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3龄菜青虫(Pieris rapae L.)对半夏(Pinellia ternata Breit)块茎和苦楝(Melia azedarach L.)叶、果的汁液进行了室内杀虫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半夏对菜青虫的胃毒作用和室内防治效果较高,72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75.8%和82.3%,触杀作用为38.6%,具有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瑞香狼毒素对菜粉蝶幼虫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发现生长于青藏高原的有毒植物瑞香狼毒对菜青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采用微量点滴法研究瑞香狼毒素对菜青虫的触杀活性,以叶片夹毒法和灌喂法研究胃毒活性.在触杀活性试验中,72h的致死中量(LD50)为0.96μg/头,以6.25×103mg·L-1浓度的样品液2μL点滴试虫,即1.25×10μg/头处理组的72h校正死亡率为92.2%.在胃毒活性试验中,72h叶片夹毒法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3.82×103mg·L-1,5.00×104 mg·L-1浓度处理组校正死亡率为91.2%;72h灌喂法的LD50为3.80μg/头,以5.00×104mg·L-1浓度的样品液2μL灌喂试虫,即1.00×102μg/头的处理组的72h校正死亡率为96.8%.结果表明,瑞香狼毒素对菜青虫具有较好的触杀活性和一定的胃毒活性.  相似文献   

3.
在室内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杀灭作用及对其产卵的抑制作用。供试药剂中,20%呋虫胺可溶粒剂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速效性和杀灭作用均较强,喷施其2 000倍液后4h成虫校正死亡率为93.56%,12 h达100%;5%阿维菌素乳油速效性较差,杀灭作用较强,喷施其2 000倍液后48h成虫校正死亡率为99.03%,72 h时达100%;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速效性较差,杀灭作用较强,喷施其5 000倍液后48 h成虫校正死亡率为88.59%,72 h时达92.45%。上述3种药剂除对成虫有杀灭作用外,喷施后对新放入成虫的产卵还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改变了产卵动态。其他2种药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杀灭作用较弱,药后成虫校正死亡率均低于50%。  相似文献   

4.
几种虫生真菌对枸杞负泥虫的致病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用浸溃接种法测定了2种不同寄主来源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2菌株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1菌株对枸杞负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3种菌株对枸杞负泥虫均具有毒杀作用.绿僵菌IPPCKAS2029菌株表现了较高的毒力,对2龄幼虫的致死中时(LT50)4.39 d,校正死亡率为100%;对成虫的致病力低于幼虫,致死中时(LT50)10.65 d,校正死亡率73.8%.球孢白僵菌FW-05、Z-28两菌株的毒力弱于前者,对2龄幼虫的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6.85 d和7.78 d,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5%和82.7%;对成虫的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16.18 d和18.92 d,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1.9%和55.6%.  相似文献   

5.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对稻纵卷叶螟有很好药效。室内试验,6000倍液和8000倍液对2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6.66%,对4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9.82%和84.97%;田间试验,在大部分幼虫为3龄期前用药1次,药后15d,防效分别达97.28%和94.98%。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喷雾法测定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吡虫啉对荔枝椿象若虫的室内防治药效。结果表明,噻虫嗪和吡虫啉对荔枝椿象若虫均有较高的防效,且噻虫嗪比吡虫啉的防效显著。使用30%噻虫嗪悬浮剂1 000倍液、2 000倍液,12 h荔枝椿象若虫的死亡率达100%。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1 000倍液、2 000倍液、3 000倍液,12 h荔枝椿象若虫的校正死亡率在28.3%~37%之间,24 h的校正死亡率在50%~61.7%之间,48h的校正死亡率在54.5%~89.1%。  相似文献   

7.
芥末精油对锯谷盗成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芥末精油对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成虫的室内杀虫活性.结果表明,芥末精油对锯谷盗成虫具有很强的熏蒸、驱避和触杀活性.在不同时间0.1μL·L-1芥末精油的熏蒸活性均最强,24h熏蒸毒力最大,锯谷盗成虫的校正死亡率达99.38%;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处理时间和不同处理剂量对试虫的熏蒸活性均有极显著影响.随着时间延长,驱避作用逐渐增强;同一时间处理浓度越高驱避作用越强,8d时0.1μL·L-1驱避活性最强,达100%.在同一时间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芥末精油对锯谷盗触杀校正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但18h后各处理间校正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为害上海市垂柳的天牛种类进行了调查和鉴定。确定主要天牛为星天牛、光肩星天牛、桑天牛和云斑天牛共4种。同时,研究了花绒寄甲对4种天牛的室内寄生和野外防治效果。花绒寄甲在室内对4种天牛老熟幼虫的寄生率均为100%,野外释放对云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防效较好,释放20 d后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0.5%和55.1%,对星天牛和桑天牛的防效较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5.3%和20.2%。  相似文献   

