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了围产期母猪饲粮补充丝氨酸(Ser)对泌乳母猪和哺乳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胎次、体况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妊娠85日龄长白×约克夏杂交母猪10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头,单栏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按照基础饲粮Ser含量的0(对照组)、25%(L-Ser组)、50%(M-Ser组)、100%(H-Ser组)补充Ser。其中,对照组妊娠后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55%,泌乳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66%;L-Ser组妊娠后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69%,泌乳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83%;M-Ser组妊娠后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83%,泌乳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99%;H-Ser组妊娠后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1.10%,泌乳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1.32%。饲养试验从母猪妊娠85日龄开始,至哺乳21 d结束。结果表明:1)M-Ser组泌乳母猪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初乳中Ser、甘氨酸(Gly)和半胱氨酸(Cys)含量显著高于L-Ser组(P0.05)。2)围产期母猪饲粮补充不同水平Ser对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TP、尿素氮(UN)和葡萄糖(GLU)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H-Ser组哺乳仔猪血清Ser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L-Ser组哺乳仔猪血清Gly和Cy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 M-Ser组泌乳母猪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 0.01);M-Ser组和H-Ser组泌乳母猪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Ser组(P0.01);3个Ser补充组哺乳仔猪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M-Ser组和L-Ser组哺乳仔猪空肠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修饰亚基(GCLM)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围产期母猪饲粮补充适量Ser,使得妊娠后期饲粮Ser含量为0.83%、泌乳期饲粮Ser含量为0.99%时,可提高泌乳母猪的抗氧化能力,并可通过母乳传递提高哺乳仔猪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给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补饲发酵芦笋下脚料对母猪粪便形态和乳汁质量的影响。将15头膘情、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妊娠母猪随机分配到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Ⅰ组、Ⅱ组和Ⅲ组母猪每头每天分别补饲0、0.25和0.50 kg发酵芦笋下脚料。试验从母猪妊娠期的第85天开始到产后第21天结束。结果表明:1)给母猪补饲发酵芦笋下脚料能改善母猪的粪便形态。2)Ⅲ组母猪初乳中乳蛋白质、生长激素、胰岛素和免疫球蛋白G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0.05),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低于Ⅰ组(P0.05)。3)Ⅱ组和Ⅲ组母猪第10天乳汁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第21天乳汁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组母猪第21天乳汁中丙二醛、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显著低于Ⅰ组(P0.05)。由此得出,补饲发酵芦笋下脚料能减少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便秘的发生,并不同程度地改善母猪乳汁质量。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L-肉碱(100 mg/kg)与不同类型脂肪(3.5%豆油或3.5%鱼油)对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48头健康状况良好,胎次为3~5产的经产母猪,在母猪妊娠的第107 d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头,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试验从母猪分娩前7 d到仔猪断奶的第21 d,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L-肉碱与鱼油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L-肉碱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抗氧化能力(P0.05);鱼油可以显著增加乳中及仔猪血清中n-3脂肪酸的含量(P0.05)。在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L-肉碱和鱼油可以改善仔猪血清中脂肪酸组成和提高仔猪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比较2种不同剂型酸化剂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初乳成分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30头体况相近、预产期接近的2~4胎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在试验期间各组母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3%吸附型酸化剂(A组)、基础饲粮+0.1%微囊型酸化剂(B组)。预试期7 d(母猪分娩前7天)、正试期26 d(从母猪分娩开始至泌乳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母猪的泌乳期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4.9%(P0.05)和5.3%(P0.05),仔猪断奶均重分别提高2.6%(P0.05)和7.4%(P0.05)。A组和B组的母猪初乳中乳脂、乳蛋白、尿氮素、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乳糖含量则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B组母猪饲粮蛋白质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且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A组母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微囊型酸化剂在提高仔猪断奶重以及哺乳母猪饲粮蛋白质消化率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方面有一定功效,而吸附型酸化剂在改善哺乳母猪肠道菌群结构方面有一定功效。