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水产用药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药物俗称鱼药,是用来预防、治疗水产养殖对象发生疾病、辅助机体功能正常运作或促进机体健康发展的物质。根据使用目的可分为抗病原型剂如呋喃、磺胺类等,杀虫驱虫药物如硝酸亚汞、敌百虫等,代谢改善类药物如各类维生素、激素等。根据其理化性质可分为化学药物如漂白粉、呋喃类等,中草药如荆芥、大黄等,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等。我国鱼药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已经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2.
欧洲鳗鲡已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的主要养殖品种。本实验采用生物实验测定常用治疗药物:硝酸亚汞、晶体敌百虫、孔雀石绿、甲苯咪唑、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等,对欧洲鳗鲡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48小时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2,>2.0,>0.2,>3.0,>200和>7ppm。另外,对自然感染拟指环虫病的欧洲鳗进行药浴处理,仅高浓度(100ppm)福尔马林、高锰酸钾(2.0ppm以上)杀虫效果好,高锰酸钾(2.5ppm以上)8小时药浴即基本杀灭。甲苯咪唑药浴处理不能杀虫,但活力减弱,起驱虫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鳝体表寄生蚂蟥,可用孔雀石绿、敌百虫、丑牛等药物治疗。在pH4.5或40℃以上的水中,蚂蟥会死亡。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动物病害频发,渔用杀虫药物的使用也较为频繁,有些养殖户为了追求疗效,盲目加大药物使用浓度,从而导致水产养殖动物死亡或中毒的药害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在养殖水体使用杀虫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精准把握药物的安全高效使用浓度。一、看对象不同养殖品种对不同药物敏感度不同,选择杀虫药时,既要对寄生虫有杀灭效果,又要对养殖品种安全。1.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敌百虫、辛硫磷等常  相似文献   

5.
另外,在饲料中长期添加高毒、广谱性的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如磺胺类、四环素也会造成肝脏损伤;在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防治过程中,长期使用高浓度的药物或短期内连续使用同一种杀虫杀菌剂,如敌百虫、硫酸铜等,造成药物在水体残留时间长,对水体环境破坏很大,很容易在水产养殖动物体内积累造成对肝脏的直接损伤。  相似文献   

6.
欧洲鳗鲡已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的主要养殖品种。本实验采用生物实验测定常用治疗药物;硝酸亚汞,晶体敌百虫,孔雀石绿,甲苯咪唑,福尔马林的高锰酸钾等,对欧洲鳗鲡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7.
走出驱除鳗鲡拟指环虫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鳗鲡养殖过程中,在防治拟指环虫时各养殖场几乎一直在沿用同一种药品,如欧洲鳗鲡、美洲鳗鲡使用甲苯咪唑及类似制剂:日本鳗鲡应用敌百虫、马速展等有机磷类药物及制剂,造成了虫体对此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由于虫体耐药性的产生,各养殖者不断提高药物使用剂量来达到驱虫的目的,但随着药物剂量的提高,对鱼体产生的副作用增强,驱虫后易导致其它疾病的继发,严重者导致中毒现象的发生,如在相对高温下(26℃),采用高剂量甲苯咪唑后导致脱粘、败血症的继发;  相似文献   

8.
大眼狮鲈对几种常用药物的耐受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眼狮鲈是1993年起从加拿大引入我国的一种游钓和养殖鱼类。大量养殖后发生鱼病是不可避免的。高锰酸钾、孔雀石绿、漂白粉、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敌百虫是养殖生产常用的药物。本文就这些药物对大眼狮鲈一龄鱼的毒性做了试验,为鱼病治疗时药物的投放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敌百虫、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漂白粉、食盐6种药物对斑鳜鱼苗进行毒性实验。测得6种药物在水温21~22℃时对平均全长为(1.0±0.1)cm的斑鳜鱼苗的安全浓度依次分别为0.058、0.046、0.073、0.32和1.747 mg/L。斑鳜鱼苗对敌百虫等6种药物的敏感性与一般养殖鱼类不尽相同,根据已求安全浓度与常见遍洒剂量相比较,得出斑鳜鱼苗对6种药物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硝酸亚汞>敌百虫>孔雀石绿>硫酸铜合剂>漂白粉>食盐。  相似文献   

10.
黄鳝体内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鳝体内寄生虫主要有棘头虫和毛细线虫。它的防治方法一贯沿袭于书籍资料:每公斤鳝鱼用90%的晶体敌百虫0.2~0.3克,然而黄鳝有绝食和贪食的习性,绝食时内服敌百虫不能被进食而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贪食时又易引起中毒,而且经实验证明,晶体敌百虫并不能杀死肠内寄生虫,只起驱虫的作用。不过任何水产养殖都必须遵循有病早治、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方针,一般进苗后3、4天就开始驱虫,下面是我几年来的养殖实践,驱虫防治方法效果良好。一、鳝苗3%~4%的食盐水浸泡5~8分钟。二、强氯精0.3毫克/升与90%晶体敌百虫…  相似文献   

