天牛的为害。本文通过性行为学观察、“Y”型嗅觉仪、气相色谱和触角电位(GC-EAD)、气质联机(GC-MS)分析,鉴定出1种雄性信息素壬醛,为进一步研发松褐天牛性信息素引诱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防治易门地区危害渐趋严重的苹果棉蚜,开展了该虫害危害特性以及药剂防治的研究。据观察,苹果棉蚜在易门1年发生20代,3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1、2龄若蚜繁殖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果实采收后至树体萌发前是防治的最佳时期。不同药剂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的氧化乐果1800倍液加1%o的洗衣粉是防治苹果地上部分棉蚜的较佳药液;另每株根施0.25kg高丙体内吸粉剂对根部的苹果棉蚜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3年来,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配套的综合防治及检疫技术措施,使易门40.8hm2苹果园的植株受害率由48.5%降至2.65%,取得了较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不同温度段苹果枝木醋液化学组成、抑菌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苹果枝为原料,采用干馏法分3个温度段收集苹果枝木醋液.用GC-MS法分析各温度段苹果枝木醋液的有机成分,并对木醋液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个温度段苹果枝木醋液的化学组成不同,含量差别较大,低温度段(100~200 ℃,AP_1)中检出45种物质,占整个出峰面积的91.26%,其中酚类含量为51.33%,有机酸酸含量为18.50%,酮类含量为8.98%,呋喃类含量为7.23%;中间温度段(200~310 ℃,AP_2)检出47种物质,占整个出峰面积的95.35%,其中酚类含量为24.69%,有机酸酸含量为40.05%,酮类含量为7.52%,呋喃类含量为12.81%;高温度段(310~500 ℃,AP_3)检出47种物质,占整个出峰面积的93.00%,其上述物质含量依次为34.66%,28.37%,12.49%和6.93%.有机酸在中间温度段木醋液中含量最多,酚类在低温度段含量最多.3个温度段的苹果枝木醋液均有抑菌和抗氧化活性,其抑菌活性顺序为AP_2>AP_3>AP_1,AP_2的抑菌活性最强,且与AP_1和AP_3的差异显著,其中对植物病原菌的EC_(50)为2.43~5.27 Mg·mL~(-1);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AP_1>AP_3>AP_2,且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AP_1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均高于抗坏血酸和BHT.初步分析AP_2较强的抑菌活性和AP_1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分别与其中高含量的有机酸和酚类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山定子大树为砧木,设嫁接方法、接穗保湿措施、长穗接、多穗接4个处理进行寒富苹果硬枝高接试验。结果表明:劈接、插皮接,接穗涂保湿剂,嫁接成活率高;采用长穗接、多穗接,可早期获得较高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14.
Olfactory responses of Tetranychus viennensis to different plant odors were studied with a “Y” olfactometer and petri dishes, and volatiles from leaves of different plants were absorbed with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analyz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 The study showed that olfaction took place in the response when the Hawthorn Spider Mite looked for host plants, indicating that T. viennensis were attracted by odors from host plants. Different host plants have different attractions to T. viennensis; some attract strongly, while others do so to a lesser extent. The nonhost plants tested have neither attraction nor repulsion to the mite. The volatiles from leaves of different host plants such as Malus pumila, P. bretschneideri, Amygdalus persica, Armeniaca vulgaris, Malus spectabilis, Crataegus pinnatifida, and Prunus yedoensis consist of trans-3-hexen-l-ol,acetate, trans-3-hexenyl ester butanolic acid, α-farensene, etc., which do not exist in the nonhost plants such as Euonymus japonicus. Translated from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4, 40(3) (in Chinese)  相似文献   

15.
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和日本龟蜡蚧诱导柿树挥发物对天敌昆虫红点唇瓢虫的吸引作用.结果显示:7月份当日本龟蜡蚧处于若虫阶段时,它的危害并不能诱导柿树对瓢虫的吸引;相反,用茉莉酸甲酯处理过的柿树表现出对瓢虫明显的吸引,呈现升高-降低-再升高的波动变化.在MeJA处理后的8 h(当天15:00)和24 h(第2天早7:00)达到高峰期,其对瓢虫的吸引率分别为78.2l%和73.42%.通过GC/MS分析,从MeJA处理的柿树和对照中共检出4类17种化学成分.2[10]一蒎烯和柠檬油精是在处理柿树中新增加的成分.另外3种萜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增加,其中α-蒎烯最为明显.这些挥发物组成的变化揭示了柿树吸引瓢虫的原因.根据对化学成分的分析,选择单组分柠檬油精和α-蒎烯来验证它们对红点唇瓢虫的吸引力.结果证明,两者对该瓢虫都有明显吸引力,在浓度为1×10-4和1×10-5g·mL-1时的吸引率分别为78.95%和75.61%.因此认为,MeJA可以作为一种信号转导分子用于诱导寄主植物释放挥发物,提高对蚧虫的生物防治效果.此外,发现萜类化合物在一天中的波动变化.直到MeJA处理后的8 h,6种萜类物质的含量都增加,但到了12 h,只检出α一蒎烯其含量为0.87%.然而到第2天早上7:00,所有6种萜类化合物又都重新检测到,其中α-蒎烯甚至达到了73.0l%.  相似文献   

16.
