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草药复合提取物“绿益康”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48头被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3组猪试验处理如下:在基础饲粮中加黄霉素20mg/kg后,喂对照组猪;在基础饲粮中加0.15%绿益康后,喂试验1组猪;在基础饲粮中加0.3%绿益康后,喂试验2组猪。饲养40d后屠宰,每组随机取3头猪背最长肌做肉质试验。试验结果如下:①绿益康对肌肉pH、滴水损失、肉色、背膘的影响不明显(P>0.05);②绿益康可提高肌间脂肪与肌内脂肪的含量(P<0.05),可减小肌纤维直径(P<0.05)。这些结果表明,绿益康可增强猪肉的多汁性和风味,改善猪肉的嫩度。  相似文献   

2.
育肥猪屠宰前饲粮中短期添加乙酸镁,研究其对氟烷基因杂合子育肥猪肌肉加工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氟烷基因杂合子(HalNHaln)大长猪(大白猪×长白猪)36头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乙酸镁组,每组18头。乙酸镁组在屠宰前5 d,基础日粮中添加镁1 500mg/kg(以乙酸镁形式),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表明:在猪屠宰前饲粮中短期添加1 500 mg/kg水平的镁对试验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可以显著降低肌肉的滴水损失(P<0.05),提高猪肉的熟肉率,从而提高猪肉的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3.
活猪运输与胴体损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先前关于屠宰前禁食对胴体和肝重影响的实验中,注意到活猪运输1小时期间损失的体重量占了整个禁食期间失重的很大一部分,本试验比较上市重的肉猪运输1或6小时对其胴体重,肝重以及肉质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试验猪及宰前处理试验使用72头体重53~70公斤的杂种公母猪,相隔一周屠宰12头。试验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24头;全部舍饲,每天二次喂以标准颗粒饲料。第一期(对照)不运输,第2组短途(46公里)运输1小时,第3组长途(229公里)运输6小时。屠宰当天,试验猪早饲后1小时称重。第3组立即装运,5小时后对照组和第二组称重,再将第二组装运。运  相似文献   

4.
畜牧产品一、饲料金奖产品名称商标生产企业产蛋鸡配合饲料大江上海大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32快大中鸡料宝鼎广州穗屏企业有限公司肉用仔鸡粒状全价料中基潍坊中基饲料有限公司510肉用仔鸡全价配合饲料大江常州大江畜禽饲料公司551乳猪全价饲料大江常州大江畜禽饲料公司321猪花料宝鼎广州穗屏企业有限公司551乳猪全价饲料大江上海大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51乳猪配合饲料通大南通正大有限公司101乳猪颗粒饲料正虹湖南正虹饲料厂宝丰871乳猪配合饲料宝丰民星集团江西饲料厂QF──001猪浓缩料正虹湖南正虹饲料厂宝丰871猪用浓缩饲料宝丰…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四次共620头猪的饲养试验,一次消化试验和144头猪的屠宰测定,就蛋白质营养水平问题,对杜湖猪<杜洛克×湖北白猪杂交一代>肥育性状和胴体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在等能量水平下,CP以2%的梯度、育肥前期由10.5%递增至18.7%,育肥后期由10.5%递增至16.8%。结果表明,饲养杜湖猪适宜蛋白质水平为:前期CP14.5%(含赖氨酸0.7%),能蛋比26.7:1;后期CPl2.5%(含赖氨酸0.54%),能蛋比32:1。  相似文献   

6.
<正> 为提高养兔经济收入,确定最佳屠宰体重,我们随机抽样收购了北京门头沟区41只兔,进行屠宰试验。试验按现行收购标准,将41只兔分为四组:一组1.75公斤以下,二组1.75—2.25公斤,三组2.25—3.0公斤,四组3.0公斤以上。一、屠宰测定结果。 1.屠宰率:41只兔总活重97.9公斤,平均每只2.39公斤;胴体总重46.05公斤,平均每只1.125公斤。总平均屠宰率为47.0%。  相似文献   

