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6,(10):33-34
<正>我们平常用木桶、木箱养殖中蜂,巢虫经常造成危害,防不胜防,是中蜂难养的原因之一。中蜂与巢虫是自然界协同进化而来,关系密切。巢虫是一种以巢脾为食的害虫,它离开巢脾无法生存。那么,蜜蜂为什么又离不开巢虫呢?当野生中蜂被人工养殖后,多种多样的改变带来中蜂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破坏了自然界中中蜂与巢虫之间的平衡关系,中蜂蜂群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群势  相似文献   

2.
王志忠  王巧红 《蜜蜂杂志》2005,25(10):31-31
巢虫是蜡螟的幼虫,属螟蛾科,有大小两种,在巢脾上蛀食蜂蜡,穿成隧道,毁了巢脾,伤害虫蛹,还会损坏蜂具。中蜂抗巢虫能力弱,经常普遍受其危害,是饲养上比较头痛的问题。漳州市、县在防治巢虫方面推广了清除巢箱、饲养强群、使用新脾、人工清除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巢虫的危害,但效果不显著。我们从南靖县中蜂场和各村养蜂户的重点抽查中发现,巢虫发生率仍为43%。怎样才能比较彻底地防治巢虫呢?从意蜂断子期治螨效果好的方法中得到启发,选择中蜂断子期和巢虫盛发期,燃烧硫磺熏烟巢脾和蜂箱,对巢虫进行较为彻底地毒杀,连续进行了两年的重复…  相似文献   

3.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1,30(2):20-20
巢虫以蜂群巢脾内的茧衣、花粉和蜜汁为食,并在巢脾上面吐丝作茧,毁坏巢脾,危害幼虫和蛹。意蜂抗巢虫能力强,中蜂抗巢虫能力弱。在低温时,巢虫一般很少发生,高温时,巢虫危害严重,在每年芒种至处暑时,巢虫的危害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4.
黄林才 《蜜蜂杂志》2006,26(3):28-29
巢虫是中蜂虫害之首,严重影响、制约着养蜂生产。有效防治巢虫是养蜂生产中一项十分有效的增产获益措施。清流县养蜂试验场经多年精心试验研究,总结了一套十分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利用巢虫生活、发育各个阶段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分述如下供养蜂生产者参考使用。1选育抗虫品种蜂种能够有效地解决防治巢虫的问题。本人在十几年的养蜂生产过程中发现,有一种常年分泌黄褐色蜂蜡筑巢的中蜂,具有很强的抗巢虫能力,巢脾上没有发生过巢虫。我观察到此种中蜂有采集树胶进行筑巢的能力,从而能阻碍巢虫对巢脾的危害,起到积极的防治作用。只…  相似文献   

5.
正中蜂旧脾中常有巢虫,如不及时处理,巢虫不但会吃光巢脾,还会化蛹出蛾,继续跑出来危害蜂群。现介绍一种快速杀虫提蜡的方法——蒸汽提蜡法。到商店或网上购买32cm的大蒸锅,并购入相同尺寸、洗菜滤水时使用的不锈钢淘箩。熔蜡前,先从巢框上刮下废旧巢脾及赘蜡。熔蜡时,在蒸锅内放上半锅水,将废旧巢脾块、  相似文献   

6.
<正>初学养殖中蜂时觉得巢虫危害很严重,动不动就在巢脾上发现巢虫,吐丝钻洞,毁坏巢脾,弄得中蜂不得安生,有时巢脾上还出现"白头蛹"造成危害,有时还造成整群飞逃和消亡。真是防不胜防,很是麻烦。自从2008年开始使用泡沫塑料蜂箱和杂木巢框制作的立式蜂箱养殖后,由于蜂箱使用的材料和结构的改变,也使巢虫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  相似文献   

7.
胡佑志 《蜜蜂杂志》2020,40(5):15-15
春季,中蜂易发生咬脾现象。春季咬脾是为了驱赶巢脾上的巢虫,清除巢房内遗留的粪便和茧衣,咬掉陈旧部分巢脾重新修造,让蜂王在新巢脾上产卵。咬脾后重新修造时,连接处容易出现雄蜂房,续造部分与原脾平面有差别,1张巢脾的两面凹凸不平,增加了修理巢脾的工作量。中蜂的清巢能力差,咬脾时落下的蜡渣堆积在箱底,容易滋生巢虫。  相似文献   

