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覆土是双孢菇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试验选用不同覆土材料、不同配比,观察双孢菇的菌丝体生长、子实体和产量形成的情况,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纯国产草炭菌丝生长最快、菌丝抱土性最强、产量与其他5个处理比较也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平均单产为11.77kg/m2;纯国产草炭和黄土配比的产量为10.57kg/m2;纯黄土作为覆土材料表现最差,能明显地抑制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考虑生产成本的因素,建议设施栽培者在生产实践中,使用纯国产草炭和黄土配比,产量相对较高,同时投入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业设施栽培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农业设施栽培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意义 1.1农业设施栽培的基本概念农业设施栽培是使用生产和管理方式,高效、均衡地生产各种蔬菜、花卉等,用人工控制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照、湿度、CO2等方法来获得作物最佳生长条件,从而达到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延长生长季节的目的.农业设施栽培的生产方式有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塑料大棚和现代温室等人工设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适合关中平原地区栽培的优质高产平菇菌株。[方法]对5株平菇菌株的菌丝生长状况、菌丝的栽培性状、农艺性状、生物学效率、子实体产量等主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德丰5号菌株满袋时间短,子实体产量高,抗逆性强,生物学效率高。该菌株的满袋时间为25 d,子实体平均产量为1 798.09 g,平均生物学效率为148.8%。[结论]德丰5号最适合在关中平原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食用菌高产栽培新措施,以食用菌品种平菇51942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农业设施生产条件下,白、红、蓝、黄及七彩光5种光质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光和蓝光有利于平菇子实体的生长和产量的增加;红光、黄光对平菇子实体生长有抑制作用,但红光照射可以提高子实体粗多糖含量,黄光照射可以提高子实体的粗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5.
保护地栽培中施用CO2 气肥对黄瓜生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其它栽培措施相同条件下 ,向保护地设施中施放CO2 气肥 ,使设施内空气中CO2 含量晴天保持在 1 0 0 0~ 1 5 0 0mg/kg ,阴天保持在 5 0 0~ 70 0mg/kg ,可使黄瓜产量增加 5 4 .4% ,维生素C含量增加 8.0 1 %。  相似文献   

6.
关于设施果树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设施果树栽培的环境调节开始谈起,分析了光照调节、CO2施用、土壤及空气湿度的调控以及温度调节等内容,介绍了设施栽培生理基础研究,主要包括低温利用、生长发育效应以及产量与品质构成,最后对我国设施果树栽培状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夏立平 《农业与技术》2004,24(4):137-139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证明.设施栽培中施用CO2气肥对作物具有改善生理功能,促进早熟.提高产量和抗病能力.改善品质等综合效应,是实现园艺作物高产优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对CO2气肥的综合调控措施有:确定CO2气肥的施用时间.时期和施用浓度。掌握CO2气肥施用的具体方法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试验通过化学反应法,增加CO2浓度,显著地增强了栽培番茄的长势,并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和单果重,改善了番茄果实的风味品质,结果表明:在密闭设施内增施CO2.浓度达到1000mg/kg在生产上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小麦、马铃薯、水稻4种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按不同的比例配以棉籽壳、麸皮、石膏、石灰等辅助原料制成培养基,在实验室环境下接种平菇菌种,研究平菇的菌丝、子实体的长势及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四种农作物秸秆基质化均可栽培平菇,其中玉米、小麦秸秆基质化后栽培平菇,菌丝生长生物学效率高,子实体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马铃薯、水稻秸秆基质化后栽培平菇,菌丝生长生物学效率较低,子实体产量较低,营养价值较丰富;同时,相同原料,不同配比辅助原料制成的培养基栽培平菇,结果显示:配料中棉籽壳占比越高,平菇栽培效果越好,以玉米、小麦秸秆为原料基质化栽培平菇,棉籽壳占比在40%以上平菇栽培效果显著,马铃薯、水稻秸秆基质化栽培平菇,棉籽壳占比在60%以上栽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葡萄设施栽培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福建省气候条件及葡萄的生长环境,阐述了福建葡萄设施栽培现状,可通过设施栽培提升葡萄的品质和产量,并分析了葡萄设施栽培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凯特杏设施栽培特性研究表明:凯特杏的光饱和点和CO2饱和点较低,耐弱光和低浓度CO2环境的能力强;它的开花需冷量较低,雌蕊败育率低,自花结实率高,丰产、稳产性强;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凯特杏果实特征发育充分表达,单果重显著增大,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凯特杏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的优势表现达,说明其适宜于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2.
