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维生素E水平对三黄肉鸡免疫功能、组织α-生育酚沉积及脂蛋白脂酶(LPL)、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将256只80日龄广西三黄肉鸡随机分为4组,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50、100、150 mg/kg的维生素E,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6只。预试期5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50 mg/kg维生素E显著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饲粮添加150 mg/kg维生素E显著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含量(P0.05);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对脾脏指数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及免疫球蛋白G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添加50、100及150 mg/kg维生素E均能显著提高肝脏α-生育酚含量(P0.05);饲粮添加150 mg/kg维生素E显著提高胸肌α-生育酚含量(P0.05);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腿肌α-生育酚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添加100和150 mg/kg维生素E均能显著提高肝脏LPL基因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150 mg/kg维生素E能显著提高肝脏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50、100及150 mg/kg维生素E均能显著提高肝脏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基因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肝脏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维生素E添加水平与广西三黄肉鸡肝脏LPL、H-FABP、L-FABP基因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得出,饲粮添加高水平(150 mg/kg)的维生素E可以改善广西三黄肉鸡的免疫功能,提高组织中α-生育酚的沉积,调节肝脏LPL、H-FABP、L-FABP基因表达量,从而影响机体的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猪胃肠道钙敏感受体(Ca SR)基因表达、胃肠激素分泌及胃功能性酶(H+-K+-ATP酶、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小肠Ca SR基因表达量与血清胃肠激素浓度以及胃Ca SR基因表达量与H+-K+-ATP酶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关系。选择35日龄、初始体重为(9.57±0.64)kg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18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NP组(NRC标准粗蛋白质水平组)、MP组(较标准蛋白质水平组降低3%粗蛋白质水平)和LP组(较标准粗蛋白质水平组降低6%粗蛋白质水平),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分别于仔猪阶段(35~80日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0%(NP组)、17%(MP组)和14%(LP组)的饲粮,生长猪阶段(81~110日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8%(NP组)、15%(MP组)和12%(LP组)的饲粮,肥育猪阶段(111~160日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NP组)、13%(MP组)和10%(LP组)的饲粮,平衡饲粮的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和色氨酸(Trp)水平,试验期125 d。试验结束后采集前腔静脉血液,屠宰全部试验猪后取胃食糜、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织及黏膜,测定血清胃肠激素浓度、胃食糜中胃蛋白酶和胃黏膜中H+-K+-ATP酶活性以及胃肠道各段组织中Ca SR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LP组猪胃Ca SR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NP和MP组(P0.05),MP和LP组十二指肠及空肠Ca SR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低于NP组(P0.05),而各组回肠Ca SR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2)与NP组相比,MP和LP组猪血清酪酪肽(PYY)和葡萄糖促胰岛素肽(GIP)浓度显著降低(P0.05),MP组血清胆囊收缩素(CCK)浓度显著升高(P0.05),LP组胃黏膜中H+-K+-ATP酶与胃食糜中胃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3)胃Ca SR基因表达量与胃黏膜中H+-K+-ATP酶和胃食糜中胃蛋白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十二指肠Ca SR基因表达量与血清GI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清PYY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趋势(0.05≤P0.10);空肠Ca SR基因表达量与血清GIP和PYY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回肠Ca SR基因表达量与血清PYY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影响猪胃肠道Ca SR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胃功能性酶活性及胃肠激素分泌。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泛酸对生长獭兔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似的断奶獭兔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獭兔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獭兔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20和40 mg/kg泛酸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 mg/kg泛酸显著降低了生长獭兔肩胛、胃周和肾周脂肪沉积率(P0.05);饲粮中添加10~20 mg/kg泛酸显著降低了生长獭兔肝脏中脂滴的含量(P0.05)。饲粮中泛酸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血浆中总胆固醇和白蛋白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中泛酸添加水平的升高,生长獭兔血浆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先降低后趋于稳定,20、40 mg/kg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40 mg/kg泛酸显著升高了生长獭兔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 mg/kg泛酸显著增加了肝脏中激素敏感脂酶(HSL)和骨骼肌中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基因的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20~40 mg/kg泛酸显著增加了肝脏中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基因的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10~40 mg/kg泛酸显著增加了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和骨骼肌中CPT1基因的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泛酸影响生长獭兔肝脏内脂肪代谢,泛酸添加水平为40 mg/kg时可降低肝脏内脂肪的沉积,并能降低机体脂肪沉积率,增加骨骼肌对脂肪酸的摄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评估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肥胖犬体况、血清生化指标、粪便短链脂肪酸浓度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30只肥胖型拉布拉多猎犬,随机等分为3组:低蛋白质组(LP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20.58%的低蛋白质饲粮;中蛋白质组(MP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27.77%的中蛋白质饲粮;高蛋白质组(HP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39.04%的高蛋白质饲粮)。