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何琳  张贵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348-353
为了提高林业信息化建设质量,促进林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决策,通过制定区域林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预处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区域林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数学模型,并对广州市十个区的林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广州市十个区的林业信息化水平综合排序。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南缘沙产业发展差异与影响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新疆沙产业发展区域差异性,分析沙产业发展与环境、经济的关系,选取准噶尔盆地南缘的19个县市(兵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为实地调查和新疆统计年鉴、各地2013年统计公报等面板数据,筛选出当地沙产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环境状况的16个典型指标,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调查区19个不同区域的沙产业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类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沙产业发展与环境、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沙产业发展能够改善环境,拉动经济;(2)沙产业发展的焦点和难点为均衡性不足;(3)沙产业前期发展的短板是“挤出效应”。提出以下建议:(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沙产业;(2)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合理规划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3.
为建设美丽中国云南篇章,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通过以云南省为研究空间载体,拟克服突破生态环境偏重单要素的传统评价方法,筛选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运用GIS空间分析手段,探讨云南省生态环境及空间分异特征,并针对性的提出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思路对策。结果表明:云南省环境容量中等、生态环境较脆弱、生态环境重要性较高、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空间分异明显,可分为综合平衡区、效率主导区、环境主导区3个功能区。  相似文献   

4.
摘 要:研究旨在摸清宁夏22个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水平,总结空间分布特征,剖析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土地管理水平、科学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县域尺度,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宁夏22个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宁夏县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分异特征明显,22个县中只有6个县综合评价得分达到80分以上,用地节约集约水平高;宁夏县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总指数呈现出自北向南逐步递减的特征,其中热点区集中分布在宁夏北部、次热点区位于热点区外围、次冷点区成散团式分布、冷点区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各别县。整体来看,宁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不高且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呈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未来宁夏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各县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差别化的集约用地管理政策,北部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市、区),主要是加强存量用地的挖潜和新增用地效益的提高;南部山区各县(市、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省生态环境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的生态经济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完成了以市为单元的生态经济区划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可以分为优和良两个级别,分别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7.22%和72.78%;河南省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分为经济较好区、经济中等区、经济较差区3个级别,分别占河南省总面积的4.51%、61.67%、33.82%;根据河南省市域尺度上的生态环境状况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状况,将全省划分为5个生态经济区。调整产业结构和保护生态环境是河南省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旨在摸清宁夏22个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水平,总结空间分布特征,剖析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土地管理水平、科学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县域尺度,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宁夏22个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宁夏县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分异特征明显,22个县中只有6个县综合评价得分达到80分以上,用地节约集约水平高;宁夏县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总指数呈现出自北向南逐步递减的特征,其中热点区集中分布在宁夏北部,次热点区位于热点区外围,次冷点区成散团式分布,冷点区分布在中部和南部个别县。宁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不高且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呈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未来宁夏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各县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差别化的集约用地管理政策,北部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市、区),主要是加强存量用地的挖潜和新增用地效益的提高;南部山区各县(市、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成渝经济区内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及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Moran指数全局和局部指标分析了邻接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和集聚特性。结果发现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呈现成都市和重庆市区两核心区域发展水平高、中间地带和外围区域发展水平低的凹型发展模式。地理上邻接区域具有的正的空间关联性,并主要定位了高高集聚类型和低低集聚类型区域,有利于更精确地找准弱弱集聚的关键突破点,培育农业产业集群,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各区域农业经济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以便促进甘肃省区域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笔者根据2012年《甘肃发展年鉴》的统计资料[1],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并对各市州在甘肃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行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经济依然是甘肃省国民经济的支柱,由于各区域不同的自然和经济因素,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整体显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征。河西地区处于优等水平(1类区),中部和陇东地区处于中等水平(2类区),南部山区处于差等水平(3类区)。灰色关联分析与聚类分析法的结合,能够为农业经济评价提供一种科学、客观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福建省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福建省各县(市、区)的经济实力进行评价,通过建立具有递阶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极差正规化综合评价方法、聚类分析法对福建省各县(市、区)的经济实力进行实证评价并分类。研究结果将福建省67个县(市、区)划分为经济发展实力雄厚、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经济发展实力较薄弱、经济发展实力薄弱四类地区,并为提升各类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分类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乡旅游互动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旅游互动发展动力机制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研究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以南昌市为最大客源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导向模式,以南昌市为最大旅游目的地着力推进城市即旅游模式,促进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的形成,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发展区域经济,永保鄱阳湖一湖清水。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甘肃省1999—2012年相关经济数据,借助基尼系数、多元回归等方法分析影响自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甘肃省三大产业结构以及区域支柱产业和资本投资规模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导因素;由于甘肃省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缺乏支柱产业、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单一,导致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带动能力较弱。由此,提出加快中心-外围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统筹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实现区域合作;完善区域金融与政策投向,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等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2.