《浙江农业科学》2011,(5):1204-1204
浙江省番茄栽培主要采用大棚设施栽培。大棚设施栽培比露地栽培春夏季生长结果期在浙北杭州等地区可延长2个月,采收期提早和延长。在浙南地大棚设施栽培可以越冬。在高山地区栽培可越夏,更有利于提高品质和产量,因而达到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施富硒有机肥对平菇栽培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施有机硒肥对平菇的原基分化、平菇的成熟期、平菇的产量、平菇的转潮期均具有较明显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喷施有机硒肥对平菇栽培特性的具有明显的影响,总体表现为普遍提高产量、缩短转潮期;选择适宜的时期进行喷施可以提高原基分化的效果;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喷施时期可以调节平菇子实体的成熟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平菇对Cu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了培养料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Cu对平菇菌丝生长、原基诱导时间、产量、子实体品质和Cu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u对平菇菌丝生长、原基诱导时间、产量、子实体氨基酸、蛋白质、粗脂肪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Cu质量浓度为1 500 mg/kg时,平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原基比对照早2 d出现;Cu质量浓度为500 mg/kg时,平菇产量(干质量)最高;Cu质量浓度为1 000 mg/kg时,子实体氨基酸、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6.00%、24.88%、2.34%。而子实体菌柄和菌盖中Cu含量随着培养料中Cu质量浓度(0~3 000 mg/kg)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大棚葡萄应用CO2气肥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碳(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当CO2浓度不足或较低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减弱,生长、发育迟缓,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如果增加其浓度, 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积累,并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一般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最佳浓度为0.1%~0.15%,而大气中CO2浓度通常只在0.03%左右, 不能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尤其是大棚设施栽培的植物,棚内CO2得不到及时补充, 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使大棚植物未能发挥最佳效能.因此,开展大棚植物增施CO 2气肥技术研究,对设施栽培植物应用该技术并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收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于1999年冬引进了CO2气肥发生器,并在葡萄、草莓、以及蔬菜等经济作物上开展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CO2气肥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设施番茄短程栽培模式标准化,在兼光型植物工厂条件下,研究栽培方法和摘心位置对短程栽培番茄植株形态和果实品质影响。试验采用3种栽培方法为岩棉培(R)、椰糠培(C)和水培(H),2种摘心位置为2穗摘心(D)和3穗摘心(T),全因子试验设计,6组处理,统计分析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并获取最优栽培模式。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法对茎粗、叶面积、产量指标和果实品质指标影响极显著(P0.01);摘心位置对叶数、叶面积、坐果数和单株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茎粗影响显著(P0.05),对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两因素交互作用对株高影响极显著(P0.01)。椰糠培3穗摘心处理组综合评分表现最佳,该栽培模式下植株生长健壮,果实产量和品质优良。研究可为设施番茄短程栽培优质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保护地栽培李子是把李树栽培在大棚保护设施之内,便于人为地创造适于树体生长的环境条件。利用大棚保护设施栽培李树。一是能防止李树花期晚霜危害,提高受粉坐果率,增加产量;二是可提高品质,保持品种的风味、色泽、肉质等特征特性;三是能在水果淡季提早上市,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设施栽培增施二氧化碳对西芹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施栽培中CO2普遍亏缺,对云南设施内变化监测表明,最高浓度可达414μL/L,最低为240μL/L,与外界差异显著。对西芹增施不同浓度的CO2后,在浓度为1200μL/L时,西芹的株高、茎粗、产量、效益分别比CK增加14.1%、12.9%、35.9%、35.4%,西芹的可溶性糖增加12.0%,粗纤维降低8.3%.CO2对西芹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O2对西芹的单株重、产量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对效益、株高和茎粗的影响,相关系数R^2都达到了0.8以上.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木屑不同比例配方设施化再生法栽培对白色金针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料中加入20%~25%的木屑栽培白色金针菇,出菇快而整齐,产量高,品质优。可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添加亚硒酸钠(Na2SeO3)对人工栽培羊肚菌子实体生长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为大面积人工栽培富硒羊肚菌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六妹羊肚菌作为富硒载体,亚硒酸钠为外源硒,采用人工栽培,系统分析不同硒浓度处理对羊肚菌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当硒浓度为0时,菌盖长度与菌柄周长最长;当硒浓度为10 mg/L时,菌柄周长与菌盖长度最长,对羊肚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20 mg/L时,羊肚菌产量、子实体单株干重及子实体总长度最大,对羊肚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40 mg/L时,硒浓度抑制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硒浓度20 mg/L下栽培的羊肚菌子实体的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最佳浓度。【结论】以亚硒酸钠作为外源硒,硒浓度在20 mg/L效果最好,是大面积人工栽培富硒羊肚菌较为理想的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