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苦皮藤乳油对菜粉蝶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999~ 2 0 0 1年 ,采用室内生测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对夏、秋甘蓝进行了 2 0 %苦皮藤乳油防治菜青虫技术研究。研究发现苦皮藤乳油对菜粉蝶卵没有明显的杀卵作用 ,但初孵幼虫因取食带毒卵壳及附近甘蓝叶而中毒 ,1 0 0 0mg/L浓度下 ,幼虫死亡率达 81 .5 3%。苦皮藤乳油与Bt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1%高渗苦皮藤素微乳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开书  陈军  张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78-5579
采用室内生测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秋季甘蓝进行了1%苦皮藤素微乳剂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生物活性研究。室内生测采用药浸法,结果表明:用1%苦皮藤素微乳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0.980、.39 mg/L;而1%苦皮藤素乳油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1.811、.01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苦皮藤素微乳剂稀释800~1 000倍防效较好,且药效持久,与1%苦皮藤素乳油相比,可减少原药用量的35%~40%。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孢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了苦皮藤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4%苦皮藤可湿性粉剂和4%苦皮藤乳油对黄瓜霜霉病菌的孢子囊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40mg/L时,抑制率均达10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子叶期还是真叶期,4%苦皮藤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和显著的治疗作用,其防效均优于甲霜灵。  相似文献   

4.
40%毒死蜱乳油防治甘蓝菜青虫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防治菜青虫具有速效、持效的特点,且对甘蓝生长安全。建议施用剂量为1 800mL/hm2,并掌握在菜青虫幼龄高峰期用药。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40%吡·辛乳油防治甘蓝菜青虫的使用方法和适宜剂量,为其在有机蔬菜上大面积的应用提供依据,特进行了40%吡·辛乳油不同剂量防治甘蓝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吡·辛乳油525g/hm2、750g/hm~2、1 125g/hm~2防治甘蓝菜青虫的速效性、持效性均较好,一般可在低龄幼虫盛发期施药,用量为1 125g/hm~2兑水均匀喷雾施药,药效持效期达7d以上。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0.2%苦皮藤乳油、0.5%苦参碱微乳剂、0.5%阿维菌素乳油和20%牛心朴子乳油四种生物制剂为供试制剂,对黄瓜根结线虫进行了盆栽及大田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盆栽及大田试验中,0.5%阿维菌素乳油和0.2%苦皮藤乳油在使用剂量为1ml/盆下对植物根结线虫有很高的防效,另外两种制剂防效很低。  相似文献   

7.
植物性杀虫剂苦皮藤乳油控制菜青虫有效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试结果表明:苦皮藤乳油对菜粉蝶的卵没有直接杀伤作用,但卵孵化出的幼虫却有较高的死亡率。对1-5龄不同龄期的菜青虫进行胃毒测试,苦皮藤素LC50分别为24.78mg/kg,72.55mg/kg,124.35mg/kg,321.21mg/kg,1240.42mg/kg。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一次施药50mg/kg和100mg/kg的苦皮藤乳油对菜青虫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但保产效果明显不同,研究结果表明,苦皮  相似文献   

8.
用40%辛硫磷乳油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选择的作物为十字花科蔬菜—甘蓝,品种为中甘11号;使用三个不同剂量,分别为75g/667m^2、100g/667m^2和150g/667m^2;对照药剂为20%乐斯本乳油90g/667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四个重复。试验结论:使用40%辛硫磷乳油防治甘蓝菜青虫的最佳使用剂量为150g/667m^2。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剂量的22%毒·氯乳油(1125、1800及2250ml/hm2)进行甘蓝菜青虫防治试验,显示出较好的防效.建议用1200~1800ml/hm2药量在菜青虫低龄期防治.  相似文献   

10.
菜粉蝶(pieris rapae linnaeus)俗称菜青虫,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在宁夏主要危害甘蓝、大白菜、油菜、萝卜等,严重影响蔬菜的品质和产量。2006年根据农业部药检所安排,对西安北农华农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研制的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防治甘蓝田菜青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该药剂对甘蓝田菜青虫的防治效果,现将田间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同颜色防虫网复盖对伏菜秧具有无虫害 ,未发生病毒病、黑斑病和提高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产增收的作用 ;对大白菜则具有无虫害 ,病毒病未发生、软腐病较重 (夏季多雨 ) ,由于复盖处理大白菜 ,上市期推迟 ,导致增产不增收  相似文献   

