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魏遐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2):157-162
国内外旅游需求的扩大在客观上推动了自然保护区旅游利用的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旅游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笔者分析了保护区旅游发展现状,并对10年来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了分类检索,将研究内容分为4个方面,即旅游资源方面研究、客源市场方面研究、旅游开发影响研究及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管理等。并对此进行了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定义、内涵、特点、目的、条件、受益者、计划、调控与经营管理、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这几个方面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两者的不同之处,以求全面清楚的把握这两大旅游主题。  相似文献   

3.
选取新疆2007年与2014年的A级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A级景区的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Moran′s I指数,综合运用ArcGIS与GeoDa软件,系统分析了新疆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禀赋条件、政府旅游政策、景区辐射影响在新疆旅游景区结构演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新疆旅游景区在整体结构上呈现出聚集分布,由相互孤立集中逐渐演变为集群外扩的分布格局;(2)旅游景区在区域间表现为不均衡状态,个别单核孤立发展已转变为多核集群发展格局,"五区三线"和十大精品旅游线路已成系统体系;(3)旅游景区之间的负相关性增强,区域之间辐射力度有限导致差异明显,但整体空间结构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4.
辽河三角洲湿地在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景观。基于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为了谋求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行,必须缓解湿地旅游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探讨了湿地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辨证统一关系,分析了辽河三角洲湿地旅游开发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和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河北省A级旅游景区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数学方法的空间分析手段和GIS空间分析工具,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河北省A级旅游景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空间维度上。河北省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凝聚型,但已经较接近于随机分布型;河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分布不平衡的特征,保定、唐山、张家口、石家庄、秦皇岛地区分布密度较高,呈现出典型的核心—边缘扩散特征;(2)时间维度上。河北省A级景区增长态势出现3个波段,即“较快增长期”(2000—2005年)、“平缓增长期”(2005—2008年)、“快速增长期”(2008—2014年),景区内部的发展呈现出非均匀的分层级的差异特征;景区分布重心随着时间的发展不同程度地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偏移,景区等级与景区分布均匀程度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结合生态农村园发展的要求及对同安造水村的综合考察,从多角度来分析市场形势和造水村的人文、地理等各条件的综合状况,为造水村观光农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同安区汀溪镇发展成为厦门市的后花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二龙山旅游风景区的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良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通过分析二龙山风景区及其周边地区水土流失的分布特点及侵蚀形式 ,剖析了景区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破坏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并对其人为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是自然资源权属不清 ,开发利用无序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与水土保持设施建设脱节以及游人水土保持意识淡薄等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旅游 ,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采用2002—2013年陕南A 级旅游景区统计资料,运用最邻近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等定量分析方法,借助地图、GIS空间分析工具和实地调研等手段,对陕南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类型与结构模式的演变及其内在机理作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① 陕南A 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由高度集中逐步向均匀分布演变;② 分布结构模式经历了一极集中型、两极集中型、两强一弱三极集中型、一带集中型和接近均匀的随机分布型的发展变化;③ 陕南A 级旅游景区空间扩散表现出由西向东、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沿交通线向外扩散、由高度集聚向均匀分布和由平原向深山的特点,其原因主要与区域旅游开发的前期基础、交通网结构的变化、客源市场位置以及政府对建设A级景区的鼓励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不同旅游干扰强度对景区枯落物及土壤蓄水能力的影响,为景区管理措施制定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以重庆市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非干扰、轻度干扰、中度干扰和重度干扰4个处理条件下景区枯落物及土壤蓄水能力的变化。[结果] 随着旅游干扰强度的增强,景区枯落物及土壤蓄水能力均显著降低,而土壤容重则显著提升(p<0.05)。与未干扰相比,重度干扰下景区枯落物总蓄积量、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蓄积量分别显著降低55.30%,57.47%和49.19%(p<0.05);未分解层枯落物最大持水率、最大拦蓄率、有效拦蓄率、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及有效拦蓄量分别降低19.83%,24.83%,20.22%及57.89%,56.67%%和62.35%,而半分解层则分别降低30.01%,33.21%,37.48%及69.90%,70.94%,72.77%;土壤容重提升97.33%(p<0.05),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初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率和渗透总量分别提升26.57%,8.83%,17.74%,38.64%,42.98%,32.13%,67.01%,65.23%,64.22%和44.01%(p<0.05)。[结论] 旅游干扰通过降低景区枯落物尤其是半分解层枯落物和土壤蓄水能力而影响景区生态系统水文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云南农业生态旅游探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从生态旅游的角度阐述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基本特点及其模式。在对云南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优势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云南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中,农业一直都是支撑我国各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所以每个时代都非常重视农业发展。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而改变,农业生态旅游行业迅速兴起,成为一项新型社会经济产业。因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气候、地质条件多样,具有独特色彩和观赏魅力的地域特征,是实行农业生态旅游的必要基础条件,所以农业生态旅游在我国有极大发展空间。因此,各级政府对增加对农业生态旅游的投入,以各地农业区域的特色为主,积极创建色彩鲜明的生态旅游景点,以吸引国内外游客。本文结合严贤春编著的《生态农业旅游》,探究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促进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路径,助力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谈生态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论述了蒙山国家森林旅游公园的生态环境,开展生态旅游必须在保护前提下开发,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的原则,达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含义;介绍了我国的生态旅游资源状况;探讨了目前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初议生态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生态系统为观光游览对象,把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教育相结合。保护自然生态不受损害的旅游。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需要。由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区域性、不可再生性、多功能性与脆弱性,在开发的同时必须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与开发农业生态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许多地区大张旗鼓地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口号。但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与农业有什么关系,值得深入探讨。解决了认识问题,才能使生态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成为有益于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兴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6.
基于计划建设的云南省抚仙湖国际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社区生态旅游开发项目,预测了项目建设对抚仙湖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根据规划方案和实地调研,分析了生活污水、农业种植面源以及高尔夫球场面源等不同污染源的污染路径,并设置3种情景对水污染状况进行了模拟,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完善现有环境保护措施的建议。对抚仙湖区生态旅游项目水污染影响预测的研究表明,在生态环境敏感地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和环境评价必须尽可能地全面考虑环境影响因子,分析和预测不同情况下的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并且及时做好预防和保护措施,使生态旅游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为载体的新兴生态旅游业。观光农业是城市化、工业化的产物.它的出现拓展了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阐述了观光农业的内涵及其国内外发展概况,并以新疆独山子观光农业园区为例,在分析其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探讨了观光农业园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与开发内容.进而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与环境是环境与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前提,同时,旅游的发展又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如何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旅游业发展中的难点。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就生态旅游的定义、内涵作了探讨,指出了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根本区别并提出了开展生态旅游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含义;介绍了我国的生态旅游资源状况;探讨了目前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遗产”为契机,将南安建成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的思路,立足于南安具有发展生态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着眼于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生命线,水土保持是生态旅游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有效途径。通过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加强监管等措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是促进南安市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