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广西牛片形吸虫的流行情况,本文通过胆囊检查法对广西黄牛和水牛片形吸虫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水牛片形吸虫的感染纯阳性率为53.94%,黄牛阳性率为50.47%,水牛和黄牛分别有31.50%和9.35%为疑似感染,阴性分别只有14.56%和40.19%,说明广西牛片形吸虫感染情况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2.
采用胆囊检查法调查牛片形吸虫病流行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西片形吸虫病的流行情况,本文采用胆囊检查法对广西黄牛和水牛片形吸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水牛片形吸虫的感染率在60%~80%,黄牛感染率在60%左右,表明广西片形吸虫病感染非常严重。利用胆囊检查法进行片形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具有操作简单、经济、结果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片形吸虫(Fasciola spp.)是一类寄生于反刍动物(水牛、奶牛和羊等)肝脏胆管的寄生蠕虫.片形吸虫有两个种(图1),分别为肝片吸虫(F.hepatica,分布于中国北方、欧洲等温带地区)和大片吸虫(F.gigantica,分布于中国南方、南亚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区,感染水牛的片形吸虫是大片吸虫,同时奶牛和山羊也常被这一寄生虫感染.  相似文献   

4.
正肝片吸虫病能引起牛羊慢性或者急性肝炎、胆管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导致病畜消瘦,生产性能下降,特别对幼畜和绵羊危害严重,感染后大批死亡,给牛羊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该病原属于片形科片形属肝片吸虫,有两个种,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肝片吸虫为大型吸虫,成虫雌雄同体,扁平叶片状,新鲜虫体呈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寄生于羊、羊、象、鹿、猪、马、兔及人的肝脏胆管。虫体大小:20~40mm,宽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荔浦肉品市场检查1022头牛屠体的肝脏。检出肝片吸虫的有754头,感染率为73.8%,其中水牛417头的感染率为76.7%,黄牛605头的感染率为69.4%。检出虫体30条以内的占41.1%,31~100条的占42.7%,100条以上的占16.2%,最少的8  相似文献   

6.
为弄清黄牛感染的片形吸虫种类,首先对来自河南济源市一肉牛屠宰场黄牛肝脏上的片形吸虫进行形态学观察,然后基于核糖体ITS1、ITS2区域和线粒体nad1、cox1基因序列进行分子鉴定。ITS1和ITS2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济源黄牛源片形吸虫分离株JY003和JY004为Fh/Fg杂合型片形吸虫。基于nad1和cox1基因序列,JY003和JY004与大片形吸虫的相似性高于肝片形吸虫,其中nad1序列与大片形吸虫中国云南、日本和韩国分离株的相似性高达100%。在基于nad1和cox1基因的进化树上,分离株均与大片形吸虫参考株处于同一分支。结果表明,首次从河南黄牛体内鉴定出Fh/Fg杂合型片形吸虫,为动物和人的片形吸虫病防控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肝脏和胆管内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隐性症状,可导致动物消瘦,体重下降。肝片吸虫病是危害牛羊的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虫体主要寄生于黄牛、水牛、绵羊、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广西南宁地区水牛体内前后盘吸虫的种类,通过对其肝脏来源虫体进行鉴定,确定水牛感染的具体种属。本研究对南宁市某屠宰场水牛肝脏进行剖检、病理观察,并采集肝脏内寄生的前后盘吸虫进行虫卵孵育,对孵育所得的虫卵及虫体进行形态观察,对成虫虫体进行HE及苏木素染色,观察其内部的结构,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成虫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虫体感染的肝脏表面有出血点,且呈现淤血、化脓灶、肝脏肿大、质地偏软等肉眼可见病变。虫卵呈椭圆形、淡灰色、有卵盖且内含圆形胚细胞,卵黄细胞不充满整个虫卵。对成虫染色观察可见虫体由体壁及内部生殖、消化等系统构成。体壁由皮层和肌层组成,虫体可见生殖系统、消化管和一些肌束与纤维组织,其中生殖系统包括卵巢、子宫和睾丸等生殖器官,消化管分布于整个体腔。虫体核糖体基因ITS-2扩增产物为441 bp,分析显示与GenBank中Explanatum explanatum(AB743577.1)相似性达99.3%。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此虫体与Explanatum explanatum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同属一个分支。综合剖检病理变化,虫卵特性,虫体形态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结果,确定该虫体为前后盘科的Explanatum explanatum。