试验期为45 d。结果表明:1)与LP组和MP组比较,HP组犬体重、体脂率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LP组和MP组比较,HP组粪便中乙酸及总短链脂肪酸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体脂率与粪便中乙酸及总短链脂肪酸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与丁酸浓度呈负相关关系。3)与LP组和MP组比较,HP组肠道菌群Simpson指数显著升高(P0.05),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比值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HP组主要富集梭菌属、瘤胃球菌属及普拉梭菌属等细菌;HP组肠道菌群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色氨酸代谢及柠檬烯和蒎烯降解等7个第3层级KEGG通路上。综上所述,高蛋白质饲粮可改善肥胖犬肠道菌群结构及短链脂肪酸代谢,有减重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通过在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甜菜碱,探讨其对藏鸡脂肪沉积、血脂和肝脂含量以及肝脏中与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180只30周龄藏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3 000 mg/kg的甜菜碱,试验期为7周。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测定腹脂率、血脂及肝脂含量,检测肝脏中与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低、高剂量的甜菜碱对藏鸡的ADFI、ADG、F/G以及终末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藏鸡腹脂率且呈现剂量效应(P0.05);添加低、高剂量的甜菜碱均能显著降低藏鸡血浆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和提高游离脂肪酸的含量(NEAF)(P0.05),并且高剂量的甜菜碱还显著提高了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P0.05)。低、高剂量的甜菜碱均能显著下调藏鸡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的表达和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α)基因的表达(P0.05),且添加3 000 mg/kg甜菜碱还能显著降低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基因的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甜菜碱显著降低了藏鸡血脂及肝脂含量,减少藏鸡腹脂沉积,这与肝脏中FAS基因低表达以及PPARα基因高表达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甜菜碱通过降低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脂肪酸脂化生成甘油三酯,从而调节藏鸡脂肪代谢,其中3 000 mg/kg甜菜碱添加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研究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RPMet)、过瘤胃赖氨酸(RPLys)对荷斯坦奶公牛生长性能和胴体化学成分的影响,探讨用RPMet和RPLys替代部分饲粮粗蛋白质的可行性。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择12月龄左右,体重、体尺相近的健康奶公牛2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4个试验组M15、L30、M15+L30、LCP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RPMet 15 g/d、RPLys 30 g/d、RPMet 15 g/d+RPLys 30 g/d、RPMet 15 g/d+RPLys 30 g/d(同时降低饲粮粗蛋白质2.20%)。预试期10 d,正试期15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基础饲粮中添加RPMet和RPLys对奶公牛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L30、M 15+L30、LCP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且均以M 15+L30组最高,但M 15+L30组与LCP组无显著差异(P0.05);M 15+L30和LCP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以M 15+L30组最低,这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M 15+L30和LCP组奶公牛胸围和胴体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这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M15+L30和LCP组奶公牛胴体中必需氨基酸苏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这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M15+L30组异亮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M15+L30和LCP组奶公牛胴体中非必需氨基酸中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以及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L30和M15+L30组酪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这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RPMet和RPLys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奶公牛的生长性能,增加了胴体中蛋白质的合成和氨基酸沉积,且添加RPMet 15 g/d+RPLys30 g/d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部分饲粮粗蛋白质(2.20%)。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构树全株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脂肪沉积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选取18头健康、体重[(63.53±0.40) kg]相近的三元杂交(杜洛克×长白×大白)阉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1)正常蛋白质饲粮组(作为对照组,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6%);2)低蛋白质饲粮组(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3%);3)构树全株发酵饲料组(饲粮含10%构树全株发酵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13%)。