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椿和毛红椿是珍贵保护用材树种。红椿在我国零星分布,种群规模小,发展潜力巨大。本文从红椿和毛红椿的种苗繁育,营养特征与施肥技术、造林设计、用材和相关运用、化学和药理等方面综述红椿和毛红椿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利用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滇红椿(Toona ciliata var.yunnanensis)是红椿(Toona ciliata)的一个变种,属楝科(Meliaceae)香椿属(Toona)植物。目前对滇红椿的种内遗传变异或多样性研究尚未有文献报道。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香椿属植物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的论述,总结了滇红椿在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建议在下一步的研究中重点开展滇红椿种质资源分布及表型性状变异研究,进一步摸清滇红椿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范围,掌握其表型性状变异规律,为后续开展选择育种和制定种质资源保存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珍稀植物红椿在湖北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红椿是珍贵国家二级保护用材树种。红椿在湖北零星分布,种群规模小,但发展潜力巨大。从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种质资源收集与优树选择等方面综述了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红椿研究团队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红椿的未来研究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鄂西红椿资源概况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鄂西野生红椿资源调查,摸清了该区域的红椿分布情况,简单分析了红椿生长情况及生境、人为干扰等因素,发现鄂西红椿为趋于渐危树种。针对该现状,提出了合理科学的保护、开发、利用红椿的建议和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红椿人工林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椿是速生的珍贵用材树种,在四川已规模化栽培.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红椿人工造林初植密度和10 a生林分间伐对林分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在红椿造林后3 a内,初植密度对林分生长影响不显著;10 a生红椿人工林间伐后保留密度以1 6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重庆巫山石漠化地区采用任豆、红椿、紫穗槐三种树种幼苗不同造林技术处理进行造林试验。并对其后期生长和观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紫穗槐在石漠化地区造林效果最好,三种树种幼苗在石漠化地区造林适宜性依次为紫穗槐〉红椿〉任豆;2)采用移栽灵和生根粉处理对树种幼苗相对高生长和相对地径生长影响不明显,而对造林存活率影响明显,表现为生根粉处理能显著的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湖北红椿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回顾湖北红椿的研究与发展概况,总结了湖北野生红椿种质资源分布现状、野生资源育种评价、引种栽培、种群生态学研究等方面成果,建议加强资源保护、育种和栽培研究,为推动湖北省野生珍贵树种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平果县地处大石山区,境内山高坡陡,石头裸露,土壤瘠薄,气候干燥,造林难度大。为加快全县造林绿化步伐,该县采取封造结合的办法,积极发展乡土速生树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平果县领导把石山开发当作大文章来做,组织科技人员深入调查研究,探讨石山区脱贫致富门路,决定在果化镇进行砍头树(任豆树)造林试验。试验成功后,他们就把砍头树当作石山区当家树种推广种植,1983年至1985年间,首先在果化、新安等乡镇推广种植30215亩,然后在全县铺开。从村头到地角,以致石山之巅,只要有碗口大的泥凹,都种有砍头树。全县砍头树面积由1980年的800多亩增至1994年的8万多  相似文献   

9.
毛红椿育苗和造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红椿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现已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开化县林场于2005年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引进毛红椿、红椿良种,进行人工繁育及造林推广。通过试验,初步总结出一套毛红椿芽苗密播移栽、扦插育苗、苗期管理、山地造林、幼林培育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的系列实用技术,为本地区引处推广毛红椿这一珍贵树种提供了参考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湖北恩施种源红椿不同家系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给湖北乡土树种红椿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以湖北恩施的6个红椿半同胞家系为材料,对其1年生实生苗木进行了生长量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6个不同红椿家系间当年生苗高、地径、叶长、叶宽、叶长宽比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表现较好的是红椿2和3号家系.本研究取得的苗期生长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恩施红椿种源在武汉地区的适应性,可为今后武汉周边地区发展利用红椿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1.
红椿(Toona ciliata)与思茅红椿(Toona ciliata var.henryi)同属于香椿属植物,思茅红椿为红椿的一种变种。红椿为国家II级保护植物,而思茅红椿为非保护树种,在识别与鉴定两种木材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植物学分类提供一定依据。两者具亲缘关系,在木材解剖构造上具一定相似性和差异性,通过两者差异性可区分两种木材,由此可对两种树种作出区别。在宏观上两者差异体现在材色、年轮宽度、薄壁组织类型不一;微观构造上,两者的轴向薄壁组织类型、晶簇及晶体个数及木射线高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香椿播种育苗吴宗瑜(沭阳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223700)香椿(Toonasinensis)别名红椿、椿花、春芽树、椿甜树。楝科,阳性树种,耐水湿,不耐庇荫,耐寒性能较差。对土壤有广泛的适应性,既可用于成片造林,也可用于四旁植树。木材纹理直而美观,坚...  相似文献   

