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用15份我国不同生态区的普通小麦品种(系)及9份不同国家的斯尔脱小麦品种(系),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小麦种间,品种(系)间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探讨扩大杂交小麦育种亲本遗传基础的途径。所利用的18对微卫星引物的24份材料中均有搁增产物,共扩增出分子量小于500bp的条带495条,其中468条带(占96.78%)具有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可拉增出26.6条多态性带。研究发现,9份斯卑尔脱小麦微卫星多态  相似文献   

2.
斯卑尔脱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鉴定分析了80份斯卑尔脱小麦(Triticum spelta L.)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特点,3个位点上一共检测到13种不同的亚基类型,其中在Glu-Al和Glu-Bl位点上,以1和6+8亚基出现频率最高,分别高达93.75%和78.75%,与普通小麦(T.aestivum L.)相比,斯卑尔脱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具有其明显的组成特点。在Glu-Dl位点上,斯卑尔脱小麦以2+12亚基出现频率最高(87.5%),5+10亚基次之(11.25%)。表明2+12亚基和5+10亚基为其主要变异类型,这与普通小麦的研究结果相似,但远低于粗山羊草(Aegilops squarrosa L.)1D染色体上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变异形式。另外,研究还筛选出9份具有5+10优质亚基的材料,为提高斯卑尔脱小麦与普通小麦是杂交种的品质杂种优势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3.
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川麦47的抗条锈病SSR分子标记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条锈病是我国小麦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川麦47是利用高抗条锈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基因资源与四川高产小麦绵阳26杂交、有限回交育成的高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为明确川麦47抗条锈性遗传基础,将川麦47分别与高感条锈小麦品种台长29杂交,获得杂交F1、F2群体;对川麦47与台长29构建的F2群体(355株)进行了条锈病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川麦47携带一个显性抗条锈病基因;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和F2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研究表明,该抗条锈病基因位于小麦1B染色体上,与微卫星分子标记Xgwm11、Xgwm18、Xgwm273和Xgwm498紧密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2.2CM,2.2CM,4.5CM,3.9CM。川麦47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斯卑尔脱小麦(Triticum spelta)Hubel及其早熟诱变系2463为材料,采用主-多基因混合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发现,抽穗期性状由两个主基因控制,其遗传力为44%~81%.温室春化和光周期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春化处理后,与Hubel相比,其早熟诱变系在长日照条件下的抽穗期提前10d左右,表现为显著差异.利用F2分离群体进行的分子标记定位结果表明,在2D染色体的短臂上存在一个主效QTL,与标记Xwmc112紧密连锁,能解释表型变异的16%,与前人定位的光周期相关QTL/基因(Ppd1)位于同一区域.  相似文献   

5.
小麦抗叶锈基因Lr44的AFLP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r44基因来源于小麦的一个近缘种一斯佩耳特小麦,与Lr33连锁,尚未在生产中广泛使用。该基因在我国小麦资源谱中苗期和成株期抗叶锈良好,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尚未见到关于Lr44基因分子标记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小麦品种复壮30抗白粉病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冬小麦品种复壮30中具有一对抗白粉病隐性基因,该基因对我国流行的白粉病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或免疫,虽尚未定名,却已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我们分别以复壮30、感病品种农大015、京花一号的DNA为模板,采用300个RAPD引物(UBC400-UBC699)进行PCR扩增,其中UBC405(CTC TCG TGC G)可在抗、感品种之间扩增出一多态性片段(628bp),定名为UBC405-628。通过对F2  相似文献   