采用Y型嗅觉仪和触角电位仪,研究羽化初期川硬皮肿腿蜂对花椒挥发物、花椒虎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诱导的学习效应,比较有无学习经历的川硬皮肿腿蜂对不同浓度花椒挥发物的行为反应,以探索利用学习行为提高川硬皮肿腿蜂防治花椒虎天牛效果的途径。结果表明:羽化期经历10g·mL-1花椒枝条挥发物诱导的川硬皮肿腿蜂对味源的行为反应率最高,达到66.67%,与其余9种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次是羽化期经历10g·mL-1虫粪木屑挥发物诱导的肿腿蜂,其对味源的行为反应率为64.44%,而经历0.01g·mL-1花椒枝条与虫粪木屑挥发物诱导的肿腿蜂反应率最低,表明经花椒挥发物和花椒虎天牛虫粪学习处理的川硬皮肿腿蜂对防治花椒虎天牛有正面影响,且花椒枝条挥发物在同类因素中对川硬皮肿腿蜂防治花椒虎天牛有最突出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以收率为指标的CO2超临界萃取小叶杨树皮挥发物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萃取压力25 MPa、温度50℃、时间60 min为小叶杨树皮挥发物的最佳萃取条件,收率为3.56%;依此条件分别萃取白城二号杨、小黑杨、俄罗斯杨、中东杨、小青杨、小青×黑杨、大青杨、斯大林杨、银中杨和小叶杨的树皮挥发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物的化学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酯类、酸类、烃类等化合物,其中以酸类物质含量最高,其他物质含量均较低;萘、醌、奠、酮等大分子物质含量较少;中东杨和斯大林杨树皮中特异化合物种类较多.同时利用Y形嗅觉仪测定青杨脊虎天牛对10种杨树树皮100 μL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雄成虫对小青杨的选择率54.17%,为最高;雌成虫对小青x黑杨的最大选择率为58.33%,其次是对小青杨和中东杨的选择率54.17%.雄成虫对10种杨树树皮CO_2超临界萃取液的选择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雌成虫呈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生化腐植酸对苹果轮纹病树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进行生化腐植酸防治苹果轮纹病的试验,结果表明,生化腐植酸中的活性物质刺激果树,改变了果树的生理生化指标,提高了果树自身营养调控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了酶活性(SOD),改善了新陈代谢过程,致使果树内固有抗菌性酚酸成分明显增加,有效地控制了轮纹病发病率。光合作用的加强,促进了果树体内物质的合成,运送和积累,气孔开度的改变,提高了抗性,结果衰弱果树得以复壮,农药药效得以发挥,使轮纹病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苹果不套袋栽培模式下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危害情况及性迷向素的防治效果,为不套袋苹果园中梨小食心虫的精准防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性信息素诱芯监测烟台等3个地区不套袋栽培苹果园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调查梨小食心虫蛀果率,分别研究在越冬代、第1代和第2代成虫羽化前期施放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烟台、威海、泰安3个地区梨小食心虫成虫田间始发期为 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发生末期均为10月上旬,共出现5个高峰,7—9月为群体数量高峰期;3个地区不套袋苹果园中性信息素诱芯对梨小食心虫的全年诱捕数量为每诱芯213~1 837头,显著低于套袋苹果园(每诱芯729~ 3 715头)( P <0.05),而不套袋苹果园的梨小食心虫蛀果率为3.38%~6.13%,显著高于套袋苹果园(0.13%~0.50%)( P <0.05)。在不套袋苹果园中,性迷向素在梨小食心虫越冬代、第1代和第2代成虫羽化前期施放对梨小食心虫雄成虫交配行为均具有显著干扰效果,迷向率为87.28%~99.80%,不同时期施放处理间差异显著( P <0.05)。第5 代幼虫危害盛期(09-11—10-08)的蛀果率调查发现,性迷向素在第1代和第2代成虫羽化前期施放对梨小食心虫蛀果防治效果分别为92.89%和95.53%,显著高于越冬代羽化前施放(81.77%)( P <0.05)。【结论】烟台、威海、泰安3个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趋势、成虫发蛾高峰期和持续时间在套袋和不套袋苹果园中差异不明显,但梨小食心虫在不套袋果园中的危害重于套袋果园。在不套袋栽培苹果园中使用性迷向素结合常规化学防治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显著高于单独常规药剂防治,其中在梨小食心虫第1代和第2代成虫羽化前期施放性迷向素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状态下松脂与甲醇反应产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对在超临界状态下松脂与甲醇反应产物进行分析,共分离出49个峰,鉴定出45种化合物,反应产物主要为甲酯类、烯烃类化合物,还有较少量的芳香烃类、烷烃类和醇酮类等化合物.甲酯类的主要成分为脱氢枞酸甲酯、1,2,3,4,4a,9,10,10a-八氢-1,4a-二甲基-1-菲羧酸甲酯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