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面临的管理体制不顺、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遭到破坏、布局不均衡、缺少规划等问题,并就国家层面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和单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规划的编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编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7年5月30日,随着参加秦岭国家植物园奠基仪式的嘉宾们奠下的一锨锨土,秦岭国家植物园的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3.
《陕西林业》2008,(4):42-42
日前,景俊海副省长到秦岭国家植物园进行调研。景副省长视察了秦岭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区,询问了项目建设的有关情况,对秦岭国家植物园作为旅游项目的建设、开发提出要求,并希望该园抓紧时间,早日把秦岭国家植物园这个好项目建成。  相似文献   

4.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大.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就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对策,旨在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对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生态旅游swot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存在一定的劣势,但总体上发展生态旅游优势明显,机遇大于挑战.据此,为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进一步开展生态旅游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6.
赵侠 《陕西林业》2009,(2):44-44
3月11目上午,张社年厅长在秦岭国家植物园沈茂才园长的陪同下,来到秦岭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区,查看各个专类园建设情况。同时要求秦岭国家植物园克服一切困难,抓进度、保质量,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当前,秦岭国家植物园正抓住春季植树大好季节,组织人力栽植各类苗木,园内处处是植树的身影。张社年厅长来到群众中间,向大家讲解秦岭国家植物园建设重要意义,并对大家表示慰问。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对山西省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进行了评述,详细评价了历山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以期为参与生态旅游的群体提供有益的参考,为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10年前,提起田峪河,仅有少数人知道它发源于海拔2894米的秦岭北侧.然而,10年后,当堪称世界第一植物园的"秦岭国家植物园"项目在田峪河附近奠基动工时,昔日的"大家闺秀"突然迈出了深居千年的"闺房",把自己无尽的绰约风姿展现出来.日前,记者采访了秦岭国家植物园园长沈茂才.  相似文献   

9.
10月10日下午,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西安市人民政府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秦岭国家植物园联合建设第一次会议,初步确定到2008年基本建成秦岭国家植物园的目标。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经过深入科学研究论证,在秦岭北麓建设国家级植物园,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太白山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探讨,分析了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蒿坪保护站为例,在对其动植物资源现状以及受破坏情况阐述的基础上,不仅对目前威胁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如贫困所导致的社区居民对资源过度利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商业因素的渗入以及旅游项目开发过度且管理不到位等,进行了分析,而且还结合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际状况,提出实现该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改善当地社区生活水平、改善保护区的管理以及旅游开发应慎重并朝生态旅游方向发展等。本文提出的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其他保护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慧  胡晓  巩合德 《绿色科技》2012,(8):247-250
对森林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优缺点、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采用参考文献等方法,提出了在哀牢山规划设计中建立便于游览的廊道、景观台等,针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建议并对其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为哀牢山将来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以及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殷小燕 《绿色科技》2012,(8):236-238
指出了旅游者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其生态意识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市场营销、景区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中国郑州绿化博览园的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和分析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及其行为特征,从该景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旅游者生态意识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结合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近几年经营情况,认真分析生态旅游发展形态,结合保护区目前管理现状和国家对保护地管理的政策,研究自然保护区旅游转型升级发展方向,分析现阶段存在的诸如缺乏可操作的定性定量标准,生态旅游设施工程建设难度大,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等困难和问题,提出编制生态旅游项目详规,强化监管检查,创新开发旅游产品,推动生态旅游转型升级,构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监管、监测与评估体系等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景宁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根据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现状,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开展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InttxiductionAmongmanyinterestSrelatedtobiospllerereserve,pres-suresfromtoudsmdevelopll1entmigl1tbeamajorco11cerl1becausemostbiosphercrcscrvcsllave11atural,culturalal1dscenicattractionsfortourists.Intem1softourisn1man-agement,theecotourisn1l1asbeensuggestedasa11altema-tivefortl1econflictsbetweentourismdevelopnlelltalldnatureconservation,esPeciallyf()rtheprotected.areasucl1asbiosPherereserve.Ec()tourismhasbeco1lleI)oPulari11recentyearsaroundtl1eworid,a1ldson1escielltistsI1avemadegreateffortS…  相似文献   

17.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环境容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分区采用面积法、游线法、卡口法估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经测算景区日环境容量为6705人次,年环境容量为1804000人次;为了确保景区生态环境质量不下降、旅游资源和环境不“超负荷”运转,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景区年游客容量以不超过180万人次为好;...  相似文献   

18.
陈润泽  林卉 《热带林业》2011,39(3):37-39
当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生态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生态旅游因其倡导人们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强调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及其与社区的共同发展,被认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文章阐述了林业生态旅游建设是国际旅游岛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分析了林业生态旅游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林业生态旅游建设要解决的三个重点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能够为保护区筹集大量资金,维持保护区基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自然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改善保护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使其成为自然保护事业的拥护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文章分析了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与当地社区参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关系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