13.
珍贵树种红椿的利用价值及培育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椿是亚热带地区珍贵速生阔叶树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和目前有关科研进展,综合论述了红椿的开发利用价值以及关键培育技术,为开发利用红椿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技术推广     
《国土绿化》2013,(1):50
邵武市开展福建野鸦椿种源繁育及推广工作福建野鸦椿是一种常绿树种,适应性强,果实为红色且挂果时间长,果、根亦可入药,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被列入彩色绿化树种名录。近年来,福建省邵武市将石省级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乡土树种福建野鸦椿的种源收集、高效栽培及新资源产品开发研究工作,现已建成福建野鸦椿种源繁育示范基地30余亩,研究成果直接惠及周边农户,带动林农种植福建野鸦椿绿化苗木基地面积  相似文献   

15.
红楝子人工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楝子(Toonasureni(BI.)Merr)是楝科香椿属树种,在我国分布不广,多呈天然分布,我省仅在泾县和太平有零星分布。红楝子是我国珍贵用材树种之一,被列为全国三级重点保护树种,其木材为上等家具用材,素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称,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泾县自1977年起进行人工造林试验,旨在取得红楝子树种人工造林的可行性依据以及相关的技术措施,作为扩大推广的依据。近期,我们对红楝子人工林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分别设在径县苏红乡桃岭林场和浙溪乡祝园林场。桃岭林场造林小班立地因子为海拔32…  相似文献   

16.
角果木是红树科中优良濒危珍稀树种,现仅存海南省和广东徐闻两地,数量不多,面积不大,需要认真保护,并扩大种植面积。2008年开展对角果木的育苗造林技术研究,结果发现在合适的海滩育苗和用袋苗造林,成活率都比较高,造林成活率在80%以上。角果木生长慢,造林后必须加强抚育管理才能成林。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香红椿(Cedrela odorata)、神圣愈疮木(Guaiacum sanctum)和柠檬树(Calycophyllum candidissimum)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并对光强对在尼加拉瓜开阔地、半开阔地和干旱森林林冠下所营造的香红椿和神圣愈疮木的苗存活率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35℃常温条件下,柠檬树在有光照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黑暗条件的种子萌发率;香红椿和神圣愈疮木的种子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都有一定程度的萌发,最适萌发温度均为20-25℃。研究还表明,变温条件培养并没有提高3个树种的种子萌发率。在林冠层下和开阔地上神圣愈疮木苗木的存活率分别为70%和80%,两种条件下的周径相对生长速率分别为1.42mm/月和1.88mm/月。总的来说,在3个树种中,香红椿幼苗存活率较低,特别是在冠层内生长的幼苗。以上结果说明:柠檬树种子萌发需要光照;而香红椿和神圣愈疮木种子萌发对温度条件较为敏感。神圣愈疮木幼苗在裸地条件下存活率较高,可以作为退化土地造林备选树种。图2表2参43。  相似文献   

18.
我州位于北纬27度41分—29度44分,东径109度14分—110度45分之间,在湖南省西北部,地形复杂,气候温和,树种资源丰富。用材林造林树种除松、杉、柏外,还有很多速生用材树种,如光皮桦、兰果树、楸树、滇楸、酸枣、香椿、红椿、檫木、柳杉等,不仅材质优良,而且生长很快,采伐期一般十年左右,单株材积可达0.5—1.0立方米。大力发展这些树种,是  相似文献   

19.
优良生态阔叶树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23种乡土阔叶树种进行造林生长比较试验,2年生林木生长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出现明显的生长差异,胸径与高生长均达到平均水平(1.39cm和1.76m)以上的树种有大叶相思、红胶木、红苞木、仪花和阿丁枫5个。结合形态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价,认为5个树种各具特色,均具有推广潜力的优良生态造林树种,其中红胶木表现最为突出,可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20.
1973年在皖南泾县首次发现红椿,为该树种在安徽分布新记录。观察了该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适生环境,并对其繁殖方法和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和研究,为开发与利用这一珍贵优良乡土树种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