8.
曹蒲成 《中国蜂业》2004,55(2):23-23
巢虫是危害中蜂的一种主要害虫,我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以下几种防治巢虫的方法. 一、蜂多于脾,整个巢脾都要爬满蜂.  相似文献   

9.
邢汉卿 《中国蜂业》2009,60(1):38-38
提出的空巢脾因保管不善会生巢虫,飞逃的中蜂会很快滋生巢虫。巢脾一旦被巢虫蛀食就没有使用价值。不过,已生巢虫的巢脾请不要毁坏或舍弃,不妨让巢虫继续生长。巢虫的确是一道不错的下酒菜。  相似文献   

10.
巢虫危害蜂群很厉害。它吃食蜂蜡 ,咬毁巢脾 ,在巢脾上作隧道。并且吐丝作成网 ,套在隧道内 ,破坏虫蛹生长。严重者中蜂会全群弃巢而逃。当小巢虫在巢脾上活动时 ,意蜂抵抗巢虫能力较强 ,能口衔小巢虫飞出箱外丢弃。中蜂抵抗巢虫能力较弱 ,只能在巢脾上驱逐小巢虫。小巢虫离开巢脾 ,跌落在箱底。此时如果箱底光滑洁净 ,无蜡屑、房盖可供其潜藏 ,又会东爬西爬 ,爬到巢箱壁 ,沿着箱壁又会爬到巢脾上进行危害 ,蛀蚀巢脾。如果箱底有蜡屑、房盖等物 ,巢虫就能在这里栖身。我们可以利用它这个弱点 ,用长 33cm ,宽2cm的旧纸或旧报纸 ,卷成 3cm直径…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从开始养蜂至今,蜂群都未被巢虫严重危害过。现将一些防巢虫心得和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不让中蜂受巢虫侵害之苦,为中蜂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一、勤换蜂箱蜂箱是中蜂繁殖和生活的场所,中蜂喜爱干净,蜂箱的干净与否对中蜂至关重要。但是,  相似文献   

12.
<正> 巢虫是蜡螟的幼虫,属螟蛾科,有大小两种,在巢脾上蛀食蜡质,穿成隧道,毁坏巢脾,伤害蜂蛹。中蜂抗巢虫力弱,经常受其危害,是饲养上比较头痛的问题。我们在防治巢虫方面,推广  相似文献   

13.
巢虫(大蜡螟,又称绵虫)是与中蜂囊状幼虫病并列的2大中蜂病敌害之一。巢虫在中蜂蜂巢中隔内蛀食巢脾,使大批蜂蛹"白头"死亡,成为"白头蛹"。被巢虫危害的蜂群,轻者采蜜、育子能力下降,群势受到严重削弱;重则停止产卵,继而全群飞逃[1]。为防治巢虫对中蜂的危害,自1996年以来,我们在贵州省中蜂主产县、黔东南州中蜂野桂花蜜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答     
问 :怎样最大限度地降低巢虫对中蜂的危害 ?(江西大余 钟权元 )答 :降低中蜂受巢虫危害的主要措施有 :1 只要有蜜源能造脾时就尽量多造新脾 ,及时淘汰旧巢脾 ;2 在度夏和越冬期要紧缩巢脾 ,做到蜂多于脾 ,不使巢脾因无蜂护脾而暴露 ;3 1 5~ 2 0天要清扫一次箱底 ,在清箱底同时 ,最好能用火燎一下蜂箱 ,烤死躲在箱缝内的巢虫卵及幼虫 ;4 提出的暂时不用的空脾要用硫磺烟熏后密闭保存 ,保存半个月后要再熏一次 ,因为巢虫的卵没有孵化时是熏不死的。养中蜂只要手脚勤快 ,常清扫箱底 ,糊严箱缝和保管好巢脾 ,就不会出现巢虫严重危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蜂咬脾一种是因为巢脾已旧,一种是巢脾中有巢虫。前者是把旧脾的产卵区部分整个咬去;后者是把巢脾中有巢虫钻入或结茧部分零星咬去。在苏南地区中蜂咬旧脾一般在冬末和早春,蜂王开始产卵前,工蜂即把蜂团中央老巢脾由下端逐步向上咬,形成半圆形,逐步扩大到将蜂团内的老巢脾咬去。待外界气温高,蜂团扩散群势壮大,有较多花粉  相似文献   