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讨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硫酸钠(Na2SO4)与硫酸镁(MgSO4)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粪便评分、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及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2析因设计,选用体重为(164.50±4.50)kg、健康和预产期相近的第2胎大白妊娠母猪3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基础饲粮组(对照组)、基础饲粮+0.2%Na2SO4+0.1%MgSO4组(Ⅰ组)、基础饲粮+0.2%Na2SO4+0.2%MgSO4组(Ⅱ组)、基础饲粮+0.4%Na2SO4+0.1%MgSO4组(Ⅲ组)和基础饲粮+0.4%Na2SO4+0.2%MgSO4组(Ⅳ组)。试验从妊娠母猪分娩开始到仔猪21日龄断奶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Ⅲ组显著提高了21d总泌乳量(P0.05);2)Ⅲ组显著提高了仔猪断奶窝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3)Ⅲ组极显著改善了全期哺乳母猪粪便评分(P0.01);4)Ⅲ组显著提高了哺乳母猪血清催乳素含量,显著降低尿素氮含量(P0.05)。由此可见,在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适量的Na2SO4与MgSO4可以提高哺乳母猪泌乳量,对改善粪便评分有良好效果,同时对仔猪的生长性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营养物质代谢、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择60头长白×约克二元杂交经产母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个重复,每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大豆酶解蛋白替代等量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5d,从母猪分娩开始至25 d断奶结束。结果表明:大豆酶解蛋白对哺乳母猪日采食量有提高趋势(P=0.093),对25 d断奶活健仔数和窝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可使哺乳母猪发病率、仔猪腹泻率与死亡率明显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大豆酶解蛋白能显著提高哺乳母猪血清总蛋白含量、总抗氧化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三酰甘油和丙二醛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哺乳母猪料中,添加2%大豆酶解蛋白能促进哺乳母猪的蛋白质和脂质代谢,同时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进而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饲粮中添加过氧化氢酶(CAT)对母猪繁殖性能、抗氧化能力、饲粮养分消化率以及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二元杂交(长白×大白)经产母猪160头,按母猪预产期、胎次体重、体况相近均衡分布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A、B、C组),饲粮中CAT添加量分别为0、50、100、150U/kg,每组40头,每头母猪为1个重复,试验周期从妊娠第90天开始至仔猪断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CAT对总产仔头数、活仔数、健仔数、初生窝重有提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母猪饲粮中添加CAT对降低哺乳仔猪腹泻率效果显著(P<0.05);在母猪妊娠第104天,与对照组相比,试验B和C组中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 AOC)分别提高60.03%和53.70%(P<0.05);试验B组中血清CAT活性较对照组、试验A和C组都有显著提高(P<0.05)。在母猪哺乳第14天,与对照组相比,试验B组中血清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B组初乳中T AOC提高119.10%(P<0.05);试验B和C组的初乳CAT活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6.24%和76.95%(P<0.05);各试验组在粗蛋白质消化率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为显著(P<0.05);各试验组在粗脂肪消化率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为显著(P<0.05)。综上,在母猪饲粮中添加CAT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母猪总产仔数、母猪妊娠第104天及哺乳第14天血清中T AOC、CAT活性、初乳中T AOC、CAT活性,母猪抗氧化能力在饲粮中添加100U/kgCAT时提升最明显;在母猪饲粮中添加CAT可以显著提高粗脂肪和粗蛋白质消化率。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饲粮中添加低聚木糖和活性酵母对哺乳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胎次、膘体及预产期相近的健康母猪27头,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基础饲粮)、低聚木糖组(XOS组,基础饲粮+0.03%的低聚木糖)和低聚木糖+活性酵母组(XOS+AY组,基础饲粮+0.03%的低聚木糖+0.05%的活性酵母),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期为妊娠100 d至分娩后14 d。结果表明:1)2个试验组的仔猪窝重和母猪泌乳量均提高,其中XOS+AY组的母猪泌乳量提高29.58%(P0.05)。2)XOS组仔猪在7日龄时血清中的C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XOS+AY组仔猪在7日龄和14日龄时血清中的葡萄糖(GLU)、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含量,总铁结合能力(TIBC)显著升高(P0.05),氨(AMM)含量显著降低(P0.05)。3)7和14日龄XOS+AY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19.42%、13.57%。综上所述,低聚木糖和活性酵母能改善哺乳母猪的繁殖性能、减缓仔猪的应激反应和提高仔猪部分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胎盘粉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血清免疫和生殖激素指标及乳成分的影响。选取36头预产期、体重、胎次相近的经产大×长二元母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3%、5%的猪胎盘粉。试验于妊娠104 d开始,至产后21 d结束。