Shift‐share analysis is used to examine the role of spatial structure on changes in regional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in contrast to the traditional focus of shift‐share studies on the rol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t is argued that changes in a region's space‐economy can be understood not only in terms of the economic subdivisions of the region but also in term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its spatial subdivisions. The latter is illustrated by means of a case study of the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local area to changes in regional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in Japan. Each region was subdivided into four types of local area based on population density. The analysis covered the period from 1981 to 1995, a time of major transformation in Japan's space‐economy. The shift‐share model was also used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local area output and productivity on changes in regional employment. In gener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as a progressive underdevelopment of the core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falling output and productivity. The country's peripheral regio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development, associated with rising output and productivity. Atthe local scale, however, the picture is far more complex. Types of local area contributed to regional employment change in very different ways, with respect to both time, region, and output/productivity. The contribution of local spatial structure to the regional space‐economy of Japan is fundamentally fragmented and uneven.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永兴县农业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加快永兴县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永兴县的农业资源条件、农村社会发展、农业经济状况等进行定量分级评价,因地制宜筛选出三大类17个指标构建永兴县农业功能分区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将永兴县农业功能区划分为中部养殖区、中北部林业区、中南部农业区、东部农业区、西部种植区五大农业功能区,描述了各区域资源优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区域农业发展总体定位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采用趋势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农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即产业结构发展引导的村域用地空间布局优化。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空间布局有利于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空间布局,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了集约和合理利用土地。由研究可得,土地利用规划中需改革规划思路,突出产业空间结构引导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的战略性地位。  相似文献   

15.
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排序,为区域更好地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为落实国家战略提供决策参考。首先,构建以生态支撑、经济支撑、社会支撑三大系统为基础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5个主要县域为研究具体区域,使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可持续发展生态支撑能力排名靠前的县域,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名一般靠前;以牺牲生态支撑来发展经济的县域则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6.
利用陕西省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陕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取了四个资源环境承载力主成分即资源供给、环境质量、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通过ArcGIS 自然断点分级将承载力分为五个等级,即高承载地区、较高承载地区、中等承载地区、较低承载地区和低承载地区,分析了陕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综合承载力分布表现为关中高,陕北次之、陕南低的特征;资源供给承载能力关中最高,陕北中等,陕南承载能力最低;环境质量承载能力为渭南、榆林为属高承载力,安康及商洛最低;社会经济承载力陕北高,关中及陕南较低;基础设施承载力为宝鸡和咸阳高,铜川低。陕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不均,整体上各区域承载力表现出微弱的增加趋势,其中陕北地区承载力增加最大。陕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变化与能源利用、耕地面积、工业废气排放量、人均GDP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研究为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均衡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uses the lens of institutional theory to explain the launch and evolution of Austin, Texas's technology‐based economy. The case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contingency, and the evolution of key loc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 in explaining how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jectories can change and evolve. The case history provides insights into how economic development networks form and operate to “set off” processes of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and agglomeration and how they can promote successful adaptation to change in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Austin story further suggests a “stage” process of regional technology‐based evolution wher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s linked to a substantial local research base is seen as a necessary precursor to increasing endogenous innovation and start‐up activity. Successfully navigating these stages is bolstered by the formation of institutions and networks that are durable, strategic, and adaptive, and which, at the right time, recognize and support entrepreneurial firm development to help sustain technology‐based growth.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研究县域经济差异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甘肃省86个县域及嘉峪关市共87个地域为研究单元,选取人均GDP 、第二、三产业比重等12项相关指标建立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和ESDA法对近20年来甘肃省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评测。结果表明:从1995—2015年20年期间,甘肃省经济明显增长,但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处于缓慢发展阶段;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两极差异明显,排名靠前及靠后的县域在20年间变化不明显,省会兰州及河西地区发展水平较高,陇中和陇南地区县域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格局;空间自相关性显著,低值聚类的显著性更强;热点分析显示,甘肃省县域经济呈现明显的单核型经济空间结构,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对周边城市带动作用很小,地域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9.
空间开发适宜性分析与管制分区——以铜陵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市域空间利用规划过程中进行开发适宜性分区评价,明确市域开发适宜程度及空间分布,为市域空间利用规划中土地开发利用方向的确定和空间布局的划分提供科学依据,以更好地协调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借鉴国内外城市区域空间开发与管制的研究理论,以空间开发适宜性分析为基础,以高分辨率航空影像、统计年鉴、实地考察为数据源,从自然生态约束条件、经济发展支撑能力2个系统层面建立了包括9个要素、20个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以栅格为评价单元,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一整套完整的市域空间管制分区技术体系。从而确定市域各评价单元的工业和城市开发适宜程度,进而划定各类管制区。以铜陵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其自然生态约束及经济开发需求与支撑能力的综合空间分析,拟将铜陵市市域空间分为适宜建设区、较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与禁止建设区,制定了分区管制措施,提出了空间利用建议,旨在促进铜陵形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均衡格局,为铜陵市空间利用规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The impacts of agglomeration and loc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examined through an analysis of establishment‐level productivity. Using micro‐level data, measure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economic diversity,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 structure are incorporated together into a production function system estimated cross‐sectionally for three years and thre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the U.S.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fluence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competitive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