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 大河区产茧万斤村之一的关坝村,有11个村民小组,养蚕户145户,占总农户的54%。近年来,蚕病为害严重,成为蚕桑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1989年秋季,在安康市科协、市蚕桑站的帮助下,组织了养蚕消毒服务队,负责对全村养蚕户的消毒防病服务和技术指导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全村饲养秋蚕130张,产茧3315公斤,平均张产茧25.5公斤。张产茧比大河区高6公斤,比该村上年秋蚕高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来,略阳县蚕桑生产发展较快。自1987年初交农牧局分管后,连续三年创历史最高水平。1989年全县发种8022张,产茧20万公斤,平均张产25公斤,产茧量比1986年的9.9万公斤翻了一番多,张产提高6.5公斤,产量平均每年以25.6%的速度增长。但是,生产形势并非乐观,产、供、销环节中的几个突出问题已使生产出现了潜  相似文献   

3.
钱彩萍 《江苏蚕业》2002,24(1):35-36
传染性蚕病的发生与蔓延已成为阻碍重点蚕区蚕桑生产健康发展的障碍之一,本文以我县蚕桑重点乡镇特庸镇为例,就其发生与防治谈一点看法。特庸镇现有桑园1.5万亩,年产蚕茧7万担,2000年晚秋蚕期传染性蚕病普遍发生,损失惨重,个别农户甚至颗粒无收,全乡平均张产不足30公斤,比上年同期下降近5公斤。不仅造成大部分农户减产欠收,而且影响到蚕桑生产的巩固与发展,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安定因素。1 发病情况 特庸镇2000年饲养晚秋蚕20737张,9月9日出库,9月18日发种至各育蚕室,9月19日收蚁,二二眠前后开…  相似文献   

4.
《江苏蚕业》2005,27(4):53-53,56
<正>据初步统计,江苏省现有桑田140万亩,今年全省发放饲养蚕种290多万张,其中:春季139.9万张,夏秋约155万张,饲 养量较上年增加约2%。全年生产蚕茧约10万吨,春季5.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6%,夏秋季产茧4.5万吨,较上年同期减 产近20%,年产茧量减1.1万吨,减产幅度约10%。全省蚕茧收购均价1100元/50公斤,比上年提高约200元/50公斤,增幅 近20%,预计全年蚕茧生产总值增加约2亿元。集中产区蚕茧价格上升幅度较大,南通蚕茧收购均价1221元/50公斤、盐城 蚕茧收购均价1289元/50公斤,分别比上年提高295元/50公斤和325元/50公斤。但由于各地蚕桑生产水平不一和秋季减 产损失程度差并较大,一些蚕区的蚕农收入将比上年下降。  相似文献   

5.
<正> 阆中市近多年来蚕茧单产、质量、效益一直处于“三低”状态,在改革开放步步深入的大潮中,各级党、政及蚕桑部门学习了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及中共中央政治局文件后转变了观念,解放了思想,着眼市场经济,认为不提高质量、效益是没有出路,决心开发“优质、高产、高效”蚕业,从而使蚕茧生产由“三低”开始向“三高”转化。全市1992年饲养春蚕4.37万张,产茧11.5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净增21.3万公斤,增长22.73%,单产26.3公斤,比上年同期提高2.7公斤,公斤鲜茧粒数由上年春茧的697粒下降  相似文献   

6.
<正> 吴县横泾乡南章村,近几年来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积极种桑养蚕,成为蚕桑生产的重点村。全村有桑园1452亩,其中投产桑园1100亩。1987年全村农副工三业总产值628.76万元,其中蚕桑收入64.69万元,占三业总产值的10.3%,人均分配水平1053.89元,其中来自蚕桑生产纯收入205.37元,占19.49%。1987年生产蚕茧110.2吨,张产36.64公斤,亩产100.2公斤。南章村的蚕桑生产主要是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展起来的,1984—1985两年  相似文献   