试验期为45 d。结果显示:与正常蛋白质饲粮相比,低蛋白质饲粮显著增加了体脂重量并显著降低了结肠中乙酸和丙酸浓度(P<0.05),但在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构树全株发酵饲料缓解了低蛋白质饲粮的这些作用。相关性分析显示,育肥猪体脂重量与结肠中乙酸和丙酸的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此外,与低蛋白质饲粮相比,在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构树全株发酵饲料显著降低了结肠中脂肪生成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P<0.05),且显著增加了结肠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结肠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P<0.05),...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亚麻籽和鱼油对蛋鸡蛋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肝脏脂肪酸组成及其合成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28周龄海兰褐壳蛋鸡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亚麻籽、10%亚麻籽+5%鱼油和5%鱼油。饲养21 d后连续收集7 d鸡蛋,然后每组随机选取4只鸡屠宰取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亚麻籽和鱼油均显著增加蛋黄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其中单独添加鱼油的蛋黄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最高;2)试验组肝脏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3)单独添加鱼油显著降低肝脏脂肪酸延长酶1、脂肪酸延长酶2和去饱和酶(脂肪酸去饱和酶1、脂肪酸去饱和酶2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基因表达水平(P0.05)。由此可见,蛋鸡饲粮中单独添加亚麻籽或鱼油可以富集蛋黄n-3多不饱和脂肪酸沉积;添加亚麻籽促进肝脏α-亚麻酸转化生成DHA过程,表现为上调脂肪酸延长酶和去饱和酶基因表达,添加鱼油显示相反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49日龄幼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及脂肪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160只体重[(1 528.80±9.77) g]相近的49日龄新西兰幼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幼兔分别饲喂4种不同粗蛋白质水平(A组14.0%、B组15.5%、C组17.0%、D组18.5%)的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幼兔末重和平均日增重(ADG)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A组、D组ADG稍高于B组、C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肝脏发育有一定影响,其中D组肝脏重显著高于C组(P0.05)。A组~C组胃pH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而升高(P0.05),盲肠pH无显著变化(P0.05)。2)C组、D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D组氮表观消化率高于B组、C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消化代谢试验结果显示,采食量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而降低,C组最低,采食氮D组最高,粪氮排泄、粪水分含量均以A组最低,A组粪水分含量显著低于B组、C组(P0.05),与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结果一致。3)各组间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尿素氮(UN)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血清胆碱酯酶(CHE)、碱式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A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B组、C组、D组,丙二醛(MDA)含量低于B组、C组、D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4)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血清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A组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显著低于B组、D组(P0.05),糖原含量、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低于其他3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5) A组饲料成本与其他3组相比,分别降低了64.2、122.7、178.1元/t。由此可见,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4%时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排泄、血清抗氧化指标有较好的效果。肉兔生产中适当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不会影响肉兔的生长性能,还能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降低氮排泄,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同时降低肝脏中脂肪的合成,促进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讨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内蒙古白绒山羊内源尿素氮循环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饲粮分为低(7.5%)、中(10.5%)和高(13.5%)3个蛋白质水平。选用9只体况良好,体重为(45.63±3.15)kg,装有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组,即中蛋白质饲粮组(对照组)、变动低蛋白质饲粮组(2 d低蛋白质饲粮—2 d高蛋白质饲粮,循环饲喂)、变动高蛋白质饲粮组(2 d高蛋白质饲粮—2 d低蛋白质饲粮,循环饲喂)。预试期16 d,正试期12 d。通过全收粪尿法、嘌呤衍生物法和同位素灌注法测定山羊氮代谢、内源尿素氮循环以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中蛋白质饲粮组与变动蛋白质饲粮组比较,瘤胃液氨氮(NH3-N)浓度显著增加(P<0.05),粪氮、尿氮排出量显著增加(P<0.05),沉积氮/摄入氮显著降低(P<0.05),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量显著降低(P<0.05);2)变动低蛋白质饲粮组与变动高蛋白质饲粮组比较,瘤胃液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3)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后,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肝脏合成的内源尿素氮显著增加(P<0.05),进入尿中的尿素氮/肝脏合成的内源尿素氮显著减少(P<0.05),返回鸟氨酸循环的尿素氮/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显著减少(P<0.05),用于再合成的尿素氮/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有利于提高内蒙古白绒山羊氮利用率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家兔食欲肽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30日龄断奶伊拉肉兔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2.8%、16.0%和19.2%的试验饲粮,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预试期7d,正试期35d。