7.
条锈病流行对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选育和种植持久抗性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策略。为达到多基因聚合培育持久抗病品种的目标,必须不断发掘抗病种质、解析其抗病遗传机制并开发分子标记。基于文献,对条锈病抗性基因发掘涉及的抗病性、分子标记、基因定位方法和定位进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明确了小麦条锈病基因定位涉及技术的现状、局限性及优势,从而为后续的条锈病抗性基因发掘、多基因聚合和持久抗性小麦品种的选育与生产布局提供技术指导,以降低西北麦区和小麦主产区条锈病流行的频率,进一步促进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小麦抗叶锈基因Lr37 ISSR分子标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ISSR(内部简单重复序列)技术对Thatcher及20个以Thatcher为轮回亲本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抗叶锈病(Pucciniareconcita f.sp.tritici)近等基因系(NILs)进行分析,发现1个与Lr37基因连锁的ISSR标记.经过多次重复发现,在100个ISSR引物(UBC801-UBC900)中有2个引物UBC812和UBC848在小麦抗叶锈基因Lr37近等基因系间表现多态性.当用这2个引物对已知含Lr37基因的3个抗病材料及其它不含Lr37基因的感病材料进行检测时,多态性标记UBC812-1200可以从3个含Lr37基因的抗病材料中检测到1条1 200bp的多态性带,而在其它感病材料中,均未出现.进一步用UBC812和UBC848对128株(Thatcher× Lr37/6*Thatcher)F2分离群体进行分析,发现标记UBC812-1200与Lr37基因共分离,可作为该基因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
用中国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niform f.sp.stritici)流行小种条中29号、条中30号、条中31号和水源11-11生理小种,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柔软滨麦草(Elymus mollis)易位系M853-4和铭贤169的杂交后代进行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易位系M853-4对条中29号、条中30号和条中31号的抗病性均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对水源11-11的抗病性由1对显性和1对隐性基因共同控制.将控制条中31号抗病性的基因暂时命名为YrElm4.以接种条中31号的F2正交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BSA法进行了SSR分析.从320对SSR引物组合中筛选到3个与主效抗病基因YrE1m4连锁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它们分别是Xwmc654、Xgwm304和Xgwm129,与YrE1m4的遗传距离依次为5.8、7.1和10.3 cM,并将YrE1m4定位于小麦5AS染色体,这3个标记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10.
摘要: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中国春、长穗偃麦草?穴Thinopyrum elongatum ?雪及其双二倍体、二体异附加系、二体异代换系为材料,采用SDS-PAGE分析了种子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长穗偃麦草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在中国春背景中编码一条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其迁移率与中国春1By8亚基相同,命名为1E8亚基,控制该亚基的基因位点Glu-E1位于长穗偃麦草E组染色体第一同源群的长臂上。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y亚基基因重复区域的特异引物进行扩增,长穗偃麦草1E8亚基编码基因(Glu-E1)扩增出1 300 bp的片段,而中国春1By8亚基编码基因(Glu-B1y)扩增出1 950 bp的片段。  相似文献   

11.
H9020-20-12-1-8是一个通过杂交和回交选育的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Keng.)易位系,苗期对中国小麦生产上流行的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s f.sp.tritici)生理小种CYR32表现良好抗性。遗传分析表明,H9020-20-12-1-8对CYR32的抗病性是由1对显性基因YrHy(暂命名)独立控制的,通过对H9020-20-12-1-8和感病品种铭贤169杂交F2分离群体进行SSR分子标记,从305对SSR引物组合中筛选到3个与抗病基因YrHy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Xgwm429、Xwgm770和Xwmc154,与YrHy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4、6.4和11.3cM,将YrHy定位于小麦2BS染色体上。系谱分析及分子检测等结果表明,YrHy是一个源于华山新麦草的新抗条锈病基因。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小麦(Triticum aestivum)-柔软滨麦草(Leymus mollis(Trin.)Hara)易位系M8657-1的抗条锈性,用中国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 f.sp.stritici)流行小种条中30号、条中31号、水源11-4和水源11-11生理小种,对M8657-1和铭贤169的杂交后代进行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易位系M8657-1对条中30号和水源11-11的抗条锈性均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对条中31号的抗条锈性由2对显性核基因(互补作用)控制;对水源11-4的抗条锈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将控制水源11-4抗病性的基因暂时命名为YrElm1-4,以接种水源11-4的F2正交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BSA法进行了SSR分析.从320对SSR引物组合中筛选到3个与主效抗病基因YrElm1-4连锁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它们分别是Xgwm636、Xwmc522和Xwmc453,根据3个微卫星标记位点的染色体位置,推出YrElm1-4位于小麦2AS染色体上,这3个标记可用丁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13.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2c的SSR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抗叶锈病基因位于2D染色体上的TcLr2c等7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近等基因系、感病亲本Thatcher及215株TcLr2c与Thatcher杂交F2代为材料,研究抗叶锈病基因Lr2c SSR分子标记。从筛选的29对位于小麦2D染色体的SSR引物中获得4对能够揭示Lr2c多态性的分子标记,通过215株TcLr2c × Thatcher F2群体验证,结果表明Xgwm261和Xgwm296与Lr2c紧密连锁,其距目的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9和3.6 cM,可用于小麦抗叶锈病分子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14.
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在世界上是小麦的重要病害,每年会不同程度的爆发和流行,对全世界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而对病原菌越夏地区群体遗传结构研究及其越冬、越夏区划的确定,对病害的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小麦条锈菌常在越夏阶段通过异核作用或基因突变产生新的毒性小种,自身的毒性发生改变并形成潜在威胁,条件一旦成熟并遇上数量足够的感病寄主,就会爆发上升成为主要致病小种,这是引致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也是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