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学梅 《中国家禽》2001,23(13):4-5
1 不要忘记养鸭业是中国家禽业的特色。1995年前后,中国养鸭业大发展。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弗大卫先生在美国大豆协会的资料中讲:“中国在1995年生产鸭肉153万吨,占世界鸭肉产量68%”。而从1996年初开始疲软,到1999年8月份才开始抬头。这很可能是受国际经济形势大气候影响。不过从发展形势上看。养鸭业前景要比其它养殖业还好。2 鸭产品,最有潜力的健康禽产品鸭本身抗病力强,鸭肉、鸭蛋中很少有残毒存留。对人的身体有益无害。鸭肉、鸭蛋的营养成份接近人体所需的营养。鸭肉比鸡肉胆固醇低46.25%,填鸭肉比鸡肉低15.58%。鸭油(…  相似文献   

2.
我国养鸭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养鸭业是我国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的养鸭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饲养量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递增。2004年我国肉鸭的出栏量超过24亿只,鸭肉产量约530万吨,占世界肉鸭总产量的70%左右。中国羽绒(毛)每年产量约36.7万吨,鸭绒约占75%,羽绒制品每年为国家创汇13.4亿多美元,约占世界羽绒品出口量的55%。我国2004年成年蛋鸭的存栏量达到3亿。4亿只,鸭蛋年产量达到553万吨,约占我国禽蛋总产量的20.3%。  相似文献   

3.
养鸭作为我国的特色产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00年,我国就有大群养鸭、食用鸭肉和鸭蛋的记载.进入20世纪80年代,养鸭业迅速发展,饲养量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4.
养鸭既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养殖业.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极快的一种养殖业。特别是自我国从国外引进一些肉鸭新品系后,养鸭业开始向产业化发展,使我国养鸭数量和鸭产品产量遥居世界首位。据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鸭存栏量、鸭屠宰量和鸭肉产量分别占世界的69.07%、76.2%、69.2%。可以说,我国肉鸭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占据了世界的主要市场.成为具有“三高二快一低”(产品率高、饲料报酬高、劳动生产率高,生产周期快、投资见效快,成本低)特点的畜牧业大产业。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养鸭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养鸭业具有养殖区域广泛、种质资源丰富、养殖数量大的特点.鸭饲养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华东,东南沿海各省及华北等省市.除此之外,台湾也是鸭的主产地.根据FAO的数据统计:2006年,我国鸭存栏量超过7.25亿只,占世界总存栏量的69.28%左右,鸭肉、鸭蛋、羽绒产品已经出口到欧盟、东南亚,日本等国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  相似文献   

6.
25年前以工厂化养鸡、养猪为先导,使我国从传统畜牧业开始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变,养禽业在畜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我国2000年禽蛋总产量占世界第一位,禽肉总产量占世界第二位。养鸭业是养禽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去国内外重视程度不够,国内统计年鉴未专门列出鸭肉、鸭蛋等主产品的数字,国际上FAO统计过去也未作详细统计,从1996年开始由于亚洲、欧洲—些国家养鸭发展较快而开始正式统计,1998年世界各洲鸭产量见表1。  相似文献   

7.
养鸭作为我国的特色产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00年,我国就有大群养鸭、食用鸭肉和鸭蛋的记载。进入20世纪80年代,养鸭业迅速发展,饲养量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递增。随着肉鸭产业快速发展,养鸭企业正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并逐步向生态型养殖小区建设过渡,小群体大规模,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迅速扩大,大公司不断出现,产业化程度迅速提高,养鸭成功企业的先进规模化生产的饲养模式,正逐渐得以推广并应用,提升水禽养殖档次。  相似文献   