16.
中蜂咬脾一般是因为巢脾太旧,或者是在秋季蜂量下降,出现脾多于蜂的情况下发生。我用抽出老牌和劣脾,保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的方法,制止了中蜂晈脾的现象,并且防止和减少了巢虫和露头病的发生。对抽出的巢脾,除过老无用的可以熬煮化蜡外,其余全部用硫磺熏烟后保存起来。第一次熏烟要多熏一些时间,要求熏透,严防巢虫孳生。以后每隔3—7天再熏一次。这样保存下来的巢脾,不会生巢虫。熏脾的方法和意蜂保存巢脾的方法一样,但须防止巢  相似文献   

17.
关振英 《蜜蜂杂志》2006,26(9):27-27
巢虫是中蜂的一大敌害,年年防治,年年难治。多种养蜂书籍及相关报刊杂志上提出众多防治方法,但由于各地气候、蜂种抗巢虫能力及饲养管理方法不同等因素,导致防治效果不甚好。多年来,本人在防治巢虫方面投入了不少精力,也尝试过多种方法,逐渐形成一种适合本地的防治方法,我称之为“冷热兼施法”。我地属于亚热带,夏秋季气温高,蜡螟幼虫发育快,生长周期缩短,虫口密度剧增。这时若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轻则造成蜂群秋衰,冬蜜减产。重则蜂群飞逃或灭亡,蜂场垮场。7月份气候炎热,外界蜜粉源枯竭,蜂群普遍断子,将各群的半数巢脾脱蜂后提出,及时放入…  相似文献   

18.
张河勇 《蜜蜂杂志》2017,(11):26-27
一般饲养中蜂的蜂友,对于被巢虫侵害的巢脾,都会舍弃。尤其是用传统古法桶养的中蜂脾,由于无法完整地取出清除巢虫,只得忍痛割爱挖出销毁或者化蜡。  相似文献   

19.
刘文信 《中国蜂业》2002,53(4):11-11
巢虫是蜡螟的幼虫。蜡螟繁殖很快 ,卵和幼虫生活力都很强。巢虫在晚春、夏季、初秋都在巢内活动 :穿钻巢脾 ,蛀食蜡质和蜜汁 ,在巢脾上穿蛀隧道 ,吐丝作茧 ,毁坏巢脾和幼虫。意蜂受害较浅 ,中蜂一被侵害 ,常常是整群飞逃 ,或群势日渐衰败。巢虫是蜜蜂的重要敌害之一。防治方法1 蜂场的蜂蜡或巢脾须严密保管 ,不可随处堆放或丢弃。2 经常清扫箱底 ,修补箱缝。3 被害的巢脾可在阳光下透视 ,查出隧道 ,用镊子取出巢虫 ;如虫小不易夹出 ,或不易发现 ,可在阳光下多晒一会儿 ,使巢虫自动爬出再杀死。4 蜂箱内多余的巢脾应抽出妥善保管。蜡蛾和…  相似文献   

20.
1 中蜂巢脾的修补方法 中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注重巢脾的修造对蜂群管理十分重要.从巢脾的修造质量上能反映出一个蜂场的管理水平. 1.1新脾修造 中蜂易受巢虫侵害,若采用在上梁腹面开设巢础沟加固巢础的办法,则极易成为巢虫的通道,导致巢虫上脾危害;否则,巢础极易与上梁脱离,抖蜂、取蜜,损毁巢脾.采用在距上梁下沿2~3个巢房长度之处再加上一道巢础线的办法,用来粘贴巢础加固巢脾,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