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摘     
杨干象甲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钱范俊等,防护林科技,1983,1:51—61) 杨干象甲(Cryptorrhynchus lapathi L.)近年在东北杨树人工林猖獗为害。5月虫孔处有红褐色丝状虫粪时进行化学药剂防治,50%辛硫磷乳剂50、100倍液喷干和涂干5天后幼虫死亡率在96%以上,50%杀螟松乳剂50、100倍液涂干死亡率在以98%上,25%马拉硫磷50倍液涂干死亡率为93.9%。  相似文献   

2.
短翅佛蝗是近年来在竹子上发现的一种害虫,在浙江一年1代,以卵在土中卵囊内越冬。5月上中旬开始孵化,雄蝗蝻4龄,雌蝗蝻5龄。7月中下旬羽化成虫,8月下旬开始产卵,10月底开始死亡。雄蝗一生取食竹叶300平方厘米,雌蝗1000平方厘米。用90%敌百虫2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50%二溴磷乳剂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15000倍液防治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柳瘿蚊以幼虫在柳树皮下危害,被害部位臃肿形成瘿瘤。在枣庄市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部位皮下越冬。于5月份以50%久效磷乳油5倍液防治老树皮下幼虫和以5倍、10倍液防治幼枝皮下幼虫,死亡率均能达100%。  相似文献   

4.
桑白盾蚧(Pseudoulacaspis penta-gona)是泡桐、杨树、桑树及多种果树的害虫,近年在永济为害泡桐尤为严重,对发展泡桐、杨树丰产林造成极大威胁。为解决该虫的防治问题,在了解其发生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现将效果显著,在生产中切实可行的几种方法简介如下。1 枝干喷药当桑白盾蚧若虫孵化率达50%时(试验时间为5月9日),将40%氧化乐果1000倍,或80%DDVP500倍,或甲胺磷1000倍稀释液,喷于受害枝干上,以药液流动为止,杀虫率分别可达96%、96%、91%。  相似文献   

5.
黄刺蛾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丽  毛洪捷 《吉林林业科技》2009,38(6):51-51,53
黄刺蛾在通化地区1a1代,以幼虫在为害树的枝叉处结茧越冬,是园林植物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可采用秋冬季节人工摘除虫茧或敲碎树干上的虫茧,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幼虫期喷施每克含孢子100亿以上的青虫菌600倍,喷施80%敌敌畏乳油1000—1200倍液或50%杀螟松、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1300倍液、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2.5%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枣芽象甲枣芽象甲又名枣飞象.小灰象鼻虫。成虫早春上树,群集聚食嫩芽、幼叶,芽受害后尖端光秃.呈灰色,手触之发脆,幼叶受害后呈半圆形或锯齿缺刻。5月以前中午时危害最重,5月以后以早、晚危害最重。成虫受惊有坠地假死习性。防治方法(1)成虫出土上树前,在树干半径1米内,喷洒50%辛硫磷500倍液.然后锄松表土,使药与土混合均匀,毒杀成虫。(2)4-5月份危害期,在树冠上喷50%敌敌畏,或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3)利用成虫假死习性.早晨或傍晚用木杆击打树枝.落地后人工捕杀。  相似文献   

7.
咖啡透翅天蛾Cephonodes hylas L.是危害黄栀子和咖啡的害虫。该虫在长沙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树蔸下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越冬蛹开始羽化。第1、2、3、4代幼虫危害盛期分别在6月上旬和7、8、9月的中旬。喷施2.5%敌杀死3000倍液或50%甲胺磷500倍液,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霍须盾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须盾蚧Kuwanaspis howarai(Cooley)是为害毛竹干部的一种重要蚧虫,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云南、浙江等地。该虫在马鞍山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虫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产卵繁殖。对此虫的防治应抓住竹材检疫和疏伐等环节,对为害严重的林分,可在6月上、中旬若虫期用50%马拉松和25%亚胺硫磷800倍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栗链蚧在当地1a发生2代。5月中旬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防治,校正死亡率达90.7%:5月中旬、8月初用40%氧化乐果乳油1倍液、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20倍液打孔注射防治,校正死亡率在91.2%以上。  相似文献   

10.
皱绒粉蚧(Eriococcus rugosus Wang)为绒蚧属一新种,主害毛竹。危害最大的虫态是孕卵期雌成虫,初孵若虫在5月中下旬,5月23日后为防治该虫的关键时机。1980~1987年,我们对此虫进行了防治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基本上控制了该虫的发生发展。 单株内吸 选择若虫和成虫期,用钻子在竹秆基部打孔,注入农药后用稀泥堵孔,若虫期45%乐胺磷原液和1:1倍2ml,3ml,4ml,5ml防治效果87%以上,40%乐果原液1:1倍2ml,3ml,4ml,5ml效果94%以上,50%杀虫脒效果只有50%,成虫期40%乐胺磷原液和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吉松叶蜂(GilpiniamassonianaXiao)属松叶蜂科Diprionidae,是危害马尾松的一种新害虫,近年来在安徽滁县沙河集林业总场发生相当严重。经研究,此虫一年发生2代,以预蛹越冬。该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我们编制了“马尾松吉松叶蜂地面茧数”查定表;制定了防治指标;其防治适期为2—3龄幼虫出现高峰期:第1代为5月15-30日;第2代为10月10—25日。以2.5%溴氰菊酯乳油2000—50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效果均在94%以上;以2.5%溴氰菊酯乳油等加柴油配成油烟剂进行喷烟防治,效果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12.
法桐草履蚧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履蚧是法桐的重要害虫.在石家庄地区1 a发生1代,以卵在寄主附近的泥土中越冬,每年2月上旬至3月中旬孵化为1龄若虫,3月下旬至4月上旬蜕皮为2龄,4月下旬雄虫羽化和雌虫交配后死亡.雌虫5月下旬由树干爬到树根附近疏松的泥土中产卵,度夏越冬至翌年2、3月份孵化,依其发生规律在防治上主要抓住若虫期、末期,分别用50%辛硫磷500×10-6(体积分数)和25%溴氰菊酯10×10-6(体积分数)和50%乐果喷雾及灌根.防效在95%以上.抑制天敌有红环瓢虫,蚜茧蜂等.  相似文献   