7.
<正> 今年初以来,我们畜牧场对中、小猪大面积饲用江西饲料厂生产的“871”猪用浓缩饲料,生猪生长快、皮毛光、精神好、发病少,使我场生猪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与传统日粮喂猪的经济效益对比试验,报告如下: (一)试验材料及方法选用大约克夏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的60日龄断奶小猪74头,按大小、公母搭配分为二组,采用日喂三餐,定时定量并逐渐增量的饲喂方法。试验组日粮中“871”占16.5%,对照组日粮为普通配合料加淀粉渣(即传统日粮)。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8.
饲料用去籽辣椒粕对育肥猪胴体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用去籽辣椒粕是优质辣椒提取天然色素及辣椒精后的剩余物,富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具有促生长、改善肉质等功效.本试验选用20头杜大长三元杂交去势猪,分成5组,即试验Ⅰ、Ⅱ、Ⅲ、Ⅳ组,1个对照组,试验Ⅰ、Ⅱ、Ⅲ、Ⅳ组日粮中分别添加1.5%、2.0%、2.5%、3.0%的辣椒粕.试验表明:各试验组屠宰胴体长、眼肌面积和大理石纹均差异不显著,但屠宰率以试验Ⅱ、Ⅲ、Ⅳ组较高,分别为75.78%、76.01%、75.98%,与对照组(74.81%)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分别提高了0.68%、1.30%、1.60%、1.56%.屠宰后pH1、pH24试验Ⅰ、Ⅱ、Ⅲ、Ⅳ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肉色评分以试验Ⅳ组最高,极显著于对照组(P<0.01).失水率试验Ⅲ、Ⅳ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失水率随着辣椒粕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4种鲜味氨基酸试验Ⅱ、Ⅲ、Ⅳ组显著高于试验Ⅰ和对照组(P<0.01).综上所述,育肥猪日粮中添加2.0%~2.5%的辣椒粕,对提高肉质品质及风味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48头被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3组猪试验处理如下:用基础饲粮直接喂对照组猪;在基础饲粮中加0.5%耐热素A后,喂试验1组猪;将基础饲粮中食盐含量降到0.2%,再加0.5%耐热素B后,喂试验2组猪。饲养试验期为54d。试验期间猪舍内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22℃、平均相对湿度为71.6%;在对3组猪分别喂3种饲粮3周后开始采集粪样,连续采集1周。结果如下:试验1、2组猪的体温均在不同程度上低于对照组猪,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高温下,耐热素能较好地维持猪健康状态;试验1组猪饲粮中粗纤维、粗灰分、钙、磷的消化率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猪饲粮中粗脂肪、粗蛋白、无氮浸出物、干物质的消化率也比对照组高,但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耐热素A在高温下对维持猪体健康和提高饲粮养分消化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米糠和抗氧化剂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米糠和不同抗氧化剂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饲养试验选择体重(49.72±4.28)kg的肥育猪6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饲喂4种不同的饲粮即(Ⅰ组)玉米-豆粕型饲粮;(Ⅱ组)含15%米糠的饲粮;(Ⅲ组)Ⅱ组+200mg/kgVE;(Ⅳ组)Ⅱ组+200mg/kg抗氧化剂。试验猪75kg左右时屠宰。结果显示:日增重Ⅱ组极显著低于Ⅰ组和Ⅳ组(P<0.01),Ⅲ组显著低于Ⅳ组(0.01相似文献   

11.
选取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48头,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对3组猪的试验处理如下:用基础饲粮直接喂对照组猪;在基础饲粮中加0.5%耐热素A后,喂试验1组的猪;将基础饲粮中食盐含量降到0.2%,再加0.5%耐热素B后,喂试验2组的猪。饲养试验期为54d。试验结果如下:试验1、2组猪的体温均在不同程度上低于对照组猪,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高温下,耐热素能较好地维持猪健康状态;试验1组猪饲粮中的粗纤维(CF)、粗灰分(Ash)、钙、磷的消化率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粗脂肪(EE)、粗蛋白(CP)、无氮浸出物(NFE)、干物质(DM)的消化率也比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耐热素A在高温下对维持猪体健康和提高饲粮养分消化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试验方法 我们先后两次用不同比例晒干粉碎的本地银合欢(灌木型)叶粉代替日粮中等量的精饲料喂生长肥育猪。试前阉割、驱虫、防疫注射,用试验料预饲三天,然后转入正式试验。随机分组,各组同舍,组内同栏,组间除日粮结构有所差异外,其他条件相同。饲料是湿拌生喂,日喂二次,不限量,不限时,以食饱而又不浪费为度。随意饮水,自由运动。试验期间每月月底早饲前空腹称重一次,计算增重,并清缸结算饲料消耗。 (一)第一次试验 1.时间:1982、11、16~1983、2、28,共104天。 2.小猪的选择:同期离奶的长白×陆川杂交一代,共10头,平均个体重18.4公斤,个体重相差0.75公斤(4.1%),分试验与对照两组,每组5头。  相似文献   