试验结束后,采集弓形核、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测定弓形核中阿片促黑色素原(POMC)、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物(CART)、神经肽Y(NPY)、刺鼠基因相关蛋白(AgRP)、胆囊收缩素(CCK)和肠道中CC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十二指肠CC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空肠、回肠和弓形核(P0.05);与16.0%和12.8%蛋白质饲粮组相比,19.2%蛋白质饲粮组十二指肠中CC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而其回肠中CC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与16.0%和12.8%蛋白质饲粮组相比,19.2%蛋白质饲粮组弓形核中POMC和CAR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而其弓形核中NPY和AgR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得出,饲喂低蛋白质水平(12.8%~16.0%)饲粮家兔的食欲增加与肠道和中枢中脑肠肽有关。与低蛋白质水平饲粮相比,高蛋白质水平(19.2%)饲粮显著提高十二指肠中CCK和弓形核中CART和POMC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表明这些基因形成食欲网络共同参与饲粮蛋白质调控家兔食欲的过程。此外,回肠和弓形核中CCK、弓形核中NPY和AgRP基因对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氮水平对不同品种猪肉质性状以及肌纤维类型和细胞因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巴马香猪和长白猪共96头(48头/品种),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头猪),分别为长白猪饲喂NRC饲粮组、长白猪饲喂我国地方猪标准(GB)饲粮组、巴马香猪饲喂NRC饲粮组、巴马香猪饲喂GB饲粮组。试验从5周龄开始,至出栏时结束。分别于保育期、生长期和肥育期末,每组选择8头体况相近猪只屠宰,采集肌肉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生长阶段显著影响了试验猪背最长肌熟肉率和肌球蛋白重链(MyHC)Ⅱx、MyHCⅡb及白细胞介素-15(IL-15)mRNA表达水平(P0.05),且随生长阶段呈增加趋势;与长白猪相比,巴马香猪的背最长肌熟肉率、MyHCⅠ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与NRC饲粮相比,GB饲粮显著提高了生长期长白猪和巴马香猪的p H45 min(P0.05),显著上调了保育期和肥育期猪背最长肌MyHCⅠmRNA表达水平(P0.05);与GB饲粮相比,NRC饲粮显著上调了生长期猪背最长肌MyHCⅠmRNA表达水平(P0.05)。由此可见,品种和生长阶段均可显著影响肉质性状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饲粮能氮水平则主要通过与生长阶段产生互作效应影响肉质性状及肌纤维类型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杜仲叶对绵羊脂肪代谢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随机选择70~80日龄、体重25~30 kg的绵羊(湖羊)30只,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TL组,饲粮中不含杜仲叶)、低水平杜仲叶组(EUL1组,饲粮含10%杜仲叶)和高水平杜仲叶组(EUL2组,饲粮含20%杜仲叶),每组10只。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采集血液,测定血浆脂质代谢分析指标;采集背最长肌,测定营养物质含量;采集肝脏组织,测定脂肪代谢相关酶和核转录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表明:1)各组干物质采食量EUL1组EUL2组CTL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2)与CTL组相比,EUL2组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高密度脂蛋白(HDL)、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显著升高(P0.05),EUL1和EUL2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0.05≤P0.10)、总胆固醇(TC)(P0.05)含量降低。3)与CTL组相比,EUL1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EUL2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EUL1组肌肉剪切力显著减小(P0.05)。4)与CTL组相比,EUL1组和EUL2组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含量略有降低(P0.05),肌肉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中,EUL2组肌肉MUFA、PUFA含量及UFA/SFA显著升高(P0.05)。5)与CTL组相比,杜仲叶能够显著下调肝脏脂肪合成相关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和核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肝脏脂肪酸分解相关酶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PT1A)、脂蛋白酯酶(LPL)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CTL组相比,EUL2组肝脏SCD1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果提示,杜仲叶通过调节脂肪合成和分解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影响绵羊脂肪的代谢和肌肉脂肪酸的组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能氮限饲与补偿对蒙古羔羊肝脏重量、肝细胞增殖和增肥及生长激素受体(GHR)、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蒙古羔羊8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蛋白质限饲组(PR组)、能量限饲组(ER组)、蛋白质能量双重限饲组(BR组),限饲期(60 d)内各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CP)为15.08%、9.24%、15.01%和6.27%,对应代谢能(ME)为10.61、10.49、8.36和8.10 M J/kg的饲粮。之后的90 d补偿期,各组均饲喂相同营养水平(CP为12.48%、M E为9.77 M J/kg)的饲粮。分别于限饲期和补偿期结束时屠宰,采集肝脏组织,称重,测定肝脏DNA含量、肝细胞DNA和蛋白质浓度,并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GHR、IGF-Ⅰ和IGF-Ⅱ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限饲60 d后,ER组(P<0.05)、BR组(P<0.01)羔羊肝脏重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R组、ER组和BR组肝细胞数量均低于对照组,肝细胞体积变化不大;各限饲组羔羊肝脏IGF-Ⅰ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R组(P<0.01)、ER组(P<0.01)和BR组(P<0.05)羔羊肝脏IG F-Ⅱ基因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补偿90 d后,各限饲组羔羊肝脏重量、肝细胞数量、肝细胞体积以及GHR、IGF-Ⅰ和IGF-Ⅱ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3月龄开始限饲的蒙古羔羊,限饲能量对肝脏生长发育的抑制强于比限饲蛋白质,而蛋白质能量双重限饲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大;单独限饲能量或蛋白质羔羊肝脏中GHR、IGF-Ⅰ和IGF-Ⅱ基因表达量的下降幅度大于蛋白质能量双重限饲;经过饲粮能氮补偿,限饲影响的指标均恢复到与未限饲相同水平。  相似文献   

15.
