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朱双瑶 《茶叶》2005,31(1):50-50
在夏茶生产中,危害最大的茶树害虫要算是小绿叶蝉和螨类了.在我市当前应作为重点防治对象. 1"二虫"的为害症状 1.1小绿叶蝉 该虫是茶树芽叶重要害虫之一.属同翅目叶蝉科,俗称叶跳虫,均以成、若虫刺吸芽梢汁液,使叶片失绿,叶脉变红,叶质粗老,严重时芽梢红褐焦枯,芽叶萎缩,状如火烧.受害芽叶制成干茶,碎末增多,滋味较苦涩,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假眼小绿叶蝉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Empoasca)vitis Gothe), 属同翅目 (Homo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是我国头号茶树害虫,以成、若虫刺吸茶梢汁液。受害芽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进而叶尖叶缘萎缩焦枯,生长停滞,芽叶脱落,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陈宗懋(1997)认为假眼小绿叶蝉源于林木上的一种非适生性害虫,当茶树向山区、半山区发展时,该虫侵入茶园。由于叶蝉类以吮吸植物汁液为生,嫩梢密集,柔嫩多汁,假眼小绿叶蝉逐渐成为茶园中一个优势种。朱俊庆等  相似文献   

3.
茶园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绿叶蝉在茶园有很多种类,其中主要是假眼小绿叶蝉与茶小绿叶蝉。两者形态特征大同小异,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基本相同,均属同翅目叶蝉。但全国各地主要发生的是假眼小绿叶蝉。小绿叶蝉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芽叶汁液为害。受害芽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进而叶缘叶尖萎缩焦枯,生长停滞,芽叶脱落,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现将茶园的小绿叶蝉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小贯小绿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俗称浮尘子、叶跳虫等,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叶液,消耗养分与水分。雌成虫产卵于茶树嫩梢组织内,干扰茶树营养物质的正常输送,导致茶树芽叶失水、生长受阻。茶叶受害后叶脉变红,叶片变黄、粗老,甚至焦枯,芽叶蜷缩,芽梢生长缓慢或停止,新芽减少,甚至不能发芽,严重时新叶全部焦枯脱落;受害芽叶制茶易碎,末茶增加,成品率降低,茶粒变黄,冲泡后汤色浊黄,味涩,  相似文献   

5.
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种类多,分布广。在茶园中,象甲主要以成虫危害茶树芽叶,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江西茶园中该类害虫不论是危害面积还是虫口密度均比过去有所增加,且有日趋严重之势。  相似文献   

6.
茶长绵蚧(Chloropulvinaria floccifera Westw)属同翅目、介壳虫科,寄生于茶树、油茶等植物。我场茶长绵蚧的发生是从油茶传入茶园,蔓延十分迅速,已成为茶树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第四茶区2、9号地,为害面积达230亩,被害后茶树生机衰弱,树叶枯凋,煤病满布,芽叶减轻(经测定千个l芽2叶重仅192克,比对照236.6克减产18.3%),受害重的茶树呈光秃黑枝,绿叶稀少,严重时一株上有雌成虫4300只,严重地影响到茶叶高产优质。 三年来,通过室内饲养观察、药剂试验和大田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初步探明了茶长绵蚧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摸索出了一些防治方法,基本上已消灭或抑制了该虫在我场茶园的为害,目前茶树已开始恢复正常生长。现将几年来资料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6月14日,由农业部种植业司和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联合举办的"全国茶园替代农药示范应用现场观摩会"在重庆市召开。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谢建华、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相关部门领导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研究员、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阮建云研究员等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9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14日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替代农药示范茶园。重庆农科院茶叶所彭萍研究员详细介绍各实验区的农药示范情况及防治效果。不同农药示范区的茶树生长状况差别显著,凯恩、帕力特、唑虫酰胺、阿立卡示范区内茶树生长良好、茶梢翠绿,而对照农药和清水示范区茶树顶部芽叶焦枯,几乎  相似文献   

8.
茶蚜,又名茶二又蚜,属同翅目蚜虫科.茶蚜是山东茶树上的主要害虫。该虫在新梢上趋嫩危害明显,聚集刺吸危害茶芽和嫩叶.芽被害后,细瘦黄谈,萌发伸育迟缓;嫩叶受害,开始叶缘褪绿、黄谈,中部暗绿无光泽,进而向下卷编,严重时新消萎缩以至枯揭。茶蚜危害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明显.按一芽二叶标准采摘,新消受害率5%,百芽重减轻1.6%;受害率10%,百芽重减轻3.6%;受害率100%,百芽重减轻444%。同时受害芽也趋老化。春季危害严重时甚至无茶可采。受茶蚜危害的茶叶,失去了正常熟香,有腥气异味,茶汤暗淡混浊,无味;多酚类…  相似文献   

9.
大印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和茶黄蓟马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眼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和抗药性,以成虫和若虫吸食芽叶汁液,受害芽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进而叶尖、叶缘萎缩焦枯,生长停滞,芽叶脱落,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茶黄蓟马是茶树上的潜伏性害虫,在雨水少、湿度小的季节发生严重。为明确大印(有效成分为印楝素)对假眼小绿叶蝉、茶黄蓟马的防治效果及适宜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10.
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在茶园的施用效果,通过对施肥茶园茶树萌芽期、发芽密度、百芽重、鲜叶机械组成及茶叶产量等项目调查,得出了茶园施用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能较显著地提早茶树萌芽期、促进早发多发,提高萌芽密度和百芽重,增加茶叶产量,提高鲜叶正常芽叶比例,改进茶叶品质等结论。  相似文献   