7.
<正>老闸乡是太仓市蚕桑生产重点乡,现有桑园面积4150亩,全年饲养蚕种10318张,生产蚕茧390吨,茧款收入441万元,全年平均张产37.8公斤,养蚕农户平均收入3073元。该乡的蚕桑生产已多年持续稳产高产,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门路。  相似文献   

8.
<正> 提高村级蚕桑生产水平,对建设蚕桑生产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索提高村级蚕桑生产水平的途径,淮阴市蚕桑站1991年在沭阳县十字乡沟西村进行了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蚕茧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沟西村有新老桑园420亩,1990年养蚕254张,亩产茧仅14.6公斤,亩产值仅141.6元,张产茧仅24.1公斤。1991年试点后,经一年努力,全年养蚕668张,亩产茧提高到60.5公斤,亩产值提高到628.2元,张产茧提高到38公斤。我们在试点工作时认为,沟西村干部素质较好,群众有栽桑养蚕积极性,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9.
<正> 渭南地区农业局8月11—12日召开了蚕桑生产座谈会。会议传达了省蚕桑生产座谈会议神精,汇报了上半年蚕桑生产及扶持资金使用情况,落实了秋蚕生产和今冬栽桑建园任务据统计,今春以来该区栽植桑树300万株,新建桑园4300亩,育苗550亩实存300亩,养春蚕344张,产茧13400斤,比去年同期增长42.6%,张产也由去年的27.3斤提高到3 8.95斤。在旱象严重,桑树生长不良的情况下还落实了910张秋蚕种。  相似文献   

10.
崇福镇是桐乡市蚕桑产业的第一大镇,镇辖区面积100.14 km2,有26个行政村,594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00902人,其中农村人口83364人.全镇拥有耕地面积5315 hm2,其中水田4146 hm2,专业桑园1315 hm2,年饲养蚕种3.8万张,生产蚕茧1748多t.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及粮田用药等因素的影响,给蚕桑生产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我镇通过各项相应措施的落实,在最大程度上规避粮桑矛盾,使之对蚕桑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2012年全镇饲养蚕种34152张,比上年同期增加11286.45张,增幅33%;生产蚕茧1625 t,比上年同期增56%;茧款收入达到了584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652万元,增幅45.4%.是近年来蚕种饲养量、生产蚕茧、茧款收入增幅最为显著的一年.  相似文献   

11.
科学养蚕小有名气的蚕桑专业户——夹江县吴场乡共产党员汪学明,以其精良的蚕桑技术创造了1982至1988年连续七年养蚕52.76张,产茧2190.75公斤,蚕茧产值12204.42元,张产达到41.52公斤(最高年张产50.25公斤),  相似文献   

12.
<正> 1989年扬州市春蚕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市春蚕发种94854张,比上年增加24.2%,春茧收购总量3974.75吨,比上年增加25.1%,平均张产茧41.375公斤,总产和单产都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回顾1989年春蚕生产的始终,取得春茧丰收,除了有较好的气候条件外,我们主要狠抓了以下几条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1980年我县的农副业生产,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获得了粮、棉、油持续丰收,林、牧、渔全面增产,蚕桑生产有了新突破。全县近四万亩桑田,养蚕106949张,总产茧63210担,平均亩产161斤,张产59.06斤。总产茧量比1979年增长19.22%。增产三成以上的有四个公社,四成以上的有三个公社。全县二十八个公社全部增产。亩产茧量比上年提高28斤,有五个公社超过二百斤;张产茧比前年提高4.66斤,有八个公社超过60斤。总产、亩产、张产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我们1980年蚕桑生产获得较好的收成,主要体会:一是“四靠”,二是“四抓”。“四靠”是;一靠贯彻调整方针。我们体会,去年蚕  相似文献   