《饲料工业》2017,(11):21-24
为了探讨饲喂膨化全脂大豆对延边黄牛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肌肉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延边黄牛阉牛8头,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每组4头,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用膨化全脂大豆替代全混合日粮中的豆粕,并保证日粮营养水平不变,试验期为90 d。试验结束后屠宰,采集肝脏、肌肉、脂肪组织,检测SCD基因的表达量,并与肌肉脂肪酸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CD基因在肌肉中的表达量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肝脏和脂肪中的表达量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SCD基因表达量与肌肉中棕榈油酸(C161)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999;与油酸(C181)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995;与亚油酸(C182)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975。膨化全脂大豆替代全混合日粮中的豆粕增加了SCD基因在肌肉中的表达量,能够改变牛肉脂肪酸组成,使牛肉富含有益人体的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山竹醇对氧化应激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及肝脏脂质合成的影响。选择30头健康状况良好、胎次相近的35日龄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对照组和应激组仔猪饲喂基础饲粮,山竹醇组仔猪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400、600 mg/kg山竹醇的试验饲粮,预饲7 d后开始正式试验,试验期28 d。在试验第15天早晨进行前腔静脉采血,采血后应激组和山竹醇组仔猪按照10 mg/kg BW的剂量腹腔注射敌草快(diquat)溶液,对照组仔猪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灭菌生理盐水。在试验第29天试验猪空腹进行前腔静脉采血并采取所需肝脏样品,检测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以及肝脏脂质合成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注射diquat后(第15~28天),应激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F/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山竹醇组的ADG和ADFI均显著高于应激组(P0.05),400 mg/kg山竹醇组的F/G显著低于应激组(P0.05)。2)注射diquat前(第15天),饲粮添加400、600 mg/kg山竹醇显著提高了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注射diquat后(第29天),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血清和肝脏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饲粮添加200、400和600 mg/kg山竹醇均显著提高了氧化应激仔猪血清和肝脏SOD、GSH-Px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和肝脏M DA含量(P 0. 05),其中以山竹醇添加量为400 mg/kg时效果最好。3)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应激组仔猪肝脏组织结构受到损伤,且肝脏内脂质沉积明显增加,与应激组相比,各山竹醇组的肝脏组织结构有一定程度恢复,除此之外,脂质沉积也明显减少。4)注射diquat后,应激组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添加400、600 mg/kg山竹醇可显著降低氧化应激仔猪血清TG和TC含量(P0.05),且以山竹醇添加量为400 mg/kg时血清TG和TC含量最低。5)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饲粮添加200、600 mg/kg山竹醇可以显著降低氧化应激仔猪肝脏中SREBP-1c、ACC mRNA的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400 mg/kg山竹醇可以显著降低氧化应激仔猪肝脏中SREBP-1c、FAS、ACC、SCD1 mRNA的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氧化应激条件下,饲粮添加山竹醇可通过改善仔猪的抗氧化能力,缓解diquat诱导的氧化应激,改善应激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应激导致的脂质合成增多,保护肝脏,其中以山竹醇添加量为400 mg/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热带假丝酵母发酵棉籽粕替代豆粕对白羽肉鸡蛋白质代谢的影响。选取1日龄科宝肉鸡公鸡48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不添加发酵棉籽粕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6%、9%发酵棉籽粕替代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分生长前期(1~21日龄)和生长后期(22~42日龄)2个阶段进行。结果表明:1)第21天时,6%发酵棉籽粕添加组白羽肉鸡的胴体粗蛋白质沉积量、腿肌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3%、6%、9%发酵棉籽粕添加组的胴体粗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粗蛋白质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表观代谢能、肝脏中的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显著提高(P0.05),3%、6%发酵棉籽粕添加组的羽毛粗蛋白质含量和胸肌中的LDH、AKP活性显著提高(P0.05),6%发酵棉籽粕添加组肝脏中的LDH活性和胸肌、腿肌、肝脏中的甲状腺素(T_4)、生长激素(GH)含量显著提高(P0.05),9%发酵棉籽粕添加组胸肌和肝脏中的GH含量显著提高,6%、9%发酵棉籽粕添加组肝脏中的胰岛素(INS)含量显著提高(P0.05)。