11.
徐田俊 《中国茶叶》2007,29(6):26-27,41
咖啡小爪螨又名茶红蜘蛛,是一种体形小、刺吸为害茶树叶片的螨类害虫。该虫一般在茶园中成群聚居在茶树的成叶和老叶上,在茶丛中、上部叶片上分布较多,刺吸茶树汁液。受害叶片初期出现绿色小斑点,以后随着危害程度的不断加深,斑点逐渐扩大连成大斑,整片叶子呈黄褐色、铁锈状,叶片略卷,最后导致叶片干枯、脱落,茶芽萎缩不长,茶树生长势严重衰退,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亦财 《茶叶》2005,31(2):114-114
假眼小绿叶蝉是泰顺县茶区主要害虫之一,突出危害夏秋茶。受害茶树芽叶卷缩、硬化、叶尖和叶缘红褐枯焦,芽梢生长缓慢,对茶叶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假眼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是茶树假眼茶小绿叶蝉防治中必须解决的问题。2004年我们在产茶乡、镇、茶场以及茶叶专业户茶园,应用安纳进行对假眼小绿叶蝉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3.
在茶树害虫中,茶小绿叶蝉发生的普遍性和为害程度均居首位。茶小绿叶蝉以成、若虫集中为害茶树嫩梢,受害茶树芽叶卷缩、硬化,叶尖和叶缘红褐色焦枯,芽消生长缓慢或停止,新芽减少,甚至不发芽。危害严重时常使夏、秋茶严重减产。宁德地区,由于个绿叶蝉为害,造成产量损失10-25%。每年用于防治的费用占茶树防治费用的一半左右。过去习惯采用乐果、敌敌堤防治,近几年来尽管浓度提高3-5倍,但防效仍不高,为了寻找一种可以代替乐果、改敌畏的农药,我们于1989年至1992年引起一批新农药于宁德地区农科所茶园进行防治茶小绿叶蝉试验。一…  相似文献   

14.
三种药剂防治茶橙瘿螨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现有茶园面积近45万亩,茶橙瘿螨年发生面积7万亩左右,茶园一般叶受害率达15-20%,失管茶园发生达60-80%,严重影响了我市的茶叶品质.茶橙瘿螨以成若螨吸取茶树汁液,被害叶片失去光泽,叶色呈黄绿色,主脉变红,叶背出现褐色锈斑,受害茶园初期集中在局部枝、丛为害,出现"发螨中心",以后向外扩展至全园.为害严重时枝叶干枯,茶园呈现一片铜红色,并大量落叶,茶树枯死.由于茶橙瘿螨螨体小,肉眼无法看见,等到为害症状看到时,螨口密度相当大,并造成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茶树害虫假眼小绿叶蝉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强 《中国茶叶》2008,30(8):25-25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是我国茶区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一种茶树害虫。该虫以成虫和若虫吸取茶树汁液为害,干扰茶树营养物质的正常输送,导致茶树芽叶失水、生长迟缓、焦边、焦叶,造成茶叶减产。全年以夏秋茶受害最重,一般受假眼小绿叶蝉为害可使夏秋茶减产10%~15%,为害严重年份减产可高达50%以上。此外,假眼小绿叶蝉为害后的芽叶,在加工过程中易断碎,易产生烟焦味,对茶叶品质亦有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茶小绿叶蝉是我县危害茶树主要害虫。该虫体形细小,代数多,繁殖力强,危害猖獗。受害茶叶焦枯,轻者减产,重者片叶无收,甚至影响第二季芽梢的伸长。为了研究在我县的自然条件下小绿叶蝉发生规律,掌握适时防治方法,笔者1979年在安溪同美农场试验组,1983年—1985年在安溪茶科所试验园,每年从三月份开始,每月进行三次(即上旬、中旬、  相似文献   

17.
中喙丽金龟是茶树上一种重要害虫,常在幼龄茶园暴发成灾,致茶树生长衰弱,严重会造成植株死亡;投产茶园受害后茶树树势和茶叶产量受到影响.文章介绍了中喙丽金龟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该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夏秋茶期间茶树主要害虫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期间,气温低、病虫害发生少,而夏秋茶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害虫的生长发育,因此常出现害虫大暴发现象。为了有利做好夏秋茶期间(5-10月份)的害虫防治工作,确保夏秋茶经济效益和次年茶树高产高效,笔者进行多年的摸索、探讨,初步了解这一期间发生的,容易造成经济损失的常见害虫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方法,现归纳如下:一、吸汁害虫(一)茶小绿叶蝉:1、发生规律与危害: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芽梢的汁液危害,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对茶叶产量、品质影响很大,在低山茶区,该虫年发生12-13代,为害盛期有二次高…  相似文献   

19.
目前很多茶园土壤由于pH值偏低导致营养元素有效性降低,以及茶园不施肥或施肥不合理,使茶树营养不良。为研究微生物肥料在茶园中的施用效果,本研究选取三种微生物肥料进行试验,观测茶树春芽萌动、新梢生长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三种微生物肥料处理的一芽一叶期和一芽二叶期提早2-5天,施用固体茶叶专用肥处理,茶树的萌芽期.鱼叶展期、一芽一叶展期、一芽二叶展期和一芽三叶展期最早,因此,施用微生物肥能明显促进茶树新梢生长和提高茶叶产量,且液体茶叶专用肥效果最佳,这些研究结果可为茶微生物肥料在茶树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临海市特产场,现有茶园面积22hm^,是省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之一,种植福鼎大白茶、龙井43和迎霜等茶树良种20多个。20世纪80年代初,由福鼎大白茶-芽-叶至-芽二叶初展的芽叶,精心试制而成的茶叶芽叶肥嫩、形状盘曲、满披银毫、叶色隐翠、香高味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