13.
<正> “871”猪用浓缩饲料(后简称“871”)是江西饲料厂87年试验成功的一种新型饲料。该饲料曾在饲喂肥育猪方面进行过多次试验,但未见对仔猪的试验报告。为此我们于应89年用“871”进行饲喂哺乳仔猪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育肥猪出栏前不同时间去掉预混料对胴体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80头体重为8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每组3个重复(圈),每重复(圈)20头。对照组饲喂含有4%商业预混料的日粮,试验1组宰前2周饲粮中去掉预混料(用沸石粉代替预混料),试验2组宰前4周饲粮中去掉预混料(用沸石粉代替预混料)。屠宰后测定并比较各组猪只的胴体品质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宰前不同时间去掉预混料对猪胴体品质、肉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为减少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粪污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对提高平均日增重和降低背膘厚度进行指数选择以及限制每天采食量,对于猪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构成的影响。选择系和对照系共计53头阉公猪,在83日龄时随机分成3组,以3个饲养水平饲喂。33头同窝仔猪屠宰、分析试验开始时的胴体构成。试验进行约105天,饲养水平是,(1)一天饲喂2次饱食;(2)一天1次,91%饱食;(3)一天1次,82%饱食。屠宰时,所有猪都分割并分析化学成分。选择系的猪比对照猪,平均日增重提高(P<0.01),背膘厚度降低(P<0.001)。限制饲养降低生长速度(P<0.01),即使是终末  相似文献   

16.
将58日龄36头PIC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试验组设2重复,对照组无重复。试验组饲喂红薯藤青贮,前期(1~30 d)每头每日2 kg;后期(31~72 d),每头每日3 kg。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饲喂未经青贮的红薯藤。试验组和对照组饲喂精料相同。按50 kg体重前每头每日喂1.5kg,50 kg体重后按体重3%-4%供给。试验结束,每组抽出6头进行屠宰侧定。结果表明,试验组全期平均日增重920 g,比对照组820 g提高100 g。试验组料肉比1:1.57,对照组料肉比1:1.78。试验组屠宰率、净肉率、瘦肉率、腿臀比和骨肉比平均分别为77.26%、87.01%、73.92%、34.88%和1:7.23;对照组的分别为71.40%、86.39%、70.02%、34.37%和1:6.79。屠宰测定试验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屠宰率和瘦肉率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高5.86和3.9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分两个试验。试验1中,54只猪(长白X约克夏X杜洛克,初重为56.14±1.7kg)做饲养试验,判定不含废弃食品(FW)的普通日粮的饲喂效果。试验组分为干喂(对照组),湿喂(WF),湿喂+干喂(WDF)。湿喂是日粮和水以1:2.5的比例混合进行饲喂。WF组整个试验期间饲喂湿料,WDF组在肥育期间饲喂干料。试验2中,54只猪(长白X约克夏X杜洛克,初重为55.7±1.8kg)做饲养试验,判定废弃食品湿喂的效果。试验组分为普通饲料干喂(对照组),发酵的废弃食品湿喂(WFFW),发酵的废弃食品湿喂和普通饲料干喂(WFFW+DF)。对于湿喂发酵的废弃食品,一些成分(浓缩料)添加使其营养水平和对照组相同。废弃食品收集后粉碎(≤5mm),在蒸汽炉中(140土3℃)加热,在钢制容器中,30 ̄40℃下用益生素发酵ld。对于WFFW组,整个试验阶段饲喂湿饲料。试验l中,生长阶段,WF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和饲料转化率(FCR)优于对照组(P<0.05),肥育期间,WDF组的ADG和FCR优于对照组(P<0.05)。整个试验期间,WDF组的ADG和FCR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屠宰率,背膘厚,瘦肉率和肉色没有由于日粮湿喂而受影响。试验2中,生长阶段WFFW组和WFFW+DF组的ADG低于对照组(P<0.05),但FCR优于对照组(P<0.05)。肥育阶段,WFFW+DF组ADG优于对照组和WFFW组(P<0.05)。整个试验期间,对照组的ADG优于WFFW组(P<0.05),但ADFI和FCR刚好相反(P<0.05)。WPPW组的屠宰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背膘比对照组薄。总之,可看出普通饲料湿喂可提高日增重,尽管废弃食品发酵并添加浓缩料增加了营养水平,但是湿喂发酵废弃食品会降低肥育猪的日增重。另外,肥育期千喂普通饲料可提高日增重,以弥补在生长期湿喂所造成的日增重缓慢。  相似文献   