结果表明:1)试验Ⅲ组泌乳力、仔猪断奶个体均重和仔猪断奶窝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Ⅲ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Ⅲ组母猪体重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母猪分娩后第3天,试验Ⅱ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Ⅲ组(P0.05或P0.01),试验Ⅰ、Ⅱ、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Ⅲ组(P0.01),试验Ⅱ、Ⅲ组血清催乳素(PR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母猪分娩后第15天,试验Ⅰ、Ⅱ组血清Ig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或P0.01),试验Ⅱ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或P0.01);试验Ⅰ组血清IgM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Ⅲ组血清PRL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试验Ⅲ组乳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Ⅲ组乳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猪胎盘粉能改善哺乳母猪繁殖性能、血清免疫和生殖激素指标及乳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猪胎盘粉的适宜添加量为3%。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添加姜粉对母猪和哺乳仔猪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分2个饲养阶段(妊娠后期和泌乳期)进行,每个饲养阶段设2个姜粉添加水平(0、1.0%)。结果表明,在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姜粉,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了母猪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在泌乳期饲粮中添加姜粉,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清和乳中SOD活性、T-AOC和GSH含量(P0.05);而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分别单独添加姜粉时,均显著提高了仔猪血清GSH含量(P0.05)。2个时期均添加姜粉对母猪血清、母乳和仔猪血清抗氧化效果最佳。由此可见,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添加1.0%姜粉均能够提高母猪和哺乳仔猪的抗氧化性能,且2个阶段不存在交互作用,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同时添加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发酵苜蓿对母猪繁殖性能和母猪、仔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80头体况和预产期接近的“长×大”妊娠初产母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饲喂添加0、5%、10%和15%发酵苜蓿的饲粮,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试验从母猪妊娠开始到哺乳期结束。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成活率、健仔数和健仔率显著升高(P<0.05),死胎数、弱仔数和产程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的宫内发育迟缓(IUGR)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母猪哺乳期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有升高趋势(P=0.064);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妊娠30 d、妊娠60 d和产前背膘厚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的初生窝重、第7天窝重及个体重、第14天窝重及个体重和断奶个体重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的断奶窝重、窝平均日增重和初生个体重显著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初生窝重均匀度显著提高(P<0.05);试...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比较研究中药渣和发酵中药渣对泌乳母猪及其仔猪血浆生化参数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其在母猪饲粮配方中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二元母猪6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3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 kg/t米糠(对照组)、2 kg/t中药渣制剂(中药渣组)和2 kg/t发酵中药渣制剂(发酵中药渣组)。从产前21 d开始饲喂,到产后28 d结束。分别于母猪产后1、7、14和21 d,每组随机选取6头母猪,耳缘静脉采血;于仔猪7、14和21日龄,每组随机选取6头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所采血样分离血浆,测定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渣组母猪产后7 d的血浆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B)含量以及14 d的血浆GLB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产后1 d的血浆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7 d的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ALP活性,14 d的血浆ALT和ALP活性,21 d的血浆AL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发酵中药渣组母猪产后1 d的血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CAT活性和T-AOC,14 d的血浆AST和ALP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中药渣组14日龄仔猪的血浆ALP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14日龄的血浆T-AOC显著升高(P0.05);发酵中药渣组7日龄仔猪的血浆ALP活性和T-AOC均显著升高(P0.05),14日龄仔猪的血浆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母猪饲粮中添加中药渣或发酵中药渣可影响泌乳母猪及其仔猪的机体代谢,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辣诺提取物(辣木和诺丽果提取物)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60头2~4胎长白×大白母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添加500 mg/kg辣诺提取物的基础饲粮。试验期28 d(产前7 d~哺乳21 d断奶)。结果表明:辣诺提取物对母猪产程和断奶后7 d发情率无显著影响;辣诺提取物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产前1周的经产母猪饲粮中添加辣诺提取物未能改善母仔猪的生产性能,但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母猪产程,促进了母猪断奶后发情。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葡萄糖氧化酶(GOD)对大河乌猪妊娠母猪繁殖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饲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择健康经产(3~5胎)大河乌猪妊娠母猪60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GOD1、GOD2和GOD3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400和600 mg/kg GOD的试验饲粮。母猪产前30 d开始试验,直到仔猪断奶时结束。