9.
31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的杀螨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测定了31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的杀螨活性。结果表明:小茴香等4种植物的活性较高,24 h校正死亡率大于90%;藁本等7种植物的活性中等,校正死亡率为60%~90%;其余植物提取物的校正死亡率在60%以下。进一步测定了4种植物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的雌成螨和卵的触杀毒力,表明:小茴香对柑橘全爪螨的毒力最高,LC50值分别为0.065 8 g/L和144.180 5 g/L,可以作为下一步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0.
23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菜青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内研究了23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菜青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3种植物中以曼陀罗的生物活性最强,药后24h菜青虫3龄幼虫死亡率达83.33%,其次为鸢尾,药后48h死亡率为80.00%;再次为爵床和玉簪,药后72h死亡率分别为81.85%和79.26%;其它依次为白骨钉、博落茴、羊踯躅、灯台莲,药后72h死亡率均在62.00%以上。药后72h死亡率在40.00%以上的植物还有养耳菊、江南山梗菜、土荆芥、菖蒲、莽草、万年青、金钱吊乌龟等7种,对菜青虫3龄幼虫生物活性不十分明显的植物有清风藤等8种。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在浏阳进行了20%氰戊菊酯乳油防治蔬菜菜青虫(Pieris rapae)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氰戊菊酯乳油防治菜青虫,药后7d杀虫效果分别为69.23%~84.43%。  相似文献   

12.
蜡蚧轮枝孢杀虫毒素对菜粉蝶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毒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蜡蚧轮枝孢的发酵液中萃取和纯化出杀虫毒素物质4号组分。通过注射方法,将该真菌毒素(20μg/虫)注射到菜粉蝶5龄幼虫体内,测定对菜粉蝶的毒力。结果表明,4号组分对菜粉蝶有明显毒力,对其生长发育具有显著抑制作用(60.20%),并可导致蛹发育畸形;对菜粉蝶的累计致死率为83.3%。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回流提取、萃取等方法,以菜青虫5龄幼虫为试虫,经生物活性测定表明,水蓼95%乙醇粗提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对菜青虫具有很强的拒食活性和一定的触杀作用。其中,乙醚萃取物的拒食活性和触杀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4.
进行田间试验以明确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防治甘蓝菜青虫的效果。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能够很好的控制甘蓝菜青虫,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且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5.
室内毒力测定表明,阿维菌素对菜青虫、小菜蛾、菜蚜有很高的毒力,LC50分别为0.022、0.12和0.28 mg/L;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毒力较差,LC50分别为67.56和165.73 mg/L。阿维菌素不影响小菜蛾卵的孵化率。小菜蛾幼虫随虫龄增大,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下降。田间试验表明,阿维菌素4 mg/L和8 mg/L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在95%以上,持效期10~15 d。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1∶6)、与杀虫单(1∶299)复配对小菜蛾防治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和良好的田间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解决半夏田草害问题, 选择4种茎叶除草剂进行半夏田杂草防除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乙羧氟草醚EC 50~60 mL/667m2 (制剂用量,下同)处理与240 g/L乳氟禾草灵EC 20~30 mL/667m2处理能有效防除半夏田金腰箭、辣子草、土荆芥、金荞麦、紫花香薷、针筒菜、尼泊尔蓼等阔叶杂草, 且对半夏安全, 药后21 d对阔叶杂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均达90%以上, 与禾本科除草剂8.8%精喹禾灵EC 40 mL/667m2或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30 mL/667m2搭配使用对半夏田大部分杂草能实现较好防除。但两种阔叶除草剂持效期较短(30 d左右), 生产上可根据施药后期田间杂草发生情况, 采用人工拔除或进行第2次化学防除; 施药应避开中午高温时刻, 以免造成此类阔叶除草剂药害。研究结果可为半夏田除草剂的合理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非嗜食植物抽提物对菜粉蝶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泳红  刘光华  任立云 《江西植保》2003,26(2):62-64,61
本文对10个科I1种植物的茎叶进行抽提,测定抽提物对菜粉蝶成虫的产卵驱避作用,杀卵作用以及杀低龄幼虫的作用,并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作为评价指标米评价植物抽提物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I刿,苍耳Xantgium sibiricum Patrin与红宝巾Bougainvillea glabra Choisy对成虫的产卵驱避作用明显,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127、0.192,即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7.3%、80.8%。  相似文献   

18.
冀鲁豫和新疆棉铃虫的抗药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首次系统报道了苦槛蓝对菜青虫的拒食,毒杀作用和影响生长发育的作用。试验表明,1%苦槛蓝氯仿萃取物对菜粉蝶4龄,5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均在94%以上,对4龄幼虫的AFC50,AFC95分别为0.12%和0.78%;处理后72h,4龄试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0.8%;处理后4d,试虫的平均体重仅为对照的36.74%;经1%氯仿萃取物处理,4龄试虫羽化率仅为3.33%,发育抑制率达88.89%。  相似文献   

19.
菜青虫感染金龟子绿僵菌后体内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菜青虫感染金龟子绿僵菌后体内的防御机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菜青虫被金龟子绿僵菌感染后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用金龟子绿僵菌处理后菜青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反映出菜青虫在金龟子绿僵菌侵染初期防御能力增强,后期降低。其中,SOD、POD和CAT活力分别在接种后36、24和48h达到高峰,说明菜青虫在抵抗金龟子绿僵菌侵染过程中,首先发生作用的保护酶是POD,随后为SOD,而CAT是最后发生作用的保护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