11.
三药合剂系指硫酸铜、硫酸亚铁和鱼虫净(菊酯类蓝色乳状液体,pH值4.5~5.5)。敌百虫是治疗中华鳋病的一种传统药物。但是,随着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水产养殖品种中已有不少种类对敌百虫比较敏感,如鳜鱼以90%晶体敌百虫0.2毫克/千克的用量全池遍洒时,就会出现中毒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许多养殖户不了解科学养殖技术,为单纯提高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养殖过程中一出现病害就乱用药,但往往事与愿违,造成经济损失。现介绍几种水产养殖品种防病用药的极限浓度,仅供参考。1郾淡水白鲳药物极限量淡水白鲳防治鱼病不可滥用药物,特别对有机磷等农药最为敏感,敌百虫、敌敌畏等均属绝对禁用的药物。2郾鳜鱼药物极限量鳜鱼对敌百虫、氯化铜等较敏感,敌百虫0郾2毫克/升以上就会对鳜鱼造成不同程度的死亡;0郾7毫克/升以上的氯化铜也能造成鳜鱼中毒死亡,因此在鳜鱼池中不使用这些药物。3郾加州鲈药物极限量加州鲈对敌百虫最为敏感,一定要…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草药槟榔、雷丸和化学药物氯化铜、甲苯咪唑、90%晶体敌百虫,开展治疗麦穗鱼扁弯口吸虫病的药物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槟榔和雷丸作用时间较长,槟榔在48 h时杀虫效果最佳,杀虫浓度为200 mg/L时,杀虫率为60%;雷丸无杀虫效果。甲苯咪唑,氯化铜,敌百虫作用时间短,一般在6 h;甲苯咪唑对麦穗鱼扁弯口吸虫病的杀灭效果最好,杀虫率为80%;90%晶体敌百虫的杀虫率为78%;氯化铜的杀虫率为75%。指出,槟榔相对于甲苯咪唑、氯化铜等化学药物,具有高效、低残留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水产科技》2008,35(5)
特定的药物能反映水产品质量状况是水产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研究内容。由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养殖鳗鲡常用驱虫渔药残留检测和孔雀石绿背景污染调查》通过专家组验收。  相似文献   

15.
驱除黄鳝消化道寄生虫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驱除黄鳝消化道寄生虫试验池塘养殖黄鳝所需苗种多系野鳝。经对野鳝的解剖观察,其消化道内毛细线虫、隐藏新棘虫等寄生虫的感染率高达80%以上,感染强度3~72条,我们认为这是制约鳝鱼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必须驱虫。以往的报导仅限于用敌百虫驱虫,但因敌百虫异味...  相似文献   

16.
梁亮 《淡水渔业》1979,(9):9-13
九江头槽绦虫寄生于幼鲩肠道.可引起严重疾病,严重影响养殖生产的发展.该病在广西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目前国内通常使用敌百虫、槟榔、南瓜子、使君子等药物驱虫.实践效果不够理想。为扩大药源,近年来我们试验使用驱绦虫药物别丁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忌凭经验用药   在养殖生产中,由于缺乏病害的诊断技术和设备,一些养殖户在疾病发生后,未经必要的诊断后,就凭经验盲目的施用渔药,往往信奉“治病先杀虫“的错误原则,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疾病,首先就使用敌百虫、灭虫精等杀虫药,这样一来不仅贻误了病害防治的时机,而且还耗费了人力和财力,严重时,还会加快养殖动物的死亡.因此,在疾病发生后,必须在对疾病进行了必要的诊断和病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病情施用对症药物,才能起到有效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甲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对肠胃疾病有特殊疗效,是深受人们青睐的美味佳肴和滋补身体的食疗佳品。上世纪90年代,全国甲鱼养殖形成热潮。但受巨额利润的诱惑.人们为了缩短甲鱼生长周期.采用加温养殖方式,强制打破甲鱼的冬眠习性.并使用添加大量激素、生长素的饲料,水体中乱施孔雀石绿等对人体有害的药物,超极限地加大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我区正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品,但是部分养殖户由于不了解科学养殖技术,在养殖过程中一出现病害就乱用药,往往事与愿违,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现介绍几种名优水产品养殖防病用药极限浓度,仅供参考。一、鳜鱼药物极限量鳜鱼对敌百虫、孔雀石绿、硝酸亚汞、福美砷、氯化铜等较敏感。前三种药物0.2毫克/升以上就会造成鳜鱼不同程度的死亡;1.5毫克/升以上的福美砷,0.7毫克/升以上(pH<7)的氯化铜也能造成鳜鱼中毒死亡,因此,在鳜鱼池中不使用这些药物。二、乌鳢药物极限量乌鳢对硫酸亚铁十分敏感,因此在乌鳢的…  相似文献   

20.
甲鱼健康养殖就是要求生产者尽量为甲鱼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加强科学饲养管理,使其体质强壮,生长代谢机能及免疫系统正常,不用药或少用药,严禁使用对人体有损害而在鳖体内有储积残留的药物,如孔雀石绿、硝酸亚汞、激素等药物,减少甲鱼发病机率,从而使养成的商品鳖真正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绿色食品”。 快速养殖则是指在健康养殖的前提下,缩短养殖周期,加快资金周转,以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健康快速养鳖技术的要点: 1.种苗 ①选择本地生产的品质优良的杂交种苗,避免近亲繁殖。 近年,亲鳖种质退化、近亲繁殖已成为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