18.
王慧  李恒 《中国饲料》2021,(5):32-35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三元杂交育肥猪8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1组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试验2、3、4组分别用发酵豆粕替代基础日粮中50%、75%、100%的豆粕,预试验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提高13.9%、12.5%(P<0.05),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降低14.7%、12.8%(P<0.05),试验2、3、4组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组(P>0.05);(2)试验2、3、4组的宰前活重、屠宰率高于1组(P>0.05),试验3、4组的瘦肉率、眼肌面积较1组比分别提高12.3%、11.1%、12.9%、9.9%(P<0.05),背膘厚较1组比分别降低11.3%、9.9%(P<0.05);(3)试验3、4组猪的毛利润较1组比分别提高22.7%、20.5%。综上,发酵豆粕代替饲粮中75%豆粕可以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在临床中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选择生长发育良好、体重100~110 kg的杜长大商品猪60头,研究采食不同饲料试验猪肉质性状及运输、宰前应激对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发酵饲料试验猪b(黄度)、24 h L、24 h b分别比饲喂常规饲料试验猪提高7.58%(P0.01)、6.95%(P0.01)、12.41%(P0.01);24 h p H和24 h肉色饲喂常规饲料试验猪比采食发酵饲料试验猪分别提高2.76%(P0.01)、2.00%(P0.05)。采食常规饲料的试验猪血清中皮质醇含量屠宰时分别比运输前后提高38.05%(P0.01)、42.60%(P0.01);白细胞介素-1β屠宰时血清中含量分别比运输前后提高22.79%(P0.01)、13.47%(P0.05);结合珠蛋白运输前比屠宰时高18.92%(P0.05);去甲肾上腺素屠宰时分别比运输前后提高10.48%(P0.01)、11.42%(P0.01);多巴胺运输后和运输前分别比屠宰时高44.70%(P0.01)、28.34%(P0.01);肾上腺素运输前比屠宰时高10.28%(P0.05)。采食发酵饲料的试验猪血清中丙二醛含量屠宰时比运输前提高19.79%(P0.0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运输前比运输后高8.38%(P0.05);肌酸激酶运输后比运输前提高53.10%(P0.05);结合珠蛋白运输前比运输后高27.15%(P0.01);去甲肾上腺素屠宰时比运输前提高13.96%(P0.01),运输后比运输前提高9.04%(P0.05);多巴胺运输后分别比运输前及屠宰时高18.05%(P0.05)、56.95%(P0.01),运输前比屠宰时高32.95%(P0.01);肾上腺素运输前分别比运输后及屠宰时高15.69%(P0.01)、9.52%(P0.05)。采食不同饲料试验猪运输前后及屠宰时血液生化指标比较结果,装运前饲喂发酵饲料的试验猪血清中皮质醇和白细胞介素-1β含量分别比饲喂常规饲料试验猪提高14.01%(P0.05)和14.51%(P0.05);运输后饲喂发酵饲料的试验猪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较高,与饲喂常规饲料试验猪相比分别提高13.80%(P0.05)、16.99%(P0.01)、11.42%(P0.01);肾上腺素含量饲喂常规饲料试验猪比饲喂发酵饲料试验猪提高9.89%(P0.05);屠宰时血清中皮质醇含量采食常规饲料试验猪比采食发酵饲料的试验猪极显著提高28.04%(P0.01)。  相似文献   

20.
试验猪分两组,一组为长白×东北民猪一代杂种仔猪10头,一组为长白×(长白×东北民猪)二代杂种仔猪10头,进行直线育肥试验。初试体重分别为25.50±1.50与24.75±3.25,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喂相同的基础饲粮,前期(体重20—35千克)和后期(35—100千克)两种配方分别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