本研究结果为前后盘科吸虫分类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丰富该科的虫体种类,此外初步了解广西南宁地区水牛前后盘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并为准确防治吸虫感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重庆地区片形吸虫的种类,并为重庆地区片形吸虫的分类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在对重庆地区黄牛、水牛肝脏上寄生的片形吸虫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后,根据片形吸虫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和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以法国肝片吸虫gDNA为对照,对所采样品gDNA用大片吸虫和肝片吸虫的ITS-1和ITS-2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结果形态学鉴定均为“不规则”片形吸虫,电泳结果显示均分别扩增出特异性ITS-1和ITS-2条带。结论综合形态学和PCR鉴定结果,初步认为重庆地区存在着大片吸虫和肝片吸虫的“中间型”。  相似文献   

10.
15 头水牛在人工感染条件下进行肝片吸虫感染, 慢性感染组水牛每天口服60 个囊蚴, 20 d 总共口服1 200 个囊蚴。急性感染组水牛1 次口服1 600 个囊蚴。慢性感染的水牛于感染后第26 周宰杀。急性感染的水牛分别于第10 , 13 , 16 和22 周宰杀。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显示, 肝片吸虫幼虫可引起肝脏一系列炎症反应。急性感染后第10 周和13 周肝细胞变性、坏死, 肝小叶内淤血, 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继而发展为肝索萎缩。急性感染后第22 周及慢性感染后第26 周, 汇管区内有大量结缔组织及新生的小胆管增生。实验表明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肝片吸虫的水牛均可导致肝脏典型的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共调查梅州市五大地区163头黄牛,发现肝片吸虫的虫卵阳性率为42.33%。另外还发现肝片吸虫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年龄黄牛之间存在感染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培育大片形吸虫囊蚴,着重研究大片形吸虫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过程和临床病理变化.人工培养和孵化大片形吸虫虫卵,用孵化出来的大片形吸虫毛蚴感染中间宿主小土蜗螺,收集大片形吸虫囊蚴,再用囊蚴感染试验小鼠.结果显示,囊蚴经口感染试验小鼠后1周即可在肝脏找到虫体,幼虫可在小鼠体内发育生存7~8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感染囊蚴数量不同,可给小鼠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病变,甚至造成死亡.剖检小鼠可见肝脏质地脆,颜色发黄,脾脏肿大等严重病理变化.因此,可利用小鼠作为大片形吸虫幼虫感染的试验动物,进行片形吸虫病的早期诊断、免疫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印度,肝片形吸虫病是水牛及其他反刍家畜的一种重要吸虫病。本病系由肝吸虫中的大片形吸虫所引起,并由于造成死亡生产性能降低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移行的幼虫可引起肝功能障碍以及伴有某些盱脏酶类释放入循环的肝实质损伤 (HaroUn和Hu-ssein,1975; Mahesh Kumar,pathak和pacha-uri,1982)。本试验试图研究二碘硝基酚在促进肝片形吸虫感染水牛的临床恢复中的杀吸虫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肝片形吸虫主要感染牛羊骆驼等反刍动物,虫体寄生于胆管,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以致死亡。2012年7月5日本园1只3月龄骆驼突然死亡,剖检发现肝脏寄生大量肝片吸虫。因江西地区为肝片吸虫多发地,综合流行病学和剖检结果诊断为感染肝片形吸虫致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片形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它是由寄生于黄牛、水牛、山羊、绵羊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的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所引起。猪、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也可寄生,并且可寄生于人。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全身性的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续牛和绵羊的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6.