14.
<正> 为了把蚕桑生产技术普及到广大养蚕农户,以科学栽桑养蚕来促进蚕桑生产发展这一目的,广安县恒升镇于1986年11月2日成立了蚕桑科普协会。按协会章程,会员由热爱蚕桑事业,懂栽桑养蚕技术,有实干精神和组织宣传工作能力的社员组成,协会共吸收会员36人。全体会员,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全镇1987年净增蚕茧3691公斤,比上年增产10.2%,单产达到31公斤,提高9.5%,社员蚕茧收入增加1.8万余元,秋季栽桑75万余株。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蚕桑科普协会给普及蚕桑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现将该会成立一年所开展的活动情况,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5.
<正> 1987年我站与安康县忠义乡桑场,签订了蚕桑生产技术承包合同,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高,使一个即将荒芜的桑场出现了新的生机。全年养蚕20张,产茧606公斤,总产值2700元,平均张产30.3公斤。总产量、产值、张产分别较1986年的205公斤、625.4元、14.64公斤增长195%、332%和%107。忠义桑场是1977年蚕桑大会战时建立起来的,经营坡地50亩,其中有桑园30亩,桑树5960株,以种桑养蚕为主,兼营粮食和其它经济作物。过去,由于管理不  相似文献   

16.
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肇村高宗杰,有良好养蚕技术,利用屋前屋后丘陵荒地发展蚕桑,是吴兴区最大的养蚕科技户,2000年被湖州市人民政府评为蚕桑科技示范户。2011年养蚕17.5张,张产45.17kg,产茧790.47kg,产值29525.8元。妙西镇已有300多户蚕农,2012年春期订购蚕种1255.75张,比上年同期增3%...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指引下,紫阳县各级政府加强对蚕桑生产的领导,群众兴桑养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近几年来蚕桑持续向前发展,年年增产,形势喜人,1985年又取得了很好收成。全县发放蚕种22000张,其中春蚕13900张,夏秋蚕8100张。总产蚕茧1.15万担,产值201.83万元,分别比1984年增加了10.4%和28.5%。小蚕共育27处,共育蚕种511张,张产平均37公斤。锯桩芽接改造老劣桑树23.2万株,成活17.9万株,成活率达77.34%。育桑苗48.2万株,成片栽桑764亩,零星植桑60.3万株。  相似文献   

18.
<正> 富安镇37个树中有36个树养蚕,养蚕户1.05万户,占总农户的58%,有新老桑园11985亩。占总耕地的12.8%。1984年跨入全省第一批500吨茧乡镇的行列,1988年产茧1075吨,1989年总产突破1500吨,亩产茧超150公斤,亩桑收入1640元,1990年蚕桑生产再上新水平,全年饲养蚕种55610张,比上年增加9918张,生产蚕茧1665吨,收购1645吨,分别比上年增长7.1%、9.3%。亩产茧159公斤,比上年增5.6%,亩桑收入1739.92元,比上年增加67.92元。  相似文献   

19.
<正> 为适应四川优质蚕茧基地逐步向攀西地区转移,增强凉山蚕桑竞争力,确保烟桑战略目标按期完成,州茧丝绸公司、州农学会、蚕桑专业委员会最近在州丝绸公司召开了全州科技兴蚕技术研讨会。会议围绕两个根本转变,以提高桑、蚕、种、茧质量和效益为主题,开展讨论。形成了如下几点共识: 一、96年凉山蚕桑生产的形势。就全国和四川省而言、全国蚕茧比上年减 48%,四川减 42%,凉山 96年生产蚕茧14.1万担,收购蚕茧13.54万担,比上年仅减5.7%,在全国蚕桑大滑坡、凉山农村产业结构大幅调  相似文献   

20.
<正> 蚕桑生产是南通县农村传统骨干副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到了蓬勃发展。1980年蚕茧首次突破了万担关,以后又连续六年以年均18.8%的幅度递增。到1986年,全县桑园已发展到39121亩,年产茧2195.6吨,且蚕茧质量不断提高,饲养水平不断上升。公斤茧价从1980年的3.35元上升到1986年的4.18元。张产茧从1980年的29公斤上升到1986年的31.4公斤。但是1987年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