2)第42天时,与对照组相比,6%、9%发酵棉籽粕添加组的胴体粗蛋白质沉积量、肝脏中的LDH活性及胸肌、腿肌、肝脏中的GH含量显著提高(P0.05),3%、6%发酵棉籽粕添加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6%、9%发酵棉籽粕添加组肝脏中的AKP和GOT活性及胸肌、腿肌、肝脏中的T_4含量、肝脏中的INS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在白羽肉鸡饲粮中添加发酵棉籽粕可通过提高饲粮的养分表观消化率、蛋白质代谢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促进机体蛋白质沉积。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小尾寒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试验以小尾寒羊为瘤胃液供体,借助DFCCS-Ⅱ型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对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2%、14%、16%、18%的4种饲粮进行体外发酵,于投料前、后2 h采集瘤胃液,测定其pH值、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和菌体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瘤胃液pH值呈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氨态氮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6%水平显著高于12%、18%水平(P0.05);乙酸与丙酸的比值显著下降(P0.05);粗蛋白质水平对乙酸、丙酸、丁酸影响不显著(P0.05);菌体蛋白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6%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瘤胃内pH值、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菌体蛋白含量有显著的影响,粗蛋白质水平为16%的饲粮最有利于小尾寒羊瘤胃内环境发酵。  相似文献   

19.
日粮锌对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主要研究日粮锌对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试验选取100只21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缺锌组(zinc deficiency,ZD,3.20 mg/kg)、配饲组(paired-fed,PF,46.39 mg/kg)、高锌组(zinc over-dose,ZO,234.39 mg/kg)和正常锌组(zinc adequacy,ZA,46.39 mg/kg),饲养时间为5周.试验结果表明,与PF组相比,ZD组的肝脏和股骨Zn含量与ALP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与ZA组相比,ZO组的肝脏和股骨Zn含量与ALP活性显著提高(P<0.05).大鼠肝脏cDNA表达谱芯片筛选分析发现ZD和ZO组有13条参与脂肪酸代谢的基因mRNA水平发生显著改变(P<0.05);经实时荧光RT-PCR检测发现,ZD组的脂肪酸合成酶(fattyacid synthase,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desaturase-1,SCD-1)mRNA水平都显著降低(P<0.05),而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c-1,CPT-1)则上升了2.58倍(P<0.05),ZO组ACC和SCD-1 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ZD组C18:1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ZO组的C16:0和C18:1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日粮锌上调FAS、ACC和SCD-1的基因表达,下调CPT-1的基因表达,从而诱导肝脏脂肪酸合成和去饱和过程,但抑制了脂肪酸β-氧化.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乌金猪肝脏组织脂类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约15 kg的乌金猪5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头,为低、中和高蛋白质组,其在15~30、30~60及60~100 kg生长阶段的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12%、10%,16%、14%、12%和18%、16%、14%。猪在体重为30、60和100 kg时屠宰,取其肝脏组织,Real-time PCR定量检测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30、60和100 kg时,乌金猪肝脏组织中ACC、FAS、SREBP-1C基因的表达水平均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降低;CPT-Ⅰ和PPARα基因的表达水平则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由此表明,日粮高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肝脏脂肪酸合成代谢基因(ACC、FAS和SREBP-1C)的表达(P<0.05),提高脂肪酸分解代谢基因(CPT-Ⅰ和PPARα)的表达水平(P<0.05);脂肪酸合成减少,且被氧化的量增加,两者共同作用导致用于合成甘油三酯(TG)的脂肪酸含量降低,从而减少了从肝脏组织被运输到各个组织的TG含量,使机体沉积TG的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