12.
郝彩环  尚海庆  王凤华 《农技服务》2009,26(7):70-70,82
为了防治白菜根蛆等地下害虫和菜青虫等食叶害虫,间接防治软腐病和病毒病等病害所造成的损失,采用40%辛硫磷EC 1 000倍液灌根,以及用40%辛硫磷EC 800倍液喷雾,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和增产的目的。根据2008年吉林市白菜平均价格计算出经济效益,单纯灌根与喷雾分别获得2 900.0元/hm2和1 200.0元/hm2的经济效益,同时进行可获取4 820.0元/hm2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进行6%聚醛·甲萘威颗粒剂防治甘蓝蜗牛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6%聚醛·甲萘威颗粒剂对甘蓝蜗牛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甘蓝蜗牛发生初期每667 m2施用6%聚醛·甲萘威颗粒剂750 g、600 g 1次,药后5 d的防效为94.96%和91.28%,高于6%聚醛·甲萘威颗粒剂450 g及对照药剂6%四聚乙醛颗粒剂。6%聚醛·甲萘威颗粒剂750 g药后10 d的防效仍可高达95.04%。生产上建议在甘蓝蜗牛发生初期,每667 m2使用6%聚醛·甲萘威颗粒剂750 g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刘艳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12-17313
[目的]探索植物性杀虫剂在防治萝卜蚜方面的应用。[方法]通过盆栽小白菜药效试验,测定了大头艾纳香甲醇提取物2种制剂(20%EC和10%EW)对萝卜蚜的防治效果和对小白菜的保叶效果。[结果]20%大头艾纳香EC在稀释10倍时药效最高,施药24、48、72h后对萝卜蚜的防效分别为57.78%、77.19%和84.79%;10%大头艾纳香EW在稀释5倍时药效最高,施药24、48、72h后对萝卜蚜的防效分别为74.44%、84.79%和89.14%。20%大头艾纳香EC在稀释10倍时,施药后第3、5天的保叶率分别为89.31%和94.80%;10%大头艾纳香EW在稀释5倍时,施药后第3、5天的保叶率分别为93.50%和97.83%。[结论]大头艾纳香甲醇提取物对萝卜蚜有较好的防效和对作物有较好的保叶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出用于小麦蚜虫无公害防治的杀虫剂。[方法]以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为评价指标,对5.0%啶虫脒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和50.0%甲基对硫磷乳油无公害防治小麦蚜虫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药后1 d,溴氰菊酯乳油的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88.93%,防效91.23%;啶虫脒乳油的防治效果最差。药后7 d,啶虫脒乳油的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85.99%,防效96.75%,与其他药剂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除甲基对硫磷乳油外,其他3种药剂均未对小麦产生药害,但对天敌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而甲基对硫磷乳油对天敌的杀伤力较强。[结论]5.0%啶虫脒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是防治小麦蚜虫的理想药剂,可完全取代高毒农药。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化检测法(酶快速检测)和生物检测法(敏感家蝇检测)检测分析了球孢白僵菌孢子悬乳剂、孢子悬乳剂与1%(W/V)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混配剂(EM1)、孢子悬乳剂与3%(W/V)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混配剂(E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灭多威乳油、50%抗蚜威在田间甘蓝叶片上的残留。抑制率检测结果表明,纯菌剂处理后的抑制率低于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灭多威乳油、50%抗蚜威化学农药的抑制率。敏感家蝇法检测结果表明,纯菌剂、混配剂I(EM1)饲喂后家蝇幼虫的累积死亡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但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灭多威乳油、50%抗蚜威、3%(W/V)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混配剂II(EM2)饲喂后家蝇的累积死亡率则略高于其纯菌剂。因此,在菌药混用中,低剂量药剂的加入对残留的影响不明显,而高剂量的化学农药的加入则会引起残留的出现。由此表明,球孢白僵菌孢子乳悬剂及其与低剂量的吡虫啉混配剂在蔬菜上无残留现象存在,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毒死蜱在白菜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不同栽培方式下毒死蜱的降解动态试验及安全间隔期试验,研究了毒死蜱在白菜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结果表明,毒死蜱在白菜中的残留半衰期为1.650~1.824 d;毒死蜱在白菜中的降解速度与其栽培方式有关;按推荐剂量25 mL/667m2施用,施药次数为1次的情况下,毒死蜱在露地栽培白菜中的安全间隔期为7 d,大棚栽培条件下安全间隔期应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18.
以大白菜Bre-1-1-1-1和芜菁W-2-1-8-1自交系杂交产生的F2群体为材料,构建连锁图谱,采用春季自然春化方法,以抽薹和初花日数为表型值,对控制抽薹和初花基因进行QTL鉴定。群体的抽薹和初花时间偏向于大白菜,且呈连续性分布,表明抽薹、初花性状为数量性状,受多个基因控制。抽薹日数与初花日数相关性较高,达到极显著性水平。利用WinQTLCart 2.5软件对抽薹、初花性状进行QTL分析,检测到控制抽薹日数的主效QTL两个,分别位于A02和A09连锁群上;控制初花日数的主效QTL两个,分别位于A03和A09连锁群上,且A09上控制抽薹、初花的QTL位点相同。筛选到了与这些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在今后大白菜耐抽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及相关基因克隆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