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0和600 mg/kg GOD可增加大河乌猪妊娠母猪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P0.05);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OD可显著增加仔猪初生重和20日龄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OD可显著增加大河乌猪妊娠母猪和仔猪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OD可显著增加大河乌猪妊娠母猪饲粮粗脂肪(EE)和磷(P)的消化率(P0.05)。本试验条件下,大河乌猪母猪妊娠后期(产前30 d)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OD可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增强母猪和仔猪抗氧化能力,提高母猪对饲粮EE和P的消化能力,提高饲粮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妊娠后期营养水平对初产母猪体况、繁殖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背膘厚及体重相近的初产杂交母猪36头,按体况和配种时间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母猪,饲喂营养水平依次为维持需要的1.5、2.0和2.5倍的日粮,母猪妊娠81 d时开始试验至母猪分娩结束,试验期33 d。结果显示,分娩时Ⅰ组母猪背膘厚显著低于Ⅲ组(P<0.05),断奶时各组背膘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母猪泌乳期背膘损失显著低于Ⅲ组(P<0.05);Ⅲ组母猪分娩后体重、分娩前体重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母猪妊娠81 d体重及泌乳期失重等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间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断奶个体重及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均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仔猪初生均重、断奶窝重、泌乳期窝增重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随营养水平升高,Ⅱ、Ⅲ组雌激素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催乳素和孕酮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Ⅱ、Ⅲ组(P<0.05);各组尿素氮和葡萄糖含量随营养水平的升高逐渐增大,且差异显著(P<0.05);Ⅲ组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I组(P<0.05);各组总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母猪妊娠后期饲喂营养水平为2.0倍维持需要的日粮时可使后备母猪分娩时体况达到标准水平,而饲喂营养水平为2.5倍维持需要的日粮可使母猪产仔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中药渣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测定血浆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探讨其作用机制。试验选用3~5胎次、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长白×大白二元母猪7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kg/t的中药渣和发酵中药渣。试验周期为整个妊娠期,统计返情、空怀和流产的母猪数,窝产仔数、产活仔数以及仔猪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分别于母猪妊娠第45天、第75天和第114天(分娩当天),每组随机选取8头母猪,耳缘静脉采血,分离血浆,测定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饲粮添加中药渣或发酵中药渣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妊娠第114天时,发酵中药渣组的血浆总蛋白(T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妊娠第45天时,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的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同时血浆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1.5 kg/t发酵中药渣不影响妊娠母猪的繁殖性能,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体代谢,增强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分娩后3种饲喂模式(产后不限饲、限饲3 d和限饲7 d后自由采食)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乳成分和生理代谢的影响.挑选遗传背景一致、体况和健康良好、分娩日期接近的3~6胎次丹系长×大母猪45头,分娩后根据体重、背膘厚度和胎次随机均分成3个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3组母猪饲喂相同的泌乳饲粮,执行对...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建立高效的经产母猪定时输精(timed artificial insemination,TAI)技术,研究了定时输精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断奶-分娩间隔、不同胎次母猪产仔性能及断奶后7 d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309头2~8胎次二元(长×大)经产母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母猪进行常规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试验组母猪进行断奶后24 h注射PMSG 1 000 IU,间隔72 h注射GnRH 100 μg,在注射GnRH后24和40 h各输精1次的定时输精技术。通过统计两组母猪的断奶1周内发情率、受胎率、分娩率、窝均产仔数等,判断定时输精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断奶时间和分娩时间的统计,检测定时输精对经产母猪断奶-分娩间隔的影响;用放射免疫(RIA)方法检测2~4胎次母猪断奶1周内血清E2、LH、FSH和P4的含量,研究定时输精对母猪生殖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母猪发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受胎率、分娩率差异不显著(P>0.05),窝均产仔数、窝均合格仔数和繁殖效率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定时输精显著缩短了母猪的断奶-分娩间隔(P<0.05)。在胎次方面,3~4胎母猪使用定时输精的效果较好,其发情率、受胎率和分娩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殖激素方面,试验组E2水平在注射PMSG后迅速上升,且在定时输精处理后66~96 h内持续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P4水平在断奶后至配种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配种后快速升高,并高于对照组;LH和FSH的含量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综上,定时输精可有效提高经产母猪的断奶发情率,并减少其非生产天数,可显著提高3~4胎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