13.
水分胁迫对早实核桃生长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分胁迫对早实核桃生长和结果的影响谷瑞升,郗荣庭,刘万生(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保定071001)(辽宁经济林研究所大连116031)关键词早实核桃,水分胁迫,生长和结果核桃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早实核桃品种具有很高的栽培价值。然而我国的核桃产区集中于干旱...  相似文献   

14.
稀土对泡桐苗木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上应用稀土已取得显著效益。为准确地肯定稀土对林业苗木的增产效用,并摸索关键技术,1987年至1989年,在温室和田间进行泡桐实生苗水培和埋根苗应用试验。水培试验部分地采用了植物稳态营养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枫香混交林生长及其效应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徐小牛  李宏开 《林业科学》1997,33(5):385-393
本文从林木生长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入手,对马尾松枫香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进行了长期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生长优势明显,有利于维持地力和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群落。与对照相比,12年生混交林蓄积量提高13.9%-72.5%: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52.3%,全氮量增加24.1%,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增加13.7%.25.2%和26.8%;改善了林内小气候条件,提高了林地土壤肥力和蓄水保水能力。混交林增加了马尾松针叶内叶绿素的积累,其日平均净光合速率为7.72mgCO2·dm-2·h-1,高于对照的20.8%。营造马尾松枫香混交林以带行状和星状混交为宜;补植枫香是改造马尾松低产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光照与藤苗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藤(Calamus tetradactylus)、单叶省藤(C.simplicifolius)和红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是我国华南地区三个主要商品藤种,其藤茎工艺件能优良,是编织的好材料。我国在藤类育苗及藤苗生理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近年来,在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PC)的资助下,东南亚各产藤国对藤类的研究较为活跃,N.Manokaran(1985)认为,除温度和水分外,光照是影响藤苗生长的主要因子。因此,探讨白藤、单叶省藤和红藤苗木生长的最适光照条件,对完善藤类栽培技术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枣林梨笠圆盾蚧生物学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光禄  李捷 《林业科学》1997,33(2):161-167
梨笠圆盾蚧Quadraspidiotusperniciosus(Comstock)是枣林的重要微小害虫,在山西一年发生2代,以第2代的2龄若虫于1—3年生的枝条上越冬,次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雌雄若虫均为两龄,第2代和第1代成虫分别于5月上旬和7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和8月上旬分别产出第1代和第2代若虫。雌雄性比分别为1:0.26和1:0.35。本文也研究了寄主不同部位、不同方位与各代虫口密度、自然死亡率的变化规律;若虫在叶面的分布规律;寄主枝龄与寄生密度对种群的影响;各虫态发生的起迄日期;发育进度与温湿度的关系;发育所需天数。为测报成虫羽化盛期和产仔盛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防治落叶松八齿小蠹,对其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饲养与野外调查发现,落叶松八齿小蠹在塞罕坝1a发生1~2代,2~3次扬飞,发生数量与温度、地形、天敌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用8%的绿色威雷200~400倍液于扬飞前2~3d防治,同时采取必要的营林措施,连续2~3a可将该虫控制在“有虫不成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THE INFLUENCE OF WEATHER ON THE FREQUENCY OF BEECH MAST YEARS IN ENGLAND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ATTHEWS  J. D. 《Forestry》1955,28(2):107-116
Records are collected of beech masts (Fagus sylvatica L.) forthe period 1921–50 and these records are compared in atable with the temperature, rainfall, and sunshine figures ofthe 5 months, May to September, of the preceding summer. Itis shown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size of mast and (i) July air temperature and (ii) July sunshine.Other factors affecting mast are considered and in particularthe damaging effect of spring frosts to the flowers of beech.  相似文献   

20.
枣步曲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及其在测报上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师光禄  杨富斗 《林业科学》1997,33(3):234-241
1989-1995年在山西省太谷枣区、稷山枣区对枣步曲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调查,组建了5个年世代生命表,1个平均生命表,枣步曲自然种群存活曲线属PriceA型,平均种群趋势指数I为1.203。枣步曲幼虫期受天敌控制作用显著,种群控制指数为5.739。关键虫期为蛹期,关键因子为蛹的冬季消亡。并根据越冬后正常蛹数及平均生命表中的平均存活率预测次年4龄幼虫,准确率达90%左右,有效地指导了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