六枝特区畜禽寄生虫名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进行了六枝特区畜禽寄生虫区系调查,经鉴定寄生虫有88种,隶属于7纲、13目、29科、48属。现将名录及宿主报告如下:一、吸虫纲Trematoda(一)复殖目Digenea1.片形科Fasciolidae(1)片形属Fasciola肝片形吸虫F.hepatica黄牛、水牛、绵羊、山羊大片吸虫F.gigantica黄牛、水牛2.双腔科Dicrocoeliidae(2)阔盘属Eurytrema胰阔盘吸虫E.pancreaticum绵羊、山羊支睾阔盘吸虫E.cladorchis黄牛、绵羊、山羊腔阔盘吸虫E.coelomaticum绵羊3.同盘科Paramphistomatidae(3)同盘属Paramphistomum鹿同盘吸虫P.cervi黄牛后滕同盘吸虫…  相似文献   

17.
水牛实验感染大片吸虫及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本试验为了对水牛感染大片吸虫的情况进行了解。方法 选 10头 6月龄水牛 ,分成 2组 ,每组 5头 ,A组对照 ,B组试验 ,每头经口感染 2 5 0个大片吸虫囊蚴。结果 水牛感染大片吸虫后的收虫率为 16 .2± 8.0 % ,在感染后第 13~ 14周检出虫卵。抗大片吸虫分泌排泄产物 Ig G水平从感染后第 2周明显升高 ,17周时达到高峰。结论 试验证实水牛对大片吸虫感染很敏感 ,EL ISA检测特异性抗体用于片形吸虫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6年7月5日,广东省某黑山羊养殖场(存栏约200只)发生山羊不明原因发病及死亡情况,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约为50%和20%。剖检病死山羊,可见严重腹水、肝脏损伤等病变,其他脏器无明显病变;在肝脏组织及胆囊中发现大量肝片吸虫。结合发病情况和病死羊的剖检特征等,确定该群山羊发病及死亡原因为肝片吸虫感染。按照肝片吸虫病感染治疗原则,采取药物治疗及羊群隔离等综合防控处理措施,1周后回访,除此前严重感染的羊只死亡外,未有新增发病和死亡病例,羊群逐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广西牛片形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在广西8个地级市不同规模牛场及散养户共采集了1 571份牛粪,采用水洗沉淀法进行检测,同时屠宰时随机抽查50头牛,观察组织及病理变化。调查结果表明,广西牛片形吸虫感染较为严重,平均感染率达69. 3%(1 089/1 571),其中南宁71. 9%(41/57)、柳州46. 3%(139/300)、梧州72. 3%(88/122)、北海37. 5%(6/16)、崇左87. 8%(652/742)、河池69. 1%(65/94)、百色39. 6%(87/220)和贵港55%(11/20),各地感染情况均有不同。牛感染片形吸虫主要病变器官为肝脏、胆囊、淋巴结,而胆囊是片形吸虫病寄生的主要地方。本调查为指导广西防治牛片形吸虫病,促进肉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治疗家畜片形吸虫病的长效缓释制剂在南京农业大学研制成功。片形吸虫病是水牛和其他家畜的一种主寄生虫病,其病原主要是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水牛一旦感染此病,食欲下降且逐日消瘦,使免疫和生产性能基本丧失。南京农业大学在西班牙莱昂大学、英国利兹大学、德国汉诺威兽医学院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下,在国内首次运用计算机自动记录系统记录动物的采食行为,并采用先进的核酸探针(PCR)技术检测中间宿主(锥实螺)的感染率,用粪便检查和血清学方法检测了苏皖两省10县(市)水牛片形吸虫病的感染率,详细研究了感染片形吸虫病后水牛的肝脏和整体免疫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