8.
蒋启东  杨琳 《广东饲料》2010,19(3):30-32
<正>我国养鸭业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己经有大群养鸭的记载,而现代肉鸭业的兴起与发展,只是近二十几年的事情。据FAO公布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鸭饲养量达23.6亿只,占世界的75.4%;鸭肉产量达235万吨,占世界鸭肉总产量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养鸭业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是我国鸭业生产大省。据2000年统计,全省鸭的饲养量达1.41亿只,人均饲养量4.06只,居全国首位。其中年末存栏5032.6万只,出栏9061.8万只。在我省2000年出栏的20633万羽家禽中,鸭子的出栏量占44%。鸭肉产量12.16万吨,占禽肉总产量26.2万的46%。鸭蛋产量19.65万吨,占禽蛋总产量40.69万吨的48.3%。由此可见,我省鸭肉及鸭蛋已完全可以与鸡肉和鸡蛋平分秋色,占据了全省禽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0.
鱼畜禽综合经营最佳模式——鱼池养鸭刘淑新(河北枣强县流常中心粮站院内053101鱼鸭综合经营,是我国鱼畜禽综合经营中的最佳模式。鱼池养鸭,在不增加饲料、肥料的条件下,每亩水面可多产鱼100~250千克,增产15%~35%,还可多产鸭蛋和鸭肉。其饲养管...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养鸭业呈现出了持续发展的态势。饲养量平均每年以10%~15%的速度递增。目前在国际上每公斤鸭肉的价格要比鸡肉高一倍左右;在国内市场,鸭肉的价格比鸡肉的价格高达1.3~1.5倍。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外的消费者对畜禽产品的要求已向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营养均衡、安全保健方向发展。而鸭产品恰恰符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鸭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在逐渐增长。据国家农业部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鸭产品的年产值已经接近300亿元人民币,产品远销欧盟、…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鸭子的国家,鸭的品种资源丰富,养鸭历史悠久。养鸭数量居世界之首。目前,世界养鸭数量超过6.5亿,其中85%以上分布在亚热带地区,而大多数(5亿多)分布在我国。近年来我国年产鸭肉100多万吨,达到世界鸭肉供应量的60%以上。然而,我国传统的养鸭一直与稻米生产相结合,以千家万户分散的小规模粗放饲养为主,生产依附性较强,生产水平低下,饲料报酬、劳动生产率不高。而且,对鸭的品种缺乏系统的开发研究,肉鸭方面较多的人只片面追求鸭的生长速度,忽视鸭肉品质的提高,结果不能适应人们对鸭肉消费的日益追求及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家禽》2006,28(20):48-48
第二届全国鸭鹅产业大会将于2006年11月23日~2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鸭鹅产业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养鸭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品种资源优势,世界各国很多的肉鸭品种均是北京鸭的后代。中国鸭屠宰量近18亿只,鸭肉产量235万吨,占全世界的66%,位居世界第一。我国鹅饲养量近6亿只,鹅肉产量70万吨,占全世界的93%。我国市场对鹅的年需求量在8亿~9亿只,年缺口量3亿只,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全国鸭肉鹅肉产量占禽肉的30%,国际市场上鹅肉价格比鸡肉高2~3倍,鸭肉价格比鸡肉高一倍左右。同时,鸭鹅蛋品与鸭鹅羽绒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观,世界鸭鹅羽绒交易量为55000吨,中国鸭鹅羽绒交易量就有22500吨,是全球最大的鸭鹅羽绒生产与出口国。  相似文献   

14.
《水禽世界》2008,(3):12-13
近二十年来,我国鸭业发展十分迅速,从1985年鸭肉产量为34.28万吨,到2005年达到235.01万吨,20年间增长了6.86倍。近几年,鸭鹅肉的比重逐步上升,2005年鸭鹅肉为452万吨,产量已上升到禽肉总产量的30.8%。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2005全世界鸭的存栏量为10.4646亿只,我国鸭的存栏量为7.2502亿只,占世界总量的69.28%;全世界鸭的屠宰量为23.8967亿只,我国为18.04亿只,占世界总量的75.51%;全世界鸭肉总产量为345万吨,我国为235.01万吨,占全世界总量的68.17%。在我国肉鸭业发展的历程中,山东六和、河南华英、内蒙塞飞亚、四川绵樱等企业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养鸭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鸭业是我国的特色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鸭肉和鸭蛋加工食品多种多样,并且营养丰富,需求量的增长使养鸭业成为养禽业的一枝独秀。但我国养鸭业却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统肉鸭和蛋鸭品种不能满足产业化生产的需要,饲养方式落后等,这些都制约了我国养鸭业的发展。本文简介了我国养鸭业的发展现状、目前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请君一读。  相似文献   

16.
市场扫描     
鸭业市场空间扩大 近几年我国养鸭业呈现出了持续发展的态势,饲养量平均每年以10%~15%的速度递增。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鸭肉的价格要比鸡肉高一倍左右;在国内市场,鸭肉的价格比鸡肉的价格高1.3~1.5倍。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外的消费者对畜禽产品的要求已向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营养均衡、安全保健方向发展。而鸭产品恰恰符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鸭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在逐渐增长。据国家农业部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鸭产品的年产值已经接近300亿元人民币,产品远销欧盟、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鸭产品的消费市场将从城市向广大的农村扩展,  相似文献   

17.
实践证明:渔池养鸭是利用成鱼池和二龄鱼种池进行鱼鸭混养。一般在不增加饲料、肥料条件下,每667m^2水面可多产鱼100~250kg,增产15%~35%,还可多产鸭蛋和鸭肉。其饲养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养鸭业的生物安全和疾病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鸭业是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我国鸭的饲养量占全世界的60%以上,中国幅员辽阔,有众多江、河、湖泊、滩涂水面,适合养鸭业的生态条件,要建设好这个大产业,促进我国养鸭业向现代化跨越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生物安全和疾病防控关。生物安全是指在饲养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保护鸭群免遭致病微生物侵袭,以及建立屏障以避免病原体扩散到健康鸭群。  相似文献   

19.
台湾养鸭业     
<正> 前言鸭是中国的传统佳肴,中国农民养鸭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台湾养鸭业近十年来发展很快,在1984年,骡鸭的销售量达3200万只;每年生产鸭蛋约为4.76亿个,总产值达1.32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虽然只占农业总产值的2.48%,但却占养禽业总产值的15.8%。台湾近五年的养鸭生产情况详见表1,鸭产品的出口情况请见表2。近几年有些鸭产品的出口量成倍地增长。  相似文献   

20.
当前,消费者对于鸭的关注不仅局限于个体大小、鸭肉的质量等方面,还关注鸭子是否健康以及鸭肉是否安全。然而,在实际生产中,鸭疫病混合感染现象时常出现,是养鸭业发展中的巨大阻碍。笔者分析鸭疫病混合感染的发生原因,提出相关的防治方法,希望能给养鸭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